国旗、国徽的诞生

qibin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国旗,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解放不久的北平正式成立。7月4日,筹备会第六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登报公开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和国歌词谱;设立国旗、国徽图案评选委员会和国歌词谱评选委员会。7月13日至8月15日,新政协会议筹备会的《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先后在《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大众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上连续刊登,面向海内外公开征稿。征求国旗图案的消息,迅速地向全国、向海外传开。一幅幅国旗设计图案稿件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而来。截止8月20日,在短短一个月里政协筹备会国旗审查小组收到应征设计国旗的信函近两千件,应征国旗图案2992幅,其中从美洲寄来的国旗图案有23幅。应征的国旗方案各具特色:如陈嘉庚设计的国旗是镰刀斧头旗;郭沫若设计的国旗是两个长条,象征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江和黄河;朱德设计的国旗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嵌有红五角星,象征晴朗的天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选国旗就像选美,最后只能有一个胜利者,而剩下的失败者只能隐没在胜利者的光环之后,直到被人遗忘。从上幼儿园起,老师和教科书就会告诉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但他们不会跟你说,其实五星红旗最开始不是这个样子的,也不会告诉你五星红旗还有两千多个竞争对手,最终是在同另外37幅设计稿的PK中胜出的。除了偶尔在纪录片中短暂地露一下脸,这些竞争失败的图画几乎不为人所知。</b></p> <h3>1.方案<br></h3> <h3>2.方案</h3> <h3>3.方案</h3> <h3>4.方案</h3> <h3>5.方案</h3> <h3>6.方案</h3> <h3>7.方案</h3> <h3>8.方案</h3> <h3>9.方案</h3> <h3>10.方案</h3> <h3>11.方案</h3> <h3>12.方案</h3> <h3>13.方案</h3> <h3>14.方案</h3> <h3>15.方案</h3> <h3>16.方案</h3> <h3>17.方案</h3> <h3>18.方案</h3> <h3>19.方案</h3> <h3>20.方案</h3> <h3>21.方案</h3> <h3>22.方案</h3> <h3>23.方案</h3> <h3>24.方案</h3> <h3>25.方案</h3> <h3>26.方案</h3> <h3>27.方案</h3> <h3>28.方案</h3> <h3>29.方案</h3> <h3>30.方案</h3> <h3>31.方案</h3> <h3>32.方案</h3> <h3>33.方案</h3> <h3>34.方案</h3> <h3>35.方案</h3> <h3>36.方案</h3> <h3>37.方案</h3> <h3>38.方案</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当年选国旗就像今天的选秀,最开始是海选阶段:1949年7月14日起《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新民报》、《大众日报》、《光明日报》,《进步日报》、《天津日报》等从7月15日至26日连续刊登了《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歌词谱启事》,启事给国旗设计者提了几个要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国旗,应注意: (甲)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 (乙)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丙)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三与二之比,以庄严简洁为主; (丁)色彩以红为主,可用其他配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据资料称从1949年7月14日启事登报起到8月20日止,征集小组共收到的应征稿件数量为”国旗1920件,图案2992幅“。海选过后是复选,一共有38件设计稿进入复选,被编成我们之前提到的《国旗图案参考资料》小册子,送交政协一届全会主席团讨论确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当时定夺争论不下的时候,一份以五颗五角星组成的设计图案,征稿从江南姗姗来迟到了北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五星红旗初稿图样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周总理捧在手里,反复地看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好,好!我觉得这个设计很好,寓意鲜明深刻。这红旗象征着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大地;这一颗大的五角星和四颗小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各民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不管是美观度,还是寓意,它都满足所有条件,所以,五星红旗一出现,就获得关注赞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当一切尘埃落定,大家纷纷开始议论:这么完美的设计稿,肯定是来自才华横溢的美术大师,或者是一个思想觉悟超高的政治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直到一年以后,答案才揭晓:其实它来自一个普通的职员之手,一个做财务的大叔。大叔名叫曾联松,一个财务之所以能设计出国旗,只是因为大叔从小喜爱画画。</b></p> <h3>曾联松</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而对比初稿和后来的定稿,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是——定稿去掉了大五角星中国的镰刀符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从设计理念上来讲,大星星和镰刀事实上是两个同样意义的意象,而二者放在一起意义重复了,去掉一个之后,画面更加简洁大气。而且,去掉之后更与苏联国旗设计有所区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于是,经过这一系列考究,才有了开国大典上那个让每个中国人都为之热血沸腾的五星红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国徽,1949年7月10日,新中国政协筹备委员会在《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上刊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的启事》,其中对国徽的设计要求是:第一,中国特征;第二,政权特征;第三,形式须庄严富丽,截止日期为当年的8月20日。启事发表后,收到国内及海外华侨的国徽应征图案九百余幅,其中几乎没有符合要求的。鉴于国徽设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8月24日,政协筹备委员会国徽评选委员会向全国政协报告:“因收到的作品太少,且也无可采用的,已另请专家拟制,俟收到图案之后,再行提请决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旗、国都、纪年、国歌4个决议案。所以大会主席团决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而这时作为全国的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收到了政协的邀请,分别组成了由梁思成、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组和以张仃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展开设计竞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中央美院张仃和钟灵在征集阶段提供的国徽应征图案,与现今政协会徽类似,由五星、地球、齿轮和谷穗组成,有5种变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中央美院方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而清华大学营建系林徽因、莫宗江于1949年10月23日提交了其主持设计的国徽图案,并由邓以蛰、王逊、高庄、梁思成提供参考意见。由大孔玉璧和五星、齿轮、嘉禾、国名组成,颜色用金、玉、红三色,国名字体用金色汉八分书。整体图案组织成汉镜的样式,象征光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红绶象征革命,红绶穿过小瑗的结象征“革命人民大团结”,其皱褶模仿南北朝造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清华大学方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当时新中国对这次提案做了深入点探讨,还是相当公开透明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最后在1950年6月10日,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方案进行了讨论,决定采用天安门城楼图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月11日,国徽小组会议讨论了前一天政协对国徽采用天安门图案的决定,梁思成在会上表达了反对意见,但有意见认为天安门代表五四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故会议原则上通过天安门图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月15日,全委会第二次会议国徽组第一次会议决定梁思成设计组可将其方案外圈与天安门图案合并,张仃当日提供了其方案天安门的正立面彩色修改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月17日,梁思成、林徽因带领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小组提交了第二稿设计方案,将金色五星、天安门作为主体图案,选择红、黄两色为国徽的基本色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月15日,张仃当日提供了其方案天安门的正立面彩色修改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月17日,梁思成、林徽因带领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小组提交了第二稿设计方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梁思成、林徽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确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50年6月20日,第一届全国政协国徽审查会议对两设计组提供的候选方案进行审议,多数代表赞同清华大学小组的设计,并决定以该方案为基础制成国徽 。清华大学设计组后将此方案放大,提交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审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50年6月23日,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报送的清华大学设计组国徽方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修正及公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50年,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第二次会议,毛泽东宣布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徽图案通过后,由梁思成推荐,清华大学建筑系高庄规范并简化了国徽的几何设计图稿,于当年8月最终完成。1950年8月18日在政务院会议室召开的关于国徽使用、国旗悬挂、国歌奏唱办法及审查国徽图案座谈会上,高庄的修正方案被最终采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修正后的图案在绸带、稻粒和形状上有所变更。会后高庄和徐沛真对国徽进行定型,绘制了墨线图和剖面图上报中央政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将这一设计定为国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天,当五星红旗在每一个黎明伴着国歌,冉冉升起;当它伫立在每一片中国的领土上,迎风飘扬;当它出现在每一次濒临崩溃的危难中,带来希望。总能让人热泪盈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时代,而是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和平国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爱五星红旗、我爱伟大的祖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qibin201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