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什么?用一节厨艺课的时间告诉你

小巴

<h3>下午三点,老师准时哼起了歌,用轻柔的薄纱唤醒午睡中的孩子。</h3> <h3>睁开朦胧的睡眼,孩子们很快发现了有什么不一样。</h3> <h3>餐桌上已经整整齐齐叠放好了小厨师帽和围裙——今天下午要上厨艺课。</h3> <h3>孩子们已经醒来,正把小床从地上抬起来,堆放在墙角。</h3> <h3>看到下午的主课是厨艺课,孩子们很高兴,搬着小凳子就过来了。</h3> <h3>戴上厨师帽,穿好小围裙。今天下午的任务是——包饺子。</h3> <h3>孩子们坐在在桌子两边,穿戴齐整,一个个都动起手来,还真像那么回事。</h3> <h3>今天的饺子馅是香菇和葱。首先要把它们都切碎。</h3> <h3>认真切,每一刀都工工整整。</h3> <h3>塑料刀有些钝,切起来要费些力气。</h3> <h3>切得整整齐齐。</h3> <h3>馅切好了,大孩子把它们搅拌好。</h3> <h3>小小“卫生员”及时打扫卫生。</h3> <h3>把桌上散落的馅料归入垃圾桶。</h3> <h3>其他人排队清洗餐盘,准备和面。</h3> <h3>和面是大家最喜欢的工序,因为可以尽情地揉搓软软的面团啦!</h3> <h3>手上黏糊糊的,触觉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心里得到了满足。</h3> <h3>把面压成面饼。</h3> <h3>来点馅儿</h3> 动手包吧<br><h3><br></h3> <h3>尽管包得不算好看,但肯定会很好吃。</h3> <h3>包好的饺子越来越多,可以送去厨房蒸煮了。</h3> <h3>一回头,饺子已经煮好了。尝尝看。好吃吗?</h3> <h3>在巴学园,孩子们的劳动都是和生活直接相关的。搬床、搬凳子、打扫地面、清洗盘子,这些简单的劳动带来整洁的环境,孩子能够用自己的眼睛看到劳动带来的结果,直观感受到劳动的意义。</h3><h3>包饺子就更不用说了。孩子吃上自己包的饺子,这份成就感和满足感可是现成食物无法比拟的。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劳动能够给自己和环境带来有益的变化,从而建立起对劳动的兴趣和对自我能力的认可,这是任何“爱劳动”“要勤劳”的说教都无法带来的。</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