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南浔,江南曾经最富庶的古镇,因镇上有一浔溪河,河之南处商贾云集,屋宇林立,故为“南林”,各取首字为“南浔”。</h3><h3><br></h3> <h3><br></h3><h3>这座繁华已逝的江南水乡,与众不同的是古镇里难得的清净、古朴与纯真 。五步一小桥,十步一大桥,这儿的炊烟流水人家,因了曾经的富贵,也变得隽秀大气起来。
聪明的浔商们,以物取胜,以物取利,有着近八百年历史的水乡古镇曾是一座罕见的巨富之地。“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清末,南浔古镇靠蚕丝发家的有数百人,他们手中的资产高达6000--7000万白银,而当时的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不到8000万。自从汉唐时期的繁华到民国时期,小镇一直都是江南富庶之地 ,更有南浔四象富甲天下——刘氏梯号中西合璧的红房子, 刘墉的小莲庄后花园,私家豪宅张静江故居。。。
</h3><h3><br></h3><h3>商业发达的南浔,因和海外通商颇多,商贾巨富们便将中西方文化合而为一地运用到了生活建筑中,使古典温润的南浔多了一份西洋味道 。千年古镇之中的“刘氏悌号”,虽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是那么出挑,“刘氏悌号”又称“红房子”,豪宅之主是刘镛三子刘悌青,建筑融合西欧风格,内现中式,外显欧式,古典与西洋一体,竟也是一派祥和。</h3><h3><br></h3> <h3><br></h3><h3>张石铭旧宅楼上的窗户大多镶嵌着菱形的蓝色银光手绘刻花玻璃,晶莹剔透,工艺精湛,是当初张石铭以一块金子一格玻璃的价格从法国购得。此工艺已失传,据说现在法国博物馆也仅找到7块同样的蓝晶玻璃,这才叫低调的奢华啊,着实令我咋舌 。</h3><h3> </h3><h3><br></h3> <h3><br></h3><h3>“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原以为南浔的财大气粗定是充满了土豪们的铜臭味,却不料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淡淡书香。书楼与园林融为一体的“嘉业堂藏书楼”, 与”天一阁”齐名,它的主人是刘承干(刘墉之孙) ,楼内藏书13万部60万卷以上,内有宋本、元本、明本、清本等不计其数,其中有很多海内孤本、善本,海量的藏书导致他家道中落却无怨无悔。淡然的小镇人,耕读传家,蔚然成风 。<br></h3><h3><br></h3> <h3><br></h3><h3>南浔人对水有着独特的情感,于是将美好的爱恋也寄托在了清涟之上,水乡婚礼的风俗便由此而来——万工轿、千工床,锣鼓一响,十里红妆迎新娘,新娘满面红光,坐上婚船,慢慢悠悠地就摇到了新郎家去 。</h3><h3><br></h3><h3><br></h3> <h3><br></h3><h3>转了一圈后,我们循着河岸懒散地踱步,河道边一排排的白墙黑瓦整齐排列,檐角向上轻轻翘起 。斑驳的墙面,留下年复一年的印记;岸边的青石板路旁常摆放着三三两两地竹椅,时而会有几位老人摇着蒲扇在轻声交谈,说到兴起,用扇子遮住嘴角,露出半张带着一道道皱纹的笑脸,犹如这小镇,虽倍觉沧桑,但朴实而温暖,岁月静好也许就是这样的吧。</h3><h3><br></h3><h3>江南好,最忆是南浔。 </h3><h3> </h3><h3><br></h3><h3> ——2018.6.30<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