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刚刚上线的电影《爸,我一定行的》是一部半自传体的电影。</h3><h3> 电影通过讲述这对父子的故事,映射出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和对峙,原谅与和解。
以“369”为代表的年轻人,他们着重于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父亲李锦龙这一辈人,则更加地务实、脚踏实地,并且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同样如此。
在两种价值观的冲突下,如何弥合这种代沟,就成了两代人所共同面对的难题。<br></h3><h3><br></h3> <h3> 该片从导演编剧到主演配乐均为潮籍青年担纲,九成演员及制作人员均为潮汕人。主要成员是曾为《鮀恋》监制的导演蓝鸿春,拥有四十余万粉丝的“潮汕第一网红”郑润奇等人。电影的创作,引起了潮人社区及相关各界关注,著名潮汕前辈艺术家方展荣、李树浩、陈锦标等人均参与演出。可以说,本片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潮人自编自导自演的院线电影。<br></h3> <h3> 电影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潮汕,有市井味浓郁的潮汕市集、有热闹虔诚的民俗信仰者、有考究的村落建筑、剧中人物对话大比例采用潮汕方言和俗语。浓厚的潮汕文化底蕴,敢拼敢闯、不服输的潮汕精神也在影片中得到演绎和展现。<br></h3> <h3> 369(郑润奇 饰)自小失去母亲,是父亲李锦龙(郑鹏生 饰)拉扯大的。父亲最大的愿望,是369能考上大学,将来有个像样的生计,但369的成绩总是全校倒数前十。已进入高二学习阶段的369,处于前青春期,机灵,调皮,好玩,冲动。在同学中是位典型的大妖头(潮语,小伙伴头目),有着一种青春的骚动,不论上课或住校,不时闹出些状况。一时沉迷网络游戏,上课睡觉。写板报,戏校长、追女生。高二那年,369因逃课被学校退学了。<br></h3> <h3> 父亲对儿子的寄托和愿望泡汤了,只能通过托各种关系,让儿子去学个一技之长,希望他走出社会能够独立。然而, 369做一样厌一样,去私营文胸厂当工人不成,又去摩托车修理店学修理摩托,还是没能做好。混了七八年一事无成,被乡里人唱衰。<br></h3> <h3> 某天,在与小伙伴嬉戏打闹时,小伙伴一句话触碰到了368的初生情愫。加上乡里前后(潮俗语)看扁唱衰自己。<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369决定去深圳看望心里隐隐约约有那么些意思的女同学小敏,同时在深圳找份工作。</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369把要去深圳打工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坚决不同意,又吵了一场。</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在369一次次违背父亲的愿望中,父子走向了决裂。</span></h3><h3> 369想出了小办法,偷借父亲1000元,带上父亲珍藏在钱柜里的年轻时闯南宁的照片,登上了开往深圳的大巴。</h3><h3> 谁料到,此时的小敏已经深大毕业,在深圳某公司工作,巳许身意中之人。369到深圳后小敏带着男友来见面,接风洗尘的饭桌上,小敏向369介绍了男友,席间男友处处表现出对小敏的体贴呵护与绵绵爱意,生性好强的369吃醋了,气得饭吃半截便起身告辞……。</h3> <h3> 离开小敏之后369发誓要闯出一片天地。终于,凭着自己的聪智,误打误撞参加了网红选秀,突然火了。网络平台为369包装改名狗哥,短短时间,狗哥的粉丝已超百万。<br></h3> <h3> 儿子走后,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每天照样操着旧业,从事具有潮汕特色小吃——泡粿条汤(汤河粉)。想着为儿子的将来做些力所能及的准备。</h3> 369狗哥红了, 男性保健品厂家闻名前来网络平台,要求狗哥充当该产品广告代言人,急于求成的狗哥应承並签约了。<div><h3> 收入明显改观的狗哥第一时间买了电视机寄给老父亲,乡里人也在传说369在深圳发财了。</h3><div><h3> 怎奈无良厂家生产的保健品存在问题。以前与368死对头(潮语)的乡里伙伴喝了保健品闹肚子,找到369父亲要赔偿,被溪落的369父亲火冒三丈,打电话把儿子骂得狗血淋头。</h3><h3> 生性耿直善良的父亲还不放心,第二天便追到深圳,找到装扮得怪里怪气的儿子,又是骂又是打。</h3><h3> 父亲打儿子的情节动容感人。父打儿子后下意识又伸手,却又克制住缩了回来。或许是后悔自己的冲动了吧?或许是想确认孩子有没有被打伤吧?同时间,369也下意识伸手挡了一下,却不敢伸太高。两只在半空中错过的手,让人真切感受到了这对互相爱,又互相不理解的父子矛盾而深刻的感情。看到这里,不觉泪湿了眼眶。</h3><h3> 这一刻, 同在网络平台直播的红男绿女们被惊动着,纷纷从毗邻的直播间走出来,面对这场景,都傻呆了。</h3></div></div> <h3> 被父亲打醒了的狗哥和乡友曹基决定不干代言了,而平台却以违约为名,克扣了狗哥的全部酬金。
离开了网络平台的狗哥和曹基夜宿高架桥下,听到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潮汕老辈与老家的儿子通电话,说是在深圳混来无架势(潮语,混得不好的意思)准备回家了。狗哥触景生情,给父亲打电话。一句“爸,我想回家。” 父亲看似平淡,实富情感的应答:“想就回来呗” 一问一答,彻底融化父子矛盾,镜头感人,观众泪下。<br></h3> <h3> 在家乡呆一段时间后的某天夜晚,父子俩坐在大厅的青石板台阶上,父亲问儿子下来准备怎么办?儿子表示还要去深圳,说与曹基找到好门路了。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出门在外一是靠勤劳,二是要有人牵成(潮语:携提与帮助)。”</h3><h3> 得知儿子去意已决,父亲转身去了厢房,拿出一本保存了多年的红本子银行存折递给儿子。儿子红着双眼,把悄悄拿走的父亲闯南宁的旧照片还给了父亲。</h3> <h3> 369和曹基在深圳开了一间潮汕牛肉店,369亲自站台迎客,生意做得火火红红。初恋女友小敏和丈夫也捧场来了,父亲当起了儿子的账房先生。</h3><h3> </h3> <h3> 影片刚开始也有欢笑,笑着笑着就沉默了。</h3><h3> 在中国父与子的关系是要么顺从,要么反叛而割裂。大多数人无疑选择的是前者。中国人是缺乏沟通的民族,在隔代之间很少发生亲密行为,有的只是指示和服从。</h3><h3> 潮汕的男人,更是如此。不大善于用言语表达感情,甚至认为表达感情是可耻的,认为女人才会那样,认为那样不坚强。</h3><h3> 片中父子之间几乎不沟通,大多时候双方都把情绪压抑在心里。明明父子之间的爱是很纯粹的,却变异出了一种难以言表的苦闷。本片展示出了对于家庭教育与家庭沟通的反思,也是对于父子情感的细腻体现。父爱经常是一种沉默的爱,但不代表不爱,只是爱得比较深沉。也是因此,其实作为后代,更应该在顺从与反叛中走出第三条路,用心沟通,用行动沟通。有时候我们要证明的并不是父亲的决策是错的,而是我们拥有一个比父亲更好的选择。<br></h3><h3> </h3> <h3> 本片另一独特之处,在于以淳朴的方言拉近了演员和观众的距离,让人觉得他们就是我们身边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br></h3><h3> 潮汕方言的加成,让这部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感情更加地感人肺腑与催人泪下。
那些画面所不能完美描绘的生活质感,那些镜头所无法企及的地域风情,都通过方言的加持而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使得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h3> 本片还向观众揭示了一个道理,爱拼才会赢!<br><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