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无悔的岁月

东方博毅

<p class="ql-block">  1978年初秋,我和我的大学同学们第一次相逢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桥系。2018年,在毕业三十六年后,适逢校园又是毕业季,有幸受邀重返母校,作为道桥系七八级校友代表,在隆重的毕业典礼上,给应届毕业生们作了五分钟简短致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然而,当年赫赫有名的“重建工”已不复存在,1972年合并到“重建工”的重庆交通学院道桥系和水港系,在我们入校一年后的1979年,经交通部决定,重新划归到恢复后的重庆交通学院。尽管我们七七、七八级两届学生,同年入校,同年毕业,在“重建工”沙坪坝校园念完了四年大学,而母校却毫无疑问的是现在的重庆交通大学,因为我们的老师们在这里,我们的学业基因在这里,我们的许多美好回忆也存放在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  1978年我们以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考取“重建工”,毕业时,毕业证自然应由“重建工”颁发,而学位制在我们毕业时尚未恢复,离校数月后按专业由重庆交通学院补发的学位证,才邮寄到我们手中。为此,曾纠结了我们和许多用人单位,特别是出国留学的同学们更是遇到了不少麻烦。那百废待兴的年代,让我们成为了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一群大学毕业生,分两次获得了分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交通部,两所正规部属院校既庄严神圣,又欠完整严谨的学历证明(见上图)。之所以写下这一大段文字,是因为还有些同学至今仍不能释怀那曾经的“重建工”与道桥系“离婚”,带给我们的困惑。其实不应有憾,我们能亲历并见证中国教育史上,可能是空前绝后的那段特殊经历,应该是我们的人生之幸!我相信:在全世界一次就读,就能获得两所大学颁发毕业认证许可的大学生,当属凤毛麟角,享有无比荣耀!因此有同学戏称“我们不仅有妈校还有爸校”。至于我自己,后来因工作需要和个人兴趣,又重回“重建工”,再修了建筑学专业,尽管她2000年被并入重庆大学,已实存名亡,也是我不能忘记的母校。</p> <p class="ql-block">  母校,永远是游子启航的港湾和归航的温暖怀抱,无论你走了多远,无论你是否记得,无论你功成名就或是功败垂成,她都在那里,随时张开臂膀,用母亲般的热枕、慈祥、宽厚和理解期待着你归航。毕业典礼前代表78级校友的我,与重庆交通大学现任党委书记李天安、校长唐伯明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重庆交通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暨授位仪式上代表78级校友的发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领导、老师、嘉宾们,</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三十六年前,也是盛夏之时,我们七八级的同学经过四年艰辛求学,怀揣忐忑不安的心情、报效家国的坚定、学以致用的自信,从母校再次踏上人生新的征程。那时,没有鲜花,没有仪式,没有伟大的梦想,更没有盛大的庆典,甚至没有你们今天这一身代表学业成就的衣袂。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就那样打起背包,扛着行李,默默服从国家分配,像刚刚收获的种子,被重新播撒到那未知的辽阔大地、五湖四海、遥远边陲。</p> <h3>  三十六年来,我的同学、你们的学长们,从没忘记过严师教诲、父母叮咛、母校恩情,更没有辜负社会期望、国家重托、人民信任。他们在工作中勤奋努力,在生活里严于律己,在实践中求索真知,在学海里奋力苦渡。位卑未敢忘忧国,人微仍然知进取,在时代中锻造出像赖明教授那样引领国家建筑科技发展的领导人、孟凡超大师那样描绘世纪工程的桥梁设计专家、周志祥教授那样硕果累累的博学翘楚。当年懵懂的莘莘学子们,以四海为家,足迹踏遍世界,风雨中成长为他们自己从未曾奢望过的教授、专家、院长、局长、处长、所长、董事长、总工程师、总建筑师、总经理等等,更有许多同学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牺牲奉献,为我国和国际交通、建设事业发展,甚至是人类和平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h3> <h3>  那一条条纵横南北西东的高速公路里有他们洒下的血汗,那一座座飞越千沟万壑的桥梁上有他们智慧的结晶,那一道道洞穿崇山峻岭的隧道中有他们不倦的身影,那一片片崛起的崭新城乡里有他们不眠的夜晚,那一本本厚重的专业书籍里有他们孤独的心迹,那一张张平凡的三尺讲台上有他们燃烧的自己。令人扼腕的是:也有个别同学不慎误入歧途,功过难抵,还有正值英年的同学,奈何绝尘而去,实在叫人痛惜!三十六年,我们走出了一条充满坎坷曲折的路,期望这一路上的感悟,能成为你们注定也不会一帆风顺的人生之鉴!</h3> <h3>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当年那些翩翩少年、窈窕淑女,如今已经眼眸昏花,鬓角霜染,正在逐渐离开那曾经让我们豪情万丈的历史舞台,而你们灿烂人生的大幕,正在悄然开启。今天你们通过自身努力、亲友扶持、学校培养,已羽翼丰满,即将再次脱离母体,展翅翱翔。我羡慕你们,祝福你们,期盼你们以德才遍行天下,以康健纵横驰骋,以初心做好自己,以真诚善待生活,以智慧攻坚克难,以勤勉攀登峰巅,以亲为探明究里,以勇敢直面挫折,以宽怀原谅误解,以平凡戒骄戒躁,以慎独善始有终,用不懈抒写你们更加精彩的人生。愿你们在海阔天空里、在时代变革中超越自我,实现梦想,宏图大展,前程辉煌,我们,终将因你们为荣!谢谢! </h3><h3> 周毅2018年6月28日</h3><h3> 于重庆交通大学<br></h3><h3> <br></h3><h3> 以上这番话既是代表我的同窗学友,献给年轻应届毕业生们的肺腑之言,也是我心中想写给四十年来,超越亲情的兄弟姐妹和老师们的真实感怀。这篇短文在奋笔疾书中一气呵成,泪水几度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知道,这不仅是沉浸于激情燃烧时刻的忘我,也不只是感恩历史那铭心刻骨给予的动容,更不是对逝去光阴无奈的伤感,那些深藏在我心底的珍贵记忆,如洪水涛涛,汹涌而至,让人无法自己。那一幕幕如电影般在我眼前的回放,波澜壮阔,流光溢彩,欣慰无比,灿烂辉煌!自豪和感慨更催生出一种责任,令我不得不再次诉之笔端,值此四十年师生聚会即将到来之际,谨以此篇,献给我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并致我们共同渡过的那些无悔的岁月!</h3> <p>  回首四十年,连接我们与母校血脉的,不仅是教室、宿舍、运动场,也不全是校园、食堂和图书馆,而是那一个个恩重如山,不求回报,胜似父母的好老师。如今他们中许多人,也许再也没见到过他们牵挂的学子,就远离人世,在世的也许已经不能一一叫出我们的名字,但他们当年的言传身教,严谨治学,悉心解惑,孜孜不倦,诲人不厌,无私奉献的无疆大爱、无限深情,已经注入了我们的血液,充盈着我们的灵魂,滋养了我们的成长,他们是:钱伟长教授、陈启和教授、吴恒立教授、张光清教授、倪宗廉教授、高光秀教授、周熹教授、张日晷教授、周远宁教授、肖乾金教授、黄德文教授、王经玉教授、何景华教授、肖盛燮教授、江炳章教授、孙家驷教授、伍承祥教授、林人杰教授,欧阳仲春教授、汤国栋教授、张宗让教授、李正宜教授、程德芳教授,廖正环教授、周仲琨教授、王世槐教授、周远棣教授、顾安邦教授、徐君蘭教授、瞿光义教授、王向坚教授、洪仁翥教授、詹花煜教授、王吉祥教授、刘荣斗教授、熊光泽教授、谢正鼎教授、梁富权教授,王宗正教授、蒋建民教授、邹兆南教授、赵辉先教授、赵继周教授、周常宣教授、许生超教授、谢凤举教授、吳宋仁教授、王绍成教授、王士杰教授、黄家维教授、熊必卓教授、周存鑫教授、刘道栓教授、汤尔基教授、倪奠安教授、孙照明教授、王克清教授、凌天清教授、张清舜教授、张明德教授、钟振路教授、谭爱驺教授、董明教授等等;还有辅导我们高等数学的钱仕铭老师、辅导梁桥的陆莲娣老师、辅导弹性力学的张锡祥老师、辅导工程地质的肖汉中老师以及道路实验室的哈培兰老师等等;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辅导员有:汪义正老师、魏克俭老师、蒋国华老师、邓家钦老师等等。</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秋叶渐黄时,我背着简单的行李,怀揣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桥系的录取通知书,从下乡落户三年多的偏远山村,来到心目中殿堂般的校园,老师和同学们那一张张笑颜和从此共同渡过的难忘岁月,深深地刻进了我心里,成为此生抹不去的永远。</p> <h3>  我们入校时的第一任年级辅导员汪义正老师,那时年龄比几位老大哥大不了多少,他那特有的军人气质,洞若观火的明了,如父如兄如长的严厉和大爱,很快就赢得了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拥戴,“汪司令”这个绰号,从最初私底下的称呼到公开,没过多长时间,尽管他后来成为了学校党委副书记,但这个称号至今也没被同学们改过来。接任他的魏克俭老师温和细致,风格与之大相径庭,也很快获得了大家的尊敬和喜爱,包括后来的蒋国华、邓家钦老师亦然。在校期间他们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和知心朋友,熟悉每一个同学的性情,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在我们求学的四年中和毕业后的三十六年里,他们仿佛一直都陪伴在我们身边,犹如关注我们成长的家人!</h3> <h3>  我们在校期间,道桥系党总支书记先后由谢凤举和何克文老师担任,系主任一直是德高望重、学问深厚、逻辑严谨,满脸慈祥,和蔼可亲的陈启和教授。</h3> <h3>  同学们心目中的女神高光秀教授,那时正当不惑之年,学识渊博,满头青丝,和蔼可亲,美丽大方,气度非凡。</h3> <h3>  如今恩师白发如霜,依旧是气质超群,风度翩翩,头脑清醒,心细如发,几十年过去她仍可以叫出所有接触过的学生名字,令人十分钦佩!她如母亲般关爱学生,亲自熬煮中药治好张习贤眼疾,并帮助他渡过人生难关的故事,至今感动着我们!自1995年退休以来,她一直退而不休,继续为我国和重庆市的道路交通建设事业发挥着余热。</h3> <h3>  当年给道桥系七八级四个班上桥梁专业课的有:徐君蘭教授、汤国栋教授、王世槐教授、谭爱驺教授、张日晷教授和辅导梁桥的陆莲娣老师等。这张照片是母校为桥梁教研室原主任、原副校长,顾安邦教授举办七十岁生日宴会时拍的,正在发言的是唐伯明校长,左边是65级校友李健,时任重庆市交委副主任,右边是已于2014年辞世的徐君蘭教授。</h3> <h3>  给我们上高等化学课的黄德文教授,已九十高龄,仍旧是精神矍铄。时隔四十年,当我好不容易从她女儿那里联系到她时,她马上就叫出了我的名字,并把她藏在心里对七七级、七八级学生们,那些当年没来得及表达的赞扬传达给了我。</h3> <h3>  四十年过去,您是否还记得?当年王世槐教授的谈笑风生与生动幽默,吴恒立教授的逻辑推理与化繁为简,高光秀教授的轻言细语与严谨细致,张光清教授的引人入胜与高深莫测,江炳章教授的由浅入深与明快爽朗,陈启和教授的娓娓道来与一清二楚,张日晷教授的由表及里与丰富经验,倪宗廉教授的抑扬顿挫与由此及彼,孙家驷教授的广阔视野与信手拈来,周远宁教授的旁征博引与启迪心智,肖乾金教授的前瞻敏锐与深厚功底,洪仁翥教授的立体思维与空间想象,何景华教授的妙语连珠与无穷魅力,王向坚教授的言简意赅与直奔主题,欧阳仲春教授的翩翩风度与温文尔雅,肖盛燮教授的课堂互动与寝室夜访,黄德文教授的不愠不恼与循循善诱,刘道栓教授的举一反三与万千联想,王经玉教授的精准无误与不厌其烦...是每一位老师那富有个性的传道,让我们茅塞顿开,那毫无保留的授业,牵我们启步入行,那充满睿智的解惑,领我们畅游书海...师恩永难忘!这张照片是王世槐教授带董清泓、任英等同学外出课题实习时的合影。</h3> <h3>  那时大多数教授正值壮年,才华、学识、精力、经验等都处在最佳状态,他们如科学春天里辛勤的园丁,将文革十年压抑的热情和能量,全都倾注到了我们身上。</h3> <h3>  他们除了课堂授课外,还常常出现在学生宿舍和自习教室,手把手,面对面,毫无保留地把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了我们,特别是在毕业设计时,不管哪个课题组的学生有求,他们都会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几乎天天都与同学们泡在一起,特别是高光秀教授,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教室里指导,甚至很晚了也不离开,有一天晚上十一点多,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在邵小康和胡家祥同学劝说护送下她才回了家。在他们及时启发、引导、探究、补遗、监督、纠错等等精心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在校期间最重要的课题,通过了严格的毕业答辩。</h3> <h3>  他们对学生的关爱不仅仅停留在学业上,悉心辅导,谆谆教诲,从做事到做人,都是他们授课的范畴,堪称教书育人的典范。正是他们的悉心栽培,潜移默化,给我们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教会了我们解决任何难题的方法,让我们掌握了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发展需要的思维方式,成就了一代国家亟需的栋梁之才。我们可以从公开网页和书刊上,查找到他们许多学生的名字,这是对他们教书育人成果的高度肯定,如以下几个特别突出的同学,早已成了公众人物:</h3> <p class="ql-block">  赖明,1956年8月生,江苏徐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78年至1982年在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桥系道路工程专业(现重庆交通大学)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在西安冶金建筑工程学院攻读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至1987年在同济大学结构研究所结构工程专业,师从李国豪先生攻读博士生,获工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7年历任重庆建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计算中心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1997年至1999年借调到建设部科技发展中心任副主任;1999年至2007年任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2007年12月,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2008年3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2013年3月,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3月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九三学社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委;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p> <h3>  孟凡超,1959年12月生,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桥系(现重庆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工学学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公路特大型桥梁勘察设计。现任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副理事长、装配化钢结构桥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国际桥梁协会委员、英国土木工程学会资深会员。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先进人物、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中国交通建设十大桥梁人物、中央组织部联系专家等荣誉称号。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主持、组织、设计完成了20多项国内外著名特大型桥梁工程的勘察设计和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主持完成的代表项目:厦门海沧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主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浙江钱塘江嘉绍大桥、马来西亚槟城第二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等,此外,还主持完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及海中平台、舟山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山东滨州黄河大桥、贵州坝陵河大峡谷大桥等项目的方案设计及总体设计;荣获国际桥梁大会(IBC)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大奖(Gustav Lindenthal Medal))3项、国际桥梁大会(IBC)乔治·理查德森大奖(George Richardson Medal)2项、国际道路联合会(IRF)世界道路设计成就奖(Global Road Achievement Award for Design)1项、国际道路联合会(IRF)世界道路建设方法成就奖1项、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杰出项目奖1项、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布鲁内尔大奖(Isambard Kingdom Brunel Medal)1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3项、银质奖3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7项,国家土木工程詹天佑奖5项,全国优秀咨询成果一等奖3项等。孟凡超2004年开始主持港珠澳大桥可行性研究,2009年开始主持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2011年开始主持港珠澳大桥深水区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是我国由桥梁大国迈进桥梁强国的标志,孟凡超提出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创新建设理念。</h3> <h3>  周志祥,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生于1958年4月,1978年至1982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桥系道路工程专业读本科;1982年留重庆交通大学任教至今。1985至1988年在重庆交通学院结构系攻读硕士学位,1991至1994年在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破格晋升正教授。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交通运输部新世纪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1994年以来,历任桥梁系主任、科技处处长、土木建筑学院党总支书记、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现任重庆交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全国土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理事等多个社会兼职;获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多种荣誉称号。长期从事桥梁及结构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首创预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箱-混凝土组合拱桥、混凝土结构裂缝仿生监测系统、山区悬挑结构复合道路、全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桥梁面相学及检测装备等,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近200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br></h3> <h3>  罗霞,女,汉族,1962年7月生,四川乐至人。1978年至1982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桥系(现重庆交通大学)道路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西南交通大学运输管理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西南交通大学机车车辆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致公党四川省委员会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公路学会理事。国家教学名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建设部“畅通工程”专家组成员,交通部西部项目专家组成员,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等。主要致力于城市及区域交通规划与发展战略、智能交通系统、综合交通系统优化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部“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在内的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br></h3> <h3>  卜一之,男,1961年3月生,北京市人,工学博士,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至1982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桥系道路工程专业(现重庆交通大学)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长期致力于桥梁结构施工控制理论和钢结构与钢-混组合结构等方面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主持了数项自然基金项目、科技支撑项目的研究工作,参与了国内众多重大项目的科研及工程实践:如世界首座千米级斜拉桥-苏通大桥关键设计技术及施工控制实施、港珠澳大桥关键设计技术研究、高速铁路桥梁纵向力传递机理研究等。提出并发展了斜拉桥施工全过程几何自适应施工控制系统,代表了当今斜拉桥施工控制的最高水准。合作出版专著《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全过程几何控制概论与应用》;发表论文60余篇。2009年获中国公路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08年,千米级斜拉桥施工全过程几何自适应控制技术,获四川省200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h3> <h3>  杨国平,1982年毕业后,又攻读了西南交通大学力学硕士及土木工程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曾在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导师。1997年在香港加入国际咨询公司Halcrow任董事,擅长国际基建工程投融资及合同管理。曾在十多个国家工作,并工作访问过七十多个国家,具有广泛的国际视野。近期作为国际专家组长负责的咨询项目包括港珠澳大桥DB02合同详细设计,中国财政部一带一路融资中心运营指南和模式设计,合福高铁和成渝高铁项目管理,土耳其博斯普鲁斯三桥和环城路资产收购,柬埔寨金港高速BOT,莫桑比克马普陀环城路和马普陀大桥资产重组,斯里兰卡南北高速BOT等项目。</h3> <h3>  1982年李佳同学毕业时,考取成都科技大学研究生,1983年留学法国,1987年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94年到法国 Trelleborg公司任职,负责海上石油管道研发。2002年获博士导师资格,同年获巴黎第十三大学(现巴黎索邦大学)教授职位,讲授固体力学。他的研究范围涉及生物力学、断裂力学、损伤力学、计算力学等领域。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著有由法兰西学院院士作序的学术专著一部。</h3> <h3>  刘弘,1959年11月生,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桥系(现重庆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路桥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商务部特聘国际工程咨询专家,先后担任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专家委员会、标准委员会专家委员。他从事海外工程三十多年,负责的多个大型海外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和国家优质工程奖。他还获评 "2018中国国际工程杰出人物",他是中国国际工程界知名人士。他参与和负责运作实施完成的海外主要工程项目有: 伊拉克摩苏尔四桥和五桥工程、马来西亚南北大道怡宝段9座跨峡谷大桥项目、印度尼西亚泗水-马都拉跨海峡大桥(当时东南亚最大的斜拉桥)、孟加拉孟中友谊五桥、老挝北本湄公河大桥、柬埔寨首都金边水净华新桥和哥通桥、越南高岭桥(越南第一座斜拉桥)和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工程。他负责推动实施的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工程一期和二期工程,是中巴经济走廊旗舰项目,是中国经巴基斯坦通往南亚和中东地区的重要通道。项目穿越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库什山交汇处高山冰川区,沿线河流湍急,雪峰林立,冻土、雪崩、泥石流、涎溜冰,塌方等工程地质灾害频发,被工程界称为地质灾害博物馆。喀喇昆仑公路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工程奇迹。<br></h3> <p class="ql-block">  桥七八级二班徐文珍同学毕业后,在银川市规划部门工作,长期从事城市规划、道路桥梁及市政工程规划和设计及管理工作。历任银川市规划土地管理局副局长、局长;银川市国家级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通过考试取得国家注册规划师资格。担任银川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兼任中共银川市委党校、银川市行政学院、银川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主持完成了《银川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编制。著有:《城市立交桥型式及选择》、《21世纪名城银川的保护规划》等30余篇论文。主持完成的《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银川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银川市供热规划》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鼓楼-玉皇阁地段保护与改建规划》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铜奖和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现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从事城市科学、城市规划、交通规划、村镇规划、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2012-2017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报告》、《2008-2017年中国小城镇和村庄建设发展报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等专业发展报告编写;开展了城市交通系统节能降耗技术、城市建成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灾后规划选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市政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细则、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法研究等相关问题研究和政策制定;指导了珠海建设国际宜居城市指标体系、横琴绿色生态新城水资源专项规划;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应急管理主课题“雄安新区韧性城市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等国家重点项目;组织研究出版了《科技与社会2049展望系列研究-城市科学与未来城市》等专著。</p> <h3>  杨斌同学毕业后,曾在交通部公路工程二局工作,现在是重庆市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兼市政规划院总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道路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市政工程协会副理事长、市桥梁协会副理事长、市规划协会理事,国家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技术规范》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编制成员,住建部“道路与桥梁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勘协全国工程设计行业奖评审专家;重庆市工程设计道桥隧专委会副主任;主持或参与了300余项工程设计和方案研究工作,包括嘉华大桥、石板坡复线桥、黄花园立交、四公里立交、陈家坪立交、涪陵区的鹅颈关立交等;参与评审了100余项重要项目,包括嘉悦大桥、新牌坊立交、南坪枢纽工程、涪陵乌江二桥、涪陵长江三桥、世界银行贷款等项目。</h3> <h3>  姚为民,道桥系七八级桥二班同学,1982年至1994年,任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办副主任,期间参加多条高速公路和桥梁、隧道的设计工作,如广东深圳至汕头高速公路、四川二郎山隧道,江西于都特大桥、川藏公路成都至拉萨卫星遥感工程地质解译调查及工程可行性研究等。1994年至1998年,任交通部公路管理司设计管理处副处长,组织并参加全国高速公路及跨海大桥(如南京二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特长隧道以及属于国家投资建设的普通公路初步设计审查和技术设计审查工作;1998年至2000年,任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工程咨询部经理,参加交通部、各交通厅组织的多项高速公路项目的设计审查咨询工作;2000年至今,任北京中交京华公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是交通运输部代部审查单位之一。姚为民同学先后参与咨询审查评估的国内高速公路、独立桥梁、独立隧道项目有三百多个,其中代部审查两百多个。他是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唯一一位从第一届(1995年)一直至本届的资深委员;财政部财政专项资金评标专家库成员;1999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h3> <h3>  已退休的邱伦峰同学和还在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任上的钟明全,看上去仍然还像父子。当年与我同在肖乾金教授毕业设计课题组的“小钟子”,如今是重庆市勘测设计大师、重庆市公路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培养了几十名硕士研究生,发表了30余篇科技论文,参与和完成了重庆市综合交通规划、“八小时重庆”工程规划、交通安保工程规划、“二环八射”高速路网规划、重庆“新千公里”高速路网勘察设计等重要工程;数十项勘察设计咨询成果获全国、部、市行业协会优秀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是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获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重庆市交通建设功臣、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h3> <h3>  徐谋老大哥入学时,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其妻赵姐同年也考入了重庆大学,两校只隔一条马路,每次她来看老大哥时,都会引来许多倾慕目光。毕业后,老大哥一直在重庆兢兢业业工作,2008年退休时,他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劳动人事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中组部联系专家等荣誉称号。曾担任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多年来他投身重庆交通事业和高速公路建设,直接参与了前2000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全过程,为从根本上解决“蜀道难”问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2010年获得重庆市高速公路建设特别贡献奖表彰。尽管四十年过去,我们都已头发花白,但他始终都是同学们心目中勤勉的老大哥!<br></h3> <h3>  那时差不多每个班都有几位可称为老大哥的同学,如张习贤、蒙云、田胜儒等等。像我这样下过三年乡的知青,在系里年龄并不算大,上有老下有小,只能算中间。这些老大哥不仅仅是我们学习上的业余助教,也是我们人生中最好的导师。蒋元淞老大哥入校时已有个三岁的儿子,靠自学已掌握了许多专业知识,在地方上已经做过不少路桥方面的工程,他的严谨、沉稳、知其所以然的深度,如辞典般的广博,对我们寝室的几位同学有极大影响,在我印象中几乎没有能考到他的难题。他那工整、全面、如书法模板般漂亮的课堂笔记,常常是我们的补正和范本。他担任过重庆市设计院北海分院总工程师等重要职位,亲自为同乡刘伯承元帅设计了纪念馆,更多地将自己超凡的智慧和才学,默默奉献给了令他难舍的故乡!</h3> <p class="ql-block">  可以这样说,翻开我们任何一个同学的履历都会看到,那里载满功勋卓著,他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段传奇,他们的故事都精彩无比,从世界屋脊到碧海深壑,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战火中的伊拉克到亚热带的原始森林,从神圣的学术殿堂到商海,从千军万马的工地到写字楼,从捐资助学到自掏腰包为家乡架桥铺路---处处都有他们从容的足迹和身影,时时都可见他们自觉的责任和担当,无论在哪里,他们都是肩负时代重托的人物,都没有忘记“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校训及甘当“铺路石”的精神和老师们的嘱托。因篇幅有限,实难一一彰显。</p> <h3>  记得踏进校园的那一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那么集中地听到来自天南地北的方言和语调,第一次那么迅速地记住如此多陌生的面孔和名字,第一次那么安心地体验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和自豪。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那一声声亲切的问候,那一双双发光的眼眸,那一次次温暖的握手,那一阵阵朗朗的欢笑,那一幢幢砖红的建筑,那一本本崭新的教材,那一条条林荫的大道...,还有刘柳奇的八角帽、王齐昌的河南腔、赵宗强的广东调、许介平的瘦高挑、张习贤的老农貌、杨国平的绿军装、李得应的幼稚样、老大哥的沧桑笑,淑女们的羞涩态、汪司令的威严状...四十年后还无比清晰地存放在我心灵深处,定格在我的记忆空间!</h3> <p>  记得刚入校时,学生饭菜票是按月有定量的,食堂的饭菜没多少花样,窗口里那些大盆菜也没多少油水,烧白是好多同学的最爱,每周一次“打牙祭”时,同学们都盼着早些下课,遇上知情的老师往往会提前放学,好让我们早点去排队打肉。也有老师不谙此事,性急的同学就会敲桌子,敲饭盆提醒。为吃饭排队在食堂打架的事时有发生。但这种情况没维持多久,好像是在第二学期就首先对我们放开了定量,随后有了小炒窗口等大的改善,到我们毕业前,“重建工”食堂名声在外,成了全市大学食堂学习的榜样,经常会看到外校的人来参观学习。</p> <h3>  那时七个人同一寝室,四张上下铺木制床架顺两边墙壁摆放,留一个空位放行李,屋中间再摆放一张长条大桌,几乎就没剩下多少活动空间了。砖墙木楼板结构的老房屋开始没装电风扇,更別说空调,夏季闷热难当,冬季潮寒渗人,加上空间狭小人多,生活学习环境可谓艰苦,尽管后来加装了吊扇,但与现在的学生宿舍条件也是不能比的。当时我们从没感到过艰苦,也没任何人有抱怨。就是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我们完成了四年繁重的学业。这张照片是我们隔壁寝室的七位同学,几年前少了一位。拍这张照片时谁能想到,左上角那身强体健、活跃年轻的王跃青同学会因车禍撒手人寰,世事难料,令人痛心疾首啊!!!</h3> <h3>  一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比较多一些,好些人与老大哥们在一起时形同父子,直到毕业还一脸稚气,现在可都是行业的资深专家、董事长、总经理、教授、总工程师、单位的领导和台柱。</h3> <h3>  道桥专业历来女生都比较少,是男生们心目中真正的金花。七八级四个班毕业的女生,全在这张照片上了。多年后,孤陋寡闻的我,才从一次次同学聚会中,知道了一些当年发生在她们与某些男生之间,那些妙趣横生的故事!</h3><h3> 徐文珍同学还记得,她在重庆读书的四年中,家在重庆的同学们,如张光琼,麻锦庆,杨渡军,刘志贵和蒙云老大哥等,对家在外地的同学都特别好!麻锦庆常邀请周丹和她到家里过节,她的家人对她很热情,做出丰盛的美食招待她,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张光琼同学性格开朗,为人直爽,每逢节假日,也会邀请她去家里,那具有重庆特色的饭菜,至今令她难忘,让她这位远离家乡在重庆读书的同学,感到了家的温暖!<br></h3> <h3>  几十年来女生们巾帼不让须眉,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输任何男生。当年的小姑娘们,如今都是大名鼎鼎的学者、院长、教授、总工程师等等,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设计院或施工现场,她们都要比男生付出更多,真正是了不起的理工妹,顶起了行业的半边天。</h3> <p class="ql-block">  那时没有电脑,没有计算器,所有的计算只能通过手算。计算尺、三角板、丁字尺、绘图仪、画板等工具需交押金去总务处租借,对来自贫困地区和农村的同学来说,需咬牙从节省的生活费中支取,因此大家在平时使用时都十分爱惜,这样才能在毕业时完好无损地还回去退出押金。</p> <h3>  由于招生不多,那时全校只有三千多学生,与现在大学动辄上万、数万的规模无法类比。因此每个班都有固定的自习教室。记得小班课比较少,大部分课都是在合班教室上,由于“路桥不分家”,因此全系同年级同学十分熟悉,同年入校的七七级同学也大都熟识。道桥系在第四教学楼,正对面是实验大楼。这是在自习教室拍的照片。</h3> <h3>  那时教室设备十分简陋,天花板、墙壁是用白色石灰浆粉刷的,不慎蹭上会在衣服上留下一片白灰,地面没有铺装,几盏吊在高大空间里的日光灯,照度不够讲究,光线分布也不均匀,桌椅板凳全是用过多年的旧物,黑板书写全靠粉笔,前几排同学的桌子和老师讲台,常常落满灰尘,课间有值日生去擦黑板,教室清洁全靠自己打扫。</h3> <p class="ql-block">  无论年龄大小,同学们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每一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可用虔诚之至、如饥似渴来形容。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运动场几乎是每个同学日常生活的全部。每天晚上熄灯后,走廊、卫生间、路灯下往往成为同学们的第二课堂,许多同学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博览群书,扩展知识,丰富爱好,陶冶情操,文史哲专业书籍,也常在他们的兴趣范围之內,吉米多维奇、特摩钦科那些高深如天书的习题集也被不少同学全解。</p> <h2><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同学中有唱歌、跳舞、书法、绘画、写诗作赋、演奏乐器、摄影、打球、田径运动等等特长的大有人在,而且许多人的级别,几乎达到了可以去从事相应专业工作的水平。好些同学是学校或系里的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田径队、美协、文工团的队员。我加入了校美术爱好者协会和校文工团男生小合唱队,我们每每参加省市大学“校园之春”文艺演出都会获奖,而且都是一等奖。校男生小合唱队的队员们大多数是建筑系和土木工程系的,如戴志中、曾卫、徐行川、张远宁、曾凡祥、赵洪德、王求是、华林等,道桥系就招了我一人。文工团的指导老师大部分都来自建筑系,如万钟英教授、章孝思教授、蒋国权教授等等。男生四声部小合唱《伊拉拉》、《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远航》、《戒指》、《半个月亮爬上来》、《铃儿响叮当》等歌曲很受大家欢迎。后来在我再修建筑学专业时,文工团那些老教授和享誉建筑学界的老专家们都再次成为了我的老师。</span></h2> <h3>  道桥系的文娱活动亦十分出彩,薜征、杨国平、王强华、周毅等同学表演的男生四重唱《啊!朋友》、《游击队歌》,系合唱团表演的《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郭明伟的手风琴独奏,刘共的小提琴独奏等节目,屡屡在学校各种演出中获奖。文革前和恢复高考后那几年,重建工的文娱活动和演出水平,在全国有口皆碑,在校园中产生了较大影响,以至将当年的石昌杰院长调去四川音乐学院当了院长。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扩大了学生们的社会接触面,完善了学生们的人格,近年来常被人揶揄的“理工男”形象,仿佛与他们毫不相干。<br></h3> <h3>  系里团总支和学生会由七七级、七八级学生组成,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如果没有这张照片提示,我真的忘了,自己还曾担任过系学生会学习部长的事。那时,蒙云老大哥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兼道桥系学生会主席,徐文珍任副主席,张志宏任文体部长,邵小康任文体部副部长,蒋元淞任生活部长,杨斌、卜一之、邱伦峰、董清泓等同学都是系学生会或团总支的主要成员。</h3> <h3>  班级组织的歌乐山郊游。</h3> <h3>  登山比赛,跑在最前面的是王世良同学。</h3> <p class="ql-block">  彭毅、杨斌、吴宗奇等同学喜欢照像,全靠他们用120和135照相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影像。我班每次外出活动回来是彭毅和吴宗奇最忙的时候,宿舍门窗会被他们用被盖遮挡变为暗室,黄钢、陈太华等好几位同学经常给他打下手冲洗照片。</p><p class="ql-block"> 据周远宁教授和哈培兰老师的儿子回忆:那时学生求知欲极强,拼命学习知识文化。我妈妈本来是实验室老师,但她早年参加过北碚嘉陵江朝阳大桥的施工,并留有大量施工期间的照片,学校专门安排她上吊桥专题课,很受学生欢迎。其实现在看来,那座桥虽然模样很像金门大桥,但长不过两三百米,然而在以前很长时间都是中国造桥史上的典范,每次经过妈妈也会兴奋地给我们讲半天。这张用120相机拍照的照片,里面那个120相机很有可能是找我爸借的。那时有相机的家可不多,我记得常有学生来家里借相机。这相机是日本理光牌双镜头,是我爸1955年乘坐美军运输机从台湾路过日本去美国时,在冲绳美军基地里面买的,现在还在。我妈妈今年80了,她和高光秀阿姨都是交院50年代早期的学生,我爸和我妈是师生恋。我爸的经历很奇特,他是台湾兵工工程学校毕业的,毕业证上有蒋中正的大印,1949年坐太平轮去的台湾,1955年他从美国乘军舰回台湾经过日本时,借口修这架相机一去不归,后找到东京华侨总社帮忙辗转回到新中国。我父亲已于2018年7月逝世,享年90岁。他留下有60万字的回忆录和抗战时期在重庆解放碑附近生活的日记,很有一些史料价值,我已录入整理成书。</p> <h3>  那时有规定:在校期间不充许恋爱,但许多大龄同学都在搞地下活动,“汪司令”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表面上从不提起,其实心头跟明镜似的,清楚得很。郊游野炊,对正在秘密恋爱的赖同学和洪同学,更是一件偷着开心的事。</h3> <h3>  系里组织的歌咏比赛,记得我们班演唱了两首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和《毕业歌》,本人担任指挥,邓家钦老师担任手风琴伴奏,由王强华指挥的路七七二班,夺得一等奖,我班好像是获得了二等奖。</h3><h3> 《毕业歌》(田汉词 聂耳曲)</h3><h3>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br></h3><h3>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h3><h3> 每当唱起小时候从我母亲那里学会的这首抗日救亡歌曲,都会让人热血沸腾,大学毕业前的歌咏比赛选唱这首歌时,全班唱得激情高昂荡气回肠,想必同学们记忆中一定还留有深刻印象。</h3> <h3>  约从大三开始,港台流行歌曲悄然进入校园,当从录音机中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时,那非同寻常的歌声就征服了无数颗燥动的心。未曾想多年后我会与给邓丽君写歌词的庄奴先生成为忘年之交。 </h3> <p>  的确凉军装是那时很多同学穿着的时髦,张海明、杨斌和照片外的王建滨等帅哥,加上着真正军装的杨国平和李佳,都是校园里“回头率”极高的军装俊男。照片中有些腼腆的郭明伟同学,手风琴拉得相当好,在“重建工”算得上校园名人,毕业后他担任过某市建委主任,后移民去了加拿大,几年前因病在异乡去逝,得知这不幸消息时,让许多同学不禁潸然泪下!</p> <h3>  南温泉、北温泉,那时是同学们周末结伴前往的旅游胜地。学校附近破破烂烂的磁器口,因小说《红岩》而著名,但真正感兴趣的只有建筑系和喜欢美术、摄影的同学才常去那里写生和采风,其它专业的同学几乎不去那里,当年绝对想不到,那风雨飘摇中的古镇,如今成了重庆的网红打卡之地。</h3> <h3>  学校到沙坪坝的路上有好几家相馆,生意好像都不错,每次去取照片,老板都要在一大堆纸袋里查找一番。拍完照一般还要留下字迹印上照片,新拍的照片要过一两天才能取到。同窗学友几个字本以为是张志宏的笔迹,最近他来重庆,经当面核实才知,应为照相馆的人所书。在他提醒下又想起,当年我和他还一同在系里表演过以他为主创作的相声。志宏兄在校时爱好广泛,是活跃分子和名人,除担任路一班班长外,还任校、系学生会文体部长,毕业后曾在央企服务27年,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先后在伊拉克、肯尼亚等地承包海外工程七年多。令人没想到的是:他从1992年开始醉心于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主持机场跑道柔性加盖,杭州湾大桥铺装等项目的科研和实践,创立了对路面工程产生巨大影响的,ERS钢桥面铺装新技术体系。53岁时他辞职下海创立宁波天意钢桥面铺装公司,专门研究沥青高精铺装技术,近年来由他主持研发的环氧沥青全再生新技术,将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利用率提高到了100%,解决了困扰业界多年的废弃沥青路面回收利用问题,为人类资源再生和环保事业及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h3><h3> 为纪念今年七八级同学相逢40周年,张志宏专门填词缅怀:</h3><h3> (江城子)感怀</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四十年前入庙堂,娇娇女,少年郎,敢问上苍,未来谁持掌。生逢改革大潮起,承天运,自猖狂。</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战士归来鬓已霜,叹成败,笑荒唐,却是无悔,曾风流倜傥。满目霞光夕照美,若来世,再同窗。</span></h3> <h3>  姚小松副班长所在寝室的七位同学,每个人的传奇经历都可写成精彩的小说!</h3> <h3>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是我们曾经仰慕的特大型公路桥梁,这是吴宗奇和刘弘同学,课程实习时在桥头的合影。如今许多同学都亲自参予设计、建造过早已超越它的特大桥。记得吴宗奇那时一口地道的自贡话常被同学们学说,“老猫儿掏渣渣,掏到门旮旮儿”,至今让我记忆犹新。</h3> <h3>  如今是某上市公司老总的刘共与徐谋老大哥,当年也有点形同父子。</h3> <h3>  桂林实习时,封智勇与吴宗奇同学在驼峰山下的合影。</h3> <h3>  一群花果山的小猴子,只有沉稳的徐谋老猴王才镇得住。</h3> <h3>  每过一年都会惊喜地发现,同学们刚入校时的青涩,在一点点减少,成熟和自信在一天天增加。每个假期后的重逢,令人欣喜无比,全国各地的土特产,在每个寝室间传递,反映出国家从物资匮乏到日渐丰盛的改变。学校周边的餐馆、小卖部、便宜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些小面馆、火锅店成了许多同学的最爱。四年大学读下来,原来的南腔北调逐渐减少,很多同学的重庆话已是十分地道,原来不食麻辣的同学也被迅速同化,特别是学校大门外的碗杂面,多年后直到今天还被许多同学津津乐道!</h3> <h3>  时代骄子,风华正茂!从这张照片上你可能想不到,有些家在农村的同学,每个假期都会回乡去干农活或打工,为自己挣学费,他们自强自立的精神,给他们未来的人生铺平了灿烂的道路!</h3> <h3>  整整四年,我们的知识主要是从背后那幢楼里获取的。如今此楼还在原处,但已被所谓的“甲方意图”和当代设计师们,按自我认知改头换面,弄丢了许多本该保留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专业的建筑大学对待历史文化建筑亦如此,足见此现象产生之根源及普遍程度!</h3> <h3>  如今,我们曾在这里生活学习了整整四年的“重建工”不仅变换了老大门,连校名也改为了重庆大学B区,似乎与我们已经没有了任何关系。这所国内一流的独立专业大学,从兴盛到失去自我的历史发人深省。</h3> <h3>  1982年在广西阳朔公路大桥工地实习时合影。实习结束返校后,就开始了全面检验我们四年学习成果的毕业设计。</h3> <h3>  徐君蘭教授指导的吊桥毕业设计组,个个同学都很出色,如今名满天下的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就在这个课题组。左下第一位,是后来让我们最为痛心的、英年早逝的张太雄同学!</h3> <h3>  高光秀教授指导的道路工程毕业设计组与其它组教授的合影。本组每一位同学在事业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但让人唏嘘的是,与我同寝室的宋继宏同学在湖北省交通厅副厅长、总工程师任上不慎落马服刑,功过难抵让人扼腕叹息,祈愿才华横溢的他,早日完成改造重振昔日雄风,回到同学们中来!</h3> <h3>  那时的毕业答辩十分严格,除校内老师外还会邀请业内专家组成评审组。但没有专门的教室,也没有仪式感,更没有隆重的毕业典礼,许多同学甚至不知道还有那身代表学业成就的专门服装。</h3> <h3>  答辩完后每个人都在焦急中等待,那时还没有学位证一说,当拿到班长去系里领回的毕业证后,人人都如释重负,但随即会进入到更加焦虑的派遣通知等待中,那一纸通知仿佛就是命运的判决,令人十分煎熬。分别被叫去系里谈话回来的人,都会被大家围住打听情况,完全没有现在毕业季那些欢乐的体验!毕业后不到一年,国家恢复了学位授予,由重庆交通学院为七七级、七八级同学补发的学位证,才分别邮寄到我们各自工作单位。多年后,当我第一次穿上导师服,给我的学生们授予学位时禁不住热泪盈眶!<br></h3> <p class="ql-block">  离校前,交通部设在重庆交通学院“应用数学与力学编辑部”任总编的钱伟长教授,在学校运动场给当年的毕业生们上了一堂大课,他以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实践出真知,并期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以国家需要为己任,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脚踏实地、实干兴邦!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的这番话影响了我们一生!</p><p class="ql-block">  李颖平、黄南萍、周丹、周志祥、曹策惠、蒙云、封智勇、周毅等同学毕业留校时,位于南岸七公里的重庆交通学院正在恢复重建中,处在大坪黄沙溪的原交通部重庆航务工程学校被整合入院,成为了临时校址,在那里过渡了好几年,1985年才搬回到南岸七公里几乎是重建的老校址。七九级、八O级的学生就是在那里完成的学业。山坡上那一幢幢面朝长江的四、五层红砖房,大多修建于五、六十年代,围绕着在泥土中平整出的运动场顺地形分布在山坡上,推开靠江一侧的木制窗户,可以眺望长江上下游和南岸那山岭起伏的优美风光。这里的教室、宿舍、行政楼、食堂、图书馆条件都比较简陋,但学校那沸腾的青春气息和蓬勃生机,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1985年重庆交通学院迁回南岸七公里总部后,黄沙溪校址改为了交通部下属重庆交通学院的西南科学技术研究所办公场地,三峡工程的冲沙实验模型就建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1982年8月到1984年10月,我在学校宣传部领导下的德育教研室工作。这是一个和谐而温暖的集体,杨治朝部长对我的知遇之恩,让人没齿难忘,他的人品、学识及胸怀,予我人生以巨大影响。1983年,他派我去四川大学历史系进修一学期,隗瀛涛教授讲述的《中国近代史》点燃了我心中的爱国激情,回校后编写了《中国近代史教学讲义》,给七九级、八O级等在校生“义愤填膺讲百年历史灾难深重,奔走呼号唤亿万同胞振兴中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多年以后还有许多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学生,还记得我当年给他们讲过的这门中国人不能忘的历史课。1984年,在人才交流大潮中,一心想技术报国的我,辞去了学校工作来到重庆市设计院,最初在市政室工作,在毕业于重庆交院的前辈曾文正、徐士刚等老师指导下,参予了松藻煤矿一井公路大桥、朝天门缆车站房等工程设计。因当年院里建筑学专业人才奇缺,又被派往“重建工”再修建筑学,毕业后恰逢海南建省,鬼使神差般参加了海口市滨海大道国际金融贸易区总体规划招标并中标,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将我所学专业知识发挥到淋漓尽致。2009年因机缘巧合或使命所趋,在不脱离设计院技术工作前提下,我从筹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开始到兼任该院第一任院长,又重新回到教育系统,理论结合实际教书育人,再一次改变了我未曾料想的人生之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年重庆交通学院党委书记方镛、宣传部长杨治朝与外聘德国教授马蒂亚斯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1977年,当知青的我在人生低谷中徘徊时,曾写过一首诗《路》,真没想到,我的人生与路桥竟有如此紧密的联系。1982年大学毕业时,将这首诗抄录给了刘弘同学作离别赠言。去年成都聚会时刘弘将原文拍照,用微信传给了我,现抄录在下供分享。</p><p class="ql-block"> 路!</p><p class="ql-block"> 最艰难的是人生的路,</p><p class="ql-block"> 变幻莫测,</p><p class="ql-block"> 常有迷雾将它罩住,</p><p class="ql-block"> 使你看不到未来,</p><p class="ql-block"> 把你引向密林的深处,</p><p class="ql-block"> 漠漠人生土地,</p><p class="ql-block"> 哪怕是蜿蜒小径也不向你展出,</p><p class="ql-block"> 忽而柳暗花明,</p><p class="ql-block"> 忽而山重水复。</p><p class="ql-block"> 嘿!</p><p class="ql-block"> 正当你惆怅满怀进退维谷,</p><p class="ql-block"> 也许云散雾消,</p><p class="ql-block"> 你的眼前</p><p class="ql-block"> 又会出现一条洒满阳光的坦途。</p><p class="ql-block"> 正当你踌躇满志,</p><p class="ql-block"> 正当你欢欣鼓舞,</p><p class="ql-block"> 也许三岔路口会突然出现在你面前,</p><p class="ql-block"> 诱人的瑰丽景色,</p><p class="ql-block"> 会在每条路的幽深里将你吸引,</p><p class="ql-block"> 幻化的奇彩、缥缈的虚无,</p><p class="ql-block"> 使你清醒的头脑变得糊涂。</p><p class="ql-block"> 选择一条走下去吧,</p><p class="ql-block"> 反正来到世上你就得走尽人生的路。</p><p class="ql-block"> 更有那断壁悬崖、高山峡谷,</p><p class="ql-block"> 会使你一筹莫展,</p><p class="ql-block"> 不置可否。</p><p class="ql-block"> 前迈是毁灭,</p><p class="ql-block"> 后退是懦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朝前走吧,走你自己的路。</p><p class="ql-block"> 不要被棘刺荆丛所吓倒,</p><p class="ql-block"> 你该挥动你手中的镰锄。</p><p class="ql-block"> 岔道幽深处那莹莹的奇光,</p><p class="ql-block"> 并不会一下子就把你的魂魄镊住,</p><p class="ql-block"> 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走你自己的路,</p><p class="ql-block"> 你的意志就绝不会堕入那飘渺虚无。</p><p class="ql-block"> 即使在断壁悬崖边也不要犹疑,</p><p class="ql-block"> 更不要惊慌失措,</p><p class="ql-block"> 你的智慧和辛劳,</p><p class="ql-block"> 能在它上面架起桥梁开出通途。</p><p class="ql-block"> 只有克服了千难万险,</p><p class="ql-block"> 你才能踏上光辉的峰巅,</p><p class="ql-block"> 生活才会将它的实质向你奉出。</p><p class="ql-block"> 迷雾只能遮住你的双眼,</p><p class="ql-block"> 却缚不住你的手足。</p><p class="ql-block"> 朝前走吧,</p><p class="ql-block"> 路漫漫而其修远兮,</p><p class="ql-block"> 求索者前头无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毕业之即赠弘兄共勉</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二年八月周毅</p> <h3>  在文革造成的十年人才青黄不接状况下,毕业分配到各个单位的同学,几乎立马就获得了重用。这是杨斌、杜靖、孟凡超同学毕业后负责施工的、我国首座跨度最大的八跨一联T形预应力伸臂梁桥---湖北沙洋汉江公路大桥。</h3> <h3>  杨斌、王建滨、胡明伟同学八四年在湖北沙洋汉江公路大桥工地合影。</h3> <p>  1982年至1986年,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共同对通往西藏的三条大动脉公路之一的主动脉,青藏公路进行改造。韩均同学于1983年到1984年,两次参加了这一艰苦卓绝的天路改造。他所负责的工程队承担了当时中国公路最高点,唐古拉山口海拔5200米路段施工。基于当时经济和气候条件,无法大规模采用机械化作业,全体工人包括技术人员硬是靠人拉肩扛、手推车和石碾子等原始工具完成了施工改造任务,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高原奇迹。许多施工人员把生命和热血,无私地奉献给了这条宏伟的天路,他背后那位四十多岁的壮汉就牺牲在这里。当年,赵忠和姚为民两位同学也负责了新藏公路的勘测工作,其条件之艰苦、环境之险恶不亚于青藏公路。毕业援藏的刘文培同学在雪域高原干了整整八年,马振海同学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一干就是三十六年,他们为边疆地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令人肃然起敬!</p><p> 据七八级路一班方路同学回忆,自1982年毕业后,他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从事勘察设计工作,亲自参与并见证了贵州省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到县县通高速的全过程。36年来令他终生难忘的是刚刚参加工作后,两次赴云南边防前线支前的经历。1983年1至4月,他参加了文山州马关县边防15团阵地简易公路测设;1984年7至10月,贵州省战备办毛主任率设计院17人,组成支前小分队,赴云南省麻栗坡老山脚下进行边防公路勘测设计。7月11日,他们进驻我军某炮兵阵地山下的边寨小学,从11日晚到12日凌晨,炮弹呼啸声在他们头顶上方不断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通宵未停,天亮时他们接到紧急撤离通知,待爬到山上往下看,只见密密麻麻的炮弹砸向他们驻地,在寨子周围及炮兵阵地前,留下了无数冒着白烟的弹坑,支前小分队死里逃生,且没一人受伤,待战事稍停,他们再次返回现场,开展了自己的工作。</p><p> 在那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也常有趣事发生。一天上午,队长带他和另一位技术人员,汇同昆明军区后勤运输部交战班主任,在一片开阔地上,拿着军用地图研究拟设炮位及公路具体走向时,被前方观察哨发现,由于通信不畅,加之越南特工活动猖獗,我方遂通知炮兵阵地派连长带队,前来抓俘虏。午后他们正在附近村民家休息,四周突然冒出一群全副武装的解放军及民兵……,当然是误会一场。通过支前小分队的艰苦努力,他们圆满完成了省战备办下达的支前任务,小分队队长受贵州省交通厅记大功表彰,方路及小分队另外4人受记功表彰,每人同时荣获了一枚由昆明军区颁发的“两山作战纪念章”。后来才得知,他们支前的第二天,就是著名的“7.12防御作战”,这一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2008年以来由七八级全体同学个人出资募集的奖学金,每年都按时给在校贫困生、优秀生们颁发,至今已有整整十年。受惠学生巳超过百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奖学金最初发起人是原任重庆市交委总工程师张太雄同学。让我们极为痛心的是,在2011年元旦节清晨,正值壮年的他,生龙活虎地去晨练,出门时连妻儿都没惊动,就一个人静静地来到嘉陵江畔,在无人知晓的寂苦中,突发疾病倒伏江岸,孤独地告别了人世,年仅50岁。噩耗传来,上至交通部下至重庆市委市政府、整个交委系统、县乡民工、各地同学、母校领导及师生,闻讯无不悲痛惋惜,纷纷前往悼唁;一位乐于助人、满腔热情、德才兼备、劳苦功高、前程似锦的栋梁之材,瞬间绝尘而去,痛彻亲友肺腑,悲煞巴渝天地;同年因病逝世的还有时任重庆交通大学教授蒙云老大哥,时年60岁!打小饱历艰辛的张太雄同学,发动道桥系七八级全体同学集资创立的这份奖学基金,饱含了他的良苦用心和我们所有同学,对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殷殷之情。太雄同学在任时曾提出,在重庆建立桥梁博物馆的设想和倡议,谁曾料这竟成了他的遗愿,期待他的这一宏愿能早日得以实现。逝去同学们的英魂将永远与我们和母校同在!</span></p> <h3>  为这项奖励基金长期有效做出巨大贡献的,是身为民营企业家的马在银同学,今年将由同样是民营企业家的彭毅同学接管,让全体七八级同学对母校和学生的拳拳之心,能一直延续下去。</h3> <p class="ql-block">  1996年重庆交通大学四十五周年校庆时,道桥系七七级、七八级同学们专程重返“重建工”校园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12年9月,毕业三十周年,道桥系七七、七八级同学在贵阳举办了隆重的联谊会,时任贵州省交通厅副厅长的章征宇和原副厅长张群力及贵州的同学们,为此作出了精心安排,付出了许多心血。何景华教授及高光秀教授,作为母校的特邀代表出席了这次欢乐的盛会!</p> <h3>  2014年12月,曾担任过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的何景华教授在重庆病逝,享年81岁。贵阳这次成功的师生聚会,减少了我们的遗憾,让他最后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了我们心里!</h3> <h3>  2017年4月,道桥系七七、七八级同学毕业三十五年后,再次在蓉城欢聚,唐伯明校长率学校部分领导和老师亲临现场,给我们带去了母校的祝福和温暖!<br></h3> <h3>  从世界各地前来的同学们,再次欢聚一堂,那紧紧地拥抱,久久地凝望,饱含了语言难以表述的真挚情感,那丝丝白发,道道皱纹,刻满了岁月轮迴更替的沧桑自豪,那声声问候,件件回忆,唤醒了归来仍是少年的欣喜若狂...</h3> <p class="ql-block"> 同&nbsp;学&nbsp;赋</p><p class="ql-block"> (田胜儒)</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 卅九年前,一群学子,五湖四海,相聚渝州,风华正茂,纯洁无猜,互帮互助,刻苦攻读,强国目标,奋发自励。四年寒暑,友谊铸就,卅五年前,天各一方,为国出力,造福一方,呕心沥血,两鬓凝霜,名利不计,无愧四方。年过花甲,再聚华堂,见面唏嘘,互诉衷肠。心绪哽咽,难续尾章…… </p><p class="ql-block"> &nbsp; 2017.04.22.于成都 </p><p class="ql-block"> 原七八级路二班班长田胜儒赋诗一首,直抒胸臆。自毕业后他做过专业工程技术工作,当过县长,如今亦已退休赋闲。</p> <h3>  部分身居海外的同学们。<br></h3> <h3>  杜靖同学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林同棪董事长、桥梁设计大师邓文中博士夫妇在美国的合影。</h3> <h3>  现重庆交通大学教授邹毅松同学,在美国纽约陈康和黄蓉同学女儿家中,临时代替陈康抱孙孙,像不像一家人?加上杜靖同学,幸福的邹毅松笑得太灿烂了!</h3> <h3>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去珠海参加特区建设的邓新生和胡家祥同学,每每获知有同学去珠海,都会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陪同,分布于全世界的同学们都是如此,它乡有故知,相聚自是不亦乐乎!</h3> <h3>  每一次同学相聚都会得到许多振奋人心的新信息,都会分享到同学们在事业上取得新成就的新喜悦。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以历史重任,国家给我们这代人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我们作为这代人的一分子,没有辜负国家期望,无愧于伟大时代,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里,用艰辛努力和超常付出,完成了许多国家需要几代人才能实现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许多属于中国的世界奇迹,见证了一穷二白的中国,崛起于东方的整个过程。是无数与我们同苦乐、同奋斗、同感受的同时代人共同成就了中华振兴的百年梦想,我们只是这代人中极少的一部分,能置身这个大时代出力流汗、报效国家,当是我们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h3> <p class="ql-block">  当年孙家驷教授曾告诉过我们,我国大陆地区高速公路为零里程,整个中国仅有台湾一条北起基隆,南至高雄,全长373公里的中山高速公路,建成于我们入校时的1978年,日本有一条高速公路全为曲线构成,没有一条直线,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经历拆了铁路修公路的过程等等,让人好生景仰。因当时几乎找不到一本有关高速公路设计的完整资料,仅教材中有一些对线型标准的简单介绍,我们对高速公路设计概念的建立,全靠教授掌握的专业知识形成。中国何时才能实现高速公路纵横的愿望,只能在课堂里想象。超乎我们意料的是,从1988年大陆第一条上海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今天,经过短短三十多年建设,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跃居世界第一,这完全称得上中国、甚至是人类建设史上的惊天伟业和奇迹。正像当年那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中唱到的那样,“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你,要靠我,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我为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感到骄傲、自豪和荣光,他们不仅是这一人间奇迹的参予者、建设者和见证人,还是创造这奇迹当之无愧的,值得大书特书的有功之臣!</p> <h3> 《四十年感怀》 车庆秋 </h3><h3> 毕业后背起行囊,带上热恋中的任英同学转战南北,从重庆到河南,再到贵州和海南,最后落脚深圳,以施工、监理、监督、业主和政府身份修桥铺路、设管架线、填海造地、建房筑园,为许多的市级、省级、国家级工程项目贡献青春,挥洒热血。忙忙碌碌不觉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很少有机会孝敬父母,好在有一位同学兼夫人常为我给二老嘘寒问暖,陪伴我渡过了四十个生日,倍感欣慰。 如今我也与大多数同学一样,头发花白,老眼昏黄,告别了钟爱一生的职业生涯,步入了全新的退休生活。 回想四十年来的学习工作,从基层到领导,身份不断变化,前后被称为队长、科长、经理、高工、总工、站长、部长、处长、主任等等,但无论如何变,父母给的姓名永远没变,只是以前的小车,被叫成了老车或偶尔被尊称为车老。学生时代同学们结下的情缘,并没随着时光流逝而淡然,反而似窖藏的美酒愈加醇厚。值此四十年相识聚会到来之际,谨以我与任英的名义,祝我们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阖家欢乐,幸福永远!<br></h3><h3> </h3><h3> 二O一八年十月</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本文作者周毅,2011年主动辞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建筑设计胶份有限公司(中国西部设计院)总经理及总建筑师职务,2012年履职重庆建筑工程设计院副院长,执行总建筑师,三分院院长,兼任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学院院长,2013年与开心的毕业生们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  周毅,男,籍贯浙江宁波,1957年5月出生于重庆,工学学士,研究生,教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桥系道路工程专业,1987年毕业于该校建筑系建筑学专业;1997年重庆直辖后,在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第一期青干班学习,1998年初毕业。现任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理事,地域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山地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建筑学科学术带头人;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同和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长、总建筑师;重庆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秀山县人民政府城市建设顾问;重庆城市营销研究会副会长;重庆交通大学客座教授。曾任:重庆市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海南分院副院长,第二建筑设计所所长。重庆市渝中区政协委员。重庆市城市规划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西部设计院)总经理、总建筑师,周毅工作室主任;重庆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副院长,执行总建筑师,董事,兼三分院院长;2010年至2017年,兼任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学院院长。从业三十多年来,担任总设计师和项目设计主持人等完成重庆大都会广场、万豪大酒店、重庆渝州宾馆国宾楼、重庆世界贸易中心、仙女山假日酒店、海口市国际金融贸易区总体规划设计、昆明贵研自然界居住区设计、重庆合川华地王朝大酒店等二百多项复杂且具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项目设计,曾获得过詹天佑奖、鲁班奖、城市标志性建筑设计奖、世界华人建筑师设计奖等奖项,撰写和发表了《吊脚楼~一座城市的故事》、《大型国际会展中心设计初探》、《关于加快调整和完善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思考》、《感悟山水文化》等学术论文。2017年退休赋闲,加入重庆某合唱团,除了唱歌排练比赛以外,旅行、摄影、写作、从零开始学弹钢琴、做家务…,忙得不亦乐乎!</p> <h3>  这是一篇写不完的文章,那些空着的照片后面,还有很多故事等着我去填写。老师和同学们还在不断给我提供的老照片和新信息,勾起了我更多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回忆,让我欲罢不能。</h3><h3> 毕业三十六年来,不少同学在深造、进修、培训、研习等等过程中,又结识了不少新同学和新朋友,但我们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二年这本科四年的同窗们,常戏称彼此为“亲生同学”,足见那特殊时代建立的情感友谊之深厚。</h3><h3> 当年邓小平曾说过,再过20年,中国社会的臂膀和脊梁,就会是这一批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学习的年轻人。诚如斯言,我们正当其时,有幸成为了时代幸运的弄潮儿。</h3> <h3>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h3><h3>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h3> <p class="ql-block">  本文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高光秀教授、汪义正老师和许多同学的鼎力相助和支持,他们提供的很多珍贵照片、补正和回忆,充实了本篇的內容,特别是高光秀教授的具体指导和细心审核,让我再一次领受了严师慈母般的关爱,收获了许多,心存感佩,在此一并致谢!</p><p class="ql-block"> 周毅2018年10月于重庆</p> 后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78年我的准考证,原照片入学时来不及去拍照,揭下来交系里贴在学生证上了,这是复制原照片,恢复贴上后的准考证当年原貌。</span></p> <p class="ql-block">  我的学籍卡。</p> <p class="ql-block">  在校那几年,每学期都会获得学校颁发的各种奖状或证书。</p> <p class="ql-block">  我与孟凡超。</p> <p class="ql-block">  我与孟凡超和周志祥。</p>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同学聚会,每班的同学都表演了一个几乎没来得及好好排练的节目。</p> <p class="ql-block">  签名墙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孟凡超在港珠澳大桥工地上。</p> <h3>  我退休后加入的重庆星海合唱团,为我们四十年同学聚会,演唱了混声合唱《龙的传人》、《月色清明舞婆娑》,并与全体参加本次活动的来宾,共同唱响《歌唱祖国》,将这次同学聚会气氛推向了最高潮。</h3> <p class="ql-block">  师生合影。</p> <h2><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周远宁教授于2018年7月12日辞世,终年90岁。遗憾的是他没能出席我们师生四十年的聚会。</span></h2> <p>  上世纪五十年代,周远宁教授在美国国会大厦前。</p> <p>  周远宁教授与哈培兰老师一家。</p> <h2><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周远宁教授的自传《穿越海峡:一个“通缉犯”的自述》在社会上广为传播!</span></h2> <p>  庚子鼠年春节期间,敬爱的孙家驷教授,在全民抗击新冠病毒的大战中,因长期患病未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终年79岁。同学们在微信群里,表达了无尽哀思和深切悼念,孙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里!</p> <p>  2020年9月,倪宗廉教授九十岁生日之际,学校档案馆专门前去釆访了倪宗廉教授和高光秀教授。倪老师身体和记忆力都很好。</p>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26日下午,重庆交通大学校友会重庆分会在明德楼正式成立,学校主要领导李天安书记、唐伯明校长、易志坚副校长、周建庭副校长、顾安邦教授等和荣誉会长邓文中院士、周绪红院士,以及学校成立七十年来毕业在渝的各级学生和历任老师共计一百余人,代表在重庆工作生活的四万二千八百余名重庆交大人,出席和见证了这次盛会。在本次成立大会上,乔墩、陈光宇两位学友被聘请为名誉会长,桥七九级邓华同学当选为第一届会长。目前,重庆交通大学毕业的二十一万余名学子,遍布中国交通建设战线上各个领域,各地校友分会,已经成为了联系和沟通母校与学子们心灵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邓文中院士。</p> <p class="ql-block">  周绪红院士。</p> <p class="ql-block">  李天安书记。</p> <p class="ql-block">  唐伯明校长。</p> <p class="ql-block">  易志坚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  周建庭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  周志祥教授。</p> <p class="ql-block">  桥七九级校友邓华,当选为重庆校友理事会第一届会长。</p> <p class="ql-block">  本人有幸被选聘为重庆校友理事会第一届副会长。</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2日重庆交通大学七十周年校庆,国内部分同学受邀返校,再次相逢在重庆。</p> <p class="ql-block">补记:这篇《致无悔的岁月》,是2018年为大学同学四十年聚会写的一篇文章,应学校和同学们的请求,已打印成书,每个同学和老师人手一本,并赠送给学校,由易志坚副校长代表学校接受捐赠,收藏在学校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同学聚会于十月二十日结束后,孟凡超同学从重庆飞深圳,于十月二十二日,参加了港珠澳大桥通车典礼,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p><p class="ql-block"> 本打算留给自己和老师及同窗同学们的这些文字和照片,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转发和点赞,再次真诚地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