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每次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要讨论:在班级管理问题上是先松后紧好还是先紧后松好?我想了想,认为先松后紧还是先紧后松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否在接手新班时迅速培养学生正确的方向感,能否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新学年、新班级,对于班主任来说正是良好的教育契机,如果能把握这个契机,做好开学工作,就能避免以后管理中很多麻烦。怎样把握开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呢?我的做法是精心准备开学课程,有计划地培养“好学生意识”。<h3><br></h3><h3> 每当接手新班的时候,我都要进行为时一到两周的开学课程。这个课程一般分为新生篇、愿景篇、道德篇、纪律篇、学习篇。</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1 新生篇</b></h3><h3><br></h3> 作为师生见面的第一课,作用是引导学生创造积极浪漫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对明天充满期待。<h3><br></h3><h3> 我把主题定为“让你的名字发出光彩”,从诵读诗歌《你的名字》开始。老师把这首美丽的诗送给同学们,并告诉大家,老师希望每位同学的名字都能大起来,亮起来,发出光彩。</h3><h3><br></h3><h3> 然后把诗中的“你的名字”改为“我的名字”让学生反复诵读,唤醒学生使生命变得美丽高尚的意识。</h3><h3><br></h3><h3>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使名字发出光彩。再引导学生明白明天的美好源于走好今天的路。于是,让学生诵读哈代的诗《路》,告诉学生向上的路永远走不到尽头,但只要每天向前,就能越走越远,越攀越高。</h3><h3><br></h3><h3> 接着向学生介绍以后的成长方向,比如师生将会共读什么书、开展哪些课程等,激励学生跟老师一起走一条追求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道路,让学生想象“总有那么一天,阳光都变成叶子,我们的路,将变成一座宫殿”。</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2 愿景篇</b></h3><h3><br></h3> 要让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去,树立个人愿景、集体愿景,以愿景为引领成长,使学生永远“向着明亮那方”前进。<h3><br></h3><h3> 在这一课上,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为班级取一个响亮的名字,设计一个富有寓意的班徽,创作激励大家奋斗的班级誓词,寻找代表班级方向的班歌。</h3><h3><br></h3><h3> 比如我上届接手的新班,大家通过讨论,把班名定为“追风”, 设计了少年迎风奔跑的图像作班徽。同学们自称“追风少年”,集体创作了班级誓词:“我是追风少年,激情昂扬,执著坚定;笑对风雨,不怕困难。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最高山峰,我比风更快,我比风更远。我努力,我成功;我优秀,我卓越。我要做追风英雄!我要做追风英雄!!”</h3><h3><br></h3><h3> 同学们还共同讨论,反复修改,创作了班歌:“清晨醒来抖擞精神迎朝阳,以诗为伴书声朗朗心舒畅,栖居诗乡的梦想美丽的向往,就像清风明月满天的星光,美好时光奇思妙想的课堂,学海荡舟乘风破浪向前闯,不负期待的目光向未来凝望,无惧无畏走在追梦的路上,来吧来吧来吧,洒满书香的地方,通向天最蓝的地方梦想的天堂,无限憧憬天地之间在流淌。来吧来吧来吧,幸福成长不彷徨,攀上山最高的顶峰我们再欢唱,攀上最高顶峰我们再欢唱。”</h3><h3><br></h3><h3> 当学生沉浸在对幸福的向往中时,老师还应该让学生明确一点:我们所说的幸福,不是吃好穿好玩好所带来的感官的快感,而是内心充实丰富强大而带来的精神的愉悦与安然。</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3 品德篇</b></h3><h3><br></h3> 我确定的主题是“让生命润泽而美好”,给学生讲教育的55个细节,让学生了解润泽的教室,希望营养和谐民主的氛围,师生之间一举一动像呼吸那么自然;再进一步了解完美的教室,希望每位同学在每次遭遇中学会自我教育,在不断的试错中走向沉稳与成熟。<h3><br></h3><h3> 当学生开始思考怎样自我教育时,我给学生介绍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介绍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引进新教育阐释的道德修养三境界六阶段,鼓励学生不断修炼自我,不断超越自然功利心,最终实现人格的升华,达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境界。</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4 纪律篇</b></h3><h3><br></h3> 可以结合《西游记》中的金箍棒与紧箍咒以及江河之水接受堤岸的约束最终东流至海的故事,来讨论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严苛的纪律正是同学们自由的保障,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h3><br></h3><h3> 学生明白了这一点,接着老师宣讲校纪,师生讨论班规,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h3><h3><br></h3><h3> 这一课上,还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具体可行的组规,作为以后小组管理的依据。</h3><h3><br></h3><h3> 最后,联系上节课所讲的“三境界六阶段”,让学生谈怎样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塑造全新的、积极向上的、文明守纪的形象。</h3><h3><br></h3><h3> 这样,纪律才能真正被学生接受,避免了学生对纪律的抵触情绪,也就不会有同学因为对纪律不满故意做有违纪律的事;如果有同学违反了纪律,按校纪班规去惩罚他,他也不会再有怨言。</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5 学习篇</b></h3><h3><br></h3> 在开学课程中可放在最后进行,与做人相比,学习其实只是细微的事,而且学会了做人,也差不多就学会学习了。<h3><br></h3><h3> 在这一课上,老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包括整个学段(比如初中三年)甚至整个学习时期的长期目标和本学年、本学期甚至本学月的短期目标。</h3><h3><br></h3><h3> 明确目标之后,还要给学生介绍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h3><h3><br></h3><h3> 可以给学生讲记忆的金字塔,讲文科学习的记忆方法(比如刘墉所提倡的带氧法、联想法、提示法、节奏法等),讲理科学习的思维训练方法。当然,这些方法学生光了解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反复尝试,不断总结。</h3><h3><br></h3><h3> 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会给大家读《差异从哪里来》,让学生记录《学习的十二个良好习惯》,让学生重视学习细节。</h3><h3><br></h3><h3> 最后,还要和学生讨论,以前为什么能取得良好的成绩,或者为什么成绩不能提高。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不是说说就能搞好那么简单,必须付出艰辛努力,勤奋刻苦才能收获优异的成绩。<h3><br></h3><h3> 这样的开学课程之后,学生不仅知道了该朝哪个方向前进,而且有了前进的动力,明白怎样前进,他的成长就会更顺利。对老师来说,通过开学课程,花大功夫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学习引导,可以避免以后被动地跟在学生后面处理问题,可以省去不少麻烦。<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