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怎么吃才健康

脑心健康管理师

<h3> 前天病房收治了一位女性脑梗死患者,年龄55岁,具描述每天早晨起来头晕沉沉的,头根本抬不起来,下午症状减轻,既往史:阿姨患有粥样动脉硬化心血管病很多年了。但是她说,自己血压不高,很少吃肉,也不吃动物油,鸡蛋吃的也不多,盐吃的也不多,主食吃的也不多,平时就爱吃大汇菜,怎么还会脑梗死呢?</h3><div>  其实,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和阿姨的情况很相似,他们搞不明白,自己平时很少吃油脂多的食物,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还依然不减呢?</div><div>  </div> <h3>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学教授杨力说:“过量吃肉是不好,可是从营养学上来讲,放弃肉食并非养生之道,膳食平衡才是我们提倡的。”</h3><div>很多人的印象中,脑梗往往青睐喜欢吃大油大肉的人,但是专家提醒,一味地吃素也不可取,也会有患上脑梗的可能,预防脑梗还是要荤素搭配合理最重要。少较有保健意识的老年朋友担心吃荤菜太多引起血脂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基本上只吃素食。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长期吃素会造成蛋白质摄入过少,使血管弹性下降,血管硬化程度增加,血管内膜容易受损,易形成血栓,反而增加了患脑梗的风险。以上是对“不吃肉也会得脑梗的风险。</div> <h3>尤其是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相比以前更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贫血等。</h3><div><br></div><div>另外,体力活动减少、牙齿松动、情绪不佳等问题,也可能导致食欲减退,营养素摄入不足。</div><div><br></div><div>在此情况下,若中老年朋友不注意营养均衡,拒绝吃某些食物,只会让身体状况雪上加霜。</div><div><br></div><div>肉是均衡膳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重要的营养价值。</div><div><br></div><div>畜肉、禽肉、鱼肉,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div><div><br></div><div>红肉类还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有重要意义。</div><div><br></div><div>因此,中老年、三高朋友不能吃肉,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不符合平衡膳食的原则,更容易让人衰老,也不利于对慢性病的控制。</div><div><br></div> <h3>吃肉这件事,并没那么简单</h3><div><br></div><div>肉(rou)</div><div><br></div><div>常分为两种:水产肉类(如虾、鲈鱼、蛤蜊)、畜禽肉类(如鸡、鸭、猪、牛、羊)</div><div><br></div><div>吃肉好处多:好吃不接受反驳!提供了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2不说,鱼肉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发病率!</div><div><br></div><div>凡事有度:过量摄入畜肉,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结直肠癌的发生,专家认为,吃肉多少不必划一,应根据年龄、性别和劳动情况而有所区别。在通常情况下,每天的建议吃肉量是:</div><div>一、根据劳动程度和性别推荐摄入量</div><div>1、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成人:男性140克;女性120克;</div><div>2、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人:男性150克;女性130克;</div><div>3、从事中等强度劳动的成人:男性160克;女性140克;</div><div>4、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成人:男性190克;女性160克;</div><div>二、根据年龄和性别推荐摄入量</div><div>1、1~3岁:75克;</div><div>2、4~6岁:100克;</div><div>3、7~10岁:120克;</div><div>4、11~13岁:男性140克;女性130克;</div><div>5、14~17岁:男性150克;女性140克;</div><div>6、60~75岁的老人:男性120克;女性110克;</div><div>7、75岁以上的老人,每天肉食不宜超过10克</div><div><br></div><div>注(100克肉是二两,拳头不到一点)</div> <h3><br></h3><div>吃肉=不健康。</div><div>吃素对健康更好吗?</div><div>吃肉就不健康吗?</div><div>均衡饮食离不开肉类,</div><div>那怎么吃、吃哪些肉才是健康的呢?</div><div>一起来看看吧!</div> <h3><br></h3><div>各种肉类都有其特定的口味和营养特点,都可作为人的美味佳肴。但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仍以畜肉,特别是猪肉为主要进食的肉类。针对这种现实,有些营养专家建议:“吃四条腿儿的不如吃两条腿儿的,吃两条腿儿的不如吃没有腿儿的”,有一定道理。所谓“四条腿儿”的,主要是指猪、牛、羊等畜肉。这些肉类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但其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过多进食不利于减肥和维持血脂的正常。其中猪肉含饱和脂肪酸尤其多,即使瘦肉中也含有不少脂肪,故应少吃猪肉,特别是肥猪肉。同时因目前猪肉仍为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所以应大力发展瘦肉型猪。兔、狗、羊及牛肉等动物性食物虽然也是“四条腿儿”的肉,但含蛋白质较高,脂肪较低,产生的能量远低于猪肉,应适当增加这些肉类的进食量,适量减少猪肉的消费比例。</div><div><br></div> <h3>所谓“两条腿儿”的,主要是指鸡、鸭、鹅、鹌鹑、鸵鸟等禽肉,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大,又易于消化、吸收,是良好的肉类食品。</h3> <h3>“没有腿儿”的主要是指鱼类,也包括其他水产品,尽管其中虾、蟹、乌贼的腿儿挺多。这些肉类所含蛋白质容易被消化、吸收,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量大,对身体较为有利。总之,各种肉类都可以吃,但最好能够兼“吃”并蓄,比如说“四条腿儿”的、“两条腿儿”的和“没有腿儿”的各占1.3。</h3> <h3><br></h3><div><br></div><div>反复解冻肉招细菌。买了肉吃不完,自然要放进冷冻室,但放前最好把肉切成小块,一次只拿够吃的量。因为肉在反复解冻的过程中极易被细菌污染,用水解冻的方式尤其如此。</div><div>熏肉、腊肉吃太多,早亡风险高。瑞士科学家发布在《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大型调查结果显示,吃太多(每天超过40克)的熏制、腌制等加工肉会缩短人的寿命,每天吃160克以上的人比每天吃10-20克的人,早亡风险增加了44%。因为这种肉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容易阻塞血管,引发冠心病。而且这种肉致癌物亚硝酸盐含量高,影响健康。</div><div>健康科学的吃肉对我们的健康才会有所帮助。</div><div><br></div> <h3>预防卒中,关注健康</h3><div> </div><div>请关注中国卒中健康管理师公众号</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中国卒中健康管理师公众号维护执行官</div><div>刘晓红 通化市中心医院</div><div>易 玲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div><div>宋玉华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div><div>李 聪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div><div>段丽娟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div><div>封常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