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秋风习习浸人心,孜孜不倦求提升。为了提高课堂的高效性,让教师成长的更快,五实小于8月28日上午为老师准备了一场教学技能盛宴——语文教学技能培训。</h3> <h3> 培训伊始,曹主任首先从“听”和“兴趣”入手,给我们分享她多年的教学经验。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激趣,启思,运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爱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自由表达,充分发挥他们的进取精神。<br></h3><h3>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作文被称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教师也为作文教学煞费苦心.先揭示习作内容及要求,再指导写法,学生写作,最后教师批改并评讲,这是一直延续的传统教学模式。作文教学枯燥无味,今日听曹主任讲管建刚习作指导课,突然感觉作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h3><h3><br></h3><h3></h3> <h3> 曹主任结合具体的作文教学实例,给我们分享了管建刚老师作文教学。我的感悟是习作课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让孩子在作文中敢于写真话;在学生中办周报,让孩子爱上习作;批改作文老师分门别类,把加分扣分权给下放给学生;在“说”上下功夫,要想让文章生辉,就要想方设法让“哑巴”说话;注重生活的细节,把生活中每一个材料都让成为作文的训练点。</h3> <h3> 学校本着请进来,送出去的学习原则。特邀请濮阳名师——张学选老师给我们做了关于《语文课堂“七要素”》的主题讲座。张老师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拉近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走近名师。聆听他结合自己课堂深入浅出的,接地气的分享。他在讲座中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环环相扣论述了“课堂要有读书声,课堂要有必要的板书,课堂要有鼓励也要有批评,课堂要抓住体验 ,课堂要让学生质疑 ,课堂要让学生动笔写,课堂要不停地追问 。”课堂七要素。<br></h3> <h3> 张学选老师在谈到课堂要有读书声时,以读书名言为开篇,以于永正老师为先导,告诫我们在课堂上要做到三讲和三不讲,分别结合《雨来》和《祖父的园子》等课例有实用性地教我们使课堂不再安静,还课堂的读书声,使读书声一片入耳来。改变原有的师讲生听的课堂模式。</h3> <h3>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张老师在谈到课堂要有必要的板书时,谈到一个教师好的板书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为孩子们理清课文的思路,为孩子的作文模仿打下基础,是教师榜样的引领。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口头讲述的辅助手段,是知识的高度凝集与集中。好的板书,是科学的教学内容与完善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杰作,是引导学生通向智慧的桥梁。所以,我们一定把好板书这道关。</h3> <h3> 针对当今课堂中出现的随处能听到“棒”字当头的评价语。张老师在谈到课堂要有鼓励也要有批评时, 评价语言要多样化,具体化 。同时批评和表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他用平时积累的课堂经验告诉我们,使我们眼前一亮,为之一振。</h3> <h3> 一堂课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学生的互动,这节课堂就是一潭死水,没有了生机和活力。张老师在谈到课堂抓住体验时,他以《窃读记》为例,在课堂让孩子体验心理活动,创设情景,让孩子参与进来,乐在课堂。还通过演课本剧的形式进行体验式学习 。这样的课堂谁人不喜,谁人不回味。</h3> <h3> 朱熹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因质疑而生动,因释疑而精彩。这是张学选老师在课堂要让学生质疑中谈到的。使我们认识到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少地灌输知识,而尽可能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尽可能当好学生的参谋、助手,和学生交换意见,集思广益,帮助学生发现矛盾,探索真理,成为学生质疑的引路人。</h3> <h3>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 知识的积累,就需要我们去很好的记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张老师讲到课堂要让学生动笔写,不仅仅是书写生字,还包括课堂的小练笔。老师要很好的去引导孩子去写,为孩子以后奠基。老师要深入学习,为孩子垂先典范。做到:我要给你一滴水 自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h3> <h3> 学问、学问,无论是教还是学,关键就在这个“问”上。追问,引领学生多途径解决问题;追问,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追问,充分与学生进行交流。张老师在谈到课堂上要不停地追问时。以《乡下人家》为例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孩子们的深入探究。适时追问课余使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h3> <h3> 成长的路上有贵人相助,关键还得自己去悟。张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课课!我们五小的老师更是听得如痴如醉!相信我们五实小的老师经过自己的内化定能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h3> <h3> 2018全新的五实小 ,新的征程,在濮阳教育这片教育的热土上,五实小是展翅的雏鹰,五实小的全体老师更是努力实现“让每一个生命葱郁照人”的价值追求,相信五实小在新的一年里必定会遇见更美好的未来!<br></h3><h3><br></h3><h3> (编辑:李付银 付献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