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从山水知音到长白山</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俊康</h3><h3><br></h3><h3></h3><h3></h3><h3></h3><h3>引子</h3><h3><br></h3><h3></h3><h3>这个夏天,应沈孝辉的邀请,我们几个当年分配到长白山的大学生到了延边二道白河他的家去做客,一是避避暑,二是叙叙旧,毕竟,半个世纪的光阴过去了。</h3><h3><br></h3><h3>山水知音是沈孝辉的网名,又是我们这次相聚长白山的发起人及组织者,一个长期致力于长白山保护的真正的环保作家,一个具有中国知识分子风骨和柔情的人。</h3><h3><br></h3> <h3>1、美人松畔美小镇</h3><h3><br></h3><h3></h3><h3>火车大清早过了露水河,很快便到了白河站,林区的清晨空气特别清新。我想象着沈孝辉的样子会有什么变化,五十年的重逢,还会认出来吗?</h3><h3><br></h3><h3>在出站口,我看见有一个人在风中伫立着,高高的个子,一件红衬衣格外醒目,是沈孝辉,我叫了一声,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并没有在他的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乌黑的头发,忧郁而深邃的眼睛显得特别有神。</h3><h3><br></h3><h3>我们乘车在二道白河小镇转了一会,便往沈孝辉家里驶去。白河镇离长白山天池有50公里路程,是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的所在地。这几年,得益于长白山的旅游热,白河的城镇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h3><h3><br></h3><h3>沈孝辉的家坐落在沿江的一个小区,西面是从天池流下来的二道白河,有道是“白河之水天池来”,河水静静地流淌着。朋友的房子占据了公寓的顶楼二层,装修得新颖实用,实木地板、屋顶阁楼、长方条桌、各国摆件、精致书房及原木浴盆等,显示出主人的气质及文化修养。我注意到架子上有一块醒目的聘书,那是最近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聘请沈孝辉为《人与生物圈》专家组成员的特别聘书,以彰显他对长白山环境保护的出色贡献。</h3><h3><br></h3><h3>二道白河小镇给人的感觉是整洁、干净、环保,无论是当地人或游客,都称赞这是国内少有的美丽小镇。</h3><h3><br></h3><h3>二道白河两岸建有亲水步道和公园。这里是全国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的繁殖地。秋沙鸭是候鸟,冬季在长江以南越冬,夏天飞来二道白河繁殖,被联合国列为全球濒危动物。沈孝辉告诉我,二道白河上有很多栖息的秋沙鸭及其它野鸭,然而却没有发生猎杀野鸭及随便投食的行为,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h3><h3><br></h3><h3>二道白河镇还保留有大片珍贵的原始美人松森林,为此开辟了一个美人松公园。</h3><h3><br></h3><h3>看到了美人松,我的脑子里立刻想起了三D动画片《熊出没》中,光头强接到老板要求砍伐美人松的电话去砍树,结果被树神教训了一顿的画面。美人松是长白山的珍稀树种,橘红色的树皮、笔直的树干、伞状的树冠,犹如亭亭玉立的大美人,非常惹人喜爱。在美人松公园里,再现了当年林区工人生产作业的雕塑及场景,弯把锯、链子机、拖拉机等,惟妙惟肖,我的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顺山倒哟”的伐木号子声。</h3><h3><br></h3><h3>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又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长白山。</h3><h3><br></h3> <h3>2、露水河畔忆芳华</h3><h3><br></h3><h3></h3><h3>1968年岁末,在到基层去接受再教育的浪潮中,我在中科大毕业后,和沈孝辉等100多名大学毕业生从北京到了露水河林业局报到,这批大学生除来自北京之外,还有来自上海、杭州、广州、长春、哈尔滨、长沙等地的应届大学生,分配在林业局下面的贮木场、机械厂、林场和学校等接受再教育。</h3><h3><br></h3><h3>若干年以后,我们这批大学生又先后走出了露水河,毫无疑问,我们都把最美好的青春芳华献给了长白山。</h3><h3><br></h3><h3>如今,在长白山麓,当我们回访露水河的时候,不免心潮彭拜,感概万千。</h3><h3><br></h3><h3>我和沈朝芝驱车从二道白河直奔露水河,汽车行驶在原始森林中,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老沈也是当年分配到露水河的大学生,与我同在机械厂工作。1998年,我参加了一个在长春的会议,期间组织到长白山游玩,也是老沈到二道白河接我到露水河的,那时候,他还在露水河工作。</h3><h3><br></h3><h3>这么多年过去了,露水河,你还好吗?</h3><h3><br></h3><h3>在露水河,我们拜访了老厂长沈振环家,后来又在一个小饭馆里和原机械厂的师傅们吃了顿饭,想起了上次回露水河期间大家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情景,其中还有的师傅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不免有些伤感,真是岁月不饶人啊!</h3><h3><br></h3><h3>沈孝辉是与唐老师及丁宝龙等一起到露水河的,他们参观了露水河国际狩猎场、工厂、学校、林场和街区等。在永清林场,沈孝辉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当年自己居住过的屋子,火炕、火墙,虽然已经面目全非,却是依稀可辨。同去的燕露是这批大学生的下一代,出生在露水河,故父母给她起了个带“露”的名字,看到这个以纪念露水河的名字,我的心中顿时肃敬起来。</h3><h3><br></h3><h3>最后,大家在露水河碑石上留下了难得的影像纪念。</h3><h3><br></h3><h3>说实话,相比较而言,在城镇旅游建设上,露水河远逊于二道白河。然而,露水河的教育却是有口皆碑,每年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数不胜数,多年连续全省前茅。究其原因,大家认为要得益于半个世纪前的那次大学生到基层接受再教育的机遇,露水河中学一下子接受了很多全国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如张瑞清、肖传媛、李东阳、陈晓明、丁宝龙、庞金彦等,大家顶住了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压力,良好的师资,踏实的学风,潜心的教育,从此打下了基础,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h3><h3><br></h3><h3>沈孝辉说: “当年由于历史的误会,毕业分配到长白山区露水河林业局的大学生,形成了一个精英荟萃的庞大群体。这种人才与文化的优势,是其它地方难以比拟的。”<br></h3><h3><br></h3><h3><br></h3> <h3>3、结缘山水长白山</h3><h3><br></h3><h3></h3><h3>无疑,沈孝辉是我们这批当年分配到露水河大学生中的姣姣者。</h3><h3><br></h3><h3>沈孝辉1968年到露水河,一干就是十年,在林场,他作过调度、库工、仓库管理员、材料员、食堂职员、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露水河经二道白河上了长白山,看到蓝天、白云、天池、瀑布、美人松,立刻被长白山美丽神奇的自然生态山水环境迷住了。</h3><h3><br></h3><h3>他坦言,这10年对他最大的改变是,"从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变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人"。就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回城热"的时刻,沈孝辉却提出要去长白山保护区工作。1978年,他只身一人到了长白山,在长白山保护局科研所做情报资料工作。</h3><h3><br></h3><h3>在长白山的“世外桃源”,沈孝辉如鱼得水,开始阅读大量的环境生态的资料,从一个热情的"自然爱好者",发展成"理性思考者"。并且开始了写作和摄影。多年的长白山林区工作实践以及科研所情报资料的积累,使沈孝辉的文笔更加犀利,观察更加细致,思考更加理性,逻辑也更加严密。</h3><h3><br></h3><h3>1985年,沈孝辉调到北京工作,他妻子的肝病却越来越重,而沈孝辉则对长白山依然魂牵梦萦,经常关注那里的一举一动。</h3><h3><br></h3><h3>1986年夏天,强台风从朝鲜半岛登陆,狂风暴雨横扫长白山,近1万公顷的原始森林严重倒伏,有关林业部门决定进山捡拾风倒木。沈孝辉顿感问题严重,长期在长白山工作的经验告诉他,风倒木不宜捡。他认为这是大自然自我平衡的一种手段,腐烂的倒木有助于森林的更新,而人类无休止的掠夺才是真正的灾害。后来,沈孝辉利用学校假期时间到长白山考察风倒木,最后写出《天灾掩盖下的人祸》文章,在《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刊出,并配发了有关照片,揭露了当地一些部门以捡拾为名的乱砍乱伐。</h3><h3><br></h3><h3></h3><h3>多年后,当他得知长白山将开始新一轮的捡拾风倒木时,写出了《长白山,一夜台风刮来十年人祸》的报道,在《中国林业报·绿色周末》发表。文章中确凿的事实终於引起林业部的重视,并及时派出调查组前往长白山,制止了这次以捡拾风倒木为名的砍伐。</h3><h3><br></h3><h3>一石激起千重浪,沈孝辉的直言触及了有关部门的利益,可以想象事情的解决绝非易事。</h3><h3><br></h3><h3>在这期间,沈孝辉的妻子因病重离开了人世。回想起这段往事,沈孝辉感到非常内疚:"我对不起长白山,也对不起我妻子,他们两个我都没保护好"。</h3><h3><br></h3><h3>调到北京后,沈孝辉进行了自然保护区、荒漠化、森林、湿地的大量调研,多次到西欧、北美和南美进行旅行考察。并参加了中社院、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的研究项目。他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著有《长白山》、《武夷山》、《中国自然精华》、《万绿之源》、《来自地球村的警报》、《雪山寻梦》、《从世界屋脊到三江平原》等以及300多篇学术文章和环境科普读物。</h3><h3><br></h3><h3>2016年,央视记者拍摄长白山天池的开冰盛况,现场采访了林业专家沈孝辉,让他谈及对长白山生态保护的情况,专题播出后在观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h3><h3><br></h3><h3>有人说,沈孝辉是一个对个人的名利平静、淡泊,对内心的追求专注、炽烈的人。</h3><h3><br></h3> <h3>4、环保沙龙绿色行</h3><h3><br></h3><h3></h3><h3>虽然沈孝辉调回北京,然而他的心还是在魂牵梦绕的长白山,在二道白河购买了房子。除了到国内外考察之外,他大部分时间在白河居住。</h3><h3><br></h3><h3>沈孝辉的人缘好,朋友也多。他的家里经常是高朋满座。</h3><h3><br></h3><h3></h3><h3>在长白山,我们在美人松公园邂逅了著名环保专家唐锡阳老师。唐老师是到某地作环保报告途中,由沈孝辉邀请来长白山度假的。88岁高龄的唐老师,精神矍铄,走起路来一点没有老态龙钟的感觉,这要得益于他年轻时长期的田野考察锻炼的缘故。</h3><h3><br></h3><h3>唐老师的一生致力于环保工作,他是中国第一代环保人,《大自然》杂志主编,著名环保作家和环保活动家,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环境使者,中国大学生绿色营首创者。</h3><h3><br></h3><h3>晚上,在沈孝辉的住所,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沙龙开始了。</h3><h3><br></h3><h3>唐老师播放了香港凤凰台陈晓楠采访录制的视频,片中介绍了他邂逅美国环保人士马霞的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h3><h3><br></h3><h3>1982年,唐锡阳在西双版纳考察的时候, 结识了美籍文教专家马霞Marcia B. Marks,共同的理想使他们结合了,并开始了为环保事业而奋斗的共同生活。十八年来,夫妇俩先后考察了前苏联、德国、瑞士、法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以及香港的50多个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最终共同出版了《环球绿色行》一书。</h3><h3><br></h3><h3>唐锡阳说,《环球绿色行》不是写出来的,是走出来的。</h3><h3><br></h3><h3>他的美籍妻子马霞笃信上帝第一,他人第二,我第三,表达出一种先人后己的思想。她常常说“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是好人。”有一次马霞得重病,唐锡阳开了家庭会议才好歹劝说马霞住进了医院。就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绿色营出发的日子,马霞去世了,唐锡阳探病的鲜花竟成为了与亲人决绝的见证,这一天也是马霞用生命给绿色营送行的日子。 </h3><h3><br></h3><h3>沈孝辉参加了该次绿色营行动,在《雪山寻梦》中,他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一霎时,虫鸟掩息,群山静默,天地肃然!”表达出对马霞的崇敬心情。</h3><h3><br></h3><h3> 第一次大学生绿色营行动,是为了拯救云南原始森林及其200多只滇金丝猴而采取的绿色行动,最终在宋健主任和各界人士的支持下,保护了这片珍贵的原始森林及金丝猴。</h3><h3><br></h3><h3>唐老师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经被打成右派,其美籍妻子又不幸去世,然而,他并没有在坎坷中沉沦下去,相反,他一生豁达开朗,受人尊敬,很多学校单位都请他去做环保报告。</h3><h3><br></h3><h3>唐锡阳还先后出版了专著《自然保护区探胜》,获全国地理科普读物优秀奖;其中《又有五只朱鹮起飞了》获全国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奖。出版《天鹅之歌》,《珍禽异兽跟踪记》、《到自然保护区去》,主编大型画册《从世界屋脊到三江平原》等。</h3><h3><br></h3><h3>如今,大学生绿色营已经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唐老师用实践证明:绿色营是锻炼绿色人才的熔炉,是传播绿色种子的“星星之火”。</h3><h3><br></h3><h3>从此,他和沈孝辉两个环保专家惺惺相惜。</h3><h3><br></h3> <h3>5、天梯天书小松鼠</h3><h3></h3><h3><br></h3><h3>毫无疑问,长白山保护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好的自然生态保护区之一。</h3><h3><br></h3><h3>长白山不仅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森林、湖泊、江河,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天池景区的天池、瀑布、温泉、地下森林,望天鹅景区的天书、天梯等景点。</h3><h3><br></h3><h3>长白山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三江的发源地。</h3><h3><br></h3><h3>沈孝辉介绍说望天鹅景区是长白山保护区南面新开发的风景区,距长白县50公里,位于长白山望天鹅峰十五道沟峡谷内,非常值得去看看。</h3><h3><br></h3><h3>我们乘坐的中巴车从二道白河出发,往南沿着鸭绿江岸走去,左岸是朝鲜,右岸是吉林省朝鲜族长白县。只看见对岸公路上,汽车开过后杨起阵阵的灰尘,对照我们走的水泥马路及城镇建设,实实在在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h3><h3><br></h3><h3>在去十五道沟的车子上,唐老师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聊起天来。他用自己的亲身感受聊起了人生和生命。他说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感觉到做人不能够自私自利,特别是老了的时候,一要豁达,二要感恩,三要善待孩子,这样一来,你的生活就会过的很充实。在我的记忆中,旅游行车途中,人们聊天时天南海北,无所不谈,不乏有讲黄段子的,像唐老师那样谆谆教导讲做人的道理,比较新鲜,也很是在理。</h3><h3><br></h3><h3>进入景区,我们在一块大型导游图前驻足观看,沈孝辉告诉我们,望天鹅峰很高,景区道路几公里长,大家要量力而行,中间有阶梯上去可看风景,要注意回到主干道上走。</h3><h3><br></h3><h3>望天鹅峰是一座火山,当年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岩千奇百怪,沟内因此形成的火山地址遗迹和景观非常独特。</h3><h3><br></h3><h3>我们沿着阶梯走上一个“天河落地”景点,一道瀑布像千百条游龙,摇头摆尾地撞击着岩石,卷起千堆雪浪,从天而降,发出撼天动地的轰隆声。这里瀑布很多,还有母子瀑布、白龙瀑布等,用手捧之,水质清凉,沁人心肺。</h3><h3><br></h3><h3>望天鹅最特别的景点要数天梯、天书了。在一面石壁上,横向发育的柱状节理岩石十分明显,犹如拾级而上的天梯,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这种柱状节理岩石纵向发育,石柱冲天而立,并肩相连,则形成了巨大的天书。如同人工摆放的书册展现在世人面前一般,只有天书才有这般擎天立地的规模,故名“天书展册”。</h3><h3><br></h3><h3>从古代的“竹简”到眼前的“天书”,在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我更加感到人类的渺小,唯有遵循自然规律,方可走向文明之大道。</h3><h3><br></h3><h3>长白山的生态环境非常好,植被丰富,动物种类繁多。在十五道沟的山坡上,树木下,经常可看见有小松鼠出没。长白山小松鼠非常可爱,有着花色的纹路,又称小花鼠。小花鼠看见人并不怕生,大大方方照样吃食物,并摆出甫示给你拍照。</h3><h3><br></h3><h3>俗话说“南有九寨沟,北有十五道沟”,此话一点不假。望天鹅景区现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且正在申报"中国吉林长白山望天鹅火山国家地质公园"。</h3><h3><br></h3><h3><br></h3> <h3>6、天池瀑布生态游</h3><h3><br></h3><h3></h3><h3>登长白山,天气是个大问题,好天气是可遇不可求。</h3><h3><br></h3><h3>夏天,旅游旺季,到长白山的游人很多,需要尽早订票。只因突然遇上晴天,网上早订满了票,沈孝辉要求我和丁宝龙等五人先上山,由燕露来带路,到景点现场买票后再上山。</h3><h3><br></h3><h3>长白山顶峰海拔2749米,曾经于946年火山喷发,从而在火山口形成天池。于1980年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名录,是世界的一块瑰宝,国家AAAAA景区,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h3><h3><br></h3><h3>从二道白河山门出发,游客需要换乘三次车辆才能够上山,与此相对应也需要排三次队方可。</h3><h3><br></h3><h3>这一天,难得的好天气,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太阳暖洋洋的,不冷也不热。山上的温度是摄氏9—13度。</h3><h3><br></h3><h3>我们购票后,按照要求换了二次大巴,穿行在长白山原始森林中,空气异常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最后换上的是小面包车,目的是为了爬上更陡的山坡。这时候,道路两旁的森林变成了岳桦林灌木。</h3><h3><br></h3><h3>由于是小面包车,游客又多,只有多拉几趟人了。尽管山很陡,两旁有护栏,车子却开得飞快,坐在上面东倒西歪的,倒有些后怕。快到山顶的时候,我看见周围地上连灌木也不长,就只看见苔藓了。</h3><h3><br></h3><h3>最后,车子在山顶平地处停了下来,往上到顶峰只能够步行。这里游人很多,又过去半小时,我们终于登上长白山的最高峰,看到天池了。这时候,我看见山顶处有一块牌子,上书“登上长白山,一生平安”的字样,顿时,心里充满了一种自豪感。</h3><h3><br></h3><h3>丁宝龙带着他的小黄牛走在最前面。我们一起站到天池的护栏旁。沿着黑色的火山口往下看,天池水湛蓝湛蓝的,因为风吹不到水面,故一点水波纹也没有,犹如一块天上掉下的巨大蓝宝石,异常美丽。附近,有一石碑,上面是邓小平于1983年夏手书的“天池”。回头往四周看,墨绿色的一片片森林,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h3><h3><br></h3><h3>我们纷纷以天池为背景拍照留念。想到在这个夏天,在到达长白山露水河半个世纪之后的一个夏天的午后,我们一群老人登顶长白山天池,因此有着特别的纪念意义。</h3><h3><br></h3><h3>此时此刻,我深刻体会到那些登山队员登顶时候的激动心情,这既是对人生身体极限的挑战,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挑战。</h3><h3><br></h3><h3></h3><h3>长白山瀑布在半山坡处,与登顶不同的是,下车后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程。在燕露的帮助下,我们互相鼓励着,沿着栈道慢慢往上走去。栈道旁边是瀑布流出的喘急溪水,时不时冒出一些气泡来,这便是著名的长白山温泉群,名聚龙泉,最高温度达摄氏83度。</h3><h3><br></h3><h3>走上了一个高台阶,我们终于看见了巍峨的长白山瀑布。天池水从火山口北面一个溢口流出,落差近百米,轰然而下,气势磅礴,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震撼感觉!周围是黑色的火山岩,寸草不生,只有瀑布流出很远的地方,才可见有低矮的灌木丛生。</h3><h3><br></h3><h3>瀑布水流经二道白河,最后注入松花江,这瀑布便是松花江的源头。</h3><h3><br></h3><h3>观看完长白山瀑布,沿着栈道往下走,还有绿渊潭和地下森林等景区。绿渊潭是一瀑布群,非常壮观。地下森林是坐落在长白山大峡谷的原始森林群,只见树木参天,非常震撼。</h3><h3><br></h3><h3>至此,我们一路在燕露的照顾下,完成了登顶长白山的任务。</h3><h3><br></h3><h3>圣洁的长白山,我们终于来了!带着孝辉君及“露水河方舟”群成员的心愿来了,在此祝福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祝福祖国富强安康!</h3><h3></h3><h3><br></h3> <h3>尾声</h3><h3><br></h3><h3></h3><h3>中国人似乎对山水有着一种特别深的感情。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把山水,与仁智联系起来。</h3><h3><br></h3><h3>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面临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积累财富之危机,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重大课题。</h3><h3><br></h3><h3>从山水知音到长白山,沈孝辉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一种绿水青山、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精神。沈孝辉非常有主见,从不随波逐流,把环保事业当成一种毕生的追求,彰显出一个环保文人的诤诤风骨。</h3><h3><br></h3><h3>现代文明在挤压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挤压着我们的生存空间,使得我们由大写的人变为猥琐的人,我们的个性在消失,海德格尔如是说。无疑,沈孝辉是一个十分有个性的人。</h3><h3><br></h3><h3>对于这次聚会,沈孝辉可是操碎了心。短暂的聚会终于落下了帷幕,沈孝辉在微信中留言道:</h3><h3><br></h3><h3>真舍不得让大家走,只是没有不散的宴席。现在大房子里只剰下我一个人了,从热闹非凡到空空荡荡,还真有点不习惯。</h3><h3><br></h3><h3>今晨独自凭窗眺望,蓝天白云,阳光明媚,二道白河的波浪从窗前缓缓流淌,大雁和野鸭依旧在河中戏水。大家都走了,让我有别有一番失落的感觉,多想留住这欢聚的时辰,却只能留在照片里。</h3><h3><br></h3><h3>后来,沈孝辉贴出一首小提琴《再回首》,送给所有老同学,时光不老,我们不散!还有小提琴《往日的情怀》,一首真的可以勾起你往日情怀的带着些许伤感情调的浪漫音乐。</h3><h3><br></h3><h3>至此,我看到了孝辉君作为一个文人的风骨之外的满满柔情。</h3><h3><br></h3><h3></h3> <h3>君言文人风骨,其历久弥新,置根你我心中。有风骨者,或文雅或潇洒、或狂放都是气质风度,怀治国济世心志,敢文死谏的是本质风骨。现代版的文人风骨,一如君友沈君,其忧郁而深遂的眼睛,透射对生态的忧虑及维法自然的恆心。还有不为钱权折腰敢针砭时弊的,会同撑起民族的脊梁。君之言行亦见风骨,足以告慰平生!(老成)<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