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酃峰,又名斗笠峰,后改名为神农峰,海拔约2115.2米。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东南部下村乡酃峰村景区与梨树洲景区内,是井岗山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北与株洲市区相距200公里,西偏北与衡阳市区相距160公里。本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北段之西北坡、南岭山脉北麓,为南岭山地向湘中丘陵过渡的边缘地带,属中山地貌。同南岭山脉的万洋山为主体组成,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3座、山体呈南北走向,地势较低,但山峦重叠,地势险峻,沟谷纵横。区内最高海拔2115.2米,其中最高峰酃峰为湖南省第一高峰[1]。<br></h3> <h3>8月24日,我与刘大相约带小轮车挑战酃峰,早9:00从衡阳自驾出发,12:00到炎陵县水口镇吃过中饭,下午2:00挑战之旅正式开始。</h3> <h3>从水口镇到下村乡30公里,其中连续上坡24公里,坡度不算大,一路山青水秀,无人无车。下村乡到田心村12公里全程上坡,依旧难遇行人,好在随时有山水可供饮用,下午6:00到田心村小卖部买了二包当地生产的饼干充当干粮,然后继续往酃峰深处寻找农家借宿。</h3> <h3>路上遇到黎叔夫妇,很朴实的两个老人,说好包吃住100元/人/天,先到房间看了下,农家标配,卫生间在室外小溪边,感觉100元/人收费有些高。晚饭上菜才感受到老人的朴实,我和刘大外加黎叔作陪,上了8个菜,其中6个硬菜,白酒免费喝,席间向黎叔请教了登顶的路线,并拜托老人明早早点给做个早餐。黎叔听闻我们要带车穿越并且从黎树州下山是百般劝阻,说山路崎岖陡峭,徒步都要攀树而行,带车是万万不行的,因我与刘大曾带车上过徽杭古道的蓝天凹,从明月山海拨1600拾阶而下到过海拨600米的羊狮幕,所以对于穿越还是有些信心的。第二天6点不到,二老就起来给我们弄早餐,差不多7点才弄好,上了5个硬菜,给我做了米饭,怕刘大吃不惯米饭,又另做了面条外加二个煎蛋,这种顶级享受让我俩很感动。辛苦了,下次来看五彩谷还上你家吃饭。</h3> <h3>7:30吃过早餐告别黎叔夫妇后穿越之行正始开始,从黎叔家出发前一公里还可骑行,过了这木桥后就只能推车了,难度比预想的要低很多,刘大甚至感觉推车可能比徒步还快些。</h3> <h3>田心村海拨约1400米,上山不久山路变得崎岖,推行越来越困难,上到1600米的山顶开始下坡,坡底有一条小溪,按黎叔提示跨过第一条小溪,再到前方的小溪则沿小溪而上,感谢黎叔指路,很准确。</h3> <h3>一路有红飘带指路,不必担心走错路,事实上整个穿越期间(共11个半小时)除登顶时遇见四个学生外,一路如同在无人区一般,好在有红飘带给我俩信心,不象上次在羊狮幕既无路标也无游人,所以于我而言,穿越羊狮幕难度更大些。</h3> <h3>这里就是五彩谷,现在季节尚早,过二个月再来。</h3> <h3>11月的五彩谷,如同仙境一般,下次过来上午自驾到田心村,下午带帐篷徒步登顶,在江西第三高峰南风面露营看日出。</h3> <h3>登顶酃峰一直沿着这条小溪前行,时而跨过时而跨回,水冷刺骨,山高林密,这个盛夏时节居然不觉得热。</h3> <h3>10:30到达牛棚(海拨1950米),按攻略所述,酃峰就在附近,心情稍许有些激动。因下午从梨树州下山难度极大,所以把车在牛棚放好,连干粮和水都没拿就开始登顶。</h3> <h3>刚开始,酃峰的指路牌很多,到一条小路上不再有指路牌,但小路上人走过的迹象很明显,我俩依小路而行,上到山顶,感觉周边山都比这山高,酃峰应该还在前方,然后下山又上山,一路既无红飘带也不见指路牌,到12:00左右感觉走错了,因下山难度更大,无论对错只能返回。</h3> <h3>山顶的高山寒竹齐人高,需从中穿过</h3> <h3>12:30,平时牛一样的刘大居然走不动了,看着刘大极度米劳的样子,心想:糟糕,今天可能要睡牛棚。问了刘大原来是饿了,看来老乡说得对,吃饭爬山是给力些。</h3> <h3>回到小路上,酃峰的指路牌居然就在不显眼处,我叫刘大到牛棚去找东西吃,自己则快步登顶,不到一刻钟碰到四个学生,一打听还有二分钟即可到顶。</h3> <h3>登顶路上一路的寒竹,坡度很陡。</h3> <h3>终于登顶,酃峰,我来晚了。</h3> <h3>登顶拍照后快步下山,路上碰见刘大,他向那几个学生讨要干粮后满血归来,坚持要登顶,好样的,刘大,下次穿越还带你去耍。我则下到牛棚处等他,山里的牛可能是长期不见人的缘故,根本不怕人,这头小牛对我的小轮车非常好奇。</h3> <h3>我边吃饼干边等刘大,牛群则围在四周,好担心它们抢我的饼干吃。</h3> <h3>山上没有人,不清楚梨树州往哪个方向走,这条路上有红飘带,等到刘大后,大约2:00决定从这条路下山。</h3> <h3>前面转过弯看到梨树州的指路牌,心里踏实了,下山。</h3> <h3>梨树州下山的路较田心村上山的路要难走很多,虽说是下山,半点也感觉不到轻松,路特别陡,基本是背车前行,下坡难背,上坡更难背。</h3> <h3>一路有溪水可饮用,但路太难走,汗出大多又无盐分补充,体力下降得很厉害。下次再做这种穿越,带盐分的鸡腿要带二个,牛肉干也带点,脉动那是必须的。</h3> <h3>因为路陡且烂,一脚踩空,上次扭伤的左脚又扭到了,赶紧用山泉水冰敷,心里是拨凉拨凉的,担心无法继续前行,这深山老林又提着单车,我又这么重,烦燥。稍事休息后,试着走动并无大碍,忍痛前行,梨树州下山的路真是认人崩溃,说是下山,感觉上坡用的时间更多,好在有红飘带,不必担心走错。到了梨树州问过农庄老板,原来梨树州海拨接近1600,难怪一直在上坡。</h3> <h3>时间到了下午6:30,山里黑得早,又下起了雨,手机不停传到短信声,有信号了,刘大导航后说只有280米,而周边毫无有人烟的迹象,路是越来越烂,雨也越下越大,红飘带也不见了,就这样打着电筒往前走了15分钟,依然不见人烟,心里正焦急时,不远处传来狗叫声,妥了,走对了。</h3> <h3>从这条小溪涉水过去终于看到水泥路,晚7:00成功穿越酃峰,直接骑到不远处的农家乐,老板听说是从田心村穿越过来的都惊呆了,说从未见过有人带车下来过,这一刻我俩还是很得意的。事实上如果不错走那二个小时白白消耗些体力,难度不会这么大,只能说一切都是刚刚好。</h3> <h3>吃饭洗澡后早早休息了,山里的确冷,盖着厚厚的棉被都感觉冷。</h3> <h3>昨晚下了一夜雨,早上依然下个不停,我叫刘大坐车到水口镇把车开进来,刘大懒不愿去,没办法吃过早餐冒雨骑行。</h3> <h3>路上不知名的瀑布,水量还很大。</h3> <h3>从梨树州下到水口镇只有29公里,尤其是到策源乡这一段坡度很陡,下坡刹车刹到手痛。</h3> <h3>虽说一路冒雨骑行,风景还不错,把图片传到骑行群里,王姐说大热天拍出了烟雨江南的效果,不晓得是不是夸我照相水平高,反正我的感受不是烟雨江南,而是真的好冷。</h3> <h3>为了1973年的刘大,特意绕行一公里拍照留念。</h3> <h3>一路风景很美,时间都用在拍照上,11:30到水口镇,本次穿越完美结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