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一一意大利多洛米蒂游记

姚征

<h3>摄影/文字 姚征</h3> <p class="ql-block"><b><i>  很少有地方能像休斯山此起彼伏的绿色牧场一一欧洲最大的高原一一拥有奇特美丽的风景,一直漫延到高耸的希利亚尔(Sciliar)群山脚下。东南部参差不齐的卡蒂内乔群山,在德语里被称作“Rosengarten(玫瑰花园)”,准确地形容了落日时分山上的白云灰岩,在夕阳照射下变成奇特的粉红色,如同玫瑰园一般。</i></b></p><p class="ql-block"><b><i> 一一摘自Lp(孤独星球)导游书</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芙内斯</i></b></p> <p class="ql-block">  六月二十五日中午从阿尔卑斯山麓的奥地利小城因斯布罗克乘一个多小时火车来到意大利多诺米蒂(Dolomites)山区的小镇布里克森(Brixen),换山区巴士又是一个多小时,到达著名的芙内斯景区(Funes,通译富内斯),芙内斯是个山谷,里面有三个小镇,我落脚在马格达琳那镇(Magdalena),马镇靠近主要景点,景观最佳。</p> <h3>  多诺米蒂山区位于意大利北部与奥地利和瑞士接界处,阿尔卑斯山横贯中欧,最美山地景色就在这一带。多诺米蒂有十个国家公园,芙内斯以奇特的白云岩峰峦和清丽绝世的蘑菇顶小教堂(圣乔瓦尼教堂)等景观成为多诺米蒂的网络名片。<br></h3> <h3>  下车后拖着行李箱穿过小镇,旅馆在山坡上,走了一百多米上坡路。旅馆主人不在,估计正在别处劳作。订单上写明下午四点才能入住,还有个把小时,只能独自在屋外等着。<br></h3> <h3>  这里地势高旷,望出去满眼都是美景。天气很好,蓝天白雲衬托着白雲岩山峰奇特的轮廓线,山体岩壁裸露,挺立如画屏,靠近山脚则覆盖着茂密松林。起伏的山坡上是整洁的牧场,散布着零星农舍,山谷里的小镇房舍精美,色彩悦目。清爽山风吹在身上,晒着太阳也不觉热。<br></h3> <h3>  四点钟,旅馆主人来登记入住,放下行李就满山坡跑开了,太阳还老高。</h3> <h3>  路上只偶尔遇到独行或夫妻偕行的西方游客,都互打招呼,又遇到一个开开心心的泰国旅游团,跟他们边走边聊了一阵。<br></h3> <h3>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中有一句:“我们曾终日悠闲,倘徉在故乡的青山坡上”,应该就是这样的青山坡。我们国内山川之秀丽举世无双,但绝大多数山地陡峭险峻,只能攀爬,是不适合“倘徉"的。而眼前的山坡缓缓起伏,一波波地伸展到远山脚下,芳草青青,如诗如画,仿佛置身于迪斯尼童话片“绿野仙踪”的绿野之中。<br></h3> <h3>  这个小教堂也是当地一景点,古朴的造型,年代久远。</h3> <h3>  山坡上有木椅,坐下细细观赏白云岩山的峰峦,形状奇特到有点诡异,真是鬼斧神工,上部铁灰色,下部被一道道灰白色痕迹覆盖。地质学家说这是远古时代海底珊瑚嶕在地壳演变中崛起而成,这个解释与外形很符合。尽管阳光灿烂,但山峦上空总有一片云团遮着。<br></h3> <h3>  想起导游书上讲傍晚时白云岩山峦会变成Rosengarten,虽是讲休斯山的景色,但两边都是白云岩,就坐着等那抹玫瑰色。<br></h3> <h3>  等了好久,六点多了,太阳仍明晃晃地在空中,照得山体更加明亮,上空的云团在不断缩小,表明云气在热力下蒸发。但夕照可能要八点左右才能出现,不想等那么久了,所以最终未能见到“玫瑰花园”。<br></h3> <h3>  在马格达琳那镇只住了一晚,第二天迀入贴着山脚下的萨斯里加斯旅馆,这旅馆出门就是山,而且提供早、晚两餐,从而成为徒步愛好者首选,名气很大,谷歌地图上就能查到。我计划在山区待四天,但在萨斯里加斯只订到三晚,才在马镇的旅馆加订一晚。<br></h3> <h3>  尽管萨斯旅馆孤零零地在山脚下,却是很热闹。我是午后到的,眼前多的是手持登山扙的徒步客,山脚下长着茂密松林,人们都往林间小道里走,我跟着走了一段,路不止一条,不知该往哪里走才好。巧的是前边正好走回来四、五位同胞,是东北游客。他们热心指点走哪条道,遇到叉道往哪边拐等,说是约一个半小时可到达个很好的观景点。<br></h3> <h3>  于是往前走,一路都是林间小路,林木幽深、溪流潺潺,享受着森林氧吧,但碎石路面上坡下坡,穿旅游鞋很硌脚,腿也很累。<br></h3> <h3>  陡步客都有登山杖借力。我找到一根树技,权当登山杖用。<br></h3> <h3>  走了很久终于到了山前一块较大的开阔地,到这里就看清楚了白雲岩山峰的“玉体“。上方是整块深灰色岩体,从中部往下便有一道道灰白色的,犹如石灰浆冲涮的痕迹,布满山体下部。<br></h3> <h3> 这是怎么形成的? 我不知道。只能猜测或许是曾有过的冰川留下的痕迹。<br></h3> <h3> 远观如画屏般的白云岩山峰,走近了却不觉得十分令人震撼,这大概就是距离产生美感吧,高大的目标物只宜远眺,不宜近观。<br></h3> <h3>  次日去五十公里外的休斯山,暂且不表,先说第四天观赏的圣乔瓦尼小教堂,它就在马格达琳那镇边上。这是个阴天,偶尔还漂点细雨,小教堂的景色原本极清幽,这样的天气里更显冷艳。<br></h3> <h3>  小教堂纤巧雅致,亭亭玉立,处在一片碧绿草坪上,背衬着茂密松林和白云岩山这座玉屏风,犹如超尘脱凡的小龙女。<br></h3> <h3>  教室属于私人,不对外开放,草坪用木柵栏围着,还有个小牌子用中英文写着“请勿攀越,距离才产生美”。<br></h3> <h3>  拍完照后,就在小镇街上和周边山坡转悠,街道两边的一幢幢小楼是往宅和旅馆,外观整洁悦目。街道干净得纤尘不染,但极冷清,少有商店和行人,在镇末端有一家小超市,听说还有家饭店,感觉只能算个山村。周围山坡上没有耕作的迹象,很像是牧场,但也未见成群牛羊,走进农家院只见到两、三头牛。不耕种,不放牧,不经商,他们靠什么维持生活呢?<br></h3> <h3>  我注意到坡上常有人开着割草机在修理草场,所以望出去山坡都像公园的大草坪,干净整齐。于是揣测,这里是世界著名景区,旅游服务应是主业,镇上人口不多,旅馆不少,旅馆收入基本可支撑小镇了。为何不多开饭店商铺呢? 可能是当地民风淳朴守旧,不善经商,也怕改变小镇生态环境,对商业化存有抗拒心理,我在哈尔斯塔特镇也有类似感觉。<br></h3> <p>  芙内斯一带原属奥地利,一战后划归意大利,路标和公交时刻表上都用意,德两种文字。一位当地老妇人对我讲:“我们都是日尔曼人,因为政治原因硬把这地方划给意大利,很多人对此一直耿耿于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i>休斯山</i></b></p><p class="ql-block"><br></p> <h3>  这次旅行前准备时间较紧,对山区的巴士线路很不清楚,到后才发觉萨斯里加斯旅馆只适合山地徒步旅行者,对我并非好的选择。它在山地深处,公交很不便,上午十点才有巴士开出去,下午六点末班车到达。要是误了车,就只能到达马挌达琳那镇。正在犯愁,却非常巧,到萨斯旅馆当天正好有十多位同胞组成的徒步旅行团在此过夜,有领隊和当地导游。地导是位黑瘦精干的年青女子,熟悉当地交通。我向她请教,她强烈推荐休斯山,给我写了个巴士转换线路时刻表,去时换一次车,回时换两次车,来回线路不同。<br></h3> <h3>  于是次日乘十点的头班车出发,换一次车后在十一点半前到达休斯山下的小城奥迪赛(Ortisei)。<br></h3> <h3>  这是个非常雅致又繁荣的小城镇,依山傍水,游客众多,与马格达琳那镇的气氛迥然不同。我感到游览多洛米蒂,住这里才是最佳选择。<br></h3> <h3>  乘缆车上了一道山崗,与休斯山主峰遥遥相对。<br></h3> <h3>  休斯山至少有部分峰群的岩体成分与芙内斯的白雲岩山相同,山形峻峭挺拔、主峰气势雄伟,横亘在天宇之下。</h3> <h3>  在山崗上走了一段路,眼前没了林木阻档。<br></h3> <h3> 非常惊喜地发现坡上开满野花,坡连着坡,起伏的花海一直漫延到远处的主峰脚下。<br></h3> <h3>  以往看新疆的风景照,最向往的就是野花遍地的阿尔泰山麓,但因交通不便,尚未去过,相信眼前的景色不会亚于阿尔泰山。<br></h3> <h3>  芙内斯的山坡虽美但只长牧草,没有野花。休斯山显然更胜一筹,六月到七月是野花盛开期,我来得正是时候。<br></h3> <h3>  山岗上这段路颇长,但坡度小且是泥地,走着舒服。眼晴片刻离不开这片花海。<br></h3> <h3>  路尽头有个酒吧,坡上放很多躺椅,靠在躺椅上,面对蓝天白云、烂漫山花和远处峰峦,沐浴在清爽的山风中。<br></h3> <h3>  忽然想起宋代才女严蕊的诗句:“待到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山花象征着自由美好的灵魂。<br></h3> <h3>  这些天独自在中欧腹地旅行,路过不少城镇乡村,平均两天换一个落脚点,摘记在小本子上的点滴信息就是我的导游。<br></h3> <h3>  每到一个地方都得赶紧摸清公交线路,景点分布等,天天都在不停走路,辛苦也快乐着。现在面对这慑人心魂的壮美景色,感到一路的辛苦劳累都很值得。<br></h3> <h3>  回去时仍遇到些周折,误了一班车,搭最后一辆进山巴士回到萨斯里加斯旅馆。晚餐时,昨天热热闹闹一大批中国游客都没影了,第三天也如此。如果不是头天遇到那么些热心同胞,尤其那位地导给出的详细巴士路线,我可能不会去休斯山一一除当地导游,很少有人说得清这一带公交线路。错过这片花海,那真太可惜了。旅店主说:“一天来那么多中国人非常少有”,怎么那么巧,就像是来给我指路的, 真心感谢上天。<br></h3> <h3>附: 现在去多洛米蒂游览只有自由行,给有意前往的朋友提供点建议: 一) 路线,北线可走奥地利的萨尔兹堡一因斯布罗克市一意大利的布列克森(Brixen)镇,南线可走米兰(或威尼斯)一博尔扎特市一布列克森镇(以上为火车)。在布列克森镇换巴士去芙内斯或休斯山。 二) 住宿,从网上看旅游者住在芙内斯的据多,除马挌达琳那镇,附近彼得(St Peter)镇也有不少旅馆。但我感到休斯山前的奥迪塞(Ortisei)环境更好,马镇太冷清,生活不大方便。有的人各处换着住。萨斯里加斯旅馆更适合山地徒步爱好者。 三) 交通,多数人自驾游,当地租车很方便,但山区公路窄,有的路段有大坡度和大拐弯,对没有山地驾驶经验者有点难度。像我这样乘公交巴士是少数,那里公交网络很完善,但车辆线路转换比较复杂。需要掌握巴士时刻表资料,并要会看。网上攻略中能查到少数巴士线路时刻表,当地有公交时刻表小册子,各区段一本,有的旅馆会提供,也可去当地信息中心(information off!ce)索取。表两侧分别用意文和德文标站名,多是小村镇。看表较费力,不同季节,不同日子(工作日和休假日等)时间都不同,而且同一路车中间还可能要转车,所以有的站上有两个时间,就是车辆转换,这是山地公交精细管理所致。乘巴士旅行,就要化些功夫看懂运行时刻表,弄清换车环节,可向当地人和司机多请教。<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