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提到非洲,想到什么?</h3><h3>骨瘦如柴的难民,艾滋病泛滥,埃博拉高死亡率,赤裸上身的原住民,政变……</h3><h3>可不止这些,还有:人类的发源地,远古岩画,跨国大瀑布,辉煌的日出和落日,海沙交响,大草原上生生不息的动物……</h3> <h3>莫西奥图尼亚/维多利亚大瀑布</h3><h3>莫西奥图尼亚/维多利亚大瀑布是世界三大跨国瀑布之一,津巴布韦和赞比亚共享。1855年,英国传教士大卫.利文斯通在旅行中发现这个大瀑布,并以英女王名字为其命名,从此,维多利亚大瀑布被世界认识。</h3><h3>其实,早在英国人没来之前,当地原住民称它为"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意为"声若雷鸣般的雨雾"。</h3><h3>1989年,该瀑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名产之录》。</h3><h3>摄影/钟耀坤</h3> <h3>莫西奥图尼亚/维多利亚大瀑布航拍全景 摄影/杜捷</h3> <h3>魔鬼瀑布 摄影/钟耀坤</h3> <h3>主瀑布 摄影/王韧</h3> <h3>彩虹瀑布 摄影/钟耀坤</h3> <h3>彩虹横跨刀刃桥 摄影/杨晓光</h3> <h3>月虹 摄影/周世平</h3> <h3>月虹 摄影/钟耀坤</h3> <h3>乔贝国家公园</h3><h3>位于博兹瓦纳乔贝河(赞比西河主要支流之一)两岸的乔贝国家公园,占地1万多平方千米。该园建于1920年,1967年被正式辟为国家公园。公园分为四大生态区:东北部乔贝河水域的草场森林区,西部湿地,西北部沼泽和干旱腹地。</h3><h3>园内植物繁茂,鸟兽种类多达数百种。这里快乐地生活着5万多头大象,是大象的乐园。 </h3><h3>图为乔贝河落日 摄影/钟耀坤</h3> <h3>乔贝国家公园有5万多头大象 摄影/王韧</h3> <h3>母与子 摄影/张晓鲁</h3> <h3>西部湿地大象 摄影/钟耀坤</h3> <h3>非洲野牛 摄影/钟耀坤</h3> <h3>赞比西河上晒太阳的鳄鱼 摄影/钟耀坤</h3> <h3>晚霞染红了赞比西河 摄影/钟耀坤</h3> <h3>奥卡万戈三角洲</h3><h3>位于博兹瓦纳西北部的奥卡万戈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h3><h3>每年雨季,从安哥拉流淌下来的雨水,汇成汹涌的洪流,流入奥卡万戈河,再流经卡哈拉里沙漠后,最终倾入三角洲。</h3><h3>丰沛的雨水将三角洲变成动植物栖息的绿洲。</h3><h3>在纸莎草和芦苇丛里,四处可见河马,鳄鱼,羚羊,斑马,长颈鹿,大象,狮子,花豹……</h3><h3>蔚蓝的天空上,飞翔着几百种鸟类,最常见的有孔雀蓝翠鸟,非洲鱼鹰。</h3><h3>夕阳中下的越野车 摄影/钟耀坤</h3> <h3>雄狮 摄影/张晓鲁</h3> <h3>草丛中的狮子 摄影/钟耀坤</h3> <h3>河马 摄影/张晓鲁</h3> <h3>唱歌的河马 摄影/钟耀坤</h3> <h3>花豹 摄影/周世平</h3> <h3>花豹 摄影/钟耀坤</h3> <h3>飞翔 摄影/钟耀坤</h3> <h3>跳羚 摄影/张晓鲁</h3> <h3>营地帐篷 摄影/王韧</h3> <h3>晨曦中营地餐厅 摄影/杜捷</h3> <h3>和营地工作人员合影 摄影/王韧</h3> <h3>埃托沙(Etosha)</h3><h3>在当地语中,埃托沙意为"白色干水之地",埃托沙其实就是一个长130公里,宽50公里,面积达4800平方公里的巨大盐沼。</h3><h3>这里生活着许多珍禽异兽,斑马,羚羊,鬣狗,驼鸟在草原上奔驰;长颈鹿,箭羚在灌木丛里游荡;河马在水塘里嬉戏;大象忙于吃草;唯有那狮子卧在草丛里,养精蓄锐,期待夜幕里的猎杀。</h3><h3>有人统计过,这里生活着323种羽色各异的鸟类,金丝雀、红胸黑鵙,大鸨时不时落在你面前。</h3><h3>6月是纳米比亚的冬季也是旱季,多数河道干涸,草木枯黄,但园区内修建的数百个水塘,则是动物们的天堂。</h3><h3>埃托沙日出 摄影/钟耀坤</h3> <h3>跳舞的鸵鸟 摄影/钟耀坤</h3> <h3>草丛中的狮子 摄影/钟耀坤</h3> <h3>恩爱 摄影/钟耀坤</h3> <h3>一家 摄影/钟耀坤</h3> <h3>箭羚,纳米比亚国兽 摄影/钟耀坤</h3> <h3>角马 摄影/钟耀坤</h3> <h3>“别打了。" 摄影/钟耀坤</h3> <h3>风尘仆仆的象群 摄影/钟耀坤</h3> <h3>红胸黑鵙,纳米比亚国鸟 摄影/周世平</h3> <h3>猫头鹰 摄影/周世平</h3> <h3>犀牛,只能在晚上水塘边看到。摄影/钟耀坤</h3> <h3>长颈鹿喝水得叉开腿。摄影/钟耀坤</h3> <h3>大象喝水,一家一家来。摄影/王韧</h3> <h3>奥普沃(Opuwo)</h3><h3>奥普沃是纳米比亚西北地区的城市。这里主要生活着辛巴族和赫雷罗族。在辛巴人语中"奥普沃"意思为"世界的末端"。</h3><h3>就在这"世界的末端"里,辛巴人还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以家庭为部落,一夫多妻制,一般男人在外放牧打猎或外出打工,女人在家看家育孩。他们以拥有的牛羊头数论财富。</h3><h3>辛巴妇女裸露上身,身上抹一种红石头粉和动物油脂混合的红泥,因此,常被称为红泥人。据说红泥可以防虫咬、防晒,抗寒等多种功能。</h3><h3>孩子们也裸身长大,可以出去上学,但一般上学后的孩子都不愿再回到部落生活。因此,酋长更愿意把最聪明的孩子留在部落里学习放牧、打猎、族规等,以使自己的部落得以延续。</h3><h3>如今,在纳米比亚政府的帮助下,辛巴人参与的社区发展规划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h3><h3>与辛巴人合影 摄影/钟耀坤</h3> <h3>夕阳下的辛巴红泥人 摄影/王韧</h3> <h3>母与子 摄影/钟耀坤</h3> <h3>男孩 摄影/钟耀坤</h3> <h3>女子 摄影/刘艺</h3> <h3>酋长女儿 摄影/杜捷</h3> <h3>拾柴回家 摄影/杜瑞锋</h3> <h3>和孩子玩自拍 摄影/王韧</h3> <h3>孩子围看自拍 摄影/王韧</h3> <h3>送给辛巴人的礼物 摄影/杜捷</h3> <h3>颓废方丹(Twyfelfontein)</h3><h3>Twyfelfontei,是葡萄牙语,Twyfel是怀疑之意,fontein则为泉水的意思,合在一起为怀疑泉。中国民间把它音译为颓废方丹。</h3><h3>Twyfelfontein的岩画,据考证是非洲最古老的民族布须曼人所为,岩画描绘的都是动物和泉眼的位置,距今已有2000~6000年之久。有人根据残留的大量岩画推测认为,这里曾是传授动物知识和绘制地图的地方。摄影/王韧</h3> <h3>行进在Twyfelfontein山路上 摄影/刘艺</h3> <h3>景点讲解员介绍岩画 摄影/常砺</h3> <h3>长颈鹿和脚印 摄影/司徒敏</h3> <h3>泉眼图 摄影/刘鹏瑞</h3> <h3>岩画 摄影/王韧</h3> <h3>十字角海豹滩</h3><h3>1486年,葡萄牙人Diego caw在纳米比亚海岸靠北的沙滩登陸非洲,并建一十字架以纪念他的成功,后人就将此地命名为十字角。</h3><h3>十字角海滩是海豹的天堂,这里聚集着数十万头海豹。饿了,他们就游到大海里去捕鱼吃;饱了,回到沙滩上快乐地唱歌晒太阳。摄影/王韧</h3> <h3>这里生活着数十万头海豹 摄影/杜捷</h3> <h3>歌声嘹亮 摄影/钟耀坤</h3> <h3>吃奶 摄影/王韧</h3> <h3>大西洋落日 摄影/钟耀坤</h3> <h3>鲸湾港出海观鲸去</h3><h3>这是一个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港湾。摄影/钟耀坤</h3> <h3>鹈鹕和我们在一起 摄影/李丽</h3> <h3>粘人的海豹 摄影/王韧</h3> <h3>"我也想吃 " 摄影/王韧</h3> <h3>随船而游的海豚 摄影/刘新明</h3> <h3>冲出水面一瞬间 摄影/钟耀坤</h3> <h3>鲸鱼、海豹和舢板 摄影/钟耀坤</h3> <h3>三明治湾</h3><h3>纳米比亚的西部濒临大西洋,沿岸地区受强大的本格拉寒流影响,少雨多雾,从而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冷性沿岸沙漠一一纳米布沙漠。本格拉寒流是一种低气压寒流,压迫海面,因此海水蒸发慢,空气中湿气的流动也慢,无法吹到陸地上去,从而形成一边是海水,一边是沙漠的奇特景观。站在高高的沙丘上,可以看到大西洋汹湧的波涛翻滚着拍岸,卷起层层沙丘上的沙子,倒流入海的壮观场面。</h3><h3>穿行在连绵的沙丘里,黑背豺,鸵鸟蛋,跳羚……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然而最刺激的还是司机带我们冲下高高的沙丘。</h3><h3><br></h3><h3><br></h3> <h3>沙海相迎 摄影/王韧</h3> <h3>沙海交响 摄影/王韧</h3> <h3>一边是海水,一边是沙漠 摄影/王韧</h3> <h3>黑背豺 摄影/钟耀坤</h3> <h3>司机带我们冲下高高的沙丘 摄影/王韧</h3> <h3>月亮谷 千年兰</h3><h3>没有植物,没有飞鸟,只有起伏纵横的山梁沟壑拖着裸露的灰岩,蜿蜒勾连,寂静地横亘在那里,这就是月亮谷。月亮谷,一个万古荒凉地,好莱坞大片《星球大战》的选景地。</h3><h3>纳米布沙漠中的千年兰,渊源久远,可上溯到侏罗纪时代。它们适应环境,生生不息,衍留至今。据研究,每株千年兰的生命在400年~1500年之间,有的可逾2000年。千年兰,纳米布沙漠中生命的传奇。</h3><h3>沙漠中的千年兰 摄影/邬少俊</h3> <h3>寂静的月亮谷 摄影/王韧</h3> <h3>1500岁的千年兰 摄影/关志民</h3> <h3>这是一棵大约1500年的千年兰,请不要进入围栏,以免踩踏沙子妨碍植物吸收水分。翻译摄影/刘新明</h3> <h3>梦幻苏丝斯黎红沙漠</h3><h3>位于哈达普省的苏丝斯黎红沙漠是纳米布沙漠里最美丽的红沙漠。它有1亿多年的漫长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红沙漠。</h3><h3>距公园门口45公里的45号沙丘,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沙丘,它在不同角度的阳光下变换着不同的红色。然而,大风下的45号沙丘你见过吗?</h3><h3>死亡谷原是苏丝斯黎红沙漠中的一个湖泊,经上亿年的地质变迁,原来草木丰茂的河床干涸,生命消失,留下不少骆驼刺树枯树干。这些逾千年的骆驼树枯树干,不腐不烂,仍然顽强地矗立在大地上,吟诵着远古生命曾经的辉煌。</h3><h3>夜晚,苏丝斯黎的天空通透晶莹,满天的星星眨眼睛。</h3><h3>摄影/王韧</h3> <h3>大风里的红沙丘 摄影/钟耀坤</h3> <h3>大风 红沙丘与摄影师 摄影/周世平</h3> <h3>曲线优美的45号沙丘 摄影/钟耀坤</h3> <h3>静 摄影/钟耀坤</h3> <h3>婀娜 摄影/周世平</h3> <h3>死亡谷 摄影/王韧</h3> <h3>千年不腐 摄影/王韧</h3> <h3>今夜星光灿烂 摄影/钟耀坤</h3> <h3>今夜星光灿烂 摄影/钟耀坤</h3> <h3>今夜星光灿烂 摄影/钟耀坤</h3><h3>在此特别感谢郭维加先生对此美篇作出的电子技术的支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