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玉缘》第一回(下)
却说存诚、思诚、明诚兄弟三人,每天到设在文庙的徐州书院,亲聆姨父授课,觉得姨父的学问确实不同凡响,耳目顿感一新。年龄最小的明诚,更是对姨父佩服得五体投地,几乎每天放学后都到姨父家串个门。姨父家的表兄弟们跟他年龄相仿,正是一起戏耍的伙伴,他们玩起来就忘了回家吃饭。这天书院放假,明诚拿了一张宣纸来到姨父家,说要跟姨父学做拓片,顺便把姨父砚台上的那几个篆字拓下来。姨父叫姨母用细布包棉絮,做了两个梨子大小的布球,做拓扑用。又吩咐明诚研了一点墨倒在碟子里,再把砚台洗干净。明诚把砚台擦洗干净之后,站在一旁,静观姨父拓字。只见姨父先把砚池旁边的篆字上,贴上一层宣纸,再用湿布球轻轻拍打纸面,使纸面平平展展,有笔画的地方凹下去,显出下边的字迹来。待纸半干,用另一布球蘸墨,把半干的宣纸轻轻拍成灰黑色,清晰地显示出白色的字迹。等纸干了,再把纸轻轻揭下来,一副拓片就做成功了。他们一连做了十几张,直到明诚能够熟练操作为止。陈师道问明诚这几个篆字怎么读,没想到明诚竟能认得是“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八个字。明诚无不夸耀地说:“这是千字文里的句子,我七岁的时候就会背。今年我都九岁了,篆书体千字文我都能默写下来。”陈师道暗暗称奇,说:“你能看出这八个字像谁的字体吗?”明诚略加思索,昂起小脑袋得意地答道:“莫非学唐人李阳冰笔意?”陈师道略微颔首说道:“你小小年纪,学问倒也不小,做你的老师也不容易呢。”他接着话题继续说:“这砚台,是当今翰林学士苏东坡,做徐州太守的时候赠予我的。”明诚道:“苏东坡,不就是苏轼吗?不过家父从来没提起过,好像不以为然。”陈师道说:“这就是你父亲的不是了。朝廷上政见相左,道德学问上大可不必互相轻视。你还是孩童,这其中的是非曲直,我也不便多说,你长大就知道了。”陈师道意犹未尽,又说:“徐州城的东门外有座黄楼。苏学士做知州的时候,率全城百姓与漫天洪水相搏。洪水退去之后,他上表朝廷,颂扬百姓治洪有功。为防洪水再至,朝廷敕令苏学士加固黄河堤防,并建黄楼警戒后世。黄色为土色,土克水,水灾不兴之意也。”陈师道见明诚听得津津有味,说起来更加兴致勃勃:“城内还有一座燕子楼,是自唐朝以来的名胜,那里有苏学士留下的一首词《永遇乐》。你闲来无事,可到这两处地方逛逛,便对苏学士有个大概的了解了。那黄楼下还有个书市,书籍碑帖,字画古董,文房四宝,都有的卖,很热闹的。”
隔了三五天,明诚来到姨父家。他拿来了一本碑帖册页,封面签题曰《隋化善寺碑》。他跟姨父说这是从黄楼下面的书市上买的。明诚还跟姨父说,有一册碑帖叫做《黄楼赋》。书商告诉他,那是苏轼的弟弟苏辙撰文,苏轼亲笔书写请石工镌刻上碑的。因价钱太高,父亲说不值,不让买。陈师道故意叉开话题,问:“燕子楼去过了?”明诚答道,燕子楼他也去过了,楼里挂着苏轼手书的《永遇乐》词拓片,但不售卖。他记下了那首词,想请姨父写下来送给他。陈师道说:“你记下了?那你背诵一遍我听听。”明诚像在学堂背书似的,背靠桌子,挺直身子,一板一眼吟唱似地背诵道: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泄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暮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明诚背诵完毕,陈师道赞叹道:“好!原来你也是个过目不忘的乖乖!”,便去一旁净手拭目、静心敛气。明诚一边磨墨展纸,一边问姨父:“这盼盼是谁?”陈师道答道:“盼盼姓关,是唐朝徐州的著名歌姬,她能歌善舞,美若天仙,还精通韵律,工诗擅词。唐宪宗元和年间,武宁军节度使张仲素收她做妾,为她盖了这座燕子楼。张仲素去世以后,盼盼矢志不嫁,在燕子楼里度过了她的余生。盼盼一生做了三百多首诗,大多是悼念亡人张仲素的,可惜都失传了。”明诚听得出了神,忘情地说:“我长大了,也娶一个会作诗填词的夫人。”陈师道听了哈哈大笑:“娶盼盼那样的才女,要盖一座燕子楼呢!”明诚道:“我要盖一座金子的。”陈师道摇头说:“才女可不一定都喜欢金子。”陈师道说完便挽起衣袖,提起笔,蘸饱墨,开始写字。一霎时,一副风生水起的行草书法作品一挥而就。明诚看那纸上龙飞凤舞,淋漓酣畅的墨迹,对姨父更是钦佩有加。等把墨迹晾干,明诚把姨父的墨宝折叠起来包好,准备回家。这时,姨父踌躇再三,像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一样,从书架下面的柜子里翻出两本册页,递给明诚,说:“这是十年前,我从黄楼的碑上拓下来的《黄楼赋》。当时一共拓了五件,现在只有两件了。乌台诗案之后,那碑被时任徐州太守派人毁了。这帖虽不能说是绝版,可也是珍品,你要小心保存,不要让你父亲知道为是。还有这本《黄楼铭》,撰文书写都是我的,用的字体是秦篆。都送给你了。”明诚得了宝贝似的,给姨父行了一个谢礼,把碑帖收好,回到了家里,趁父亲不在家,把带来的东西藏了起来。
陈师道在州学里公余闲暇的时候,偶尔也到黄楼书市闲逛,搜寻前人的著述和墨迹。自从他做了本州的教授之后,书市的商商们便把他另眼相看,远远地就打躬唱喏,笑脸相迎。今天,一个书商把他让到书肆里,请他落座饮茶之后,凑到他耳边悄悄地说出一番话来。要知书商说了些什么要紧话,且听下回分解。
附:参考史料
1088年(元祐三年)清照五岁。
六月,挺之为监察御史,弹劾苏轼,未报。
苏轼推荐陈师道任徐州教授。
1089年(元祐四年)清照六岁。
赵挺之出任徐州通判。
赵挺之在徐州得《隋化善寺碑》
陈师道与赵明诚得《唐起居郎刘君碑》上“柳公权”三个字。
陈师道告诉赵明诚丰县有《重修汉高祖庙碑》。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