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都说,生活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次云南之行</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遇见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最美的景</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最美的境</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最美的小语人</h3><div> </div><div><br></div><div><br></div> <h3> 2018年8月23日,正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阳气炽热而催熟万物后自然退位,阴气开始弥漫,秋风渐肃,秋意渐浓。</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竹风醒晚醉,</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窗月伴秋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衣临晓薄,</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影入檐长。</h3> <h3> “三伏适已过,烈日化为霖”。秋波澄清,秋光轻浅,秋云委婉,秋风习习。真可谓:天水秋云薄,天长杳无隔。</h3> <h3> 傍晚,热气散尽,凉风袅袅;林荫小道,散步健身的人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秋光清浅,秋明空旷,池水清澈净透,我蓦然想起了杜甫的“秋水为神玉为骨”,想起了白居易的“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真是意境深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这是我此次云南之行遇见的最美的景。</b></font></h3> <h3> 2018年8月22~26日,云南新平、元江县 “语文主题学习”集体备课培训活动顺利举行。我和华樾(北京)教育研究院的学术顾问、特聘专家蔡金花校长一起,不远千里,来到了云南新平和元江这两座山城,在为期四天的集备活动中,我俩给予了多元化的指导和多样性的扶持。“语文主题学习”地域负责人陈人杰老师也全程参加了培训活动。两场集备中,参与研讨学习的骨干教师近400人。</h3> <h3> 第一场集备研讨活动在云南新平县第四小学圆满举行。开幕式上,新平县教育局副局长李志文作了动员讲话,教科所杨华峰所长、师训部李文和主任以及语文教研员田永平老师等全程参加了培训活动。活动由李文和主任主持。同时,来自新平县漠沙小学、嘎洒小学、新化小学、杨武小学等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近百人也认真参与了学习研讨。</h3> <h3> 短短的两天,新平人的真诚热情,执着追求,精益求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 漠沙小学的白金宝校长,精通书法,深谙茶道,又钟情于教育。爱老师,爱学校,爱学生,真是一个可敬的校长。</h3> <h3> 杨华峰所长、师训部李文和主任以及语文教研员田永平老师两整天都是全程参与,和老师一起研讨,一起切磋。有这样的领导以身作则、真诚感召、实践探索,“语文主题学习”之花怎能不花香四方、果结他乡?</h3> <h3> 8月24日下午,我和蔡金花校长、陈人杰老师又马不停蹄赶到了云南元江县。</h3> <h3> 元江山川毓秀,物华天宝,古有“滇南雄镇”盛名,今得“天然温室”“哀牢明珠”美誉。境内山坝相间,立体气候特点突出。因为地理位置特殊,酷似盆地,所以还是烈日炎炎,酷暑难忍。</h3> <h3> 为了促进元江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稳步、持续、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研水平,加快语文课程改革步伐,2018年8月25~26日,元江县教育局联合华樾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二次“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在元江第四小学顺利举行。县教育局李跃明副局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并对参会老师提了要求和希望。教科所崔华所长和语文教研员宋海华老师全程参与集备活动。还有来自全县各中小学的分管领导、教务主任、骨干教师近30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活动由元江县教科所崔华所长主持。</h3> <h3> 整整两天的集备培训活动,元江县老师们待人的真诚、扎实的学风、进取的精神,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老师们聆听报告专心致志,研讨交流全神贯注,展示汇报热情洋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这是我此次云南之行遇见的最美的境。</b></font></h3> <h3> 元江县的集备培训中,就如何“单元整合设计”“取舍教学内容”“选择语言训练”,我和蔡金花校长都给予了老师们尽心的点拨、悉心的指导、精心的修改,每个年级组的语文教师认真学习、热烈研讨。时而研究着教材的语用点,时而翻阅着《丛书》的美文,时而交流着各种课型的设计……</h3> <h3> 8月23日下午是新平县集备成果展示的时间。六个年级各选派一个老师大组展示一个单元的整体化教学设计。每个老师展示中,都能“突显双主题、整体化设计、关注语用点”,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课型多样,内容丰富。</h3> <h3> 我和蔡金花校长针对老师们的现场展示进行了精准点评。每位老师都能基于儿童认知特点设计学习活动,基于文体特点准确解读教材,基于年段特征恰当把握目标,基于关键能力提升确定语用目标。</h3> <h3> 在新平县集备的基础上,我和蔡金花校长有了一些经验,在指导元江县老师们集备的过程中,我们调整了思路,改变了策略,所以在8月26日下午集备成果展示的环节中,精彩纷呈,亮点颇多。不同的年段,训练重点不同;不同的课文,教学策略不同;不同的课型,目标设定不同。整体化教学设计中,都能关注资源整合,关注语言特色,关注表达效果,关注阅读方法,关注读写迁移。</h3> <h3> 为期四整天的培训活动,虽然奔波劳顿,汗流浃背,但每一次旅程都是不断进取,每一次培训都是倾囊相助,每一次经历都是自我完善。</h3> <h3> 通过培训,实验教师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有了新的认识:遵循了母语学习的规律,回到了语文教学的原点。要把课堂时间真正让给学生,把阅读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扩大学生阅读量,让孩子们真正品味到阅读的魅力。</h3> <h3> 云南一行,我遇见了智慧而又爽朗的蔡金花校长,遇见了智深的中学语文教学专家徐名印主任,遇见了有着满腔教育情怀的新平、元江县多位教育局的领导,遇见了敢于挑战、勇于变革的一大批实验教师,还遇见了办事细心、谦和真诚的陈人杰老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这是我此次云南之行遇见的最美小语人。</font></b></h3> <h3>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愿做这样的教育行者。</h3> <h3> 云南之行将近一周,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增添了深刻的感悟:</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师的价值在于不断的创造和发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愿筑起一片精神高地,引领大家登上高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功,不是看结果,而是经历过程后再出发</div> <h3> 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路上,我们要有一颗“安静”的心:安心读书,潜心研究,用心实验,尽心服务;我们还需一份“不安分”:不满足于教学现状,不安于传统教育方式,不喜欢“人云亦云”。当我们回头之时,有一路的故事;低头之时,有坚定的脚步;抬头之时,有清晰的远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