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藏红花又名西红花、番红花,因对女性妇科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所以也被称为“女人花”,原产地西班牙、希腊等国家。在我国,之所以被称作“藏红花”,是因为这种植物从地中海沿岸经印度传入西藏,又从西藏转运至内地,所以人们把它称为“藏红花。实际西藏是不产藏红花的,而最好的产地是上海崇明岛!<br></h3> <h3>藏红花的作用
活血通经,凉血解毒藏红花性甘、平,偏凉。主入心、肝经。
据《本草纲目》记载,藏红花能“活血、主心气忧郁,又治惊悸”。
藏红花具有疏经活络、通经化淤、散淤开结、消肿止痛、凉血解毒、忧思郁结,长期坚持服用可收到令人心喜,全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的功效。<br></h3> <h3>藏红花理想的抗癌药之一
藏红花的花蕊中含有的藏红花酸、藏红花、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等都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特别对于血癌细胞、乳头癌、扁平细胞瘤和软组织肉瘤等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癌机制是抑制癌细胞的DNA和RNA合成,抑制细胞蛋白激酶的活性和原癌基因的表达,抑制苯并芘和12-O-14酰基磷酮-13乙酸盐(TPA)等致癌物质的毒性,从分子水平抑制肿瘤的形成。其癌细胞的半致死量为0.8~2muM,毒性远远小于维甲酸,因此,藏红花素等抗癌活性物质将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抗癌药物之一。<br></h3> <h3>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藏红花对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等方面疗效确切,藏红花含有多种甙的成分,多种甙可明显增加大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被中外医学界广泛应用以预防和治疗脑血栓,脉管炎、心肌梗塞、血亏体虚、月经不调、产后淤血、周身疼痛、跌打损伤、神经衰弱、惊悸癫狂等疾病。<br></h3> <h3>对于一级至顶级的藏红花,一般的吃法是每次取0.3-0.5克泡水喝,一日一次或者隔日一次,月经期间不要喝。如果有到医院检查过的,请按照医生要求的用量和用法吃。
1.调节内分泌
经常饮用藏红花泡水能够促进身体血液的循环,提高血液供氧能力,及时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起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2.治月经不调
据古籍记载,藏红花“味甘、微辛,性平;归心、肝经;体轻质润,入血行散,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恶露不行,腹中包块疼痛等症。”。但同时也有流产的副作用,因此孕妇慎用。
更年期吃藏红花有奇效,在这里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个例子,小编的同事妈妈闭经已经有一年之多,最近吃了半个多月的藏红花,例假竟然来了,神奇吗?藏红花有“女性保护神”的美誉,对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失眠、烦躁等有很好的疗效。
3.美容养颜
饮藏红花茶颗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活血耐缺氧的功效,明显发送血液微循环,让每一个细胞都得到充足的血氧、水分和营养,使体内每一个细胞充满活力,外表自然流露弹性肌肤、尽显细腻光泽。藏红花茶可及时调节内分泌,消除因内分泌失调引发的色斑。
4.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经过医学研究发现,适量的藏红花对人体心脏能起到保护作用,能降低高血压,对心肌更塞、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br></h3> <h3>三、藏红花的吃法
通养生保健,每次取藏红花0.3-0.5克泡水直接饮用(可连泡3杯水),泡水后藏红花可直接吃下去,效果更好。
藏红花茶的泡法及喝法:以一小茶匙晒干的藏红花加一杯开水的量冲泡,待凉后滤去残渣,加入蜂蜜调匀即可。泡开水喝3天休息一天。泡酒的话10克泡一斤酒,泡20天后饮用,每次饮1-2两。
红花炖牛肉:牛肉500克,土豆500克,胡萝卜30克,红花2克,调料适量。将牛肉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适量与红花同煮,待牛肉将熟时,再加入土豆块和胡萝卜块、酱油、花椒、盐、姜、葱<br></h3> <h3>藏红花的保存方法
藏红花在通风阴凉处放2年没有问题。保存藏红花要注意防潮、防光照。这是因为藏红花柱头容易受潮发生霉变,而在光照情况下则易发生化学变化,故藏红花宜贮藏在干燥的容器内,密闭、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最好是将藏红花贮藏在干燥的玻璃瓶内,拧紧瓶盖并用蜡密封后,放于冰箱冷藏室保存。<br></h3> <h3>男士可以喝藏红花吗?
藏红花可以活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男士是可以服用的<br></h3> <h3>藏红花真假鉴别方法
1、泡水法:真的藏红花是由花蕊组成,泡在水里不会马上变碎,而且水是浅黄色;而假货是其他花的花蕊甚至萝卜切成很细的丝,然后染色而成,泡水后萝卜会变碎,染色的会很快褪色,且水会变成红色或者是橙黄色,这是鉴别最有效的方法。
2、闻味法:正宗的藏红花有很浓郁的花香,而假货或者是掺假的货味道就很淡甚至闻不到。
3、观察法:把藏红花放在白纸上,摊开仔细观察,真正的藏红花是花蕊,虽然有的折断了,但每个都是喇叭状的,而用萝卜切成的丝染色的假货就很难达到。或者把藏红花放到塑料袋里,再晃一晃,有的藏红花会把黄色的花粉粘在塑料袋上,薄薄的一层浅黄色,很容易辨认,而假货就没有了。<br></h3> <h3>温馨提示:
1.大量食用藏红花会可致呕吐、肠绞痛、胃肠出血、尿血、神志不清、惊厥等不良反应。建议一次摄取不能超过1克。
2.怀孕、哺乳女性、正常女性月经期间禁用。
3.有溃疡病及出血性疾病者应慎用。<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