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 可能对于生活在缤纷世界里的许多现代人来说,温度变化引起的不适只能算作是毛毛雨。不管室外温度如何变化,进屋只需按一下空调遥控器,四季皆在掌控中。今年夏天异常闷热,热浪也只是偶尔在圈子里传一下,大都视为调侃,并未当真。商家依旧顾客盈门,“剁手党”游走于各大购物网站乐此不疲,也没见“驴友”们出游降温。还清楚记得,8月15日是日本鬼子投降纪念日,似火的日头才算收敛了一些。桑拿天终算过去了,天气再也不像蒸笼那样酷热难耐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纵观北半球,从北极到赤道,今年夏天最热的新闻是热,对于温度比较敏感的我更能感受到今年暑天的厉害。</b><br></h3> <h3> <b>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的天气只有干旱,炎热这个概念很是模糊。因为那时候没有温度计,夏天的热度没有数值衡量很难量化。但是有一个词能够形成共识,那就是“旱”。炎炎夏日,包括人在内的动物可以找地方躲藏起来;植物就难了,种下以后不管环境如何也挪不了窝了。因此,最先直观感知天气炎热的是绿色植物,一旦地里的庄稼叶子卷起来,个头不长,甚至打蔫儿变矮,这样的天气都称旱了。记忆中比较干旱的年份是1972年,当年干旱的范围广时间长。为了秋后的收成,依稀记得大人们夜以继日地从大老远的砖井里挑水点播种地。那一片片庄稼是乡亲们的汗水心血浇灌出来的,从此体悟出李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的真情实感。那一年,以抗旱为主题的现代京剧《龙江颂》传唱大江南北,“一碗水可以救活几棵秧苗”的对话记忆犹新。可见当时天气的干旱少雨给剧作者的印象极深,不然也不会有这样入木三分的经典台词。还有就是1997年夏天也同火烧一般,好像当时出现了两次41度的高温。我记得秋后回老家,正好赶上秋收玉米,别的细节都忘了,唯独记得路边地头处一扎高的玉米苗儿。能够浇上水的玉米都收获了,可是地头上这些玉米因为水没有浇到,也就只有10到20厘米高,区区四五片卷缩的叶子,可柔弱的茎秆依然挺立,高温炙烤下绿色生命是多么顽强!再有就是今年了,今年暑天的温度高、湿度大,持续时间长是我记忆里印象比较深的。三伏天名人植物园里一帮坚持晨练跑步的中学生,男孩子们都是光着上身,用挥汗如雨形容他们一点都不为过。8月上旬因为家里没有电了,去市里电业局营业厅购电,购电处排的队伍拐了好几个弯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扎堆儿抓奖。各家都是空调用电太多,来这里集中“充电”了。西部某县电业局局长吐槽,由于天气炎热供电量大,一上午烧了6个变压器。农科院专家发现今年玉米穗结实普遍不饱满,对于产量影响很大,究其原因是今年持续高温影响了授粉。</b></h3><h3><br></h3> <h3> <b>8月8日,河北省气候中心公布了7月份天气特征:全省平均气温27.5℃,较常年偏高1.6℃,属偏高年份,7月下旬以来(7月21日~8月4日),全省平均气温29.1℃,较常年同期偏高3.0℃,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平均最高气温33.8℃,偏高2.8℃,为2000年以来同期最高。今年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台风频频造访,“安比”“摩羯”“温比亚”三个台风先后北上眷顾河北,也是史上闻所未闻。要不是台风影响,估计天气热度还要高。京津冀、山东、内蒙古都持续高温,避暑胜地大东北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东北三省空调销量暴增1726%,更夸张的沈阳地区空调多卖了3545.4%。江南、华南地区高温天气超过了20天,而火炉重庆连续7天40℃+。热的不光是国内,据说今年夏天韩国热的出奇,夜间最低温度有一夜竟然为31℃,比我记载的30℃(2013年8月15日晚上最低温度30℃)还高一度!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8月1日报道,德国多地的气温创下了历史新高,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39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在北欧国家瑞典,则出现了通常只会在南欧国家发生的森林大火。波罗的海南岸地区则因海水温度过高而出现了藻类爆发式生长的状况。据《Digital Journal》报道,北极圈出现罕见高温,温度一度达到32℃。北极圈32℃是什么概念呢?这看似不算极度高温的天气,对于北极圈来说,却是致命的!要知道,北极圈往年的平均温度只有10℃,相比之下,今年,这一地区的温度,整整高了22度!22度,可以融化多少动物赖以生存的北极海冰。温度上升对于生活环境乃至于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很大,绝非多花几块电费钱那样不疼不痒。温度的升高对于生态的影响将是不可逆的,所以未来出现什么新闻真不好说。</b><br></h3> <h3> <b>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一支科研团队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到了2100年,在人口密集、农业发达的中国华北平原,夏季的高温天气将对户外劳作的人群构成威胁。研究指出,4亿人口的华北平原将是因气候变暖而面临危险最为严重的地区。研究报告指出,在超过35℃“湿球温度”(热力学名词,也称绝热饱和温度)的高温高湿环境下,人类在无保护情况下无法在户外存活6小时。如果温度≥32C°,湿度80%,人的体感温度达到45 C°!高湿环境会阻止汗液蒸发,影响人的散热机能,最终导致器官衰竭。研究者通过气候模型预测,除非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否则,在2070年至2100年间,华北平原的高温高湿天气将会出现多次。报告还说到2300年,地球一些极端气候如:飓风席卷建筑物、长达数年的干旱和野火,都将变得司空见惯,不再出现在媒体头条新闻。此项震耳发聩的研究报告发表在8月6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科学家基于数据模型研究对未来做出了判断,细思极恐,2070年对于大多数同龄人再费多大气力也够呛活到那个时候,可是对于后代产生的影响绝非今人所能估量。</b></h3><h3><br></h3> <h3> <b>其实,温度的升高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印象里小时候冬天出奇的冷,无论家里条件如何,男人的棉帽子、女人的头巾是过冬必备的。冬天的风7-8级是家常便饭,隔三差五就要去找被风吹得找不到家的猪羊。大人们一把蒲扇和一顶草帽就可以过夏天了,天热了小孩子们跳到水坑里洗个澡就暑气尽消。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改变,有些害虫也拓展疆域。倒退十年以前北方没有见过白天咬人的黑花蚊子,现在成了夏天的一大恶魔。这种黑白花的蚊子叫白纹伊蚊,也叫亚洲虎蚊(果然凶猛如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总是在想要是农耕文明时期,要是有这种白天叮人的黑花蚊子,下地的人们被咬以后痒痛难忍,如何才能劳作下去?白纹伊蚊原本主要在南方生活,主要集中在北纬30度(长江一线)以南。近些年,它开始大举“北伐”,北到沈阳,西到西藏广大区域都有它的足迹。如今它已经分布于全球70多个国家,东到美国,南到澳大利亚,西至非洲,它都已经安家了。它已被ISSG(入侵物种专家组)列为近20年全球100个恶性扩散物种之一!一个南方孑孓跳到北方肆虐,它咬人奇痒,除了人以外,猫、狗、鸡、鸭等哺乳动物、鸟类的血都是它的最爱。这一点使它成为登革热、黄热病、罗斯河病毒的重要传染媒介。上世纪70年代的广东、海南流行登革热就是它折腾的,气温上升使白纹伊蚊的疆域不断北扩!2017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显示,我国自1951年以来,地表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4摄氏度,高于全球平均增幅,而且北方地区升温明显高于南方。一般认为白纹伊蚊必须在年均温度11摄氏度以上的地区才能繁衍。而且环境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它的繁殖。所以这个害虫北上也不足为奇了。</b></h3> <h3> <b>全球气候变暖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它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是工业文明的助推剂。工业文明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寿命和生活水平,可由此衍生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工业化生产提高了劳动效率,满足了人们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物品的需求,也生产出了很多不能周转的废品。久而久之,环境保护成为棘手问题。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区别是什么?要我说最大区别之一是农耕文明时候没有垃圾这个词,工业文明产生的垃圾成了心头之患。农耕文明一切围绕太阳能运转,所有的物品在它的使命结束后,都会进入下一阶段合理消化,自然大循环有条不紊。例如:大自然→棉花→布→衣服→鞋→纸浆→纸→再生→消解→大自然。除了垃圾以外,工业化大生产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二氧化碳排放引起得全球气候变暖。地球村里的人们欲望值越来越高,无节制地从自然中索取,受报复也在情理之中。一心逐利,生产那些无法循环的东西以获取利润,破坏了环境,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地球的日子越来越难熬。</b></h3> <h3> <b>现代经济社会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世界那么大,都想去看看;物质那样琳琅满目,都想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可这毕竟是水中月、镜中花,就是经济条件满足了地球也受不了。我们不可能都住在盖茨那样的豪宅里,也不可能像王总那样坐着380去世界各地爬遍名山,这不是吃葡萄的狐狸的心理。2015年丹麦人均年收入世界排第六,为26.5万丹麦克朗(约合3.9万美元),可是丹麦人酷爱骑自行车,人家幸福指数2017年世界排名第二。还有一个西藏故事:有一个去西藏的游客看到一个藏民半天捡牛粪,半天去寺庙祷告,于是就问他,为什么不在牛粪多的时候多多积攒下来,省的每天都去。他回答大意是,这样每天都有希望,每天都有幸福!温室效应反作用于人类也许是刚刚开始显效,未来气候的变暖对于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还不好说。有一点是肯定的,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我们这个星球正在变热。塞罕坝人用艰苦卓绝取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绿色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有更多的塞罕坝,地球村民的日子会过的更惬意些。身为一介布衣,在地球村犹如一蚍蜉,难撼地球变暖这棵大树。日本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理论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拥趸者,浏览了一下,貌似有很多老子的三宝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的衣钵。断舍离未尝不是一种处事态度,这样也降低了每个人的碳排放,为减缓地球变暖尽绵薄之力。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人都应该为了缓解温度升高做点什么,由心而动,躬体力行……</b><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