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先来一段角马大迁徙的视频,一起来感受马拉河河畔现场的壮观。</h3> <h3> 走进肯尼亚,去感受野生动物的狂野。
说到肯尼亚,一定会想到东非大裂谷、想到与东非大裂谷十字交叉的赤道、想到非洲第一高峰的乞力马扎罗雪山、想到著名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想到壮观的角马大迁徙、想到成片的火烈鸟、想到非洲动物界的五霸……。
但当踏上非洲这块神奇的土地、游猎于肯尼亚的大草原时,你却会有许多感受、有许多想不到,想不到竟会有这么多的动物生活在这里、想不到在这里游客是被圈起来的,而动物是自由自在的、想不到马赛人衣着鲜艳下是这么的贫困、想不到夏天在肯尼亚避暑是这么凉爽,甚至会穿羽绒服、想不到各个国家公园內的酒店是如此的古老、温馨、漂亮、豪华、甚至想不到每顿餐饮都是自助式西餐。</h3><h3><br></h3><h3> 当来到内罗毕的长颈鹿公园,与长颈鹿的亲密接触后,就预示着开启了肯尼亚动物世界之旅。</h3> <h3> 安博塞利国家公园内各种动物和谐相处。除了很幸运的拍到了乞力马扎罗雪山、成群的大象和长颈鹿外,还拍到了斑马、角马、汤普森蹬羚、黄冠鹤、火烈鸟等,还拍到了火红的落日及落日时分的乞力马扎罗雪山,但据导游介绍,这个雪确实比去年少多了。<br></h3> <h3> 长颈鹿算得上是大草原上最高贵优雅的动物了。当阳光照在它们身上,美丽的条纹还泛着金光,看它们款款而行、安然渡步的神态,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h3> <h3> 黄冠鹤</h3> <h3> 汤普森蹬羚:非洲草原上常见的蹬羚,跳跃式的奔跑,却也常是狮豹们的盘中餐。</h3> <h3> 角马:也叫牛羚。长得牛头、马面、羊须,真正的四不像,但它硕大的身躯和集体奔跑的姿势,非常有画面感,它是非洲草原上数量最多的动物。</h3> <h3> 斑马:没想到斑马这么多,到处都能看到,好像在数量上仅次于角马。</h3> <h3> 安博塞利国家公园里最著名的就是非洲象了,在乞力马扎罗雪山下有着成群的大象,而幸运的是我们碰到了一大群象,而且还在我们车前穿过公路,并且背景还能看到非洲最高峰的乞力马扎罗雪山。<br></h3> <h3> 在与大象僵持、让路、观赏、跟拍的过程中,感觉到大象的确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h3> <h3> 温馨的一家子</h3> <h3> 在日落归途中,遇到一队角马穿越公路,夕阳下的画面佷美。</h3> <h3> 夕阳下的平顶合欢树和乞力马扎罗雪山</h3> <h3> 第一个夕阳,残阳如血。</h3> <h3> 纳瓦沙湖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小岛。这个小岛生长一片金合欢树,不同于平顶合欢树的是,金合欢树非常高大,适合长颈鹿的活动,小岛除了长劲鹿之外,还有斑马、水羚羊、汤氏蹬羚、角马,还有非洲水牛,但不敢太靠近,在这个不大的小岛上徒步、近距离感受各种动物的生活。<br></h3> <h3> 水羚羊:气宇轩昂的样子。</h3> <h3> 小角马还不太会走路</h3> <h3> 远观非洲水牛、斑马、蹬羚等和偕相处。</h3> <h3> 乘小船游猎纳瓦沙湖国家公园。纳瓦沙湖是东非大裂谷里的一颗明珠、是鸟类学家的梦想,最想看到的河马在水中一动不动,又不敢靠近。尽管游览时间不长,但还是拍到了一些珍禽和风景,尤其在船上还拍到了不同寻常的落日。<br></h3> <h3> 两头河马,白天不动,晚上才吃草。</h3> <h3> 小游船上拍到的夕阳耶稣光</h3> <h3> 纳瓦沙湖已靠近了赤道,没想到8月初的清晨游览酒店庭园是这么的冷,幸好带了羽绒服。因为纳瓦沙湖的风景,该酒店也非常出名,连江泽民也在这儿住过。<br></h3> <h3> 早晨湖边的河马依然是一动不动</h3> <h3> 黑面疣猴</h3> <h3> 相信来肯尼亚的人都不会放过对火烈鸟的观赏,而博高利亚湖正是观看火烈鸟的好地方。数万只还是数十万只火烈鸟聚集在一起,无论如何都会让人震撼,尤其时不时会有一批批的火烈鸟依次排列似的飞向天空,场面非常精彩。<br></h3> <h3> 我观察了很久,这两只火烈鸟就这种姿势一动不动,应该是在睡觉。</h3> <h3> 对于鸟类摄影爱好者而言,肯尼亚无疑是天堂。这里的珍稀鸟类几乎随处可见、触手可摸,如果时间安排的有余,在每一个酒店的庭院里就可以拍到各种鸟儿。<br></h3> <h3> 博高利亚湖除了著名的火烈鸟外,还有其它很多鸟类和动物,在早上的清新空气中,在酒店的庭院内就可以对各种鸟类和驼鸟进行拍摄。<br></h3> <h3> 马塞马拉国家公园的马赛人部落。马赛人生长的体形修长,衣着鲜艳,马赛人穿衣的红色叫马赛褚,马赛人仍然过着很原始的放牧生活,一直是东非大草原上原始遗留部落的象征。<br></h3> <h3> 当进入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内时会看到很多动物,与我们第一个去的、能看到乞力马扎罗雪山的安博塞利国家公园不同,安博塞利是一马平川的大草原,而马赛马拉则是丘林地带,观察动物要更方便些,在两天的游猎中拍到不少动物,最多的当属角马、斑马、非洲水牛,有时可以用漫山遍野、成群结队来形容。<br></h3> <h3> 非洲水牛是非洲五霸之一,数量很多,但没什么拍照点,只是它的两个牛角很漂亮,也令人胆寒。<br></h3> <h3> 非洲象是非洲五霸之首。但数量上远不及在安博赛利国家公园看到的多。</h3> <h3> 黑斑羚,两个羊角特漂亮。</h3> <h3> 转角牛羚</h3> <h3> 雄狮拥有夸张的鬃毛和硕大的体型。我们所看到的王者风范就是它永远都会无视你的存在,无论有多少车辆在围观、有多响的相机快门声,也无论你是近还是远,它都会照样闲庭漫步、照样树下酣睡,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开始嘿咻。遗憾的是没有看到狮子捕猎和进餐的场面,毕竟非洲狮是越来越少了。<br></h3> <h3> 猎豹,我喜欢它的身姿,轻盈、敏捷、矫健、还淡定。据了解,非洲豹分两种,一种为花豹,因为其四爪伸缩自如,适合爬树,一般出没于夜晚,所以白天经常能看到其趴在树上睡觉,但我们这次没遇上。另一种是猎豹,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其最典型的长相就是猎豹两颊有类似眼泪的泪痕。在马塞马拉游猎的两天里多次碰到。其中有一次看见大批的斑马和角马在狂奔,结果发现后面有猎豹在捕猎,而且是五只猎豹,最后在我们车的前方卧倒休息,感觉萌萌哒。<br></h3> <h3> 五只猎豹躺在草地上,还真感觉其与大自然很协调,隐蔽性很好。</h3> <h3> 秃鹫,感觉它们刚在马拉河里吃完角马,就到岸上来晒干翅膀,倒是很壮观。</h3> <h3> 动物大迁徙、马拉河之渡说的就是上百万头角马、斑马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草原迁徙到肯尼亚的马赛马拉,中间要渡过布满鳄鱼和河马的马拉河,紧随着这些食草动物游走在草原上的就是非洲狮、猎豹、鬣狗等食肉动物。它们为什么要进行这样悲壮的大迁徙,因为那边的草吃完了。</h3> <h3> 动物大迁徙被誉为“人生必需见证的50个景观之一”,这次我们终于见证了,而且是不一样的马拉河之渡。在马赛马拉游猎了两天,第一天无功而返,第二天上午就开始跟踪一大批角马,然后守候在马拉河畔,边拍非洲狮边等候,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候的车子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我们摄影团的五辆车了,在大家觉得无望的时候,奇迹终于发生了。突然在对岸的小道上出现了十几头角马,这支先头部队下到河边时,可能是发现了危险(河里潜浮着大批河马和鳄鱼,旁边还有三头非洲狮),瞬间就拼命的往回返,再过一会儿功夫,角马却从旁边已干涸的支流河床冲下来,这时候你不会觉得角马长的丑陋,而是觉得角马非常的威武,数万头角马非常有秩序地依次从三条小道冲下,顿时对岸是一片尘土飞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这边惊叫声是此起彼伏,相机快门声是连续不断。虽然没有电视上看到的角马渡河时的博斗和挣扎,但这万马奔腾和烟雾滚滚的视觉效果可不是轻易能见到的。能够在马拉河畔现场感受到这生机勃勃的、令人亢奋的场景,实在是幸运之极!<br></h3> <h3>马塞马拉的清晨与黄昏</h3> <h3> 酒店里的风景都很不错</h3> <h3> 大炮配上单脚支架在这里倒是比较适用</h3> <h3> 长枪与短炮</h3> <h3> 从马赛马拉回内罗毕是十一个座位的小飞机,从飞机上往下看,一个生生不息的野生动物天堂,那里有一望无垠的东非稀树大草原,有举世闻名的动物大迁徙,那里有乞力马扎罗雪山下悠然吃草的非洲象,还有落日余晖下平顶合欢树和长颈鹿的剪影,这片原始而又粗犷的土地不但满足了我对它的欲望,还不断带给我惊喜。</h3><h3> 我为尽情绽放的生命们动容,我也庆幸到过那个不同的世界,虽然只是短暂的过客。感谢这次狂野的肯尼亚动物大迁徙摄影之旅,再见了肯尼亚!<br></h3> <h3> 美篇最后用这两只萌萌哒的小猎豹表演来结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