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们一行4人在俄罗斯自由行,于2018年8月3日晚上从莫斯科飞往伊尔库茨克市(离贝加尔湖最近的一个城市),8月4日上午8点钟左右到达伊市,入住市中心附近的民宿(两房一厅的房子,房间、厨房和卫生间都很宽敞)。早餐连午餐一起吃过后,我们开启贝加尔湖之旅。
<br></h3> <h3> 贝加尔湖(俄语: 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 Lake Baikal),位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境内,距离伊尔库茨克市大约70公里。贝加尔湖最深处达1637米,湖长636公里,平均宽48公里,湖面海拔455米,是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贝加尔湖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br></h3> <h3> 贝加尔湖一带,曾经是中国的领土。贝加尔湖,中国古籍有北海、小海、菊海等称。1727年10月21日(雍正5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恰克图条约》,从此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被割让给俄国。
<br></h3> <h3> 在我的梦里,贝加尔湖日出时,太阳冉冉升起,颜色由淡变浓,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直到万丈光芒洒满湖面。日落时,太阳渐渐偏西,天上的彩霞变幻无穷,时而蓝中透黄,时而红中透蓝;太阳时而躲在云朵里,犹抱琵琶半遮面,时而露出足球般的大圆脸,满天的红霞,令人神往。夜晚的贝加尔湖,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月光把爱恋洒向人间;冬天寒夜的天幕,遥远的星星在闪烁,湖面的蓝冰晶莹剔透,美得让人落泪......然而,这只是我梦中的贝加尔湖,实际上看到的贝加尔湖却是另一种景象。
<br></h3> <h3> 我们从伊尔库茨克市乘坐中巴到达贝加尔湖畔的利斯特维扬卡小镇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左右(车程70分钟)。利斯特维扬卡这个地名,来自俄语“落叶松”。街上的房子大多数都是木屋(地板和墙壁都是松木),大多数木屋都是旅馆,街上也有比较大、比较现代化的宾馆,看上去不是木屋。小镇不大,只有两千多居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旅游,他们开旅馆、饭店、咖啡店等等。
<br></h3> <h3>在湖边一下车,无边无际的湖面就映入我们的眼帘。举目一望,贝加尔湖浩瀚无垠,湖水共长天一色。平静的湖面像明镜,游船经过的地方,荡起浪花一朵朵。太阳当空,天色蔚蓝。水在湖中流,云在天上走。湖畔的游客,有的在晒太阳(白人在努力把自己晒出古铜色),有的在游泳,与贝加尔湖水来个亲密接触;有人悠哉悠哉地观赏湖面的风光,有人在摆各种姿势拍照。宽阔的湖面上,有十几艘游船在湖中荡漾,给一望无际的湖面带来了勃勃生机。
<br></h3> <h3> 我们不喜欢晒太阳,希望等太阳不那么猛的时候,才到湖边拍照,所以选择先逛鱼市。早就听说贝加尔湖的鱼好吃,我们决定先品尝当地的美味佳肴。鱼市,实际上是一个自由市场,以卖鱼为主,也卖水果、蔬菜、饮料和一些土特产。原来听说伊尔库茨克做买卖的人会说一些汉语(因为跟中国比较近,又因为中国游客多),果然如此。我们刚刚走进鱼市,摊贩们就用汉语向我们推销产品:“买鱼吧,好吃!不贵!”我们选了一摊顾客比较多的地方,每个人在那里买了一条暖乎乎的烤鱼(每条150卢布,相当于人民币15元,一条鱼大约一斤)。烤鱼的外层是金黄色,里面却是乳白色的鱼肉,除了油和盐,感觉还有其他一些不知名的配料,一口咬下去,美味上心头。吃完了鱼,太阳依然火辣辣,于是我们找个可以喝茶的餐馆,在那里边喝茶,边聊天。<br></h3> <h3> 下午五点左右,我们才开始去欣赏贝加尔湖的美景。徜徉在贝加尔湖畔,期待着日落时的大美,我们突然做出决定:晚上不回市内住了,就住在贝加尔湖畔,观日落,看日出,饱览贝加尔湖的奇观。掏出万能的手机,运用万能的网络,我马上预订了湖边的两间住房(住一个晚上,每个床位人民币100元),然后放心地拍拍拍。<br></h3> <h3>终于等到了日落时分,夕阳照耀下的湖面金光闪闪。没有期待中的火烧云,没有期待中的彩霞满天,但是天边那微微泛黄的云彩,已经让我们兴奋无比。我们的照相机咔嚓咔嚓地响,记录着各自欢快的心情。西下的太阳,还来不及展示它的绚丽多姿,就被乌云遮住了,我们只好打道回府。到鱼市再看看,烤鱼剩得不多了,卖家还降价出售,每条只需要人民币10元,于是我们每个人又各买一条鱼和一块大面饼,回旅馆吃晚餐。
<br></h3> <h3> 晚上睡觉前,在网上查到第二天的日出时间是凌晨5点,于是我们晚饭后就睡觉。第二天凌晨,我们五点前就起床,往湖边走去,憧憬着日出时贝加尔湖的美。然而,天公不如我们所愿,大清早的贝加尔湖,朦朦胧胧,仿佛戴着迷人的面纱,太阳公公丝毫没有露脸的痕迹。
</h3> <h3> 我们漫步在贝加尔湖畔,清澈见底的贝加尔湖水,是那么的宁静,她静悄悄地在我们身边流淌。</h3> <h3>微风吹动着我们的长发,也吹拂了湖面,掀起层层涟漪。<br></h3> <h3>
天空忽然飘下了小雨,没有看到日出的我们,悻悻地走回旅馆。大约半个小时后,雨停了,我们第二次走到湖边。我们在湖边淘宝,梦想着能从纷杂的鹅卵石中找到一块玉石或者其他的宝石。
<br></h3> <h3>太阳依然羞羞的不肯露脸,我们的淘金梦又无法实现,于是继续沿着湖边走。天渐渐放晴,我们走到一处观景台,那里的一片野花吸引了我们这帮花痴,于是乎,我们就各种摆拍。<br></h3> <h3> 又走到了一个观景台,上面摆放有桌子和椅子,供游客边吃喝边观景。桌面上有一个啤酒瓶,里面的啤酒没有喝干,我们把啤酒瓶当道具,又拍了一组照片。日出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r></h3> <h3>在没有日出的湖边,我们依然流连忘返。贝加尔湖,大美而不语。<br></h3> <h3>不久,又下起了小雨。我们决定回旅馆吃完早餐再出来。 早餐还不错,我们各自点了一份牛肉面,一杯牛奶,每人共23元人民币。牛肉面美味可口,牛奶奶香十足。小雨停了,我们也吃饱了,继续去湖边走。
<br></h3> <h3>一对姐弟俩,弟弟在湖里游泳,姐姐坐在小桥上看着。天气预报说贝加尔湖的温度在9°C至15°C之间,游泳的弟弟可真勇敢。<br></h3> <h3> 清晨的贝加尔湖畔,游客很少。在某个钓鱼区,一个孤寂的钓鱼人激起了我的遐思。从背影上看,他是那么的专心致志,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一定是一个钓鱼高手。泱泱的湖面,却深不可测,给人一种地老天荒的感觉。看着钓鱼人孤独的身影,我想到了苏武牧羊的历史故事。<br></h3> <h3> 苏武在公元前100年,奉汉武帝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不幸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方威逼利诱,让苏武投降匈奴,但他誓死不降。匈奴单于把苏武流放到北海边(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才释放他回国。苏武在匈奴放羊十九年,历尽千难万苦,依然持节不屈。至公园前81年,方获释回汉。
史书上的北海就是现在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汉书·苏武传》是史书中最早明确记载贝加尔湖地区的文章。唐朝诗人李白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试想当年的苏武,在贝加尔湖附近牧羊19年,只见大漠孤烟直,不见长河落日圆,何等的凄惨!
<br></h3> <h3> 歌曲《贝加尔湖畔》唱的是爱情,歌词情意缠绵,又略带忧伤。“两个人的篝火,照亮整个夜晚......多少年以后,如云般游走。那变换的脚步,让我们难牵手......” 贝加尔湖从中国领土变成俄罗斯领土,“多少年以后,如云般游走。那变换的脚步,让我们难牵手......” 用这几句歌词来表达中国人的失落感,好像也合适。<br></h3> <h3>跟海参崴市(俄语叫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意思为“控制东方”)一样,伊尔库茨克市也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后来由于清政府的割让,成了俄罗斯的领土。如今的伊尔库茨克市(英语 Irkutsk,俄语 Иркутск),是伊尔库茨克州的首府,人口约80万,是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俄罗斯最大的飞机制造厂位于该市。伊尔库茨克市是距离贝加尔湖最近的一个城市,被誉为西伯利亚的明珠。
<br></h3> <h3>从莫斯科坐飞机到伊尔库茨克市,需要6小时的飞行时间;若是坐火车,则需两天两夜。因为地处西伯利亚的荒凉极寒地带,以前的伊尔库茨克省,曾是著名的流放地,列宁、斯大林、十二月党人等都曾被流放到那里。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苏武也曾被匈奴流放到贝加尔湖边。<br></h3> <h3>伊尔库茨克市内的景点,大多数在安加拉河畔。贝加尔湖有三百多条河流入,但只有安加拉河是从湖里流出的河。
</h3> <h3>安加拉河面波光粼粼</h3> <h3>伊尔库茨克市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四线城市吧,十分老旧。莫斯科市和圣彼得堡市的楼房可谓鳞次栉比,而伊尔库茨克市内的建筑物则稀稀拉拉,路两旁的楼体常常能看到斑驳的墙面,年久失修的样子。然而,正是这些古旧的建筑物,在街旁低声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br></h3> <h3>坐落于安加拉河岸边的西伯利亚开拓者雕像,建于2011年9月14日,是为纪念伊尔库茨克建城350周年而建的。河的两岸,是伊尔库茨克城最早建市的地方。在这寒冷、荒芜的地方,开拓者们通过艰苦奋斗,建起了美丽伊尔库茨克市。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br></h3> <h3> 伊尔库茨克大马戏团剧院旁的一尊雕像,是为纪念尼古林而制作的。尼古林是戏剧大师,是俄罗斯大马戏团的创始人。大师身旁的狗,是他生前的爱犬,据说这只狗和他在同一天死去,与他合葬。俄罗斯尼古琳马戏团成立于1880年,是世界马戏发展史上最早的马戏团之一。 <br></h3> <h3> 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往往可以从那里的教堂开始。
伊尔库茨克市的基洛夫广场旁,有三座建筑风格各异的教堂:主显荣大教堂,始建于1693年,是伊尔库茨克第二古老的建筑物,至今保存完好。教堂各层由长方形、圆柱形、三角形组合在一起,颜色鲜艳,看上去颇像小孩子的积木玩具。教堂有两个金色洋葱头状的穹顶衬托着,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个教堂现在是伊尔库茨克大学神学院。
</h3> <h3> 斯帕斯卡娅教堂(Храм Спаса),街头旅游指示牌的英语名称是“Church of Our Savior”,因此也叫救世主教堂。这是一座建于18世纪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白色的墙壁和绿色的屋顶搭配得很和谐。该教堂是伊尔库茨克的第二个石头建筑物。
</h3><h3><br></h3> <h3> 波兰人教堂是伊尔库茨克市唯一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始建于19世纪,尖尖的屋顶展示着典型的哥特式风采。历史上曾经有二十多万波兰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信奉天主教。大多数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俄罗斯政府允许波兰人修建自己的教堂,实属不易。这原来是一座木制的教堂,被焚毁后,又在原地建起了如今的石头教堂。
</h3><h3><br></h3> <h3> 位于市政厅前面的二战胜利圣火广场,火炬燃烧着永不熄灭的圣火,是为纪念二战时期为国捐躯的先辈们而建的:“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h3><h3><br></h3> <h3>伊尔库茨克市的街道虽然古旧,却非常清洁,看不到地面上的垃圾。在河边,离大街比较远的地方,也很干净。<br></h3> <h3> 这里,我想吐槽一下俄罗斯国内航空公司。我们从莫斯科飞伊尔库茨克市,飞了六个小时,托运的行李箱需要另外付费,选座位需要付费,而且飞机上不提供任何免费的食物和饮料,只提供饮用水。更为糟糕的是,到达伊尔库茨克飞机场时,我们四个人的行李箱,只出了三个,左等右等,其中一个同伴的行李箱就是不出现。我们在焦急中等待,发现另外二三十个人也在焦急地等待行李。由于托运的行李箱没有跟着人同时到达,飞机场工作人员告知说,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够领取。我们需要先排队填写一张表格,留给机场的工作人员。填写表格的时候,一些俄罗斯人在骂骂咧咧。<br></h3> <h3> 没有拿到行李箱的同伴不懂英语,所以我帮她填写表格。我拿过表格一看,傻眼了:那个表格是全俄文的,里面大概有二十个信息点需要填写。我想找一份英语表格,但是没有。怎么办?我到俄罗斯旅游之前的一个月,稍微自学了一点点俄语,这会儿在飞机场用上了。飞机场提供了一个填写样本,我看了一下,感觉大多数内容是可以抄样板的,只有几个内容,如姓名、护照号码、箱子的型号和颜色,以及在伊尔库茨克居住的地址,需要自己填写。我硬着头皮用俄语把表格填写好了,交给工作人员,然后她给了一张回执单。她叽里咕噜跟我说了一堆俄语,我猜想她是告诉我说明天到飞机场领取行李。还好,从我们的住处到飞机场,有公共汽车,票价很便宜,一张票20卢布 (人民币2元钱)。凭着头一天的那张回执单,我们第二天到飞机场取回了迟到的行李。
这件事情实在糟糕,没有及时拿到行李的同伴,在贝加尔湖畔玩的时候,时不时唉声叹气。<br></h3> <h3> 尽管在飞机场遇到一点小麻烦,我们的贝加尔湖之旅,还是一场开心之旅。有同伴表示,她冬天还要到贝加尔湖看蓝冰。<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