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敕勒川,阴山下。</h3><h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h3><h3>天苍苍,野茫茫。</h3><h3>风吹草低见牛羊。</h3><h3>这样的景象不止一次出现在脑海里,幼时读书的时候就有个愿望,一定要去草原体会蓝天白云绿草地漫山遍野是牛羊的这种辽阔。今年八月,有缘去内蒙,去实现和草原的这个约定。于是直飞呼伦贝尔的满州里。</h3><h3>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级行政区划,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因境内有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h3> <h3>满洲里是由呼伦贝尔市代管的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和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准地级市,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境内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h3><h3>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北部,东依大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联邦。</h3><h3>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俄语名“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为“满洲里”。</h3><h3>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被誉为“东亚之窗”。</h3> <h3>满州里是边境城市,毗邻俄蒙。为了彰显我泱泱大国风范,一到晚上,整个满州里灯火辉煌,和俄方的黑灯瞎火形成鲜明对比。的确显示出中国🇨🇳的繁荣与富强。</h3> <h3>夜景相当漂亮,并且都是俄式建筑。当晚入住满州里国际饭店,给了我们近距离体会俄罗斯的风情的机会。</h3> <h3>俄罗斯美女</h3> <h3>街头跳舞的俄罗斯少男少女</h3> <h3>来到呼伦贝尔,当然得去看草原。先去的是186彩带河。它位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草原,与俄罗斯外加贝尔边境区最大的村镇—杜罗伊隔河相望,彩带河属于典型的湿地风光。远处的房子就是俄罗斯的杜罗伊镇。</h3> <h3>为什么叫186彩带河?一直不明白起这个名字的原因。是因为它有186条河,还是它有186道弯,或是它有186种颜色?到了才知道是因为它是沿着祖国北疆边防线行驶186公里处的一条河,是额尔古纳河的一处自然景观。</h3> <h3>那些栅栏就是国界。</h3> <h3>《敖包相会》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一直以为敖包是象蒙古包样的房子。看到真实的敖包才知道敖包是内蒙古一种重要的祭祀载体,和藏区的玛尼堆异曲同工。最早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然后跨马上路。敖包相会”意思就是:牧民们每年在六七月间祭敖包,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姑娘和小伙子则借此机会躲进草丛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h3> <h3>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h3><h3>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h3> <h3>猛犸象,也叫毛象(长毛象),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动物。其外貌身高体壮,四肢粗壮,脚生四趾,头颅很大。母象的象牙普遍在1.5米至2米。而公象的牙可以长达2.2至2.5米。身上披着金、红棕、灰褐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内蒙古满洲里扎赉诺尔露天煤矿,工人们在达兰鄂罗木古河道上进行剥离作业时发现猛犸象古生物化石,随后相继又发现两具猛犸象古生物化石,由此揭开了这一地区古生物生存的历史研究。</h3> <h3>猛犸象生存年代距今已经有几万年以上的历史。最初它们生活在纬度比较高的欧亚大陆北部。猛犸象厚重的皮毛以及脂肪层,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寒冷而存活下来。随着地球变暖,生存环境改变,它们陆续灭绝。现在只有化石了。</h3> <h3>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目前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较大的湿地,也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额尔古纳湿地位于大兴安岭西北侧,额尔古纳河的东岸,总面积为156.31万公顷,属于额尔古纳河及其支流(根河、得尔布干河、哈乌尔河)的滩涂地。这里不仅能欣赏以白桦、灌木为主的观赏林带,还可享受除原始森林外所有的优美景色。额尔古纳湿地涵盖了额尔古纳除原始森林外几乎所有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h3> <h3>马蹄岛,传说是成吉思汗的战马马蹄留下的。现在这只马蹄印为额尔古纳市的标志。800多年以前,额尔古纳河流域的“蒙兀室韦”部落诞生了一个手握凝血的婴儿,名叫铁木真——他就是后来称雄世界、拥有世界最大疆域的成吉思汗。1207年8月,45岁的铁木真带着亲眷回额尔古纳寻根祭祖,沿着额尔古纳河、根河北上,当行走到西山脚下时,从树林里突然窜出一只猛虎扑向铁木真,谁知铁木真的坐骑一声嘶鸣打起了立站,前蹄狠狠地踏在老虎腰间,用其全力把老虎深深地踩进泥沼里,然后一个猛冲越上山岗。铁木真擦了擦头上的冷汗,拨马回头看去,只见战马刚才用力踩下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蹄坑,坑面热气腾腾,泥浆翻滚。待热气慢慢散去,泥水不再翻滚,老虎的头皮渐渐从泥水中露出来,才知道老虎已在泥沼中窒息而死。这时,铁木真伸手拍拍一直打着响鼻的战马,感谢它又让自己躲过一劫。几年以后,战马的蹄印渐渐长出了树木和花草,形成了一个三面环水的小岛,也就是我们眼前的“马蹄岛”。</h3> <h3>同心岛</h3> <h3>S湾</h3> <h3>远眺额尔古纳市区</h3> <h3>晚上住室韦。一开始还觉得纳闷,怎么还住市委?接待规格够高的。到了才知道是室韦二字。室韦镇地处内蒙古最北,中俄边陲的小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俄罗斯民族乡之一。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是蒙古族发祥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境内,主要由室韦蒙古族发祥地区域和恩河俄罗斯民族村区域组成,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现行最北部的乡(镇)之一。小镇现居住着1800多口人,其中华俄后裔占63%。现保存有大小城遗址10余座,有较深的含蒙古族寻根、祭拜、观光、考察等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获得“2005.CCTV全国十佳魅力名镇”的称号。</h3> <h3>木刻楞是俄罗斯族典型的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结实耐用等优点。木刻楞在墙裙之下,一般选用大块石料做基础,中间用粗长圆木叠罗或用宽度不等的长条木板钉就成墙壁;上部房檐、门檐、窗檐是背饰重点。</h3> <h3>我们住的木刻愣酒店。</h3> <h3>百年历史的木刻楞</h3> <h3>烤全羊。吃全羊讲究不少,要由尊贵的客人敬酒,用右手无名指蘸酒三下,第一下弹向天空,是敬天;第二下弹向大地,是敬地;第三下摸摸自己额头,是敬祖先。最后用刀在羊背上划上十字(代表十全十美)或丰字(代表丰收)刀痕,才可以大快朵颐。据说这个习俗是成吉思汗留下的。早些年,成吉思汗的父亲被敌对部落用药酒毒死,又想毒死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碍于情面,又不得不赴宴。于是,敬第一碗酒时,用右手无名指(带银戒指,可验毒)蘸了一下酒,发现有毒就泼了敬天了,第二碗酒又蘸了一下,还是有毒就又泼了敬地了,直到第三碗才没有毒,蘸了以后放到额头仔细看了看,确认无毒才喝了。自此,蒙古人敬酒有了"三弹"之说。</h3> <h3>白桦林景区距额尔古纳市市区40公里处。传说成吉思汗的千军万马途经此地时,认为这是吉祥的化身,并在这里驻足休憩,安营扎寨;而来这里采伐的俄国人在赞叹她美丽的同时亦放下屠刀,于是,一首优美动人的俄罗斯歌曲《白桦林》应运而生并传唱多年。 </h3> <h3>白桦林景区占地面积近1000公顷,是距市区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被誉为“纯情树”的白桦树婀娜多姿,笔挺的枝干仿佛深入天空。白桦树是额尔古纳的市树,额尔古纳的白桦林与别处不同,洁白的树干仿佛继承下了欧洲的血统,枝干上的稀疏黑色仿佛从天空落下的黑色雨点,风干在枝干上。两边路边的白桦树林在阳光中显得宁静而美丽。一棵棵挺拔的白桦树,洁白、高耸、柔韧,置身林中,整个人都变得纯粹</h3> <h3>请把手机横着看</h3> <h3>白桦树的用处十分广泛,桦皮可以做屋顶防雨材料,又可以引火,是制作桦皮画、桦皮饰品上好原料。</h3> <h3>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是中国保存完好的草原,有"牧草王国"之称。</h3> <h3>呼伦贝尔草原风光优美、景色宜人,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绿色,有延绵起伏的大兴安岭,还有美丽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这里被人们盛赞为北国碧玉,人间天堂。</h3> <h3>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h3> <h3>收割完的青草打成了卷准备出售,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青草含有多种中草药,适合作牛羊饲料,远销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h3> <h3>套娃景区,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俄边境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唯一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套娃形象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旅游度假景区,是以满洲里和俄罗斯相结合的历史、文化、建筑、民俗风情为理念,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俄罗斯特色风情园,是满洲里标志性旅游景区,广场集中体现了满洲里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特色和三国风情交融的特点。</h3> <h3>套娃酒店是呼伦贝尔地区规模最大的主题酒店,以俄罗斯套娃形象为外观,20层,通高72米。设计以欧式风格为依托,融入套娃主题元素,房总量超千间,酒店内设360度全视野观光电梯,店内用百余幅欧式艺术壁画与2000余件俄罗斯珍贵展品形成了大型艺术连廊景观,使游客在移步换景中,体验皇家贵族般的精致奢华。</h3><h3>酒店只接待会员,没有会员卡的竟然不让进,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h3> <h3>俄罗斯的马戏水平很高,空中飞人、马术很刺激,尖叫声连连。</h3> <h3>扎赉诺尔区政府</h3> <h3>呼伦湖又名达赉湖,与贝尔湖互为姊妹湖。当地牧人称它为“海一样的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东北地区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淡水湖。</h3> <h3>上古时期,蒙古族部落里有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子叫贝尔。妖魔莽古斯带领着狼虫虎豹杀向了草原,他依仗头上带着的两颗神力无比的碧水明珠,肆虐着草原,河水被吸干,牧草枯黄,牲畜倒毙。施放弥天的黑雾抢走了呼伦姑娘。贝尔为了草原,为了呼伦姑娘,与妖魔莽古斯拼杀。呼伦假意取悦莽古斯:“你头上的明珠若给我一颗,日后便应允你的愿望。”莽古斯忘乎所以,连声说好,把其中的一颗递给了呼伦。呼伦知道一颗珠子就是一汪碧水,为了滋润草原,她毅然把珠子放入口中,訇然化作茫茫碧水。莽古斯傻了眼,身上少了一颗珠子,神力减少了一半,贝尔追上了莽古斯,拉开张如满月之弓,一箭射中了他的心窝。贝尔缴获了另一颗明珠,带着胜利的喜悦四处寻找呼伦,这时才知道呼伦已化作滋润草原的女神。悲怆的贝尔发誓永远守护在呼伦的身边,当即吞下了另一颗珠子,顿时呼伦湖之南又出现一泓碧水。乡亲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把这两座湖分别取名呼伦湖和贝尔湖。</h3> <h3>呼伦湖内有一个人工小岛叫“湖心岛”,1997年修建于呼伦湖小河口生态旅游景区,成为景区的标志性建筑。</h3> <h3>满洲里国门,位于满市西部中俄边境处我方一侧的乳白色建筑。国门总长105米,高43.7米,宽46.6米,2008年建成。国门庄严肃穆,在国门乳白色的门体上方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大字,上面悬挂的国徽闪着的金光,国际铁路在下面通过。现在的满洲里国门是第五代国门。耗资8000万元,历时一百天建成。</h3> <h3>俄罗斯国门,相对来说,比我们的逊色不少。</h3> <h3>满洲里国门与俄罗斯国门之间怕第41号界碑,面向中方一侧,界碑高1.2米,材质为花岗岩,庄重、威严而神圣。每一位游客来这里都一定会站在这里同界碑拍一张照片,作为珍贵的纪念。此界碑正面为汉语,背面为俄语,是祖国领土的象征,庄严神圣,不可侵犯。</h3> <h3>陈列在这里的是一台1940年日本制造的“亚西亚”型蒸汽机车,机车下面的铁轨是1925年苏联制造的43铁轨,这台机车在中华大地上奔驰了半个多世纪,演绎了生命里程的“三部曲”,留下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建国初毛主席就是乘座这台机车牵引的火车出访苏联的。机车号是 “1861”,“18”代表的是满洲里到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的距离,即18里。“61”是代表毛泽东在满洲里期间,曾对驾驶这辆火车头的司机长说过六句话:一定要与苏联同志搞好友邻关系,一定要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相互团结,一定要保障军用列车的安全,一定要多学文化,一定要克服天气寒冷带来的困难,一定要注意身体。毛主席回国后,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号召。从1950年到1965年,这台机车欢快地驰骋在祖国建设的钢铁运输线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因此,满洲里人民又命名它为“满洲里号”。</h3> <h3>第一代和第二代国门</h3> <h3>第三代和第四代国门</h3> <h3>离开了呼伦贝尔,转战东北哈尔滨。斯大林公园是松花江畔避暑游览地,与太阳岛隔江相望。建于1953年,原名"江畔公园",是为了纪念哈尔滨人民战胜两次特大洪水而建立的。全长1750米,是顺堤傍水建成的带状形开放式公园,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 公园以防洪纪念塔为中心,以仿造俄罗斯古典式建筑风格和遍布全园的“五色草花坛”,以及分布在绿地之间的“天鹅展翅”、“三少年”、“起步”、“跳水”、“舞剑”等十六组艺术雕塑而驰名海内外。</h3> <h3>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目前哈尔滨开埠以来最年轻的一类保护建筑。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 。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基前的喷泉,象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民,正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塔身中部浮雕雕刻着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 、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集中描述了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描绘了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生动场面。</h3> <h3>松花江是中国七大河之一,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涵盖东北四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h3> <h3>松花江铁路大桥(钢架桥梁)是哈尔滨铁路局修建最早的大桥之一。又称滨州铁路哈尔滨松花江大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东侧。为哈尔滨市道里、道外两区的分界桥。这座始建于光绪二十六年--二十七年(1900-1901年),2016年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世纪桥梁告别了他的历史使命!<br></h3> <h3>东北铁锅炖</h3> <h3>最后的压轴是长白山天池,遗憾的是雨大雾浓风疾,白茫茫一片啥也看不见。只好简单转了转,有缘再来了。</h3> <h3>绿渊潭</h3> <h3>小天池</h3> <h3>长白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