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行

戴剑华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西北版图上,有一条狭长的走廊,它南倚祁连山,北临戈壁沙漠,这就是位于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1936年冬到1937年春天,一支21800余人的精锐部队就在这条走廊中间穿行。这支部队历经半年征战,跨14个县区,战斗一百余场,几乎全军覆没,只有400余人在李先念的率领下回到延安。这支部队叫西路军,她的源头在湖北省红安县。</p><p class="ql-block"> 西路军的将士们把鲜血和生命奉献在了河西走廊,使这块土地经受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这里的每寸土地都流下了历史的沧桑,每处遗迹都记录着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瞻仰的战斗遗址。</p> <p class="ql-block">  为征集西路军和红二十五军的文物、照片、文献资料,我们一行四人追寻西路军足迹,从红安出发,经湖北、河南、陕西、宁夏、内蒙、青海六省,历时16天,行程600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站到达甘肃会宁。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参观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陈列馆主展厅由三个单元组成,分别按红一、二、四方面军不同长征路线,以丰富的图片、实物为主体,辅以多媒体场景,完整反映了红军光辉的战斗历程,生动再现了会宁会师的壮观场面。</p><p class="ql-block">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楼与周围的三军会师纪念塔、会师联欢会址、革命文物陈列馆、将帅碑林等景点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途中留下了很多珍贵文物,在众多的文物中,我们看到了红安籍红军战士李道存的党员登记表和赵文友在长征途中从事宣传用过的三弦琴。听讲解员讲述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心潮澎湃,激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  8月1日,我们到达靖远县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1936年10月24日夜,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按照中央军委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的战略部署,在靖远以北的虎豹口强渡黄河,红四方面军总部和第九军亦西渡黄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韩亮馆长亲自介绍陈列内容</p> <p class="ql-block">  红三十军伐木造船用过的工具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  寻访红三十军、红九军渡河处——靖远县虎豹口。虎豹口位于靖远县乌兰镇河靖村西2公里处,距县城约5公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渡口,历来为兵家所重视。</p><p class="ql-block"> 24日晚11时,李先念、程世才发出渡河命令,先头部队以迅猛的动作,突破了敌人的防线,至30日,红军三十军、九军、五军共21800余人全部渡过黄河,从此踏上了浴血奋战的悲壮征程。</p> <p class="ql-block">  壮士们的脚步己经远去,而黄河水依旧东流着。站在先辈流过血的黄土地上,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水,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  红军渡过黄河后,在景泰组成西路军,在这里战斗了14天。我们追寻红西路军三十军的足迹来到景泰县,考察景泰县双龙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军军部旧址。李先念、程世才等领导在双龙寺指挥了一条山战役、西林战役、大芦塘战役、城北墩等战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考察景泰县一条山战役纪念馆。纪念馆陈列分:强渡黄河、景泰激战、军民鱼水情、征战河西四个单元,图文并茂,真实地再现了渡过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的红30军、红9军在景泰境内辗转作战14天,经历大小战斗10余次的革命历程。</span></p> <p class="ql-block"> 景泰县西路军研究会会长李树江老人带领我们一行寻访一条山战斗遗址。</p><p class="ql-block"> 一条山地区,除了几个堡寨和一条数十米高的长长小山丘外,周围尽是荒凉而坚硬的戈壁滩。不仅缺粮,更严重的是缺水,将士们口干唇裂,忍受干渴的折磨,靠坚强的革命毅力,与敌展开了一场惨烈的争夺战,多次击退马步芳部的进攻,共歼马部2000余人。一条山战役是西路军渡河之后与马家军打的第一场大规模的硬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为了赶行程,我们冒雨前往古浪县。</span>1936年11月9日,西路军分左右两翼向古浪挺进。</p> <p class="ql-block">  参观古浪战役纪念馆。古浪战役纪念馆以鏖战古浪、鱼水情深等集中展现红西路军在古浪境内浴血奋战的革命历程。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将我们带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1936年11月10日,红九军进至古浪干柴洼地区,遭到马匪三个骑兵旅的围攻和追击,干柴洼四面高山,中间低洼,易攻难守,经两天激战后,摆脱敌人,进抵古浪城。16日拂晓,敌集中三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及四个民团,向古浪猛攻。九军苦战三天,歼敌2000余人,自身伤亡2400余人,军长孙玉清负伤,军参谋长陈伯稚、二十五师师长王海清、二十七师政委易汉文均<span style="font-size:18px;">等20多名军、师、团级干部壮烈牺牲,</span>部队被迫撤到四十里铺休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拜谒古浪县西路军烈士陵园</span></p> <p class="ql-block"> 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向西路军英烈深深鞠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致敬,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军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祭拜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烈士墓🙏🙏🙏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青山处处埋忠骨,古浪大地最有情!亲人啊,大别山的儿女看你们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  寻访武威市四十里铺战场遗址。1936年11月22日至24日,敌人以五个团的兵力在武威四十里铺向西路军发起猛攻,红三十军八十八师依托铺寨数度与敌厮杀,毙敌700多人,自身伤亡500多人。</p> <p class="ql-block">  瞻仰永昌县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走近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向革命先烈致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考察永昌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与钱文民馆长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钱文民馆长介绍西路军与马家军在永昌的战斗情况,并带领我们考察战场遗址,祭拜牺牲在永昌县的西路军烈士</p> <p class="ql-block">  红安籍革命烈士刘理运长眠在这里。刘理运是红九军二十七师师长,是牺牲在永昌地区的红军最高将领。11月23日,红九军到达永昌县八坎,二十七师驻守永昌县城附近,在此与敌对峙近一个月,12月下旬,敌五个旅和七个民团,向永昌县城及附近公路沿线发起猛烈攻击。刘理运指挥红二十七师在二十里铺一带与敌人多次激战,打退敌人十多次进攻,消灭敌人数百人。12月25日,敌步骑兵千余人向二十里铺猛攻,双方激战一整天,战斗中,刘理运和百余名红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  我们日夜兼程,晚8时到达张掖市</p> <p class="ql-block">  与张掖市党史研究室郭主任等座谈,听西路军研究专家陈金荣老师讲西路军的悲壮历史和感人的英雄故事。</p> <h3>  到高金城烈士纪念馆等地拍摄、征集资料。</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前往临泽县,拜谒西路军烈士陵园,向西路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西路军在临泽苦战70多天,经历大小战斗40余场次,其中牺牲百人以上战斗10多次,消灭敌人1万多人。陈海松、熊厚发等7名军职和70多名团职以上优秀将领及6000多名年轻的红军战士把鲜血和生命奉献在这里。临泽因此成为西征时间最长、战斗规模最大、战斗遗址和伤亡人数最多的地方。</span> </p> <h3><font color="#010101">  祭拜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公墓🙏🙏🙏</font></h3> <p class="ql-block">  考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纪念馆,张雁主任给我们赠送珍贵资料。</p> <h3>  考察倪家营汪家墩碉堡遗址。倪家营子当年有大小村庄40多个。倪家营战斗是西路军以自己最后的力量,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最后决战。</h3> <h3>  参观李先念当年栓过战马的树桩,睹物思人,将军英勇善战的形象仿佛屹立在我们面前</h3> <h3>  考察倪家营缪家屯庄西路军总指挥部遗址</h3> <h3><font color="#010101">  1937年2月28日晚,红西路军到达三道柳沟后,西路军指战员们顾不上休息,立即抢修工事,与敌展开战斗,在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困境下与马敌苦战十一天,歼敌数千人,但红西路军也伤亡700多人,三道柳沟是红西路军撤离倪家营子,进入祁连山区前进行的最后一次成建制、有规模的战斗。</font></h3> <p class="ql-block">  寻访梨园口战斗遗址。梨园口位于临泽以南,是进入祁连山脉的一个山口。两边是对峙的几座山峦,中间有条蜿蜒伸向山里的干涸河床。3月,红西路军将士冒着严寒,凭着顽强的毅力,用两条腿和敌人的骑兵争时间,抢占梨园口,控制进入祁连山的要隘。然而部队刚刚到达,敌人的骑兵也跟踪而来。为掩护前锋红三十军和总部,担任西路军后卫的九军将士拼命与敌争夺梨园口两侧的山头,不到半日,九军仅剩的半个团约1000余人仅有少数人突围,军政委陈海松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  祁连山脉书不尽铁骨忠心,戈壁黄沙掩不住先烈英名!我们走近梨园口战斗遗址纪念碑,向西路军英烈默哀致敬!<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风雨兼程驱车前往高台县。高台战役是西路军史上最惊心动魄、最悲壮、最惨烈的一战。瞻仰高台西路军烈士陵园,向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祭拜西路军阵亡烈士公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跨过千山万水只为看您一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听赵治金馆长、陈殿才馆长给我们讲述西路军的悲壮故事。</p> <p class="ql-block">  1937年初,红五军遭到六倍于己的敌人的包围,军长董振堂率领全体将士与敌人进行殊死战斗,血战九天八夜,终因寡不敌众,兵殇高台。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2000余人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  在高台县西路军纪念馆,我们被一组从敌伪档案中缴获的照片紧紧地吸引。其中一张照片,一条板凳中央并排放着三颗血淋淋的人头。那是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红九军军长孙玉清。</p> <p class="ql-block">  另一张是红五军16岁的护士长被蹂躏后钉在大槐树上的照片。我们的心被一种浓厚的悲愤情绪所笼罩。盛夏的阳光溢满陈列室,我们站在英烈的照片前久久不愿离去,总觉得有股热浪不断地冲击着眼眶,眼前变得模糊了……</p> <p class="ql-block">  在西路军部队里,有一支中国红军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女性军人建制——妇女先锋团,王泉媛任团长。这支队伍由1300多名女战士组成的,她们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 ,与男同志一起踏冰卧雪,冲锋陷阵。</p><p class="ql-block"> 1937年3月,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与国民党军展开激战,西路军总指挥部、9军、30军和由王泉媛任团长的妇女抗日先锋团被敌人围困,为了冲出重围,妇女先锋团担起重任,阻击马家军装备精良的骑兵师,最终弹尽粮绝、陷入绝境,1000多名女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王泉媛带领秘书李开芬等5名女战士在祁连山区与敌人周旋一个多月后被捕,深陷囹圄。连续三天三夜的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饱受严刑与凌辱,王泉媛始终没有屈服。1939年她找到一个机会,逃出虎口东躲西藏找到组织。其余的女战士或被俘虏受尽折磨和遭到马家军的凌辱,只有少部分人离散民间存活下来找到组织。</p> <p class="ql-block">  西路军女干部曾广澜,丈夫是红25军军长蔡升熙,蔡军长在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的最后一仗牺牲,她匆匆埋葬丈夫,就背着未满3岁的女儿蔡萍迹随军转战,踏上艰难悲壮的西征路,浴血百战,被捕关押、历经磨难,死里逃生回到延安。</p> <p class="ql-block">  四川籍西路军前进剧团女战士陈淑娥,是红九军军长孙玉清妻子,为保烈士骨血,被迫忍辱偷生。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4, 34, 34); font-size:18px;">  红安籍西路军女干部张茶清,担任红九军妇女工兵连二连连长。因伤被俘后,被关进马匪军的监狱,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回到延安。</span></p> <p class="ql-block">  红安籍西路军女战士何福祥,妇女独立团二营营长。1937年3月中旬,西路军在肃南县的石窝山分兵,她和仅存的400多名女红军在掩护大部队转移时被俘,被敌人押送至青海西宁,在给敌人挑水做饭时逃走。后被马匪抓进监狱,受尽折磨。出狱后在甘肃一带流浪,后被组织营救。</p><p class="ql-block"><br></p> <h3>  穿越茫茫的戈壁滩,从内心去感受当年西路军的艰辛。</h3> <p class="ql-block">  前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p> <p class="ql-block">  寻访红西路军马场滩战斗遗址</p> <h3><font color="#010101">  参观石窝会议纪念馆。</font>石窝会议纪念馆布展分为浴血河西铸功勋、慷慨悲歌梨园口、碧血遍洒马场滩、巾帼赴难康隆寺、情怀永系石窝山、千秋绝唱映祁连6个单元,展示西路军的悲壮历程。</h3> <p class="ql-block">  瞻仰红西路军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  前往肃南县康乐镇寻访西路军战场遗址</p> <p class="ql-block">  寻访康隆寺遗址。1937年3月13日,西路军余部继续向康龙寺进发,冰天雪地、朔风呼啸。西路军总指挥部到达康龙寺,红三十军余部二六八团在此又与敌展开激战。妇女先锋团慷慨赴难,数百名女战士血染康隆寺。</p> <p class="ql-block">  寻访石窝会议遗址。1937年3月14日傍晚,在肃南红石窝山召开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史上重要的,也是最后一次军政委员会扩大会议——石窝会议。会议作出三项决定:1、将现有人员编为3个支队,就地分散游击;2、陈昌浩、徐向前离开部队,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3、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由李卓然、李先念、李特、曾传六、王树声、程世才、黄超、熊国炳8人组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按照石窝会议决定,李卓然、李先念以三十军为主组建支队,西路军工作委员会随此支队行动;王树声以九军为主组建支队;张荣以总部及后勤人员、伤病员为主组建支队。随后,各支队分头出发,开展活动。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要领导人离队东返向党中央汇报情况,陈昌浩,徐向前在寒风凄厉的夜色中,含泪告别了战友,向东潜行而去。右支队和中支队在敌人的反复“清剿”中,损失惨重,大量人员牺牲或因伤因病被俘。两个支队的部分战士在当地群众帮助下历经千辛万苦,单独或结伴返回革命队伍,有一些返回老家。绝大多数则被俘、流落或壮烈牺牲在千里祁连山区。少数干部历尽艰辛走回陕北。</p> <h3><font color="#010101">  到达瓜州市。1937年4月,李先念、程世才等率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近千名指战员,经43天艰苦跋涉,终于走出雪山,进入安西境内,分别在蘑菇台、十工村进行短暂休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石包城遗址,位于内蒙肃北(原属安西)境内,1937年4月16日,李卓然、李先念支队900余人,经过30多天的艰苦行程,从安西东南的龚岔口走出祁连山到达石包城。</font></h3> <p class="ql-block">  在红西路军石包城休整纪念碑前,宋利安馆长讲:李卓然、李先念支队到达石包城后,在此作休整,李先念支队月余艰难行进祁连山中,在这里第一次吃到青稞。</p> <h3><font color="#010101">  红西路军蘑菇台会议旧址陈列室。</font></h3> <h3>  红西路军蘑菇台军事工作会议旧址</h3> <h3><font color="#010101">  突围进入祁连山的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考察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  瞻仰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李卓然墓</p> <h3>  红西路军红柳园血战纪念碑。1937年4月26日,红西路军西行支队与国民党军队在红柳园殊死拼战。</h3> <h3>  左支队1000余人在李先念、李卓然、程世才、李特等人带领下沿祁连山向西运动。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和艰辛,以惊人的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在祁连山中腹地艰苦战斗43天,跋涉840公里,经历了罕见的人间苦难,高举弹痕累累的战旗从酒泉瓜州县境内冲出祁连山,到达新疆星星峡。<br></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西路军到达星星峡受到党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的欢迎。最终抵达新疆,回到党的怀抱,为我党保存了一批宝贵的精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结束河西走廊行程,驱车前往西宁。</font></h3> <p class="ql-block">  经过被押解至西宁的西路军将士途经地——民乐县扁都口</p> <h3><font color="#010101">  远眺终年积雪的祁连山,想想当年西路军为躲避马家军的追杀,零下30多度的寒冷天气在山上穿行是何等的艰难!</font></h3> <h3>  行进在祁连山中</h3> <h3>  当年马匪押解孙玉清军长及西路军将士至西宁的小道,也是甘肃通往西宁的交通要道——达坂山</h3> <p class="ql-block">  到达西宁市,瞻仰西路军烈士陵园,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西路军并未在此战斗,马家军将被俘的5000余红西路军将士押解至西宁后,肆意践踏,活埋1000余人,秘密杀害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军长孙玉清等。1955年,正值“谈西色变”之时,西宁群众自发将500多位红军的尸骨收捡一起,以墓祭之。后得到西宁市政府重视,建馆以纪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瞻仰西路军烈士公墓</p><p class="ql-block"><br></p> <h3>  跪拜红安籍西路军将领孙玉清烈士墓!</h3><h3> 🙏🙏🙏😭😭😭</h3><h3> </h3> <h3>  孙玉清被敌人押到西宁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马步芳亲自召集军政要员,在伪省政府审讯孙玉清。孙玉清从容走进审讯室,义正词严地驳斥了敌人对红军的蔑视。马步芳软硬兼施,让孙玉清见被押的妻子和其他红军战士。孙玉清告诉妻子不要害怕,并抓住有利时机鼓励被俘的红军战士。敌人的劝降措施被彻底粉碎。<br></h3><h3>  1937年5月下旬,敌人将年仅28岁的孙玉清残酷杀害,并割下他的头颅送到蒋介石那里邀功请赏。</h3> <p class="ql-block">  到达兰州市。考察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得到西路军研究专家、八办原馆长朱永光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征集到大量珍贵图片、史料。</p> <h3><font color="#010101">  参观红军联络处</font></h3> <p class="ql-block">  在西路军专题展览中,我们看到了当年红九军军长孙玉清给剪台子村民请求援助的亲笔字条。</p> <h3>  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和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营救西路军将士共计4424人。</h3> <p class="ql-block">  各省红西路军流落人员共计4917人</p> <h3>  1937年12月底,毛泽东在同李先念、李卓然、程世才、李天焕、郭天民、曾传六的谈话中指出:“西路军战斗到最后,由你们带领一部分同志,排除万难到达了新疆,这种坚定的行为,除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其他任何军队也做不到的。”</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83年2月,邓小平在《李先念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上批示,”赞成这个说明,同意全件存档。”</span></p> <p class="ql-block">  2001年11月7日,江泽民在纪念徐向前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指出:“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他奉中央军委命令,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指挥部队与敌人血战4个多月,有力的策应了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9年6月26日,胡锦涛在纪念李先念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讲话指出:“会宁会师后,他遵照中央军委指示,率部突破黄河天险执行宁夏战役计划,随后,担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指挥红30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连续奋战,重创敌军,对配合河东红军战略行动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张掖市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强调:“我心里一直牵挂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他们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从兰州出发前往甘肃平凉市泾川县,征集红二十五军及吴焕先烈士的资料。</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到汭丰镇郑家沟村宝盒子山祭拜吴焕先烈士墓🙏🙏🙏 ,向吴焕先烈士敬献花篮,参观吴焕先烈士生平展览,观看吴焕先纪录片《军魂不朽》。</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李晓京书记和李广学馆长向我们介绍纪念馆的筹展情况,我们对纪念馆的发展规划提出优化建议。</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寻访红二十五军临时指挥部旧址——红军楼,访问王村镇掌曲村72岁的张村义老人,听老人讲当年四坡村战斗及吴焕先烈士牺牲经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寻访、拍摄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四坡村羊圈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达陕鄂交界的漫川关。寻访、拍摄漫川关战斗遗址。1932年11月11日至1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在战略转移途中进抵山阳漫川关以东地区云岭村,被国民党军5个师4万余人四面包围于云岭周围10余里的峡谷之中。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率领下,经过三天两夜激战,全军从张家庄垭口胜利突围。漫川关战斗中,韩亮臣等80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  追寻西路军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p><p class="ql-block"> 西路军两万多将士,面对10倍于己的凶恶敌人,以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气慨艰苦鏖战五个月之久,用血肉之躯坚决执行了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为策应黄河以东红军的战略行动,为争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极其巨大的牺牲。西路军虽然失败了,但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惊天动地的悲壮业绩,让我们感慨不已!激励我们不忘初心,更好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讲好红军的故事! 讲好西路军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