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努力的井底之蛙

Tong_1117

<h3><ul><li>每当黄昏放学回家,常常在周边会多走一段。现在的街道也是高楼耸立,抬头望去就只有电线杆与被楼顶分割地支离破碎的天空。那渐渐发黑的天仿佛一块巨板阻隔在人群中的我与另一个世界。不知为何总是不自觉地感到渺小。可能是因为淹埋于人流和钢筋水泥不知所措,或许是每一个理性动物对浩瀚的复杂情感。<br></li></ul></h3> <h3><ul><li>相似的,从我们的先祖抬头仰望天空开始,人类文明的齿轮便开始转动。当人类在井底吃饱喝足,人抬头张望,深邃的幽空在眼前无限迷人。于是有人说:“我想知道那是什么”。他们踩在彼此的肩膀上,攀登阴冷潮湿的井壁。有的人失手掉了下来,有的人已经遍体鳞伤。但是他们每踩得高一点,视野就会明亮一分。当有人艰苦卓绝地爬到了井口,欢呼雀跃,对底下振臂疾呼,恍惚间又发现自己不过是进入了一个更大的井底而已。又下结论到“天空只有这么大”,然后安营扎寨,等待着新一批勇士的出现。社会的发展,莫过于此。<br></li></ul></h3> <h3><ul><li>我看过一部电影叫《微光城》。将人类在一场灭绝中迁徙到地底避难。为了躲避危险,封闭了通往地上动点道路。当权者为了人类的安全,肯定地说:“上面的世界是一片漆黑”不知过了多久,危机已经解除。当大部分人类安于现状的时候,微光城的危机又一次到来,四位还未麻木的年轻人通过重重阻挠终于返回了地面,发现了世界的真相。他们对未来深信不疑的希望并奋斗曾经感动了我,带着这份少年感,他们没有成为“地底之蛙”。<br></li></ul></h3> <h3><ul><li>人们都说现在一代比一代幸福,我认为最大的改变,就是我们离那个天空越来越近了。我们的教育能基本给每一个人一个火种,能给予更多的世界真相——而在几百年前,这对于平民百姓就只是奢望。为什么会有相当人不能接受弦论甚至量子力学?我认为有一部分人是不敢。有多少人能理解物体速度越大长度越小,能接受“既生又死”是什么状态。因为这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某些结论甚至是“反人类”的。在这个真相违背了社会的道德观和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时,我们对它感到恐惧——就跟远古时期对雷电与火的恐惧一般。但无论如何时代的车轮在转动,人们终会接受它。<br></li></ul></h3> <h3><ul><li>那只井底之蛙,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中,也许不是它没有跳出井底的能力,而是它根本不知道还有更大的世界。对生活永远保持热爱,对世界永远保持好奇,我们这些井底之蛙,才能不断看到更大的天空。正如芝诺所说:“一个人所知越多,他的圆就越大,圆周所接触到的未知就越多。因此,知识越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越多。”无数人前仆后继地对真理的追求,都是在为改变自己是一个井底之蛙而奉献一生。或许我们都是那么微不足道,但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努力。<br></li></ul></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