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i><font color="#39b54a"> 周末,终于有大把的时间陪伴儿子。翻看着《百科知识动物篇》的他忽然提议:妈妈,我们去看动物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满足你的要求。遗憾的是公园里只有几种动物,恰逢园内维修,我们只看到了骆驼和梅花鹿。
</font></i></b>
</h3><h3><br></h3> <h3><b><i><font color="#39b54a"> 既来之则安之,园里走走吧。刚修葺的公园增添了不少景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漫无目的地闲逛,台风过后,天空呈现出真实的蓝,蓝的透彻,蓝的纯洁,蓝的心醉,蓝的让人心旷神怡;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芳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树叶格外翠绿,绿的发亮,绿的耀眼,连小草都青翠欲滴。让我想起“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诗句,忽然看到一棵枫树上红了一簇叶子,可不是秋天来了!</font></i></b><br></h3> <h3><b><i><font color="#39b54a"> 走在木栈道上,儿子时而大笑着奔跑时而嚷着要尿尿,游人也都驻足欣赏着雨后的风景。想着王维的《山居秋暝》,也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空山新雨后,一叶已知秋。黄童松间尿,白叟路上行。
迫不及待发了朋友圈。又觉得这个“尿”实在不太文雅,改成了“笑”字,之前的朋友圈删除,把改后的诗句重新发到朋友圈。</font></i></b><br></h3> <h3><b><i><font color="#39b54a"> 一“诗”激起千层浪,几个朋友纷纷给我建议:松间“笑”改成“闹”,松间“闹”改成“戏”,路上“行”改成“游”。果然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个“尿”字纯属打油诗;一个“笑”字略微文雅点;一个“闹”字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境;一个“游”字搭配着“闹”合辙押韵,更加有了意味;一个“戏”更适合孩童嬉戏玩耍的情景。友人们对文字精益求精的举动,让我想起“推敲”的典故,不就是由贾岛的诗句“僧敲(推)月下门”由来的。</font></i></b><br></h3> <h3><b><i><font color="#39b54a"> 一个语文老师,一定要自己创作,才有更多写作的心得,做文章写诗,反复琢磨,反复斟酌,才能得到最佳的作品。</font></i></b><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