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插队五十周年纪念之二:寻找知青的足迹

我心飞翔

<h1><font color="#333333">今年是中国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我与建国计划先到开鲁县参加纪念活动,再一起到通辽参加标件厂老同事聚会。2018年8月17日清晨、我们从北京乘火车到达开鲁县的东来车站,这里离建国下乡的保安公社很近。原保安公社永丰一队的知青组长桑跃东带车来接站,路径吉日嘎郎吐镇,我为他们在镇政府大楼前留影。左为接站司机叫刘振跃,是村里的会计,中间是桑跃东,右边就是我的挚友孙建国。建国是当年永丰二队的知青组长。</font></h1> <h1>看到大楼前院子里的花草迎着晨曦,郁郁葱葱,树叶垂下来与野菊争艳,甚是好看。</h1> <h1>车子再往前开,又见一片向日葵地,远处是繁茂的树丛。在初秋的晴朗天气下,一派田园风光。</h1> <h1>一位农民在用铁锨引渠灌溉,看到我给他拍照,并得知我们是回乡的老知青,开心的笑了。</h1> <h1>这是片葡萄园地。看来内蒙广袤无垠土地已逐步走向规模化的经营。这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h1> <h1>长长的葡萄架之间是辣椒地,地面上又种着西瓜,立体化混种使土地的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h1> <h1>车子进入永丰乡的新艾力村。开到一个路口,见有几位老乡在晒太阳。跃东问建国这几位你认识吗?自1971年年底选调后就没有回过村的建国,迷茫的摇了摇头说不认得了。这时却有一位矮个子农民走过来,对着建国相了半天面说,你不是孙建国吗!建国也想起这就是原来与知青一起干活的郭发呀!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哎!岁月无情,都已是皓首耄耋的老人啦!</h1> <h1>这时又从土坡上走下一位大个子,经介绍是当年白队长的儿子,世态沧桑呀,白队长的儿子也快成老头啦!</h1> <h1>远处当年的生产队保管王海山拄着拐走过来了,建国赶忙迎上前去。</h1> <h1>当两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时海山大哥已泪流满面。五十年前的五位村干部如今仅剩下了他一位,而对面这个曾经的北京知青娃早已是一家高科技民企的总工。时代的变迁太大啦!</h1> <h1>大家热聊后我给几位在街上拍合影,右边是原政治队长王生之妻。</h1> <h1>我掏出手机交给司机,然后我与跃东也加入了合影。</h1> <h1>暂时告别几位乡亲,我们来到永丰村的文化广场,进入一排平房,这里是大队部。里面有个大的会客室。不一会儿,三位与跃东提前到的女知青也来与我们相聚了。自然又是一番重逢后的惊喜与叙旧。</h1> <h1>屋里又陆续进来几位老乡。他们都与我们的岁数差不多,是当年一起劳动过的伙伴。这位高个的老人叫刘国春,是接站司机的爷爷。</h1> <h1>当年的张凤贵张木匠来了。他一眼认出了建国。中间的壮汉是村书记。</h1> <h1>给建国与张木匠的握手拍个照。</h1> <h1>中间的女士是知青邢桂森,右边是当年任教的张老师。</h1> <h1>张老师虽已年届八十,却还清晰记得建国的一笔隶书好字。秀才见了秀才,话题就更多了。</h1> <h1>大家在一起合影。女生中除去邢桂森外,还有焦亚平、李莉薇。</h1> <h1>这个文化广场挺大的,晚上村民们会来此消夏、歌舞。</h1> <h1>大家在文化广场留影。</h1> <h1>然后又在大队部前留影。我这个“随行记者”记录下了每一个激动人心的瞬间。</h1> <h1>中午大家离开大队部出发到镇上吃饭。</h1> <h1>这是吉日嘎郎吐镇的一家饭店。外面大堂适合举办婚礼,里面一个大单间。这张大圆桌可围坐二十多人,很气派。</h1> <h1>这是蘸酱吃的黄瓜辣椒。开鲁是中国的辣椒之乡,远近闻名。</h1> <h1>这是大煎饼。</h1> <h1>这瓶开鲁老窖出厂价七块、超市卖10块,饭店卖15。五十年前是玻璃瓶装的“开鲁老白干”。知青们都熟悉。</h1> <h1>镇纪委书记作陪并即席发言。知青代表也都发了言。我这个陪建国“客串”的大榆树老知青被此情所感,所以不由得也申请发了言。还“不争气”的流了泪。看到开鲁大地天翻地覆的变化,能不动情吗!</h1> <h1>这是幸福村里大面积种植的向日葵。</h1> <h1>向日葵花盘大大的,葵花籽饱满充实,长势喜人。</h1> <h1>村里街道两旁也种满了向日葵,后面是仿南方园林的白墙黛瓦。鲜艳夺目的向日葵引来了美丽的蝴蝶。</h1> <h1>庄稼地里的庄稼由于雨水充分,长得很粗壮。苞米杆有一人半高,看着就那么让人高兴。</h1> <h1>村里人人住上了砖房,窗户用上了铝合金。再也不用烧秫秸、牛粪了。这间全村唯一遗留下来的土平房被我们发现了,已经成为“古董”。</h1> <h1>我赶紧给建国在这唯一的“古董”老屋前留个影。要知道五十年前,村民们住的全是这种五棵檩或七棵檩的土坯房呀!</h1> <h1>跃东已经在村里住了几天了,他给我们看他住的屋子。那些土炕,炕围子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今天已经司空见惯的暖气、木床、晴纶被。就像几十年来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不断在缩小差距一样,农村与城市也在不断缩小差距。</h1> <h1>在这间屋子倒是见着炕了,不过侧面铺瓷砖,下面还有空档,看来仅是形式像炕,与昔日的土炕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毕竟经过了半个世纪,何况这半个世纪正是我们国家从动荡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变化巨大呀!</h1> <h1>虽然还没有通煤气管道,却已经开始使用煤气罐做饭了。</h1> <h1>当年的柴灶已经变成这个模样。</h1> <h1>看到这个灶台,不由使我想起当年我烧柴做饭的光景,秫秸杆不经烧,总得从柴火垛里拖出一捆捆的秫秸干,再一把把的续进去,烧不着时还得猫着腰歪着头往灶坑口吹气,常常烟熏火燎的睁不开眼睛,还被烟呛得咳嗽不止。做一顿饭简直就是活受罪。有些老乡家使用木质的风箱,就比我们用嘴干吹强多了。现在当然都已经成为过去、历史了。</h1> <h1>我与建国在县里参加了两天的庆祝活动后,又一起来到我插队的地方。我们组的女生赵晓暄前一天刚刚来过,她不知道县里有庆典活动,所以她与先生及先生的同学四人一起回的开鲁,其中用了半天时间回到了她插队的村子--当年的大榆树公社联丰六队。她前脚走,今天我就到了。书记有事没在村里,责成一位司机来开鲁县城接我们,一问之下,司机是老宋家的后代,不禁唏嘘。当年下乡时,这里的人没见过汽车,没用过电,村里仅有两挂马拉大车及几部牛车。而走南闯北的车老板就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啦。而今天他们的后代很轻松的开着轿车来接我们了。五十年的变迁恍如隔世。司机路熟,三拐两拐的就开到了我们村。过去叫联丰小六队,现在叫东宋。</h1> <h1>蓝天上挂着白云,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h1> <h1>我离开联丰后,曾两次回来。一次是2012年我去海拉尔给神华集团的一家公司讲课,回程在通辽停留了三天,期间回村一趟,那天贾书记在村委会盛情招待了我,不但请来了很多当年一起劳动的伙伴,还把后来来村里插队的通辽知青也请来,聚了两大桌。</h1> <h1>这是酒宴后与当年一起劳动过的乡亲们的合影。左一为贾书记。</h1> <h1>那次曾给我们集体户做过饭的冯二嫂子还在。请我吃饭的村委会是原先的联丰四队,离六队有几里地,二嫂子听说我回来就柱个拐跑去看我,走到半道听说我来六队了,就又一拐一拐的走回来。我们见面后二嫂子先就告诉我,我身后的房子就是原来我们的集体户旧址。哎!去年我再回来时,别人告诉我二嫂子已经不在了。</h1> <h1>我看到了村里的水泥路,塑料大棚,我们村的围墙使用的是大块的矿渣砖和红瓦,看来各村还都有一些自己的特色。</h1> <h1>村外的大沙坨子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顺的道路与大块的农田。五十年前当知青时,由于与村民们无亲无故,所以队长放心的叫我看青。一天曾在我们村搞四清的董馆长来村里,带着相机要给知青拍照。那天我正在执行看青任务,就身背砂枪,还顺手牵上集体户养的大黄狗,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算是峥嵘岁月中的浪漫一瞥吧!</h1> <h1>刚到营子时,我们几位男生都钟情于骑马。最盼望公社邮局的邮递员来村,他一来不光会带来家信,我们还会连哄带求的把邮递员的大白马牵过来骑上一圈,这就是当年那匹大白马。很巧董馆长来了,邮递员也来了,成就了我这张骑着大白马像模像样的照片。</h1> <h1>进了村我们就直奔宋春清家。五十年前,他家离我们集体户特近,下了工,宋春清他们几位年龄相仿的男孩子就会找我和苏君砚、胡森聊天儿,有时还会听胡森拉胡琴,听我拉提琴。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的,一天的疲劳一下子就缓解了。有时他们也会拿来胡琴笛子与我们一起吹啦弹唱,好不热闹。</h1> <h1>这是去年此时我来宋春清家时的合影。那时我告诉他明年是我们知青插队五十周年,我还会再来看你们。我没有食言、今天果然又来到了他家,我们都很兴奋。</h1> <h1>来到宋家不久,杨坤也来了,他现在黑龙镇居住,听说我要来,就带着老伴儿一起回东宋村看我。他年轻时大大的眼睛,长得特精神。我还依稀记得他结婚时的情景。那时村里但凡有婚事,都会请知青来做客,他们也确实把我们这些北京娃们当成嘉宾。见到相隔四十七年的杨坤真高兴。</h1> <h1>杨坤还提起我们每次从北京回来,都会带来一些奶糖,味道特别好。听他这么讲,我心里挺惭愧的,那时物资匮乏,真没有什么好带的,再说当年我的父亲被审查,工资冻结,每月的生活费仅有每人8元,还不包括我这个已经撤销户口的儿子,生活过得紧紧巴巴,捎不回什么像样的东西,而那有限的几块奶糖却令他记忆犹新。想到这里真要掉眼泪了。</h1> <h1>我跟杨坤提起他结婚时的往事。那时讲究“矫酒”,就是在新娘子给客人点烟时,客人想方设法捉弄新娘,比如将过滤嘴的一头对着新娘,让她点也点不着,再比如新娘子刚来点烟,就成心拿着烟回头与别人搭话,让新娘子够不着烟卷。提起这些老话儿,大家都会心的哈哈大笑起来。</h1> <h1>我抽空环顾宋春清的家,过去的大躺柜已被时尚的奶白色平柜取代。</h1> <h1>靠北是可着墙打的壁柜,可以放很多东西。与其他家一样,也安置了暖气片,这比当年的仅有暖炕可舒服多了。</h1> <h1>这是2012年那次回村时拍的照片,看看现在,老乡家里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h1> <h1>这时家里陆续有来了几位老乡,我请建国给我们拍了合影。从右到左依次为宋春清,宋春发,轩风珍(杨坤夫人),宋春清老伴儿,杨坤及我。</h1> <h1>我们又在这个角度拍了一张。</h1> <h1>我说出去转转,争取多走几家,于是就走出宋家,来到李相玉家。这时家里又来了几位找我的客人,都是老姐老妹儿,我们又继续合影。从右到左依次为李相玉,他老伴儿吴凤英,宋春清老伴儿,杨坤老伴儿,孙连仲老伴儿,李相文老伴儿及我。在他们做介绍时,李相玉介绍说这是我家里的,我脱口而出是家里的啥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真像是又回到了那个青葱岁月。</h1> <h1>我们沿着村里的道路前行。蓝天下,红瓦白墙大瓦房分外好看,加上道路两旁成排的黄花、红花,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回想五十年前,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黄沙土屋骆驼草的时代一去不返了。</h1> <h1>那时各家的土坯房前都是土墙,有的是加进稻草垒成,有的是使用木夹板一层层垛起来,反正就是土墙,这种墙以及土屋是需要每年修修补补的,不然下过几次雨就会塌陷。而院子里一般左面是柴火垛(里面是秫秸与牛粪),右面是猪圈。房后是简易的“茅楼”。我们在茅楼里解手时最怕有没圈住的猪跑过来,所以一听到外面猪的哼哼声就紧张。呵呵!现在完全不同了,即便是村民,年轻人里也都没有这样的记忆了。</h1> <h1>即便与2012年比,变化也是天翻地覆的。那年看到的村里道路是土路而还没有水泥路,院墙也仅仅是红砖墙。道路不平、散养着毛驴。两下一对比就看出近年的巨大变化了。</h1> <h1>今天看到家家的院子都很大,种着各种蔬菜,打理的整整齐齐,而且大多数人家种着李子树,现在正值李子熟了的季节,这些大李子吃起来香甜可口。我就说这是小李子吃大李子。大家又开心的笑了。</h1> <h1>我们沿着村路要去当年的知青集体户旧址看看。</h1> <h1>这里正是宋广慧的家。去年我的两位标件厂老同事开车带我来村里,村里静悄悄的看不见人。直到拐过一条街才看到一位年轻人在一个装着牛的大卡车上忙活着。我看他那么年轻,料他不认识我,所以没有打招呼,又看到附近有个不锈钢的大铁门,就去拍门,没有动静,就使劲拍。刚才那位小伙子看到了就问,你找谁呀?把我问着了。是呀!我找谁呀?我根本也不知道谁住在哪里。只好自报家门说我是当年的知青李庚翔。不想他说他父亲经常提起北京知青,这个名字他听说过。我赶忙问他父亲叫什么,他说叫宋春清,又领我去了他父亲家。就这样我与宋广慧建立了微信联系。此次来之前也是跟他打的招呼。现在我要来他的家了,而这正是我们当年集体户的所在地。宋广慧告诉我说,村民们都说宋广慧的房子风水好,因为这地方是当年住过北京知青的。</h1> <h1>这是2012年来村里时拍的照片,这座住宅正在建设中。</h1><h3><br></h3> <h1>这就是当年我在集体户房前的留影。四十九年了,当年那七间九棵檩的集体户宿舍早已没了踪影,但看着宋广慧的这五间大瓦房,很像是依原有地基盖起来的,只是七间房变成了五间房,每一间都更宽敞了。</h1> <h1>当年我们集体户的十三位同学中有十位是女生,集体户一排七间房。左右开了两个门,右边门进去左右有两个柴灶,往右拐两间通的住了七位女生,往左拐住了三位女生;右边门进去是通着的两间屋,里面堆些杂物,往右是我们三位男生的宿舍。</h1> <h1>现在宋广慧就在他宽敞的院落里隔出一块地养奶牛。养牛成为他工作的一部分。</h1> <h1>我与宋春发及宋春清老伴儿来到宋广慧家时他正赤膊干活。我拉住他一起拍照。他因没穿上衣有些不好意思,可我看到他那晒成古铜色的胸膛是那样的健美,真是羡慕。</h1> <h1>我们来到王臣家。过去喊他叫大王臣,皆因他的脚比别人大,穿45号鞋。</h1> <h1>王臣家布置的很漂亮,看来他儿子儿媳很有审美观。客厅很大。我们坐在漂亮的皮沙发上合影。</h1> <h1>我在2012年与王臣吃过饭,那次他与索明武一起来村委会聚会。可惜的是索明武过早离世了。左面那位壮汉就是索明武。</h1> <h1>王臣家里面的格局已经像是单元房了,一间套着一间。他也使用了饮水机。想起他家门前曾经有口井,我们知青打水就用的这口井,只有两米多深,用扁担钩钩着铁通一荡,就可以吊起满桶的井水。当然这“一荡”却需要功夫。现在可是无论怎样“荡”也够不到水了,因为地下水位已经降到上百米深了。</h1> <h1>王臣家既有皮沙发大镜子又有班台班椅,加上其他点缀,显得很豪华。</h1> <h1>这间加了隔断门的小屋设计的很巧妙。</h1> <h1>厨房瓷砖到顶,地面铺着花地砖,显得很漂亮。</h1> <h1>这里又有一个灶台。</h1> <h1>这个灶眼有个带福字的铸铁门。</h1> <h1>这些乳白色的组合柜、平柜看起来都很时尚实用。</h1> <h1>这个圆桌子既可以吃饭又便于打麻将。后面不锈钢面盆有冷热水,真的很方便。</h1> <h1>这是从里面往大门处拍照,落地的玻璃隔扇使屋里看上去很明亮。</h1> <h1>院子里满是向日葵。</h1> <h1>想当年小组同学背着背篓捡柴火。</h1> <h1>守着机井灌溉田间地头。</h1> <h1>手持镰刀割谷子高粱。那个时代真的是过去了。我们离开这个小村庄回到城市中去的时候,这里并没有停留在那个时代,而是与时俱进了。所以今天当我们要回到这里找寻那个时代的踪影已经很难。</h1> <h1>这里的家家户户都在发生着变化,既有整齐划一的规划,又有各自的特点。</h1> <h1>水泥路面的两旁种满了向日葵。</h1> <h1>我们走到李志老人的住所,老人家叫李志。已近百岁。</h1> <h1>2012年我见到他时,他一眼就认出我来,并叫出了我的名字,这次却是有些糊涂了,原因是他的眼睛几乎看不见了。这是我俩2012年的合影。</h1> <h1>这次李志大爷没有呆在家里,而是在墙根处晒太阳。他现在已是东宋村里最年长的老寿星了。</h1> <h1>我去看望宋殿鈺时,恰巧他上街买药去了。我嘱咐其他人说我们呆不长,他回来后请他立马来找我,果然就在我们快要结束时他赶来了。宋殿鈺是当年除了吕队长杨队长之外的“三号人物”,是当年的民兵队长,每天带领我们知青出工干活儿。跟我们最熟。这次能看见年届八十却依然健壮的宋殿鈺,真是太高兴了。</h1> <h1>这个合影从左往右是王殿奎的老伴儿,宋殿鈺的老伴儿,宋殿玉及我。</h1> <h1>村里王臣的大哥也赶来了,他比我大好几岁,好像身体还很结实。</h1> <h1>我们不能久留了。需要赶到大榆树镇,此次知青聚会,有个安排就是来大榆树镇参观《古榆园》,因时间短,所以我与建国先来,然后再乘大巴一起回开鲁,这样省得村里还要开车送我们回去。就要离开了,短短的几个小时让我见到了那么多当年的伙伴。我们相互留了电话,加了朋友圈。不知何时还会再来,不知下次是否除了我还会有其他小组同学一起来。</h1><h1>高速路、互联网、微信圈使世界变小,我们来到这里追忆过去的峥嵘岁月,感恩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兄弟张开双臂迎接了我们,要知道在那个计划经济的贫困时代,我们是占有了他们有限的资源呀!但农民兄弟们对我们没有怨言,只有无私的帮助。</h1><h1>今天,对于他们的后代,比如宋广慧们,知青这个字眼仅仅是父辈讲述的故事,遥远又传奇。但在我们每一名知青心中,却是永远挥之不去的深情记忆!虽苦涩,但纯真!</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