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早晨,从双流机场起飞,正式开启首都之行。此行,相伴的是亲情,相随的是梦想,相遇的是历史。</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一</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span>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北京,共和国的首都,中国人的圣地。在爱人的精心攻略下,我们入住的酒店紧邻天安门广场。“走,我们去看看天安门。”刚安顿好行李,儿子便迫不及待地催促到。</span></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八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人潮涌动。我们过欧美同学会旧址,一拐弯就到了长安街。沿着高高的、厚厚的、沉沉的红墙继续前行,经南池子,再过安检,威严庄重的天安门城楼即入眼帘。眼前之景,虽不陌生,但仍难掩激动之情。“这就是天安门!”我向右前方指了指,母亲、爱人、儿子和侄女都把目光聚集到了同一个方向。方才,还叽叽喳喳,炎热难耐;此刻,却鸦雀无声,肃然起敬。天安门,见证着历史,昭示着未来,旧中国在这里终结,新中国从这里起航,虽饱经沧桑,却历久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那是中国心最真挚的表达;“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那是中国人最朴实的情怀。“拍个照吧!”我掏出手机,避开游人如织,让母亲、爱人、儿子和侄女以华表、金水桥、天安门为背景,分别为他们按下了此行的第一个“快门儿”。</span></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到北京,一定要看升旗。次日</span><span style="font-size:1.00em;">凌晨五时</span><span style="font-size:1.00em;">许,我们再次来到天安门。整个天安门广场,还有天安门城楼的两侧,早已是人山人海,齐刷刷地注视着国旗护卫队以挺拔的身姿、矫健的步伐,走出天安门、跨过金水桥,迈上长安街……稍许,鲜艳的五星红旗,沐浴着朝霞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迎风飘扬。瞬间,欢呼声、拍照声,此起彼伏;外国话、普通话,交相呼应。爱人说:“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也是国家的尊严!”儿子和侄女挥舞着国旗欢快地唱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span></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二</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span>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在国家博物馆,我们参观了《复兴之路》和《古代中国》两个主题展厅。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之而不懈追求。</span></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复兴之路》展示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历史感悟未来,靠奋斗走向复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屈辱史,耻辱连着耻辱,灾难连着灾难;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民族奋斗史,项上人头不足惜,誓死不当亡国奴。从跌下去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英雄的中华儿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的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艰辛与不易啊!“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时的讲话不时在耳畔回响。儿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复兴之路不是一天建成的”。是啊,回望昨天,饱经沧桑;展望</span><span style="font-size:1.00em;">明天</span><span style="font-size:1.00em;">,任重道远。唯有艰苦努力,方能行稳致远;只有实干兴邦,方可民富国强。</span></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古代中国》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等8个部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见证着历史,传承着文明。虽然过去在历史教科书上对古老、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也有所了解,但从远古到明清,一路走来,人文荟萃,所见之物,堪称国宝,无不震撼。古人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连绵不绝,从未中断,不能不说这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在我看来,“文化自信”根植于“历史自信”。增强文化自信,也就是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善待历史。</span></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三</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span>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红墙、绿树、祥云,皇宫、王府、胡同。行走在北京,无不给人以沉思。紫禁城的眼泪,打湿了深宫的黎明,黎明终究充满些许希翼,犹如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圆明园的伤痕,刺痛着跳动的心脏,满塘荷色充盈着节气,残垣断壁掩不住昔日的景象;颐和园的凄美,映衬着多少莺歌燕舞,亭台楼阁,故人安在?</span></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历朝历代,都梦想着基业长青,可又有哪一个朝代做到了梦想成真?大明王朝,源自于草根却葬送于草根;大清帝国,傲视群雄却遭群雄凌辱。</span><span style="font-size:1.00em;">今天</span><span style="font-size:1.00em;">,我们感叹故宫的雄伟,领略颐和园的秀丽,却难以抹去内心深处的伤痛。泱泱中华,国破山河,任人践踏,究竟为何?有人说,这是封建制度的必然;也有人说,这是西方列强的本质。但在我看来,中国不自辱,哪国能辱之?</span></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国事,不只是执政者的事,更是每一个国人的事,因为有国才有家。爱国主义,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说教。有之,众志成城,所向披靡;少之,一盘散沙,不战自溃。风雨北大、水木清华,诞生于国耻之际,成长于民族危亡之中,在新时代的召唤中肩负着新中国事业的梦想。细细想来,在中国的大学里,没有哪所大学,能像北大清华一样,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与交织,他们聚似一团火,散似满天星。</span></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四</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span>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北京,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是博大的,也是自我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span></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在北京,我们虽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却深深地为历史的辉煌而感叹,也为历史的屈辱而感慨,更为历史的奋进而感动。陪着儿子徜徉于国家科技馆,尽情地感受科技的魅力;漫步于鸟巢水立方,零距离地触摸着民族复兴的力量。</span></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我不知</span><span style="font-size:1.00em;">今天</span><span style="font-size:1.00em;">的某些国际友人们行走于北京城有何感受,是忏悔?是愧疚?是汗颜?还是贼心不死?或许皆有,也或许还远远不仅限于此。“有一天,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在我看来,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这段话,是历史的忠实记录,也是历史的深远警示: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span><span style="font-size:1.00em;">今天</span><span style="font-size:1.00em;">来之不易,悲剧不可重演!</span><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