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8月,中国还是盛夏,而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却仍处冬季。既能领略澳新绮丽的自然风光,又能躲避因气候变暖而更加酷热的盛暑,暑假期间自然选择了到澳新一游。旅游归来,澳新两国美丽的自然风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和谐美好的生活,令人难忘。</h3> <h3>1.飞澳洲(新韵)</h3><h3>wxq</h3><h3><br></h3><h3>腾空一夜南飞去,跨越两洲到澳南。</h3><h3>降落悉尼时过午,夏炎忽换到冬寒。</h3><h3><br></h3><h3><br></h3> <h3>悉尼、墨尔本、奥克兰等高纬度城市,酒店大堂壁炉中还燃着取暖的炉火。</h3> <h3>2.悉尼(新韵)</h3><h3>wxq </h3><h3><br></h3><h3>库克插旗大海湾,悉尼从此渐荣繁。</h3><h3>发达兴盛挡不住,南半纽约非戏传。</h3><h3><br></h3><h3> 悉尼誉为南半球的纽约,人口500万,澳大利亚的经济中心。1770年库克船长将米字旗插上悉尼湾,悉尼从此一路飞速发展,现在仍是发展最快的城市。以金融、制造和旅游业为主,文化、科技、教育等也十分发达。</h3> <h3>美丽的悉尼皇家植物园</h3> <h3>军港也在这里</h3> <h3>门脸低调的悉尼大学</h3> <h3>圣玛丽亚大教堂</h3> <h3>悉尼跨海大桥</h3> <h3>悉尼国家海事博物馆</h3><h3><br></h3><h3><br></h3> <h3>游轮码头</h3> <p class="ql-block">3.悉尼歌剧院(一)</p><p class="ql-block">wxq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巨厦如莲绽海边,夕晨夜昼不同妍。</p><p class="ql-block">客来观赏夸不尽,建筑奇葩空此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悉尼歌剧院的美,要从不同时间、不同方位来欣赏。清晨和傍晚日出与日落时分,是金黄色的莲花,日落后而天黑尽之前,又呈现淡淡的紫红色。黑夜降临灯光亮起,橘色的轮廊美仑美奂。若逢节日举行灯光和焰火秀,更是如梦似幻,如五彩斑斓的彩贝。而白天,则总似永恒的美丽白莲或风帆。</p> <h3>4.悉尼歌剧院(二)(新韵)</h3><h3>wxq </h3><h3><br></h3><h3>乌重剥橙灵感成,名扬天下史留痕。</h3><h3>叹惜生未得亲见,总恨苍天弄善人。</h3><h3><br></h3><h3> 悉尼歌剧院设计者,丹麦建筑师约恩.乌重自言,歌剧院的设计理念并非大家认为的风帆或莲花,而是当他绞尽脑汁而不得郁郁中剥橙时,见到剥开的橙皮瓣儿翘角向上,灵感忽现,握笔描绘而成。一开始从参选的200多幅设计图纸中,乌重的设计并未被选出。后选出的作品评委们并不满意,遂又翻看未选中的图纸,乌重的设计终于被注意到了,最终获得一致的赞同。</h3><h3> 然而命运弄人,从开始修建到最终建成,整整花了14年时间,而建成后乌重始终未能亲眼见到自己设计的作品。原来修建中预算一再被突破,从最初的700万元最终花费1亿多之巨。其间为坚持不改设计和强调建筑品质,乌重与悉尼市府多次发生争执,最终负气归欧,直到建成后也未再踏上澳土。后来,悉尼人终于懂得了乌重的坚持,才成就了这可垂万世的杰作。2007年,悉尼歌剧院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h3><h3><br></h3> <h3>最大的演出厅</h3> <h3>歌剧院釆光玻璃设计的安放倾角,使其向外看出去几乎没有反光,如同无物,外景似无遮挡,用心颇匠!</h3> <h3>抚摸歌剧院内水泥裸墙,如丝绸或大理石般光滑,亮可鉴人。这样的建筑品质,可耐用数百上千年吧。</h3> <h3>5.蓝山公园(新韵)</h3><h3>wxq </h3><h3><br></h3><h3>翡翠巨峡抹黛颜,朵云低走影行闲。</h3><h3>狂风忽至立不住,惊唤前方有绛悬。</h3><h3><br></h3><h3> 蓝山国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位于悉尼以西百公里处。由于山谷生长许多桉树,释放的芳香物质易形成蓝色的薄雾,得名蓝山。一到那里即被开阔广袤的绿色山谷吸引,天色蔚蓝,漂着朵朵白云,云朵的影子在山谷森林上缓缓移动。忽然狂风刮来,人在观景廊道上难以站稳,不得不撤向崖下躲避。有人呼喊:彩虹!彩虹!!快看!!!果然顺目望去,前面远方山头半轮彩虹惊艳迷人,真是一派大好风光啊!</h3> <h3>三姐妹峰</h3> <h3>低漂的云朵</h3> <h3>前方忽现彩虹</h3> <h3>鲁拉小镇教堂</h3> <h3>澳洲国树——桉树,国宝考拉专吃桉树叶。</h3> <h3>6.墨尔本印象(新韵)</h3><h3>wxq </h3><h3><br></h3><h3>校园舞蹈才滋眼,美术馆中又睹珍。</h3><h3>满巷涂鸦人海涌,联邦广场有琴人。</h3><h3><br></h3><h3><br></h3><h3> 离开悉尼,乘机飞到墨尔本。这个澳国第二大城市,人口470万,曾为澳国首都。现为澳国制造业中心、文化和艺术中心,国际著名旅游城市。</h3><h3> 墨尔本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珍藏陈列了大量珍贵艺术品。墨尔本大学的艺术系蜚声国际。城市街头有不少涂鸦墙,展示艺术家们的灵感。每座建筑都各有特色,有的标新立异,俨然艺术之先锋。著名的联邦广场经常有各类艺术家聚集,交流和展示他们出众的艺术才华。几年前,有一位华人老人,经常到联邦广场演奏二胡,成为一道风景。可惜,可能由于阴云密布,我们未能与其邂逅。</h3> <h3>墨尔本大学钟楼下,一对年轻人随着音乐的节拍跳舞,舞姿娴熟而优美。</h3> <h3>一群学生在钟楼下集结,象是要举行什么活动。</h3> <h3>记录墨尔本历史的纪念碑</h3> <h3>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博物馆</h3> <h3>毕加索真迹</h3> <h3>参与感十足的现代艺术作品</h3> <h3>经典油画</h3> <h3>雕塑作品</h3> <h3>拱顶、西方瓷器和铜雕</h3> <h3>霍西尔巷涂鸦墙</h3> <h3>联邦广场</h3> <h3>圣保罗大教堂</h3> <h3>弗林德火车站</h3> <h3>7.奥克兰印象(新韵)</h3><h3>wxq </h3><h3><br></h3><h3>伊甸山头市景收,总裁碑上记民忧。</h3><h3>海滩坐看白帆远,天塔身高冠半球。</h3><h3><br></h3><h3> 告别墨尔本,飞往新西兰奥克兰。奥克兰,新西兰最大城市,人口150万,是新西兰经济、文化、航运和旅游中心,曾是新西兰首都。是世界上拥有帆船数量最多的城市,被称为“帆船之都”。</h3><h3><br></h3><h3><br></h3> <h3> 伊甸山——奥克兰陆地火山带中最高的火山,是一座形成于2-3万年前的死火山,奥克兰市的制高点,从山顶可鸟瞰市区全景及两大港湾。</h3><h3><br></h3> <h3>地理标志,此地距离北京10407公里。</h3> <h3>鸟瞰全市</h3> <h3>马信海滩</h3> <h3> 新西兰工党纪念碑,为纪念工党第一任总裁萨文奇而建。萨文奇1916年组建工党,以民生为己任,提出了著名的三高政策,即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推动新西兰成为一个福利型国家。这在发达国家中是第一个提出如此政策主张的。</h3> <h3> 奥克兰天空塔,高328米,是南半球最高的建筑,具有电台和旅游的重要功能。</h3><h3><br></h3><h3><br></h3><h3> 上集终,谢谢观看!</h3><h3><br></h3><h3>图片、视频、文字、编辑:禅客</h3><h3>音乐:美篇乐库</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