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我们家七兄妹的合照,后排左二是二哥</font></b></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题记</font></b></h3><h3><font color="#167efb"><b>我们家的二哥是与我们兄弟姐妹在同一个温暖的"房间"住了十个月,在同一条生命的脐带连了三百天,在同一股甘甜的乳汁喝了一两年的一奶同胞的亲哥。我们不仅有着相同的血缘、相同的基因、相同的容貌,而且有着相同的情感、相同的牵挂、相同的惦念。</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自从我们七兄妹共同的父母离开了我们去了天堂后,我们兄弟姐妹仍然能相依为命、相亲相爱、相互扶持。二哥从此还充当了父母的角色:时时关注我们的喜乐哀愁,处处为我们前后着想,尽他微薄之力为我们撑起这个大家庭情感之厦没有垮塌,使我们兄弟姐妹一致认为:父母虽然不在了,但有二哥在家就还在。因此,今天就来说说我们家的二哥。</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
</b></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我们家的二哥</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勤劳、质朴 兄弟姐妹之楷模</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善良、孝顺 子孙侄甥的榜样</font></b></h3> <h1><font color="#010101">我们家的二哥,在我家兄弟姐妹七人中排行是老二,在我兄弟四人中排行也是老二。因此,除我家兄弟姐妹称呼他为二哥外,乡邻乡亲的同辈人也都亲切的叫他为二哥。</font><font color="#010101">他个子不高,但相貌端庄,高高的鼻梁、俊朗的脸上、善良的眼睛总是带着亲切的微笑,人到了老年的他不胖不瘦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font>他是一个勤劳朴实、和蔼可亲、善良孝顺和严予自律的人;他又是一个非常普通但又不普通的人。说他普通是因为他永远都是那么的默默无闻,默默奉献的人,退休前在单位都是认真干工作,从不惜力,历年受到单位的好评奖励;退休回到家,脏活累活他从来都是走在前面,眼里永远都有干不完的活。说他不普通是因为他能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平时永远都是热心肠的关心别人;默默无闻地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照顾着父母和家人。</h1><h3><br></h3><h1>家人们用了一幅对联概括性地评价了他,上联“克勤克俭为大家”,下联“任劳任怨做奉献” ,横批“众口皆碑”。</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哥少小离家解家难</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1>二哥很聪明,读书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乡下老家小学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县城第二中学初中班,在二中读初中时期就遇史无前列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在校学生全部投入文化大革命的运动中去了,学校基本上是停课闹革命。1969年初中毕业,学校的学生全部是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二哥失去了继续上高中的机会回到家乡。</h1><h3><br></h3><h1>回到家的二哥还不满十六岁,却成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和父母的得力帮手。农忙时参加生产队劳动,农闲时替父亲当投递员送报送信,就这样日复一日过了一年。1970年下半年,大江口煤矿到农村招井下工人,分配到我乡有二名招工指标,公社干部考虑到我们的家庭情况比较困难,把其中一名招工指标给了我家的二哥。当时的二哥他都还不到十八岁,却深知煤矿井下工人的工作既辛苦又危险,但他毅然选择了去煤矿当井下工人,他说早点工作,能帮助父母承担家庭责任,能解决当时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他说服了父母,在自己还未成人之际就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去当煤矿工人了,从而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h1>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二哥井下救人致身残</b></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h1><font color="#ed2308"><b></b></font>煤矿属高危行业,煤矿工人的工作苦、脏、累、险,让不少人望而生畏,每天在千米井下与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工作中陪伴他们的是:一张张熟悉的黑面孔、冰冷无情的铁家伙、漆黑看不到头的巷道、见不到天日月光的深井。在当时那个年代,煤矿安全设施不完善,采掘技术落后,矿工们的生命还时常受到死神的威胁。</h1><h3><br></h3><h1> 1981年8月的一天,二哥同工友在井下采煤的工作面,矿工们正在挖煤。突然,有一处顶板松动,松动的顶板下面有另外一位工友没有注意到,在这危急时刻,二哥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双手用力把那位工友推离了危险地区。在自已拔身而逃之际,谁知,说时迟,那时快,顶板松动之处突然落下大量的流石泥土,倾刻间淹埋二哥的右腿,好在工友们及时抢救才得以保住了生命,但右腿已经严重受伤,经县中医院半年的治疗才保住了这条腿,但已经有残疾了,他到如今走路都还是一拐一拐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哥勤劳朴实是楷模</b></h1><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b></h3><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font color="#010101">二哥</font>受伤前在单位像老黄牛一样工作,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甘愿奉献,不计享受;关爱工友,朴实无华。他当了多年的生产班组的班长和多次被为先进工作者。他们单位同事说:"干活如果伍师傅没有说累,那就不是累,如果伍师傅说累了那可真是累了,我们有时都累的不行了,可是很少听见他说累。一般别人工间休息时,他休息不了,许多事情还得他去解决”。</h1><h3><br></h3><h1>每到工休日或探亲假回到家都是忙前忙后在为父母分忧解难:挑粪肥、出猪栏、春耕播种、秋季收割他都做得有模有样。</h1><h3><br></h3><h1>因工受伤后,煤矿领导安排他在地面上工作,先后在煤矿医务室挂号收费,工会俱乐部任管理员,矿里食堂任管理员等工作 ,他都能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h1><h3><br></h3><h1>2001年煤矿体制改革,大量工人下岗,二哥由于救人因工负伤,作为特列办理了退休手续。退休当年他还只有48岁。</h1><h3><br></h3><h1>退休后的二哥还属中壮年时期,在家闲不住,总要为自己找事干。他开过公用电话亭,当过厨师,做过小生意买卖,外出打过工。近十年来回到老家生活,都还在租地种菜,养殖家禽,上山采摘野生能吃的食物,他就像坨螺一样不停的转。我们劝他应该休息了,他自嘲地说:我就是辛苦的命,不做事反而全身不舒服。他这种勤劳朴实的作风深深感动我们家族中每一个人,大家都以他为我们学习的楷模。</h1><h1><br></h1>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二哥善良孝顺惊天地</b></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h1><font color="#ed2308"><b></b></font>二哥为人忠厚、心地善良是他的本性,他一生做好人、行善事是他的处世原则。他常常说: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的美德,如果人没有孝心,这个人就完了。他还强调一个人要始终心怀善念,处处释放善意,坚持多行善举,终将得到温暖的回报,这份回报就是快乐,快乐就会如影随形,使自己快乐无比!</h1><h3><br></h3><h1> 二哥脾气极好心地向善。他脸上总是挂着谦逊的微笑,不善言谈,从来都是做的多,说的少,从不和人计较,而且乐于帮助别人。在单位或乡邻,谁有个什么事情只要谁开口,他没二话永远都是热情帮助。在我们大家庭中,谁家有个什么事情解决不了的,都得找二哥解决。他永远都是别人的困难在先,自己的事情在后,在我们大家庭中有句口号:"在社会上有困难找警察,在我们家有困难就找二哥"。二哥在我们家得到了上上下下老老少少的一致好评。</h1><h3><br></h3><h1>二哥孝敬父母众口皆碑。我们的父亲由于过去的工作太过于劳累,到老了身体的疾病很多。1979年父亲退休后,二哥就把父亲接到他家常住了二年,在此期间二哥为父亲不辞辛苦地到处求医问药;带着父亲游山玩水;陪着父亲聊天说地;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父亲在二哥家生活这二年后,如返老还童一样:红光满面,精神饱满。在父亲去逝的前一年,父亲的病情加重,起居都很困难,七个儿女都在外工作不在父母身边,母亲的年纪也大了,无能为力再照顾父亲了。这时的二哥义无反顾地提着大包小包回到老家来照顾父母。</h1><h3><br></h3><h1>1997年父亲走后,母亲由于伤心过度加上孤单寂寞,不久就患上了老年痴呆之病。母亲的一生是勤劳、坚强、乐观的一生,也是多灾多难、受苦受罪的一生。年轻时没有享受到福,到老了该享福的时候,自己却生病了,而且这一病就是好多年,真是苦命人。</h1><h3><br></h3><h1>母亲的老年痴呆之病,前二年病情不算重,平时只是偶尔发作,但生活还能自理。我们兄弟姐妹们也只是抽空回来看望陪陪她。但随着后来母亲病情的加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我们兄弟姐妹们正在为如何才能陪伴照顾母亲犯难之时,二哥坚定地对我们说:“你们都忙,都有工作脱不了身回来长期陪伴照顾妈妈,那么妈妈就由我来陪伴照顾,请大家放心,我会精心照顾好妈妈的,你们就安心工作吧”。二哥又搬回来和母亲一起生活,随时照顾生病的母亲,二哥对母亲倾注了极大的关爱和照顾,每天喂饭,梳洗,按摩……那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一年365天 ,都天天陪护在母亲身边。二哥付出全部心血,照顾母亲耐心仔细。在母亲生病的后期两年,母亲病情每天都会发作一次,而且病情发作时就出现一些怪现象:深更半夜一个人往外毫无目的地的到处乱跑;白天把外面大量的垃圾往家里捡;不肯吃饭、不肯吃药、不愿洗澡;大小便失禁等等。记得有一个晚上零晨三点多钟二哥醒来,发现母亲没有睡在床上,家里大门敞开,二哥断定母亲在此之前跑到外面去了,他立即到处寻找,可是仍不见人影,这时二哥心里焦急万分,就给我们打电话说妈妈不见了,我们听后也非常着急,但由于相距太远一时半会也赶不回去,就要二哥请些人帮忙找。通过大家帮忙找,竞发现母亲睡在别人家的屋檐下。这件事后,一旦母亲病情发作,二哥就会神经高度紧张,晚上也不能安然人睡,一旦发现母亲往外跑,二哥就跟着追把母亲拽回家。而且还要不厌其烦地与母亲沟通,就象哄小孩一样哄着母亲要配合,他每次都能把母亲病情发作后的善后事处理得妥妥当当。 后来只要二哥走到那里,就把母亲带到那里,母亲对二哥依赖性更大了,一会儿不见二哥,她就要问:"老二去哪里了?" </h1><h3><br></h3><h1>二哥那么多年精心照顾母亲,而且是那么的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生怕把母亲照顾不周,委屈了她老人家。乡邻乡亲们高度赞扬地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像二哥这样孝敬父母的儿女,他为父母所做的一切真可谓感天动地泣鬼神,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是多么的辛劳,他是一个典型的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人” 。 </h1><h3><br></h3><h1>二哥从2000年陪伴照顾母亲开始直到2010年母亲离世,整整3650天,这期间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兄妹对他感激万分。但二哥深情地对我们说:妈妈不仅仅怀胎我们十个月,而陪伴我们远不至十年,我能陪伴照顾她十年,也是我的福份,使我能和妈妈多做了十年母子。</h1><h1>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二哥关照兄妹见真心</b></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h1><font color="#ed2308"><b></b></font>二哥对于兄弟姐妹们的情谊他有一段经典的话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铭记在我的心里。</h1><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他说“都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其实,最最珍贵的是娘胎缘,千年万年也修不来。我们兄弟姐妹是娘胎里结缘,尘世中相伴。父母无疑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但从出生的那天起,我们就在目送父母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突然消失。 婚礼更像是一场交接仪式,让一对夫妻从父母手中接过责任的接力捧,彼此成为对方生命之旅的陪伴者、搀扶者。但命中注定他或者她,会在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缺席。 从这个意义上说,唯一能陪我们从起点走到终点的,只有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剪不断的是手足情深,割不裂的是血脉相连,忘不掉的是兄弟姐妹们之间的感情……。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兄弟姐妹一辈子相守相伴、相亲相爱,更是血浓于水的情义,足以令天地动容。这种情,叫情深似海;这种义,叫义薄云天!”</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h1><font color="#010101">二哥不但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我们兄弟姐妹个个都受过他的恩惠,得到过他的帮助。在</font>我们兄妹都还很小的时侯,大哥由于在外求学和工作,常年不在家,二哥就肩负着当长子长兄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父母排忧解难,爱护帮助弟弟妹妹们。原来家里穷,饭都吃不饱,二哥都是将他的那一份分一部分给我们吃,他参加工作后,自己省吃节用总要为我们买回学习用品和好吃东西,给我们讲故事,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要有出息。因此,那个时候每月盼二哥休假回来就象盼过年一样迫切。</h1><h3><br></h3><h1>父母在生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老家建了三封二间的一栋木房子,占地面积有一百多平方米。父母也没有留下百年后将这房地产权如何处理的遗嘱。母亲去世后,我们兄妹商议一致同意将这房地产权归二哥所有,也算对二哥这么多年来精心照顾父母的一点补偿吧。可二哥再三推却不要,他说要平均分配,后经我们极力劝说后,他才同意接受。</h1><h3><br></h3><h1> 去年他将原房屋进行翻修,建成为三层别墅楼房,他在规划建设中把第三层建成有七间豪华双人间房,为每个兄弟姐妹准备了一间专用房子。他说:这个家仍然是你们的家,我为你们准备了专用房间,你们要常回来住呀……。这就是我们家质朴的二哥所作所为,真让我们非常感激。</h1><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二哥家庭和睦</font><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无癖好</font></h1><h3><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br></font></h3><h1><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font><font color="#010101">二哥现在是有二个孙女的爷爷了。其家庭和睦、其乐融融、幸福美满。二嫂性格开朗、话语甚多、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但她顾家惜夫爱子疼孙二哥甚感欣慰,儿子在工作中很有成就二哥感到无比自豪;从小由二哥带大的孙女聪明懂事、好学上进、对二哥特别亲热尊重,使二哥开心满足……。这些都是对心地善良的二哥一种福报吧。</font></h1> <h1>二哥一生中不打牌、不跳舞、不喝酒,在外没有过多的交朋结友,他最大的兴趣爱好是下象棋和看中央四台的海峡两岸及战争历史电视剧。下象棋可以说算得上是高手,他在家乡常摆雷台还很难遇到棋逢对手。他爱看海峡两岸我至今还是个迷,不知道他是什么原因。</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祝二哥好人一生平安</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1><b><font color="#ed2308"></font></b> 二哥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又特别伟大。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秀品德在我二哥身上闪闪发光;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我二哥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百善孝为先,我二哥是我认为世界上最善良、最孝顺、最朴实的人。我希望他能快乐些,在关心关爱他人时,也关爱一下自己,祝愿他好人一生平安!</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