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

Mr.王

<h3>  1968年10月28日,我们做为西安市第一批上山下乡知青,插队来到宝鸡县下马营公社洙浴(村)大队。三十三名知青在此磨砺三年,蹉跎岁月中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友情……从此洙浴村成为我们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h3> <h3>  洙浴村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渭河南岸、秦岭北部浅山区,气候适宜、四季分明。东与袁家坪、燃灯寺村相连,西南与柘沟村接壤、北与下沟村毗邻,是马营镇后山塬区,全村(大队)由四个村民小组(队)组成。</h3> <p class="ql-block">当年大队部就建在这里</p> <h3><font color="#010101">一队全体知青合影(1970年)</font></h3> <h3>这是一队知青当年居住的地方</h3> <h3>刘居里、刘韵肖在田间收高梁。</h3> <h3>  这是王玖文和方美弥(1969年)在修建引渭渠时的合影。那年全大队的知青倾巢而出,全部上了引渭渠,奋战在兴修水利的大会战工地上。</h3> <h3>  引渭渠,顾名思义,引渭河之水灌溉渭北平原,它是宝鸡峡灌区的核心水利工程。1958年11月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开始勘测设计并动工兴建,1971年竣工通水。</h3> <h3>  这是建成后的引渭渠(引渭渠两条总干渠和4条干渠合计412公里)</h3> <h3>  张光建、伍常君、方革弥站在塬上远眺鸡峰山(1969年)</h3> <h3>  欢送卢惠勇光荣当兵入伍合影留念(1970年12月)</h3> <h3>  1998年李新、孔亦周回乡探望老乡,村口碰上当年生产队里力气最大的杨生录。<br></h3> <h3>李新同队长杨子科</h3> <h3>同杨满良在一起,当年他是队里的保管员</h3> <h3>  一队知青居住的地方,两棵小柏树下就是当年的饮水井。</h3> <h3>同当年的房东(我们叫他杨师傅)合影留念</h3> <h3>  脚下就是当年的饮用水池,洙浴一二三队和下沟大队的部分社员都在这里挑水;现在大家全都用上了自来水。</h3> <h3>  中间站立者就是房东杨师傅的儿子增富(2018年8月15日摄)</h3> <h3>新宅前面合个影(2018年8月15日摄)</h3> <h3>2014年孔亦周、于莹莹回队探望乡亲</h3> <h3>这是老队长杨子科</h3> <h3>同老队长合影留念</h3> <h3>  照片中抱小孩者就是增富,当年他还在上小学。</h3> <h3>如今他已是领着孙子到处跑的爷爷了</h3> <h3>2016年5月6日回村路上与老乡合影</h3> <h3>  增富在家中热情招待来访的老友卢惠勇、伍常君、孔亦周和于莹莹</h3> <h3>  伍常君2017年7月回队,在增富家院内又玩起了石锁。说起石锁还有段故事,当年几个知青凑了三块钱将石锁从柘沟村民手中买回,每天几个人轮番上阵用它健身。以后大家先后进厂离开,它就留了下来,直到今天……</h3> <h3> 伍常君、王福增在七一信箱五号桥合影(1971年)</h3> <h3>上山下乡前夕合影留念(1968年10月)</h3> <h3>二队知青合影(1970年)</h3> <h3>  这是刘韵肖、方美弥和房东王华的母亲的合影(1969年)</h3> <h3>刘韵肖在住房前留影(1969年)</h3> <h3>韵肖、美弥收工回来(1969年)</h3> <h3>方革弥、王国衡院中合影(1969年)</h3> <h3>  这是当年的麦场上现存的老屋,场上的粮库早已不见了。</h3> <h3>  林宇、呼延、万竟生、王国衡、黄松志(从左到右)在二队知青住房前合影</h3> <h3>韵肖、国衡同美弥姐弟在一起(1969年)</h3> <h3>这是国衡、万竟生、呼延和林宇</h3> <h3>韵肖、美弥在院中聊天(1969年)</h3> <h3>回队探望房东王华(2015年8月)</h3> <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6日返乡途中,在村子地头遇见老乡王银良,当年他曾是队上的会计。</p> <h3>在村委会前与喜才(齐宗华)、王华合影</h3> <h3>喜才设丰盛的家宴盛情款待大家</h3> <h3>  张琦请王华夫妇和林萍、美弥聚餐后合影留念(2017年5月)</h3> <h3>2018年8月15日同房东王华一家合影留念</h3> <h3>  同村中的朋友王华(前排右一)、王有良(前排右二)、唐广才(后排右二)、齐宗华(后排右四)合影留念</h3> <h3>张光建(1969年)</h3> <h3>上工去(林宇1969年)</h3> <h3>王泽均(1969年)</h3> <h3>郑金锭、张建省在住房前留影(1969年)</h3> <h3>  这是方革弥和黄新波、黄松志哥俩在修筑太白公路的工地上(1970年)。在建的太白公路是一条重要的战备公路,修路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在贯彻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部署。洙浴大队三十余名知青先后奔赴太白公路工地,加入了筑路的民工大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h3> <h3>王泽君同房东王坤1991年的合影</h3> <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6日郑金锭、张建省、林萍、林宇、王福增结伴探望当年的大队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陈发友。</p> <h3>  银胜带我们看望了陈发才老人,他八十多岁耳朵聋了,同我们交谈起来非常吃力,但可以看出往事的回忆令他很开心。</h3> <p class="ql-block">  在上山下乡五十周年前夕,洙浴大队知青相约回队看望老乡。这是见面会上杨书记向大家介绍五十年来的山乡巨变。</p> <h3>向知青赠送洙浴村誌</h3> <h3>  林宇代表知青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衷心感谢洙浴村乡亲们对知青的深情厚谊……</h3> <h3>见面会后大家合影留念(2018年8月15日)</h3> <h3>洙浴村全貌</h3> <h3>  知青岁月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却更加清晰;值此上山下乡五十周年之际,特作此篇献给我亲爱的农友们。</h3> <h3>  感谢诸友在制作中提供的帮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