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 粤东滨海千年古城,有一位古稀老人,中年失妻,半生归来,不为红尘所动,默守心灵花香。</h1><h1> 老人名元,妻曰琴。</h1><h1> 那年夏天的某日中午,火辣的太阳下热浪滚滚。午饭后,元跟往常一样短暂午休,四个还未成年的小孩各自在客厅玩耍。</h1><h1>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元惊醒,孩子们跑去开门。</h1><h1> 来人是同事芳,说琴出事了,昏倒在隔栋五楼走廊。</h1> <h1> 元和孩子们跑下楼时,邻居巳把琴抬到院子里。在众人帮忙下,把琴送到了县医院。</h1><h1> 医生诊断为脑溢血,当时的医学水平远不及如今,因病情严重,不方便转去条件略好的市医院。请来专科大夫会诊,大夫也回天乏术。亲属只能祈祷苍天,盼望奇迹降临……。</h1> <h1> 那个漆黑深夜,医院走廊的尽头闪烁着昏暗的灯光,附近树林里,不时传出猫头鹰的凄凉叫声,琴的两个小叔遵医嘱在大嫂头部周边放些冰块,用以退烧,忙完刚想坐下,突然发现大嫂身体颤动了一下,头偏一边,没了呼吸。急着请来医生,大夫乏天无术。昏迷四天后,琴没有留下一句话,抛下了未成年的三女一男和元,逐自离去。</h1> <h3><h1> 儿女们撕声裂肺的的哭喊,沉睡着的母亲巳不像往常一样,带着几分爱意,几分满足的责怪着孩子们" 别噪,快去做自己的事。"</h1><h1> 元对沉睡着的琴,责怪着问她:"年少时相约,厮守一生,白头皆老,你怎就失约了呢 ?"</h1><h1> 儿女们长跪床前,扣问苍天:" 苍天怎就这样不公平哦,把我们简单的奢侈母爱也掠走了,苍天不作答……"</h1><h1> 琴静静的睡着,好像很累很累。</h1><h1> 按照家乡习俗,"夫不能操办妻的丧礼。"</h1><h1> 叔俩和宗亲们按照传统习俗安葬了琴。</h1></h3> <h3></h3><h1> 儿女们在清理妈妈的遗物时,打开了妈妈为妯娌准备坐月子的两瓦罐红米酒,顿时香飘满屋;妈妈还有未完成的潮汕勾花手工品,整齐的摆在案头;还有没缝完的女儿的夏装,为家婆织的毛衣还差一半……。</h1><h1> 触景生情, 元和亲属们思念着琴在世时的贤慧豁达,吃苦耐劳。</h1> <h1> 家乡习俗是人去世后满一百天必须请一位神婆来为逝者代言,进行天地对话。</h1> <h3><h1> 那场天地对话,儿女们含泪问了妈妈很多很多。</h1><h1> 妈妈说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要儿女们听爸爸的话,学好向善,妈妈在天堂会保护儿女们的。</h1><h1> 元问琴:"为什么如此不守信约?"</h1><h1> 琴劝君莫愁,一切都是天意,嘱咐元一定要把儿女们抚养成人,来生再续人间缘。</h1><h1> 时间到了午时,又一次生离死别,琴在儿女和夫君的悲伤哭喊声中走了。</h1></h3> <h3></h3><h1> 此后至今二十九载,元不顾"夫不能到妻墓地"的乡土风俗,每年清明节前早早就张罗着祭品,当天一大早就催促儿女们出门前往琴的墓地,元在墓前静静地坐着,他是用心在天地对话,向里面的人诉说自己的情思。</h1><h1> 这二十九年,正好是社会的大转型期。人们的人伦道德观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的元,日复一日,单位与家庭,两点一线,从不问津风月场。多少回,亲朋好友劝元再娶。元总是一一回绝。儿女们相继长大成家,离开了父亲。</h1><h1> 二十九载的风雨路程,每每聊起琴时,元总是重复着说:“那时候啥都不懂,真可惜啊,阿琴出事之前,多次叨念着眼睛酸涩,我们只是劝她去医院看看眼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来,经医生点拔才知道,那是眼压过高,这种症状很有可能患上了高血压病。那时,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是终生的遗憾。”</h1><h1> 后来,元退休了。他多次谢绝了儿女陪他外出旅游的好意,独立家居。做饭、买菜、洗衣服、晨运,大小事务亲力亲为。他从不出远门,每天默默的守着放在卧室书柜上的琴的照片,过着平凡日子……。</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