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杭州西湖不仅山水秀丽,人文景观更是丰富多彩。它是人类与自然界长期和谐相处的结果,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中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形成于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各擅其胜,代表了西湖名胜之精华,深受人们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日前,我们去游览了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钟”,并在净慈禅寺里进了香。</p> <p class="ql-block"> 净慈寺,位于杭州西湖南岸的南屏山慧日峰下,是五代吴越国王钱弘俶于公元954年,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称净慈寺。它与灵隐寺、照庆寺、圣因寺,并称西湖四大古刹。 </p> <p class="ql-block"> 净慈寺近城临湖,踞南山之胜。宋时为其鼎盛时期,曾被评为江南禅院“五山”之一。千百年来,历经风雨,屡毁屡建。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多半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净慈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 图为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为净慈寺亲书的“敕建净慈禅寺”寺额。</p> <h3> 净慈禅寺,坐南向北,山门前面两侧,各有碑亭一座 ,上图为山门东侧的御碑亭。</h3> <h3> 亭中竖立康熙亲题御碑一块,碑的两面均刻着“南屏晚钟”四个大字。</h3><h3> “南屏晚钟”是指南屏山净慈寺傍晚的钟声。南屏山主峰高百米,林木繁茂,石壁如屏,北麓净慈寺傍晚钟声清越悠扬,响彻云霄,南屏晚钟由此成名。</h3> <h3> 南屏晚钟为西湖十景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p class="ql-block"> 山门西侧碑亭中间,竖立着乾隆御碑一块,碑阳镌刻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为南屏晚钟题的诗:“靜慈掩映对南屏,断续蒲牢入夜声。卻忆姑苏城外泊,寒山听得正三更。”</p> <p class="ql-block"> 御碑阴面也镌刻着乾隆皇帝的诗:“月色罘罳清映屏,南风岂得夜钟声。时巡展义真由旧,政化无烦在率更。”</p> <p class="ql-block"> 淨慈寺山门前方,建有万工池一座,原为贮水防火之用,现已成为信众行善放生之处。</p> <p class="ql-block"> 鱼乐国</p> <p class="ql-block"> 被放生的水族们。</p><p class="ql-block">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放生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善举,它不但具有吉祥云集,万德庄严的意义,还蕴含着因果回馈、自他相关的辨证智慧。</p> <h3> 这只狮头鹅也被幸运的放在了这里 </h3> <h3>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h3>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净慈禅寺山门外参观了御碑亭和放生池之后,现在我们要到寺院里去进香了。</p> <p class="ql-block"> 进入山门,我们在院中燃香礼佛,祈愿佛、菩萨保佑大家身体健康、如意吉祥!</p> <p class="ql-block"> 进香之后,我们首先到金刚殿,参拜了弥勒菩萨、金刚神将、以及三洲感应护法韦驮尊天菩萨。</p> <p class="ql-block"> 离开金刚殿,我们来到钟楼。钟楼是一座外三檐、内二层的方形楼阁。底层供奉大愿地藏王菩萨;二楼悬挂大梵钟(南屏梵钟)。</p> <h3> 现在净慈寺的大钟,是1986年落成的,高3米,直径2·3米,重10吨有余。钟身内外铸《妙法莲华经》7卷及铭文共6·8万余字,铭文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趙朴初居士书写。</h3><h3> “南屏晚钟”遵据祖国佛教传统,定于早上四点,晚上八点为撞钟时间,撞鸣一百零八声。</h3><h3> 据《百丈清规•法器章》载: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零八下。“百八钟”可消除人间一百零八种烦脑。</h3><h3> 梵钟偈云:“闻钟声,烦脑轻,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獄,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h3> <p class="ql-block"> 淨慈寺院内有水井两口,称作“双井”。此双井所出泉水,甘甜如酥,时至今日,未曾枯竭,且一年四季始终保持同一水位。</p> <p class="ql-block"> 这是竖立于大雄宝殿前方,乾隆皇帝御笔书写的淨慈寺方丈泳古碑,此碑为2002年根据历史保存的拓片重修。现将碑文抄录于下:</p><p class="ql-block"> “灵隐膻乎北,净慈芗乎南。对峙辉佛日,历劫宣华严。永明及寿宁,名已屡改瞻。录镜缅延寿。铸金传道潜。虚称贞明锡,幻求湿毗签。后庵函清幽,松竹笼花龛。静憩一屏营,笑我言仍詹。”</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为净慈寺中心主殿,是僧人日常共修之所。它始建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现在我们见到的大殿为1932年重修,殿高2l·05米,双重高檐歇山顶式建筑。大殿四周石柱上镌刻的楹联,均为住持钦亮大和尚邀请当时佛教界高僧及著名文化人士所书,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重檐上置弘一法师题写的匾额“具平等相”。体现了诸佛菩萨视一切众生平等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 </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主供毗卢遮那佛铜像。铜像高一十三米,重四十吨。毗卢遮那为法身佛,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殿内还供奉文殊、普贤两大菩萨和十八罗汉尊者。</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雄宝殿陈列的“净慈寺复建工程总体规划模型”。</p> <p class="ql-block"> 后周古刹,道潜开山,法眼观雷锋夕照;</p><p class="ql-block"> 北宋名兰,延寿主席,净根闻南屏晚钟。</p><p class="ql-block"> ——抄自大雄宝殿楹联</p> <h3> 净慈禅寺 铜云板</h3> <h3> 我们在大雄宝殿参拜之后,来到演法堂,演法堂是净慈寺中轴线上的第三进殿堂。</h3> <p class="ql-block"> 演法堂,原名宗镜堂,乃永明延寿禅师会三宗义学,集《宗镜录》之所。今由“三圣殿”改而名之,为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是本寺方丈接待十方衲子参禅问道和演说佛法的场所。</p> <h3> 淨智庄严</h3> <h3> 天上地下 唯我独尊</h3> <p class="ql-block"> 浴佛,感恩佛主释迦牟尼!愿众生同沐甘露,共享吉祥!</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来到淨慈寺主轴线上的第四进殿堂——释迦殿。</p><p class="ql-block"> 释迦殿是2008年重建的,主殿为三重檐歇山顶砼框架仿古建筑,分地上、地下二层。</p> <h3> 巍巍宝相 释迦殿</h3> <h3> 释迦殿,主供释迦牟尼佛坐像,左右分别供奉波斯匿王伽蓝菩萨和须弥四大天王。</h3>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大殿内参拜了佛主释迦摩尼佛像之后,回到殿前来观赏湖光山色,前方是2002年竣工的雷锋新塔。</p><p class="ql-block"> “雷锋夕照”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南屏晚钟”隔路相望,均为西湖南线著名的景区。</p> <p class="ql-block"> 新雷锋塔,金碧辉煌,是我国首座现代化的彩色铜雕宝塔。</p> <h3> 现在我们来到释迦殿地下层,地下层的入口处挂着“净慈美术舘”铭牌。</h3> <p class="ql-block"> “净慈美术舘”是一座大厅式的陈列舘。2007年在重建释迦殿开挖地基时发现“慧日峰”刻石,为保护刻石,寺院将释迦殿于原址整体南移一十三米,自此“慧日峰”以全新面貌重现世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慧日峰”石刻(南宋)</p><p class="ql-block"> 净慈寺后有山名曰南屏山,山中峙有峰名曰“慧日峰”。据《净慈寺志》记载,南宋绍兴丁丑年(1157年)陈思恭于峰间探一石刻“慧日峰”三字于其上。负宗镜之光。因历史变迁“慧日峰”刻石掩于山体之中,不为世人所知。</p><p class="ql-block"> 现在机缘来了,“慧日峰”又重现于世人的面前。</p> <h3> 慧日峰局部图</h3> <h3> 在“慧日峰”旁边,还陈列着一段“经幢”,一棵“香供”树,以及一组“金刚经”刻石。</h3> <h3> 香供。</h3><h3> 沉香木属瑞香料。因受菌类感染而结油生香。结香时间甚为漫长。</h3><h3> 此处供养之香木成长结香约六七十年左右,产于印尼加里曼丹,到寺后取名“香供”以奉之。谓以此香木,供养十方法界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护法等众。</h3> <h3> 经幢之局部</h3> <h3> 这组残碑为寺院2008年整治西院时,折除残墙中发现,共有五块,其中三块断裂(文字未缺)。
据《净慈寺志》记载,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赐御书《金刚经》一部与净慈寺。<br></h3> <h3></h3><h3> 《金刚经》残碑之一(清)</h3> <h3> 《金刚经》残碑之局部(清)</h3><h3> 碑刻经文笔道瘦挺遒劲,结体缜密,清劲而峻拔,刻功甚为精湛。<br></h3> <p class="ql-block"> 美术舘展出的文物珍品</p> <h3> 弥勒菩萨立像,公元二至三世纪,高:160cm,材质:片岩,地区:犍陀罗地区。</h3><h3> 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在位时,大乘佛教发展至鼎盛阶段,民间对弥陀的信仰也达高峰。这件弥陀菩萨立像高1.6米,就其保存状态的完整性而言,在国内同体的犍陀罗单像中,是为难得一见的馆藏珍品。</h3> <h3> 佛陀坐像</h3><h3> 时代:公元二世纪,尺寸:高60cm,材质:片岩,地区:沙里巴罗。</h3><h3> 简介:这尊佛陀坐像,出自沙里巴罗,佛像整体工艺精湛,体量大,保存状态良好。佛陀背光缺失,发线呈波浪形均勻排列至头顶结肉髻,线条流畅自然。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一尊犍陀罗立像,也是沙里巴罗的作品,两者相似之处极多。</h3> <h3> 佛陀立像 </h3><h3> 年代:公元二世纪 ,尺寸:高82cm,材质:片岩,地区:斯瓦比地区。</h3><h3> 简介:这尊佛陀立像,除左手前臂缺失外,其余部分极为完整。佛像表面原始贴附的金箔,尚有部分残留,佛陀的发线是典型古希腊风格的波浪形,发线向上至头顶结内髻,眉心中间有一尺寸较大的圆形“白亳”镶嵌凹槽。</h3> <h3> 观音坐像</h3><h3> 时代:公元三至四世纪,尺寸:高43cm,材质:灰泥,地区:巴基斯坦地区。</h3><h3> 简介:这尊观音菩萨坐像,头戴高大的特本式宝冠,双耳垂挂耳饰,双眼微闭,呈冥想状,面部表情沉静自如。</h3><h3> 菩萨坐像通过高趈娴熟的工艺向世人显示了灰泥材料独特的造像魅力。</h3> <h3> 四王供钵、礼拜佛陀</h3><h3> 时代:公元二至三世纪,尺寸:高48cm,材质:片岩,地区:犍陀罗地区。</h3><h3> 简介:浮雕分上、下两段,分别表述了“四王献钵”与“礼拜佛陀”的场景。整体浮雕工艺精细,刻画生动,清晰地表达了叙事场景,尤其服饰特点明显。</h3> <h3>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h3><h3> 岁次戊戌 佛历二五六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南屏僧戒清法师敬书</h3> <h3> 佛在世时 以佛为师 佛灭度后 <b>以戒为师</b></h3><h3> 岁次戊戌佛历二五六二年淨慈戒清敬书 </h3> <h3> 罗汉</h3><h3> 作者:刘正</h3> <h3> 罗汉 </h3><h3> 作者:刘正</h3> <h3> 在淨慈美术舘参观之后,我们拾阶而下。
</h3><h3><br></h3> <h3> 步紫竹林</h3> <h3> 入三摩地</h3>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大雄宝殿西侧的观音宝殿。</p><p class="ql-block"> 观音宝殿重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殿内供奉两尊观音菩萨像,前面是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后面供奉的是一尊清代的石雕观音。</p> <h3> 我们顶礼参拜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愿菩萨保佑大家健康平安,六时吉祥!</h3> <p class="ql-block"> 淨慈寺石观音灵迹碑记</p> <h3> 客堂</h3> <h3> 客堂上方置放宋理宗六祖杭州永明延寿禅师画像</h3> <h3> 即向凡途登觉岸,便于业海泛慈舟。</h3><h3> ——永明延寿禅师</h3>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观音宝殿参拜之后,经过客堂,瞻仰了永明延寿禅师法相,现在来到了钟楼西面的济公殿。</p> <p class="ql-block"> 济公殿正中供奉道济禅师金像。</p><p class="ql-block"> 道济禅师(1148~1209年)俗名李修缘,字湖隐,天台县永宁村人,出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十二月初八。十八岁投灵隐寺瞎堂慧远出家,礼瞎堂慧远为师。后移住净慧寺,从净慈寺第二十代主持得辉禅师为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道济禅师是一位学问淵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道济禅师于南宋嘉定二年五月十六日圆寂,寿六十,临终书偈曰:“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p> <p class="ql-block"> 济公殿内放置由沙门妙高题写的匾额“遊戏神通”四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济公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言行癫狂,诙谐幽默,扶危济困,彰善罚恶的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之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人们喜爱他、怀念他、神化他、他成了人们心中最具亲和力的人间“活佛”。</p> <p class="ql-block"> 济公活佛金像两侧的佛龛中供奉着 “降龙罗汉”与“道济禅师”两幅陶瓷画像,均由著名陶艺家刘正先生设计绘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道济禅师相传为降龙罗汉转世,故降龙罗汉画像被供养于济公殿左后侧。</p> <p class="ql-block"> 道济禅师画像被供奉在济公殿右后侧。画像自在无忧,笑看尘世,两眼通透,似看破世界名利、烦忧。</p> <p class="ql-block"> 民间流传:济公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衣衫褴褛,举止似痴若狂,他的许多神異故事,如:古井运木、疯僧扫秦、济公斗蟋蟀、济公背新娘……等等,广为流传。济公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百姓喜爱,被尊称为“济公活佛”。</p><p class="ql-block"> 济公成佛后的尊号长达二十八个字:“大慈大悲 大仁大慧 紫金罗汉 阿那尊者 神功广济先师 三元赞化天尊”,堪称神化之极致。</p> <h3> 济公殿前面的运木古井</h3><h3> 运木古井,又称“神运井”,旧时称“香积井”。据《淨慈寺志》记载,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净慈寺厨内就有一口井,“广纵约二丈余”,泉水甘甜,常年不涸,后因“济公运木”而得名为“运木古井”。<br></h3> <p class="ql-block"> “古井运木”是济公为重修淨慈寺大显神通的故事。话说妙崧禅师住持淨慈寺期间,立志重修寺院,由于木料供应不上,把妙崧长老急坏了!济公胸有成竹的说道:“小僧有妙方”,说完后便酣酣睡去,到第三天突然大喊:“木头到了!木头到了!” 济公拉着长老奔到寺里的井边,果然井中有一根大木头露出水面,众僧人用绳子将木头拉了上来,拉了一根,井中又冒出一根,一直拉到第七十根,在旁边估算木料的木匠师傅随口说了声:“夠了!” 话音刚落,井里的木头就再也拉不上来了, 最后的那根木头,就永远留在了井底。</p><p class="ql-block"> 运木古井也就成了净慈寺最具吸引力的古迹。</p> <h3> 这是镶嵌在济公殿后面围墙上的石刻,它叙述了济公:“灵隐出家——南屏弘化——虎跑示寂” 的故事。</h3> <h3> 已知来定来,早辨去时去。来去两分明,方是菩提路。 ——道济禅师</h3> <p class="ql-block"> 好了,我们在淨慈寺各处参拜之后,现在又回到了钟楼旁边。南屏梵钟我们来观赏了好多次,可惜没有真正听到过它那深沉、浑厚的钟声。我在想,那天晚上发个心,到这里来聆听一下“南屏晚钟”的声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净慈禅寺,是杭州市內著名的古刹。离我们家不远,这是我们的幸运,我们经常到这里来进香礼佛。这里确实是人们涤荡心灵、去除烦恼的清净之地,是慈悲精神的长养之处,是唤醒尘俗之客、提升境界的修行之所,我们非常喜欢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钱塘黟客 2018年8月25日</p><h5>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 </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摄影 尚华 钱塘黟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