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酷暑--享受北欧的无边风月(下篇)

临江鱼

<h3>从北欧顺道去爱沙尼亚</h3> <h3>爱沙尼亚是此次北欧行计划外的旅行目的地。从斯德哥尔摩前往芬兰赫尔辛基途中,如果时间宽裕的话,顺道去一下同是申根国的爱沙尼亚(塔林),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爱沙尼亚属于波罗的海三国之一,有着非常多的旅游资源。</h3><h3><br></h3><h3><br></h3> <h3>从斯德哥尔摩到塔林可选择游轮前往。旅行社为我们安排的是波罗的海上遐迩闻名的“塔林客诗丽雅公司(Tallink Silja Oy)邮轮。该公司全年运营环游波罗的海的邮轮航线,主要目的地包括:瑞典斯德哥尔摩、芬兰赫尔辛基、芬兰图尔库、芬兰奥兰群岛、爱沙尼亚塔林和拉脱维亚里加。</h3><h3>傍晚17:30我们乘上了“维多利亚号”邮轮,预计在翌日10:00可抵达目的地----塔林。</h3><h3><br></h3> <h3>邮轮上的餐厅里有新北欧式的料理,可以享受“舌尖上的北欧”,并且也有酒吧、赌场和夜总会,但最能吸引我的还是船外的美景。</h3><h3><br></h3> <h3>在邮轮渐渐驶离码头时,两岸不断地出现大大小小的岛礁。随着暮色降临,海面开始变得宽阔。夕阳也开始在海面上抹上了一层层的金黄色,景色变得越来越美。 </h3><h3><br></h3> <h3>夕阳西下,大海沐浴在晚霞余晖中,游客三三两两地在甲板上漫步。站在船舷旁,晚风吹动着发梢和衣角,也拨动着人们内心的一缕缕思绪。</h3><h3><br></h3><h3><br></h3> <h3>她或许期盼着尽快见到大海彼岸的恋人。。。 </h3><h3><br></h3> <h3>也许在告别依依不舍的故土和家人。。。 </h3><h3><br></h3> <h3>此时,对于一个曾读着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唱着“喀秋莎”歌曲长大的我来说,习习海风让我这个不合时宜的人,在不合时宜的时候,想着那段早已被时间吹散的如烟往事。 </h3><h3><br></h3> <h3>因为此时我突然想起,这不是波罗的海吗?这不是前苏联(现俄罗斯)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的地盘吗?<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h3><h3>波罗的海舰队在原苏联时期,是该国四大海军舰队之一。二战前,波罗的海舰队配备的舰船和飞机以及岸防兵团和防空兵团,是原苏联海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战役联合编队,其基本兵力驻在塔林和里加,与德国和芬兰的海军对峙。在列宁格勒战役中,该舰队的守备部队在敌后英勇奋战,牵制了部分德军,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并且该舰队的远程轰炸机,对柏林实施了最初的几次空袭。</h3><h3><br></h3> <h3>波罗的海舰队的炮兵是列宁格勒的火力后盾,1943年年底以前,一直负责压制炮击列宁格勒的敌方炮兵,以坚决的行动保卫了舰队主要基地塔林、蒙海峡群岛和汉科海军基地,从而牵制了纳粹德国对苏联的全面入侵。 </h3><h3><br></h3> <h3>波罗的海舰队的标志。</h3> <h3>原苏联已经解体。在目前相对和平的年代里,海面上已很难再见到各国舰队的船只,唯有缓缓驶过的客船在大海上漂移。</h3><h3>和平真好!</h3> <h3>长夜似乎并不长,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它预示着游船即将到达塔林。</h3> <h3>由于波罗的海所处的的地理位置原因,你可以在海面上既能看到日落,又能看到日出。</h3> <h3>新的一天即将在塔林开始。早上好,塔林!</h3> <h3>塔林是爱沙尼亚的首都,也曾是波罗的海舰队的驻扎地。</h3><h3>爱沙尼亚民族形成于12~13世纪,她是一个多灾多难民族。在13~16世纪先后遭普鲁士和丹麦侵占,16世纪又被被瑞典、丹麦和波兰瓜分,17世纪全境被瑞典占领,18世纪并入俄罗斯帝国,1918年宣布独立,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同年2月德国乘虚而入占领爱沙尼亚。同年11月,苏俄宣布对爱拥有主权。1920年2月,苏俄承认爱沙尼亚独立。1940年6月,又受到苏联的武装侵略而全境沦陷,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20日,正式宣布独立。</h3> <h3>目前,俄罗斯族裔人口占爱沙尼亚人口的四分之一。爱沙尼亚在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2007年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这个被称为“欧洲的十字路口”的国家历史上长时间历经苦难,与前苏联和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爱恨情仇。 </h3><h3><br></h3> <h3>爱沙尼亚的第一个观光景点是卡德里奥花园,在这里你又会看到沙皇帝国的影子。卡德里奥花园是1718年沙皇彼得一世为爱妻凯撒琳娜建造的巴洛克式庭园宫殿建筑群(又称爱沙尼亚的夏宫)。如今这里是塔林老少皆宜的休闲地。在春夏季节,这里能看到修剪整齐的花园和花圃,园都保留着原有的自然景观,如草地和森林。</h3> <h3>花园的宫殿非常的大气,红色的外墙面十分的喜庆,花园是典型的欧式皇家园林,平整的草坪和树木,漂亮的喷泉水池,精美的雕塑,无不体现出皇家的高贵和奢华。</h3><h3><br></h3> <h3>1718年沙皇彼得一世建造了这座宫殿。沙皇彼得一世与自己的妻子及家人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可是他们怎么也不会料到在200年后的1918年,也就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俄罗斯帝国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拘禁在叶卡捷琳堡城内,随后被苏联领导人下令处决。这个统治俄国300多年、欧洲统治期最长的王朝,所有皇族成员都被灭门血洗、也是唯一在其统治国几乎没留存任何血脉的皇族。</h3><h3><br></h3> <h3>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夫妇与他们的孩子。<br></h3> <h3>在塔林你可以看到不少被沙皇帝国统治过的痕迹。塔林亚历山大纳尔夫斯基教堂是塔林的一座东正教教堂,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兴建于1894年到1900年,当时塔林处于俄罗斯帝国的统治之下。塔林亚历山大纳尔夫斯基教堂位于塔林老城区的座堂山山顶。许多爱沙尼亚人厌恶这座教堂,因为它标志着俄罗斯的统治。爱沙尼亚当局计划在1924年拆除这座教堂,但是后来没有实施这一计划。1991年爱沙尼亚脱离苏联独立后,这座教堂却被众多的游客所青睐,成了来塔林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处。</h3><h3><br></h3> <h3>这里是议会大楼。粉色商务四方形三层楼,俄国人建造。是一栋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现有102位议员在此办公。 </h3><h3><br></h3> <h3>在爱沙尼亚有去苏联化的倾向。苏联红军解放塔林纪念碑曾位于塔林市中心的托尼斯马吉三角形小丘上。纪念碑是一尊青铜所铸的战士像,所以也被称为“青铜战士”碑。2007年塔林的“苏联红军解放塔林纪念碑”被拆除。这座为纪念苏联红军建造的青铜战士像,在俄罗斯人眼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不少爱沙尼亚人却视之为苏共占领爱沙尼亚长达半世纪的屈辱象征,必欲去之而后快。</h3><h3><br></h3> <h3>圣布丽吉塔修道院</h3><h3>圣布丽吉塔修道院曾经是塔林的天主教修道院。1417年开始建造修道院,建造地点位于Pirita地区,距塔林市中心6公里。1436年8月15日塔林主教Heinrich II为教堂举办了祝圣仪式。修道院是中世纪典型的晚期哥特式风格的建筑。1575年在立沃尼亚战争中修道院被毁,至今只保留下西面高35米的山墙,以及侧墙的局部。修道院曾是立沃尼亚最大的修道院。民间传说修道院下面有地下通道。十七世纪在靠近修道院废墟的地方建造了墓地,用于安葬当地的农民。如今修道院废墟为何成了著名的景点,不得而知。但这里,每年都举办修道院日活动。 </h3><h3><br></h3> <h3>在圣布丽吉塔修道院遗址附近,塔林唯一较大的河流流经此处。这里的河谷因有着自然的湖光山色而被列为保护区。 </h3><h3><br></h3> <h3>圣尼古拉斯教堂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一座中世纪教堂,主保圣人是圣尼古拉,他是渔民和水手的主保圣人。始建于13世纪,二战中部分被苏联炸毁。恢复后用作美术馆和音乐厅。</h3><h3>圣尼古拉斯教堂,曾是13世纪德裔居民集会的地方。<br></h3> <h3>塔林圣母主教座堂,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座堂山上的主教座堂,爱沙尼亚最古老的教堂,已经有800年的历史,17世纪大火后座堂山上唯一幸存的建筑,圆形塔顶是后来加的,最初是一座天主教的主教座堂,1561年改属路德宗,现在属于爱沙尼亚路德教会。 </h3><h3><br></h3> <h3>圣奥拉夫大教堂建于13世纪,是一所具有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教堂原本高159米,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1549-1625年),可惜毁于战火。如今游客看到的教堂是后来重新建造的,高约124米,是目前塔林老城的最高建筑,也是塔林的地标之一。<br></h3><h3>在1219年丹麦征服塔林以前,圣奥拉夫大教堂是旧塔林斯堪的那维亚社区的中心。有一个传说,修建教堂的人名叫奥拉夫,从塔顶摔下死亡,据说当他的身体撞到地面时,从口中爬出蛇和蟾蜍。在附近的圣母小教堂有壁雕描绘这一事件。 </h3><h3><br></h3> <h3>塔林古城区有一座石灰岩山丘,海拔50米,是全城的制高点,也叫托姆比亚山。当年统治者为防御外侵,固守城池,在山上筑堡,名为托姆比亚城堡。其实,石头城堡乃是入侵爱沙尼亚的丹麦人所建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历史上的爱沙尼亚,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这个地理位置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正因为如此,在近几百年里一直被各个列强所垂涎。<br></h3> <h3>塔林市政厅位于市政厅广场中央,是波罗的海国家唯一的哥特式市政厅,是爱沙尼亚独一无二历史悠久的建筑瑰宝。具有600年历史的市政厅的塔楼高耸入云,登上塔楼瞭望台可以俯瞰塔林全城。</h3><h3><br></h3> <h3>塔林市政厅广场很大,是中世纪塔林的灵魂。市政厅广场附近有很多古迹,有1422年开的古老药房,有1433年建的路德会圣灵堂,它是丹麦移民向爱沙尼亚土人传教的地方。每年6月是塔林的老城节,一般持续4天。那时,广场上会举办各种音乐会、舞会和以中世纪风俗为主题的狂欢活动。</h3><h3><br></h3> <h3>塔林最著名的餐厅----老汉莎餐厅</h3><h3>塔林老城区里最有名的饭店,无人不晓,装修和菜式都主打中世纪风格,服务员也身着中世纪服装,餐厅内没有电灯,照明均采用蜡烛,让用餐的客人恍若隔世。<br></h3> <h3>塔林老城分为两个部分,即上城区和下城区。当年的贵族生活圈是在上城区,它坐落在一块石灰岩的高地上,被称为图姆皮,中产阶级、商人以及手工业者则居住在下城区,它位于图姆皮与塔林港之间。</h3><h3><br></h3> <h3>下城区的东面,走几分钟便可到达塔林古城门----维鲁城门。塔林原先一共有六座古城门,现仅剩下两座,维鲁城门是其中之一。</h3><h3><br></h3> <h3>2018年8月4日在塔林逗留的我们巧遇了爱沙尼亚塔林铁人三项比赛。<br></h3> <h3>听说中国选手也参加了这个赛事,等待我国选手到来,为其呐喊助威!</h3><h3>明日将要离开塔林,顺便打卡留恋,将爱沙尼亚的旅行划上句号。</h3> <h3>今天前往北欧行程中最后一站----芬兰。</h3><h3>爱沙尼亚和芬兰之间没有时差,从塔林乘坐渡船,2小时便可到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塔林开往赫尔辛基的轮渡每天有7~8航次,交通非常方便。 </h3><h3><br></h3> <h3>芬兰有10%的水域面积,岛屿及湖泊特别多,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是圣诞老人的故乡。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一个永久中立国。 </h3><h3><br></h3> <h3>芬兰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但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芬兰政府公务员清廉高效,根据2012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名列第一。 </h3><h3><br></h3> <h3>赫尔辛基的第一个景点是乌斯别斯基教堂。不用说,仅看教堂的建筑外形就知道它是一个具有浓郁的莫斯科建筑风格的教堂。教堂内部的画作都由俄国画家完成的。这个教堂建于1862至1868年间,是欧洲最大的东正教堂。</h3><h3><br></h3> <h3>驱车不到1小时便可到达位于赫尔辛基以东50公里的一个景色如画的古城----波尔沃。</h3> <h3>波尔沃古城坐落在波尔沃河河口,建于13世纪,已有680年的历史。波尔沃古城被人们赞誉为“诗人之城”,是芬兰许多著名诗人和艺术家居住的城市。<br></h3> <h3>蜿蜒曲折的街道、曲径通幽的小巷,都勾起游人的怀古之情。</h3> <h3>坐在河边发发呆,晒晒太阳也很惬意。幸福其实很简单。</h3> <h3>这里保存着不少中世纪的小木屋和一些狭窄的街道。1809年的芬兰战争之后,芬兰成为了俄罗斯大公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这里依然能看到圣彼得堡建筑风貌。<br></h3> <h3>波尔沃古城是芬兰目前惟一保存下来的中世纪城区建筑。小巷里低矮的木屋是中世纪城市生活的缩影,被人称为“木制建筑博物馆”。<br></h3> <h3>老市区中的尖拱顶式的大教堂建于15世纪初期,是1809年芬兰第一届议会的所有地。波尔沃市郊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老庄园可供游人参观。<br></h3> <h3>走在波尔沃的老街区,两边都是瑞典帝国时期修建的木结构房屋。现在,这些涂着靓丽的颜色的房屋都改成了店铺。这些房屋虽然是私人所有,但是根据芬兰的法律规定,主人只能改变屋里的装潢和结构,外部的东西只能修复而不能改变。<br></h3> <h3>在波尔沃古城中,瑞典帝国时期建筑、Brunberg十九世纪的巧克力工厂、全国最大的私家洋娃娃与玩具博物馆、以及芬兰国歌作词诗人J.L.Runeberg的故居等,都被完好地保存着。</h3> <h3>岩石教堂是团队游中必到的一站。这座世界上唯一的建在岩石中的教堂,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坦佩利岩石广场,是由建筑师添姆和杜姆苏马连宁兄弟设计建造,于1996年建成的。凡到赫尔辛基观光的游客,都不能不到这座将整块岩石炸穴而成的教堂中感受一下其特有的风韵。</h3><h3> </h3> <h3>整个广场被一块起伏不平的巨大岩石覆盖,当你站在教堂外,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看不到一般教堂所具有的尖顶和钟楼,甚至都注意不到教堂的所在,只有一个直径20多米的淡蓝色铜制圆形拱顶暴露在岩石的最上面。 </h3><h3><br></h3> <h3>教堂中的管风琴。</h3> <h3>教堂为圆顶,玻璃屋顶以铜网架支撑,直径24米,外部墙壁以铜片镶饰,内壁是天然的花岗岩石壁,其余的壁面仍保有原始的岩石风味。 </h3><h3><br></h3> <h3>赫尔辛基议会广场距离岩石教堂不远,这里不仅是赫尔辛基市民活动的中心,也是欣赏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最佳场所,被视为芬兰的重要地标。 </h3><h3><br></h3> <h3>广场的中心有一座塑于1894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充分的自治。</h3> <h3>站在广场上就可以看到建筑大师恩格尔的三件杰作:大教堂、政府大楼和赫尔辛基大学。</h3><h3> </h3> <h3>议会广场旁的赫尔辛基大学。</h3> <h3>从议会广场步行十来分钟就可以到达鱼市场。在鱼市场旁的海湾里没见到渔船,不知是不是都出海捕鱼去了。</h3> <h3>在赫尔辛基提起阿曼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就是矗立在鱼市场西侧喷水池中的一尊少女青铜塑像。她面向大海,一手托腮,静静地凝望着芬兰湾,她被誉为"大海女神"。芬兰人说她是赫尔辛基的象征。</h3> <h3>在赫尔辛基也能看到沙皇俄国的影子。在议会广场,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而鱼市场这里也有一座沙俄时期的纪念碑,它就是为纪念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妻子第一次访问赫尔辛基而建的纪念碑。纪念碑的顶端有一只古铜铸成的双头鹰,很牛气地站在地球上,傲视着东西两边。这个双头鹰寓意着沙俄是一个地跨亚欧的帝国。通过这个强权标志,可见当时沙俄在芬兰的影响力有多大。</h3> <h3>靠近鱼市场旁的赫尔辛基市政厅。</h3> <h3>这里有许多海产品销售。</h3> <h3>姑娘们穿着海魂衫水兵服做烤鱼买卖,服装搭配还真不错。不会是波罗的海舰队的女兵改行做买卖吧!</h3> <h3>三文鱼不错,目标锁定,必须的!!</h3> <h3>为期2周左右的北欧行程即将结束,再一次聆听一下大海的波涛声、看一看宁静街道、呼吸一口湛蓝天空下的空气、用感恩的心祝福天下不同肤色的人们幸福、安康!</h3> <h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让我们变得聪明。因为在旅途中我们学会了用"耳"去倾听,用"丷"(双眼)去观望,用"口"(嘴)去交流,用"心"去发现。</h3><h3>耳<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口<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心<span style="white-space: pre;"> </span>=<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聪</h3> <h3>在旅途中邂逅,又在旅途中分别,今生种种皆是前身因果。世事如棋,人海茫茫,彼此间相遇相知,看似偶然,实是必然。冥冥之中,自有一种说法,那就是缘分。</h3> <h3>"逃离酷暑----享受北欧的无边风月"全篇完。<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