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次旅游地是云南。云南的昆明,是少女时期一个美丽的梦。传说那里四季如春,鲜花盛开,对于一个特别爱花的青春女子来说,那里应该是人间仙境吧!后来结婚了,厌倦了在江南的四季轮回中洗刷收换,心想:要是嫁到昆明,就只要收拾春夏两季的衣物,多省事呀!后来听说那边的紫外线很强,会把人晒得乌黑,便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h3> <h3><u><font color="#ed2308">丽江</font></u></h3><h3> 丽江以黑胖为美,女生叫胖金妹,男生叫胖金哥。导游开玩笑说,像我们这样的江南女子在丽江是丑女啦!还说这边的紫外线很强,如果在这里住上个把月,脸上一定会长斑。我听了不禁舒了口气——幸亏没有嫁到云南。</h3> <h3> 丽江人的主食是土豆和玉米。车子在平坦的公路上驶过,从窗外望去,两边大都是整齐的玉米地,间或夹着一片烟叶地。家乡的玉米早就枯黄干瘪了,这边的玉米正打苞扒节,生机盎然。玉米地边上,栽种着一排向日葵,金灿灿的脸庞在阳光下欢笑,像绿毯边上镶着的一线金边。</h3> <h3> 上午先到拉市海湿地公园,主要是坐船骑马。坐船纯属坑人,骑马倒是别有风味。大跨步上马,套好马蹬,夹紧马肚,拉好扶手,马儿便一颠一颠地往前走了。路边,玉米齐刷刷的竖起棕色的花穗,梨树上挂满了深红的果子。那感觉真是“骑在马背上,一览众物矮”呀。</h3> <h3> 马儿不紧不慢地走着,从纳西族的村落里穿过。村里铺了水泥路,马蹄踏在上面“咚咚”地响着。路边积了一层厚厚的马粪,骑在马背上,都能感觉到那浓烈的乡村的气息。</h3> <h3> 纳西族人的房屋都有个小院,院门建成牌楼样式。木质的大门雕梁画栋,青灰的屋檐凌空翘起,古朴典雅又精致奢华。院里种花,种果树,常有结满硕果的枝头,从院里探出头来。</h3> <h3> 穿过村落,马儿走向了林中的茶马古道。以前,这羊肠小道是村里的经济交流之道,生存之道,也是希望之道。现在,这道是村里的富裕之道。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村民们也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模式,开始饲养马匹(政府规定每家最多饲养4匹),牵马拉客增加了不少收入。</h3> <h3> 马儿在林间穿梭,阳光透过阴郁的树冠洒下了点点光影。骑在马背上,一伸手就能摘到果子。(能摘到的已经被游客摘光了😃)山路曲曲折折,上上下下。石板路面湿滑,马蹄总是打滑,骑在马背上感觉就像冰雪天开车一样,总担心马蹄一滑,马脚一软,我就会连人带马滚到山里。战战兢兢骑了一个多小时,安全到达终点。马儿喘着粗气,不过我更担心驮老公的那匹马还撑得住不。😂</h3> <h3> 下午上玉龙雪山。导游指着远方一座斑白的山告诉我们,那就是玉龙雪山。“哇,真有雪耶!”我们兴奋地叫着。导游“扑哧”一声笑了:“这不是雪,这是石灰岩。在这个时候,山上是没雪的。不过你们可以拍个照糊弄一下朋友。”</h3> <h3> 坐索道到了云杉坪。云杉坪真是名副其实。这里栽种着许多高大的云杉,一株株笔直挺拔、直插云霄,有的树要三个人才能合抱得过来。我想:这树应该在山脚下矗立了几百年了吧!那粗壮的树干,粗糙的树皮上刻着的是流转的时光。</h3> <h3> 穿过云杉坪就来到了雪山主峰扇子陡的脚下,雪山的容貌更清晰地展示在眼前。青黑色的山体屹立眼前,山脚青山环绕,山间绿树点点,山顶云雾缭绕、与天相接。雪水常年从山顶流下,冲出了一条条或粗或细的沟壑,洗出了一点白的山的肌肤。</h3> <h3> 玉龙雪山是纳西族人心中的神山。曾经有17个日本登山队员想登临山顶,快要到顶时突然狂风大作、大雨滂沱,结果这17人全部遇难。纳西族人认为是人类冒犯了山上的神,神对人类进行惩罚。后来,中央尊重纳西族人的意愿,还雪山一片宁静,禁止人类再登山顶。</h3> <h3> 从雪山上下来往下走,就来到了蓝月谷。蓝月谷漂亮得让人惊叹,惊叹造物主的神奇。苍山绿树中间,镶嵌着一汪汪蓝绿色的潭水,像一块巨大的美玉。潭水平静如镜,感觉不到在流动。</h3> <h3> 水从有点落差的坝上流下,漫过一层层低矮的圆石,垂下一帘帘矮矮的水幕,一眼望去,像绽开了一片白莲花。</h3><h3> 云南的天气就像男人的心(导游语),刚刚还是艳阳高照,一转眼就大雨滂沱,蓝月谷的水象美人卸了妆,渐渐变白,成了“白水河”。</h3><h3>(开始没拍照,等拍照时下雨了。天晴时看,实景比照片上还美)</h3> <h3> 回程途中,发现路边有许多像镜子般清亮的池水,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嵌在苍翠的草原上。导游介绍说,这是纳西族人挖的人工池塘,因为这一带土壤中砂砾多,存水不易,挖了池塘用来存放雪山融水,雪水蒸发,增加降雨,调节气候。</h3> <h3><font color="#ff8a00">香格里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意为“心中的日月”,原来叫中甸,后来因为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而闻名中外。这里与西藏毗邻,居民主要为藏族。</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藏族的姑娘叫卓玛,小伙子叫扎西。因为贫困,也为了防止财产流失,这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的现象很普遍。(几个兄弟共一个妻子,几个姊妹共一个丈夫)</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天葬是藏区较为普遍的葬法,合乎菩萨舍身布施苍生之意,能使灵魂升天。强盗、杀人犯等用土葬。土葬是最下等的葬法,死去无法投胎转世,是对死者的惩罚。</font></h3> <h3> 虎跳峡是金沙江的流经之处。刚下了雨,汹涌的黄水从崇山峻岭之间冲泻而下,河水拍打着两岸的山体,冲击着河床的大石,激起巨浪,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站在这,耳畔不由地回响起《黄河大合唱中》那让人热血沸腾的旋律——“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站在这,能真切地感受到那排山倒海般的力量。</h3> <h3> 普达措森林公园海拔3800米左右,是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风景名胜区。在路边低缓的山谷中,散落着一个个小村庄。平坦的草地上,牦牛们在悠闲地吃草。草地上,零星地开着黄的、红的、紫的小花。我们来得不是时候,若是五六月份来,这里是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海。</h3> <h3> 下了车,我们来到属都湖景区。清粼粼的水倒映着绿莹莹的山,灰茫茫的天(因为是雨天),像一幅恬静清幽的水墨山水画。深呼吸一口,纯净的空气带点凉意直入肺腑,让人神清气爽。</h3> <h3> 湖边有大片的云杉。和玉龙雪山上的云山不同的是,这里的树上挂满了长长短短的绿色的毛,像长出了许多胡子。原来这种植物叫松萝。松萝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空气中有一点点污染就不能存活,是最好的环境检测器,可见这里有着极好的生态环境。</h3> <h3> 路边,经常有一些憨态可掬的松鼠出没,在树枝上灵活地跳跃着。它们一点都不怕人。如果你手上有它喜欢吃的干果,它会毫不客气地抓过去,前爪捧着,嘴快速抖动,一转眼就把它干掉了。</h3> <h3> 偶尔有两只小黑猪经过,头也不抬地自顾自地吃着东西。</h3> <h3><br></h3><h3> 在普达措上厕所是不冲水的。蹲坑下面都套着一个塑料袋收集粪便,到时会统一运下山去处理。来这边的游客成千上万,可地上却看不到一片垃圾纸屑。人类爱护自然,自然以美景馈赠。</h3> <h3> 晚上是“藏民家访”,吃土司宴(土司相当于我们汉族的地主)。每人一个小火锅,菜料有豆皮、木耳、白菜、土豆片、牦牛肉片等。饮料有酥油茶,青稞酒。牦牛肉片切得很薄,稍微烫一烫就能吃,又鲜又嫩。我们边吃边欣赏原生态的藏族歌舞。</h3> <h3> 还可以拿酥油茶和青稞面,做藏民特色食物——糌粑吃。这个要用手和面(不能洗手),抓着吃,我觉得有点脏,儿子却做得起劲。</h3> <h3> 四大盘牦牛肉片让你吃得肚子鼓起。酒饱饭足,屋外已烧起了熊熊篝火,游客们围着转呀、跳呀,好不快乐!</h3> <h3> </h3> <h3> 独克宗古城最有特色的是巨型转经筒。</h3> <h3> 这个巨型转经筒高20米,重60吨,需要四五个人合力才能转动。我们拉着经筒转了三圈,希望能转来好运气。</h3> <h3> 香巴拉坛城是世界上最大的立体坛城。用15么斤纯金打造,金碧辉煌。底座用小叶紫檀制作,上面饰有玛瑙、翡翠、绿松石、蜜蜡等无数的宝石。</h3> <h3><font color="#ed2308"><u><b>大理</b></u></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蝴蝶泉公园本来是一座普通的公园,因为电影《五朵金花》而闻名。现在这里成了大理青年的爱情公园。大理情人节那天,金花妹和阿鹏哥们,在公园里隔着竹帘相亲。如果金花看上了哪个阿鹏哥,就会赠送亲手做成的香囊,里面有自家的住址。阿鹏哥如果也中意金花,就会去她家提亲。</font></h3> <h3> 结婚的前一天,他们会来这棵夫妻树下互换信物。</h3> <h3> 在公园里种植着许多的垂钟似的白花,这是曼陀罗花,是古大理国的国花。</h3> <h3> 中午干完饭(吃饭),骑单车在洱海的环湖路绕了一阵,然后登上游船看海。</h3> <h3> 大理被称作是风花雪月之地。这里有著名的四大奇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h3> <h3> 巍峨的苍山环绕着秀丽的洱海。天气晴朗,碧空如洗,耀眼的阳光洒在洱海的水面上,反射出星星点点的白光,像铺了一湖细碎的白银。</h3> <h3> 洱海上有一有几个小岛。“南诏风情岛”上有世界上最大的汉白玉观音雕像。“玉矶岛”上有杨丽萍的太阳宫和月亮宫。</h3> <h3> 在游船上还欣赏了白族的三道茶表演:一苦二甜三回味。象征着人生百味,先苦后甜,凡事多回味。</h3> <h3> 大理被称为佛都。其中最有名的寺庙就是崇圣寺。崇圣寺西靠苍山,东对洱海,坐落于苍山19峰的最中间一座下,寓意九九归一。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叫“天龙寺”。以前这里是一座皇家寺庙,是皇帝祭拜祈福的地方。历史上曾经有九位大理皇帝在这里出家。</h3> <h3> 这里最有名的就是三塔。塔是用洱海的沙和糯米、头发丝构筑而成。主塔始建于唐朝,距今有1300多年了。塔没有打地基,在历经几十次六级以上的地震后,仍然屹立不倒。这在建筑史上真算个奇迹。大理人们认为,一定是这里供奉的菩萨显灵了。</h3><h3> 我们虽然不信教,但对这些神佛还是怀着敬畏之心,轻轻地说话,虔诚的跪拜。不知道我们这些络绎不绝的游客,有没有打扰到神佛的清静。</h3> <h3><font color="#ed2308"><b>古城</b></font></h3><h3> 这次游览了三个古城——“束河古城”“丽江古城”“大理古城”,感觉大同小异。古城商业气息浓厚,民族饰品、服饰琳琅满目。水果小吃多而贵。这里卖银饰的很多,在店门口经常能看到银匠拿着锤子,在拥挤的人流边敲敲打打。在信任缺失的今天,我们大多也只在店里逛逛、瞧瞧。</h3> <h3> 最让我喜欢的是古城的流水和鲜花。在密集的商铺中,小溪穿城而过,伴着游人的脚步声,商户的叫卖声淙淙地流着。</h3> <h3> 溪水清冽,是天然的冰箱。</h3> <h3> 和凤凰古城不同的是,这里的商户都爱种鲜花。五颜六色的花儿、质地肥厚的多肉、蜿蜒爬行的青藤,生机勃勃,热热闹闹地生长着。爱花的我边逛城边赏花,好不欢悦!</h3> <h3> 最后一天在昆明的滇池转了一下。不过滇池的水被污染了,和洱海、普达措相比真是天壤之别。</h3> <h3> 旅游感受:旅游就是在自己呆腻了的地方,跑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然后发现,自己眼中的诗和远方不过是别人眼前的苟且而已。人生都不易,我还是最爱我的狗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