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于深坑,钟情于桃花

秋水无痕

“棲霞于深坑,钟情于桃花”。栖霞坑位于溪口镇境内,原名桃花坑,因山顶岩壁艳如桃花,红白相间得名。它是原新昌、余姚通往奉化、宁海的“唐诗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后裔的聚居地。在“唐诗之路”中,陆龟蒙、皮日休等诗人曾多次提到一个地方---桃花坑,就是这个古村落,躲在大山深处的栖霞坑。 村口的洽成祠堂已是残垣断壁,一片废墟,昂首屹立的马头墙依稀可见昔日的辉煌 走进栖霞坑村,香樟,翠竹,青砖,黛瓦,溪流,古朴的廊桥,鹅卵碎石的小径,一阵古风扑面而来。 栖霞坑是狭长的,村民依水而居,保持着千百年一以贯之的从容和安定 门前清浅的小溪水和绿树红花给小村庄带来了无限的灵性和诗意 走在这样绿茵满地,花墙满坡的蜿蜒石子小路上,每一步的感觉都是那么清香恬淡 村里的古桥很多,桥身青藤遍缠,苔痕斑驳,诗人走过,商人走过,旅人走过,承载了几多岁月 村尾的石拱桥叫永济桥,连接着一条千年古道,这就是栖霞古道 整条古道隐藏在幽静的峡谷之中,山间清流,潺潺而过,风光如画,曾经是魏晋六朝高士名流隐居遨游的去处。 不时出现的古老路廊提醒了人们它经历的岁月风雨。 小路中间的是凤仪亭,建于乾隆嘉庆年间。因行人必须从亭中走过,故也称“串心亭”。 一颗开花的桐树,静静的散发着怡人的清香,默默地看着行人从它身边走过 一颗有着600多年树龄的枫香树,树枝遒劲挺拔,繁茂如盖,一路上看惯了多少春花秋月 途径一小水库,绿水与青山已是一色 山路边一直都伴着潺潺的山泉叮咚,给古道增添的不仅仅是灵动更是及时补充了饮用水。 雨水的滋润让树枝更为鲜艳,而山间时隐时现的云雾也是让景色更有了韵味 在长满红枫的小路上穿行,红枫下满是嫩绿的小草,形成了一大片绿色的毛茸茸毯子,不由得想去亲近它抚摸它 大量的红枫与绿树交织在一起,层层叠叠,漫山遍野 在不经意间,它们成就了这眼前的壮丽,也许,美真就那么简单,不经意的美,更是让人惊叹。 在这如此清丽又充满古韵的山水之间行走,脚步也似乎变的轻快了 终于抵达唐里村水库大坝,清澈碧蓝的水库如明镜般点缀在那里,成为点睛神笔,让这秀美的风光多了灵动和温润。 一步一景,移步换景,似乎想要留住每一处风景 远远的红枫像是一颗爱心拱门镶嵌在绿树中 对于长在水里的那些树,总是莫名的喜欢...... 旅途在此处停止折回…… 2016.4.24 徒步栖霞古道小记,qiushui15 后记:栖霞古道是浙江省最美森林古道之一,古道东起奉化栖霞坑,西至壶潭村,全程约15公里,因体力不支没有能走完全程去看那片最美的水杉林,留个念想吧,锻炼好身体,等金秋十月之时,一定要身临那片想念已久铺满厚厚红叶的唯美水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