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全家总动员回岳父岳母家看看。看到儿时纯手工的灯笼和儿子独自一人在玩门锁时,用手机随拍了几张。
转眼之间,人到中年。这灯笼承载了太多的回忆,在儿时每逢元宵节,母亲都会亲手为我们制作、绘画这样的麻杆灯笼。夜幕降临,全湾的小伙伴们都提着自己的灯笼出来比美丽、比亮度。小伙伴们是有组织的,有大一点的当头,按年龄依次往后排队,都跟着队长在村里到处乱串,借着月光玩耍。快到点了,夜晚11点左右,为了弄点白纸做作业本,小伙伴们会自动解散,都会抢着去房前屋后的坟山上去收裤灯(裤灯都是大人们用上好的白纸做的,是学生们的最爱),有的还会捡蜡烛油(回去后用竹筒重做蜡烛再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不知道环保是什么但大家都在履行着环保的行动。那时的我们都很勇敢,为了自己的目标,不顾脚下的丛生杂草、不顾白天大人们讲的鬼话邪气,在坟山上来回穿梭,相互叫嚣,现在的孩子是没有这种感觉和勇气的。
现在母亲70多了、岳父岳母们都快70了,时光催人老啊。赶上计划生育末班车的我,如今儿子已快3岁了。看着墙上的灯笼,尘封的记忆闸门一下子打开,满满的回忆。 如今,我儿时的小伙伴们都已中年,有的上班、有的在他乡为了生活而奋斗、有的已天各一方。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家乡的山水和时光。我在感叹,岁月静好,健康为要! 现在的孩子,不缺爱,缺的是那份自由的戏闹和对自然的亲近,特别是城里的孩子,个个都像手中宝一样。这是在抹杀孩子们的天性,是家长们对孩子爱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