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海读”,静待花开——2018年阳新“课内海量阅读”教改实验教师培训心得 阳新县实验中学 石娟

<h3> 我与“海读”的邂逅,就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八月,就在大气美丽的富川新城! <br></h3> <h3> 第一次听到“海读”这个概念,缘起于今年八月初的一个夜晚,在“阳新语文人”微信群中,一则消息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县教育局决定引进“海量阅读”教改实验,经与“海量阅读”创始人韩兴娥老师商定,她将率领他的研发团队,于暑期来我县进行该项实验种子教师培训。当时,“海量阅读”四个字立马照亮我的眼,我还以为是谈课外海量阅读呢!而阅读是语文的生命啊!可是,对于学业繁重,兴趣班缠身的孩子,他们还能做到“海量阅读”吗?就连大人,也是喝酒“海量”的多,阅读“海量”的少啊!带着困惑,我立刻向群主县教研室的张绪梁主任报名。热心的张主任立马帮我报了名,并说这次机会难得,培训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师,是他为了也向初中推广“海读”理念,也为初中语文老师争取了少量名额。就这样,我有幸与“海读”邂逅于一个语文人的群中。 <br></h3> <h3>  2018年8月19日上午八点,“海读”培训如期而至。规模之大,领导之重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县教育局副局长尹闻杰,师训科长刘锐,副科长张晓丽,教研员董才强,王敏,富川小学校长石启顺,以及来自全县的近200名语文教师,共同聆听了来自齐鲁名师——韩兴娥及其“课内海量阅读”团队专家老师们的指导。四天的“海读”学习,如一幕幕精彩的电影画面,时时在脑海中回放。<br></h3> <h3> 主角印象</h3><h3> ——诗一般的女子 教神一般的存在</h3><h3> 我们的主角——韩兴娥,齐鲁名师,2017年最具影响力教育名家,2010年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一连串的荣誉,一圈圈闪亮光环,让我觉得她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可是,当我看到:一位身着朴素蓝底白花衣裙,戴着一串典雅的珍珠项链,留着一头短发的女子,轻盈地走到“韩兴娥”的位置时,我有些讶然,她不像一般大师那般闪亮登台,气场全开,却给人亲切随和,宛如邻家姐姐般的感觉,而韩老师一开口,娓娓道来,谈“海读”,谈诗词,谈历史,那种书香,那份气韵,让人很快由外到内的静下来,用心的聆听她用了近十八年实践总结出的一套全新的“课内海量阅读”教学理念,让我初步感受到了“海读”的理念。课内海量阅读,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在教师“大语文教学观”的引领下,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领下,把课外读物引进课内,使之与语文教材有机融合,让学生们大面积地,大量地进行阅读,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取得更好的成长和更大的进步,这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教学的模态,是一种“大语文教育观”背景下产生的全新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而韩老师所提出的“海读”策略,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展示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样理论加实践的方式让人很快对“海读”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韩老师及“海读”教改实验的老师们,仅用开学两周和期末之前两周,就完成全部教材内容,而且成绩还不错,这简直让我大跌眼镜!如此高效?如此神速?那真不是教师,是教神了!“海读”团队的老师们真是想尽办法,让孩子们爱上阅读,高效阅读,从而实现海量阅读,真是“教者父母心”!</h3> <h3>  “海读” 之初印象</h3><h3>四天来,“海读”团队的老师一堂堂饱含激情与创新的课堂,让我耳目一新!原来一堂语文课可以如此精彩而高效!谭建萍老师一堂课学会并掌握50个成语,刘维丽老师一节课教会并背诵五首宋词……这种高效,怎不令人叹服?想想平时,我在上课时,两到三节课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确实讲得太细,效率偏低。尤其是在上文言文时,速度尤其慢,逐字逐句地讲解,生怕学生没理解透。这次听了刘维丽老师讲的《三峡》,对我触动特别大,在刘老师的精心安排下,运用海读策略,这篇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也学得如此轻松,一节课从理解到背诵,一气呵成!扎实高效!原来,初中文言文也可以这样教!虽说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有些不一样,课文篇幅增加,难度也增加,但语文教学仍是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而这些基本功,都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一直以来,都让不少学生头痛不已。在听朱霞骏老师的微讲座——《打开写作的三维空间》,让我收获颇多!朱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的“写作三梯”“写作三位”等新颖有趣实用的教学方法,让我不禁感慨:是我们语文老师教得太死,才会让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是会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写作的。正如朱老师所说:“把孩子的眼睛擦亮,他能看到一个特别的世界;让孩子的心灵飞翔,从此他的世界将无比宽广;让孩子拥有表达的沃土,让他终于拥有真正的自由!”当我听到这最后一句时,竟有种泪奔的冲动,这些孩子,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孩子,眼神放光地盯着老师,盯着屏幕,打着拍子,有板有眼有韵律的大声朗读,读得那么开心,小脸满是幸福!可是,不少孩子越长大越厌学,在我们初中的课堂里,看到一些孩子,满眼茫然,昏昏欲睡,看着怎不让人痛心?是谁夺走了孩子的自由与快乐?让他不再爱读书?阅读写作,原本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却成了令不少孩子痛苦的事。作为语文老师,我真的要好好反思。<br></h3> <h3>  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每一堂语文课上课之前,会让课代表提一首古诗词,有时也会用课件展示一些国学经典中的名句,让学生诵读,我觉得,一堂语文课应有语文味,而这语文味应该可以在朗朗的书声里入味吧!每周,我会安排一至两节课给学生阅读,大多是阅读初中阶段必读名著,也可以是其他一些名著,在阅读课上,我会与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或者共读一些经典段落。感觉学生阅读的兴趣倒是有一些,只是效率不够高,远未达到“海量阅读”。今后,我尽量将一些“海读”的策略应用于教学中,并结合班上学生实际,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并坚持写一些教学反思,以促进教学。韩老师在结业典礼上说:“一个老师,教二十年书,未必成名师,但写五年教学反思却可以。”我不奢求做名师,只求无愧于心,但求孩子们能爱上阅读,海量阅读,感受到阅读的快乐,眼中再现儿时的亮光,而那亮光,不正是教育的希望么?接下来,我希望能用半学期的时间完成一学期的内容,余下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进行“海量阅读”,一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还是愿意去尝试,去努力,去创新! <br></h3> <h3> 最后,就让我用尹局长在开班仪式上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吧!“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与“海读”的邂逅,是如此美好!只是深感,相见恨晚!如果已经错过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那就把握现在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树,一朵花,需要我们尽心呵护!<br></h3> <h3> 邂逅“海读”,感受美好!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