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探望孙大军_2018年8月

苏娜

<h3>昨天看望孙大军过程:上午9点,天下大雨,我提前5分钟到工农区政府,一位女士打着伞在等人,我楞是没有认出是大军爱人,过3分钟,她接到季玉书和付兴强又回到站点,经季玉书介绍我才对上号,我们随既前往大军家,大军早已在楼上翅首期盼,一进屋,大军眼睛发亮,一下便叫出我的名字,那个兴奋劲,溢于言表。他爱人说,大军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高兴,眼睛一般是无精打彩的,很少说一句话当我们拍照时,宋猛打电话说他已到车站,于是接来宋猛一同拍照。听大军爱人讲结婚后,婆婆,大小姑姐及家人多有排斥之意,固她比大军大,是初三的,兴安矿中学的。红军街的干部家庭,一般都有,门坎高,门难进,脸难看的倾向,结婚后大军也显露出病态,经常吵架,94年孙家提出离婚,大军只要房子,其爱人带着姑娘单过,这时单位下岗,她租房子住,供女儿上学,直至上大学,又靠打工买了现在这套房。前几年,姑娘从北京回来,硬是把大军带到现在的家,第二天便回北京了,于是他们的家就这样破镜重圆了。——董升<br></h3> <h3>后左:季玉书,付兴强,宋猛</h3><h3>前左:孙大军,董升</h3> <h3>说实在话,我敬佩的人不太多,但孙大军的爱人令我肃然起敬,一个有责任感的女性,伟大的母亲,如今大军女儿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买了房,结了婚,现还读法律方向的研究生。我以前见过大军的爱人,但是这次确实是不认识了,或许是她胖了,还是年轻了,还是因为她心灵的高尚显得比以前漂亮了。——董升<br></h3> <h3>左起:季玉书,付兴强,孙大军,董升</h3> <h3>孙大军1958年至1964年煤城小学六年三班毕业。1964年至1968年鹤岗三中32班。1968年10月30日下乡鹤立河农场二分场大车队,在农场受伤一直身体不好。但最终归宿很好,有位贤惠善良勤劳持家的妻子,有位孝顺上进的女儿。祝大军幸福美滿,健康吉祥!</h3> <h3>病床前,老爷爷正在为老伴拉着小提琴,也许,那是她年轻时最爱听的曲子。<br></h3> <h3>冬天,汉口,长途汽车站,一位母亲一手拿着行李箱,一手抱着孩子,因为害怕风雪冻到了孩子,母亲用牙齿紧紧地咬住了裹着孩子的棉袄。她本柔弱,为母则刚。<br></h3> <h3>  总有一个人,心甘情愿地爱你,让你觉得岁月静好、时光温柔,让你觉得世界上多的是阳光雨露,而她,默默为你挡住了风霜雪雨…… 被人爱着真好,愿你懂得感恩,也知回报。<br></h3> <h3>此篇系董升提供素材,无论从行动上还是文章中流露同学友情至深至真。</h3><h3>苏娜制作。</h3><h3>祝愿同学情谊长存。</h3> <h3>下面载篇感人至深的文章。</h3><h3>这篇文章非常感动,看后热泪盈眶。推荐下列感人至深的美文,相信读后感动的你会同我一样—- 我的疯娘痴父:一个时代的爱情绝唱 戴亮/口述 秋至/整理 2011年8月上旬,在上海闸北区一家茶馆里。上海汽车集团销售主管戴亮向记者讲述了他父母的爱情故事:“我有一个疯娘,但是我很荣耀。30年前,母亲因父亲而疯,父亲为母亲而留。别的知青回了上海,只有他选择留在东北,娶母亲为妻,照顾她的一切……父母以他们一生的传奇告诉我:爱的真谛,就是担当。” 声声泣血, 母亲叫着父亲的名字疯了 父亲母亲相识于东北,那里,离俄罗斯一河之隔。 父亲是上海人,叫戴建国。1970年,18岁的他初中一毕业,便去了黑龙江逊克县“下乡”。一群上海小青年,天天干着从没干过的农活,屯子里最漂亮的姑娘程玉凤爱上了戴建国。而这位程玉凤,也就是十年后把我带到人间的母亲。 父亲与母亲的亲密接触被人撞见了,村子里闹腾开了。对我外公外婆来说,他们只有一个闺女,哪能嫁给一个什么农活都干不了的上海人?他们还担心,戴建国从上海来,说不定哪天拍屁股就走人了,那女儿怎么办?于是,1971年冬天,趁着我父亲回上海过年,他们决定把母亲嫁给邻村一个男子。 面对突然而至的婚事,母亲誓死不从,将送来的彩礼丢到门外。外婆束手无策,便说家里收了人家300元钱聘金,如果你不嫁,就找上海人要300元钱退给人家。这话让母亲看到了希望。她匆匆赶到百里之外的城里,找到邮局发电报给父亲,要父亲速寄300元钱为她赎身。 如果父亲相信了这一切,并按照母亲希望的做了,后来的事就不会发生。可是父亲没有。也许是他对这电报半信半疑,也许是以他当时一天两毛钱的工资,根本弄不到300元钱,也许是他尚未真正想过娶她为妻。总之,父亲接到了电报却没有寄钱,也没有回复。 婚事没延期。为防她再逃,外公外婆将她绑了,用被子包着抬往男方家。一路上,母亲一声声哭喊:“戴建国,我被卖了,卖给别人当媳妇了……”路有多长,母亲就哭了多久。最后,看到站在门前迎亲的新郎,母亲突然口吐鲜血,发出一声凄厉的大笑。 母亲就这样疯了。 留下来娶她,是男人就别无选择!第二年春,父亲回家了。“你可回来了!”有乡亲拦住他,“你知道不?小凤疯了!出嫁那天,喊着你的名字疯的……” 父亲打听到母亲进了北安精神病院治疗,想尽千方百计好不容易进了她的病房,但母亲已经不认识他了。 到了1975年上半年,当地学校招考教师,父亲毫无悬念地成了当地村小的一名老师。 而此时,母亲已经被婆家退了回来。 1978年,动乱结束两年后,各地掀起知青返城潮。上海家中,爷爷奶奶也一月几封信催父亲回城。父亲犹豫过,可是想到母亲已不认识他了,留下来也毫无意义,最终决定走。 那天一大早,他准备去县城坐车到市里,再转火车回上海。谁知,正当他背着包从村前路口经过时,却惊讶地看到,平日疯疯癫癫的母亲就站在村头树下,不哭,不笑,不闹,只安安静静地盯着他,任他从她身边走过。父亲的脚步,哪里还迈得动? 为了她受的伤害,也为了自己的良心,父亲选择留下来。课余时间,他开始主动往母亲家里跑。说来奇怪,自村口送别那一幕发生后,再见到父亲,母亲就会安静许多。父亲开口说话,她就不打不闹,安稳地坐着听。这让父亲看到了希望。到1979年上半年,他终于下了决心:娶她为妻。 无论对于谁,这都是一场地震。听说父亲要上门来提亲,外公正卷草烟的双手颤抖着,怎么卷也合不了口,外婆先是瞪大眼,继而号啕大哭。而上海这边,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都在骂:“你是不是也疯了?” 父亲不管。“我说过,永远不离开她;她也说过,生死都是我的人……让我们一起过吧,说不定,真有奇迹发生。” 1979年10月1日,父亲27岁生日这一天,他去当地的民政所办了与母亲的结婚证书。 当晚,父亲拿结婚证给母亲看:“小凤,我们结婚了。”母亲用手指着证书上“程玉凤”三个字,抬起头,望着父亲,似乎在问:这是我吗?父亲点点头,一字一句地说:是的,是你的名字,我媳妇的名字。母亲便笑。她将结婚证揣在胸前,抱着它睡觉,父亲怎么要也要不回来。三天后,外公外婆请亲友喝酒,母亲一点儿也不闹。大家感叹不已:“爱,还真是一帖良药啊……” 疯妻不可弃, 打也好骂也好都得忍着 可惜,所谓好转,只是假象。婚后没几天,母亲疯态复萌。 父亲挑灯写就的文稿若没藏好,转眼就成了母亲手下碎片。睡梦中,父亲常被母亲的尖叫声惊醒,醒来发觉脸上火辣辣的,一摸,竟是被她抓的满脸血道道。 满脸伤痕,第二天如何面对学生?父亲发愁,却不忍责怪母亲,因为她用尽全身力气抓他的时候,嘴里声声叫着“建国”“建国”……没办法,父亲只能轻柔地安慰母亲,尽量让她情绪平息下来,母亲实在不住手,他就将她的手牵到他脸部以外的、外人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背呀、腿呀,任她去抓、去挠、去撕扯。 1980年,母亲生下了我。 母爱太伟大。不管母亲怎样疯癫,她从不伤害我半点,从没误过一次给我喂奶。 1981年,父亲因不时在当地报刊上发表文章,被县广播电台调去当记者。因为获奖无数,短短数年,他就成了中级记者,后来还被评为黑龙江省十大优秀编辑,升职为黑河市逊克广播电视局总编。 有人开始劝父亲,考虑到你的脸面,就让小凤随她父母生活。父亲摇头:“有个疯妻就丢脸面了?她是为我而疯的,我哪有嫌她的道理 1997年,上海的家出现变故。姑姑下岗,伯父被查出尿毒症,年过八十的奶奶也要人照顾。父亲决定回上海。外公外婆支持他回去,但不同意他带母亲走。他们说:“建国,你是好人,小凤的情况也好了许多,就让她留在这边吧!拖了你近30年了,已是仁至义尽。离开她,你后半生可以去过轻松的日子,我们一点也不怪你。”父亲摇头:“不行,小凤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她了。何况,最苦最难的日子都过去了,我相信,在上海,她能更快好起来。”1997年8月,父亲带着我和母亲回到上海。其时,我已17岁,并考入上海一所大学。牵母亲走下火车那一瞬,我看到母亲的眼睛一亮。繁华的大都市,显然在激活母亲的意识。疯梦一朝醒,白发我家翁媪。到上海后,母亲的情况真的好了许多。 她发病的次数少了,不再闹得天翻地覆。只是,也许潜意识里觉得这不是她过去的家,我们稍不注意,她就会溜出门去,在街头盲目地找着什么。 这可苦了父亲。每次母亲不见了,他就只能蹬着自行车大街小巷地找。有一次,不知母亲是坐地铁、公交还是走路,竟从我们家所在的闸北到了徐汇。等我们父子找到母亲时,她正蹲在徐汇街头一拐角处的快餐店前,两眼死盯着人家面前的盒饭。父亲奔跑过去,一把将我母亲搂到怀中:“小凤,小凤,你还在,你还没丢”,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父亲笑着笑着就大哭起来。 此后,父亲再不敢大意,请了保姆专门看护母亲。回上海之后,父亲进入闸北有线电视台,先当记者,后做编导,再后来进入一家影视公司做编剧。我大学毕业后,2001年进入上汽工作。2007年,我与小玉结了婚;次年,我们的孩子出生了。 2010年10月22日下午,父亲说一家人好久没去黄浦江边走走了,于是牵了母亲前往外滩。 我们挑了一个面对江景的餐馆吃饭。父亲兴起,提出喝点儿酒。 服务生便给我们父子摆了两个酒盏。不想,母亲望望两个酒盏,再次将目光紧盯着父亲。 父亲一阵惊喜:“小凤,你也想喝点” 天啊!母亲竟点了点头。 叫服务员迅速加盏,迅速倒酒,一家人将酒杯碰到了一起,包括母亲。 看父母一头银发,想着他们30年的爱与沧桑,恍惚间,我记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句子,热泪盈眶。 “爸爸妈妈,这些年你们受苦了!”我站起来,举起杯,端向父亲母亲。 就在这一刻,我突然听到:“儿子……谢谢你!” 谁的声音?妈妈的声音!妈妈清醒?就这样醒了? 巨大的幸福有如浦江之水突起风浪,我与父亲几乎同时抱紧母亲,任泪水尽情流淌在上海的这个金灿灿的黄昏……夜色降临,黄浦江华灯彩影,如梦如幻。在江边,我们走了许久许久。母亲牵着父亲的手,边走边看,她的眼里,如今全是对这滩、这江、这美丽城市无尽的迷恋,一扫而光的,是占据了大脑30年的浑浊、迷乱以及空洞。 2011年8月,在阔别东北14年后,父亲带着母亲和我的家小,一大家人回到父亲的第二故乡。大东北的天空高远空灵,黑河依然唱着千年不哑的歌谣。站在他和母亲初次相拥的小河边,父亲跟我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碗苦水和一碗甜水,我只是把苦水先喝了而已。”<br></h3> <h3>附董升《初中毕业50年聚会》感言:</h3><h3>不知是谁蓄谋已久的创意,三中六七届毕业五十年大团聚,与会者奉献出个人全部的热情,聚会弄的盛况空前,欢乐无比。同学相见是那样的亲切,问寒问暖,问长问短,互相拥抱,不分男女。每个人都穿戴得那样时髦,男同学绅士,女同学亮丽,若不是谁说已快七十,我还真以为她才十七。五十年呀真不容易,我们下乡,工作,结婚,生子,为《大家》,为《小家》尽心尽力,无私的付出,过度的劳累,已经把我们折磨得精疲力竭,如今还要为儿孙奔波不息,有在南,有在北,有在东,有在西,遍布祖国各地,聚会就象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原本平静的水面荡起涟漪。曾记得:我们从小就住在一起,两小无猜,一起玩耍,一块学习。虽然这些年没太联系,但我的心中一直有你。老同学,你还好吗?我真的很想你。希望你身体健康,希望你快乐如意,希望你笑口常开,希望你生活富裕。有时间常上上微信,有机会就在一起聚聚,要知道年令已经不小了,要学会关心自已,若有可能再欢聚家乡,因这里有我们儿时的记忆。——董升2018年2月4月草于新加坡飞机上<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