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39b54a"><i><b> 对于语言表现,人与人的主要差别是在两点上:一是你对生活的感受力是否敏锐,二是你的想象力是否活跃。生活是否丰富,不是取决于你到过多少地方,观察过什么事物,做过多少事情,受过什么严重的挫折,有过怎样复杂的人生阅历,而是取决于人的心灵,心灵世界是否自由,精神生活是否充实,对现实有没有深刻的生命体验,是否有超越实用和功利的眼光,能否借助感受与想象进入到时间之网络,无所不至地与古往今来的万物进行对话与融通。
于子涵在小事记里这样写《金鱼》:“今天我写完30分的作业之后,马上又去看我的小金鱼,他一看见我就游了过来,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个巧合,可是等我第二次、第三次来的时候,还是这样的结果。别人都说鱼只有7秒记忆,可我这条鱼不一样。”
瞧瞧,这就是“对生活的感受力的敏锐”。看小金鱼的时候发现小金鱼也过来看她,而且每次都那么迎合。鱼儿的条件反射被天真烂漫的孩子当作是对她的熟悉与友好,如果不是“想象力的活跃”又怎会想到“鱼儿的记忆只有七秒,而我的鱼儿却不是。”她会不会浪漫地认为自己已经在鱼儿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会不会发现了被鱼儿记住的小美好,她会不会是对鱼儿有了感情而认为鱼儿被她感化了,记忆无限延长?
</b></i></font></h3><h1><font color="#39b54a"><i><b> 一条鱼缸里的小金鱼,游着游着,就游到了她的心里。</b></i></font></h1><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