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成都

千里(董学义)

<h3>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蜀文明的发祥地,大熊猫的故乡,她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h3> <h3> 夜晚的蓉城繁华而热闹,美丽而迷人,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变成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马路两旁的灯光像两条长长的火龙伸向远方,霓虹灯,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热情欢迎过往的行人,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h3> <h3> 天府广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南路一段,地处成都市中心心脏地带,地面全部由经过特殊工艺技术处理的浅色花岗岩条石铺成。广场正北方是已故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挥手雕像,它的高度达到30米。</h3> <h3> 天府广场既是成都市的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又是成都市的地铁交通枢纽地带,历来是成都乃至四川的象征,更是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h3> <h3> 漫步在天府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府喷泉,她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喷泉开始上下摆动,在彩灯的照射下,时而红时而绿,五光十色,十分迷人,那喷泉下的水池在各种颜色的映衬下也显得更加光彩夺目。</h3> <h3> 新世纪环球中心是四川省、成都市两级政府打造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新地标,主体建筑以“流动的旋律”为设计理念,为世界第一大单体建筑。</h3> <h3> 她位于成都高新南区天府大道北段,在绕城高速路内侧紧邻公路边,地处成都市中心向南发展的核心区域内。</h3> <h3> 由中央游艺区和四周酒店、商业、办公等部分组成的一个集游艺、展览、商务、传媒、购物、酒店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成为成都市的娱乐天堂、购物天堂、休闲天堂和美食天堂。</h3> <h3> 望江楼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市区东南锦江岸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诗笺: 薛涛笺 ,并在此留下了许多诗句。园内尚有薛涛井 。 </h3> <h3> 为了纪念薛涛, 明 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构成了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为了纪念薛涛,民国时望江楼被辟为望江楼公园。</h3> <h3> “锦里”是民俗休闲一条老街、宅邸、府第、民居、客栈、商铺、万年台座落其间,青瓦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让人恍若时空倒流。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如清风扑面而来。</h3> <h3> 夜晚的锦鲤游人如织,灯光点亮了步行街。商店里的霓虹灯亮了,造型各异、色彩缤纷,有的像长龙、有的像凤凰、有的像彩蝶……,</h3> <h3> 街道两旁的装饰灯柱亮了,发出红的、黄的、蓝的、紫的光芒,把整条街都染成彩色的了!</h3> <h3> 这条在武侯祠东侧出现的老街,全长350米,采用清末民初的四川古镇建筑风格,与武侯祠博物馆现存清代建筑的风格相融,二者之间又以水为隔。</h3> <h3>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h3> <h3>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三世纪,两千多年前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工程位于都江堰市城西的岷江干流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h3> <h3> 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周边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伏龙观、二王庙、李冰石刻像、安澜索桥、玉垒山公园等。</h3> <h3> 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故而得名。鱼嘴屹立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鱼嘴的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是内江,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h3> <h3> 飞沙堰 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水量。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砂”,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h3> <h3> 宝瓶口仿佛一道闸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因其功能奇特又形似瓶口而得名。宝瓶口右边的山丘,是当年开挖时留下的石堆,称“离堆”。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h3> <h3> </h3> <h3> 青城山道教名山,著名旅游景点。古称天谷山。在都江堰市西南。因青山四合,状若城廓,故名。属邛崃山系,处邛崃山东坡与成都平原交接处,背靠岷山雪岭,面向成都平原,山体主要由砾岸组成,有36峰,最高峰海拔1600余米。为道教第五洞天,全称洞天第五宝仙九室之天。</h3> <h3> 相传东汉张陵在此后山(即大邑鹤鸣山)结茅,传五斗米道,其子张衡、孙张鲁也嗣法于此。晋范长生、隋赵昱及赵冕、唐杜光庭等相继来此修道。</h3> <h3> 有张天师降摩的掷笔槽、试剑石、天师手植银杏树、天师池、唐玄宗手诏碑、唐雕三皇石像、唐铸飞龙铁鼎、杜光庭读书台、唐薛昌丹井、五代天师像、明代木雕门屏等文物遗迹。</h3> <h3> 历代宫观林立,至今尚存遗迹38处。现存主要宫观有建福宫、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圆明宫、玉清宫等,其中天师洞和祖师殿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h3> <h3> 青城山自古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分前山和后山两部分,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道教文化、文物古迹多集中这里,这里也是一般游客口中的“青城山”;后山以自然风光取胜,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h3> <h3> 黄龙溪古称赤水,位于成都市双流县的锦江、鹿溪河汇流处,牧马山、二峨山隔江对峙,距离成都45公里。古镇被溪水穿流而过,颇具川西水乡风情,镇上古牌坊、古寺庙、古建筑民居与古榕树、古崖墓浑然一体,古色古香,古朴的民风民俗增添了小镇无穷的魅力。</h3> <h3> 走进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龙潭广场,巨大水柱从龙头喷涌而出,穿镇而过的溪水就是龙身,靠近江边的镇尾处就是龙尾了。</h3> <h3> 小镇商业气息较浓,随处可见特色商品和特色小吃,什么一根面、烤串、冰粉等等,还有很多卖各式水枪和小水盆的。</h3> <h3> 夏季来临,这里就变成了打水仗战场了,大人小孩子全都疯了一样溪水里面狂欢打水仗“泼水玩”。</h3> <h3> 古镇仍然保留着清代风格的街肆建筑,行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面上,观赏者街道边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镇内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古庙等历史遗迹。</h3> <h3> 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她历史悠久,气候宜人,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满城的茶馆正是这座城市悠闲气质的最好体现。她悠闲地生活节奏是这座城市的名片,而满街的川菜馆、火锅店、小吃店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少不入川,老不离蜀这句古话在当今赋予了它新的内涵。</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