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策划/武新建</h3><div>编辑/樂來樂好</div><div>演出热线13503907698</div> <h3> 郑秀芬,女 1938年生,现年80岁。内乡城关人,1953年入内乡宛梆剧团跟团学戏,从师翟道三,专修生行。郑秀芬戏路宽,男女行当都能形到情至,唱做得体,沉稳大度,它的唱腔宽厚洪亮,刚柔兼济,运用独到,收放得体。有宛梆女红脸之称而饮誉一方。 </h3> <h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宛梆 </h3><div><br></div><div> 宛梆剧种简介:</div><div><br></div><div> 宛梆是一个优秀的稀有地方剧种,起源于明末,完臻于明代,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是由同州梆子传于南阳后,吸收南阳当地的民歌.小调,适应南阳方言俚语而形成。宛梆曲调丰富,唱腔独特,男生用大本嗓,给人以粗犷、豪迈的感觉,花腔艺术是重要特点。尤其是唱腔中高八度呕音花腔,配之宛梆主弦(梆胡)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堪称一绝。它即有秦声的粗犷激越,又有楚乐的委婉亮丽。</div><div><br></div><div><br></div> <h3>宛梆唱腔音乐属板腔体系</h3><div>它的主弦杆粗且短,和秦腔早期主弦一样,弦以皮制,发音高锐,以软弓子二嗡(低音京胡)为二弦,辅以月琴、三弦,坠胡和笙笛,以枣木梆击拍 ,并配之以固有严谨的大锣。大镲等打击乐器,给人以粗犷、豪迈、激越、奔放的感觉,宛梆的唱腔分本腔(本嗓)、假腔(后腔、假腔、群众习称花腔)。唱词用本腔,音发自丹田,花脸唱腔,音发自脑后。花腔是宛梆声腔艺术中比较突出和独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弋阳腔、秦腔中的耍腔),几乎各类板式中都有花腔,生、旦、净、丑各种行当皆可用之。花腔接于本腔之后,是一种比二本腔还要高八度的假嗓,无字行腔,它的使用为板式感情的需要所规定,和本腔一样,喜、怒、哀、乐各种感情均可表达,慢板中的工字调。流水、二八板中的花阳腔能使听者悦目赏心,陶然流连;而各种哭腔则又使人牵魂挂肠,声泪俱下。宛梆唱腔定调一样,统为6B,生、旦唱法一致,男、女演出可根据个人音域在演唱时适当运用,扬长避短,不少男演员因假嗓不好而以本嗓拖腔代替花腔,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角色情感,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唱生的男演员类似男高音的发声,而花脸的板式旋律低一些,其演唱效果苍凉雄健,别具一格,发声相当于男中音。</div> <h3>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h3><div>四功五法是戏曲界经常说的一句术语。四功,就是唱、念、做、打的四项基本功,是戏曲舞台上一刻也离不开的表演手段。五法,一般是指手、眼、身、法、步。但这五法之中的“法”字众说不一,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解释,因此程砚秋先生归纳为口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我们就以程先生的提法为准,简单做一介绍。<br></div><div><br></div><div>唱功是戏曲表演中第一位重要的表现手法,演唱最基本的要求是字清腔纯,节奏准确,以字生腔,以情带腔。最高标准的唱法是达到说的意境,不是为唱而唱,甚至不要给人以唱的感觉,而是以唱来强化唱词的语气,抒发人物的情感。把节奏、旋律、感情、语气很自然地融为一体,来表达生活中说话一样的情景,切忌耍腔、找味、卖嗓的效果。</div><div><br></div><div>念功是与唱功同样重要的表演手段,甚至有“千斤话白四两唱”的说法。一要注意字音的准确,如京剧的尖团字、上口字、平仄音的念法。二要掌握吐字发音的正确方法,即用反切的拼音方式来念出字头、字腹、字尾,使每个字完整地送到观众的耳朵里(要说明的是发花辙的字没有字尾,即不能归音)。三要念出白口的抑扬顿挫,要有音乐感和节奏感,和唱腔一样,要有轻重高低,疾徐长短。四要念出人物个性,情感意境。</div><div><br></div><div>做功,即身段动作的表演,无论一举一动,开门关门,上下楼梯,都要有规范,有章法,都要有舞蹈的韵律,有深厚的基本功,要讲究以腰为中枢,从动作规律出发来达到自然和谐。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注意把技巧动作与人物的身份、动作目的、情感意境结合起来。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当然,这种真实是艺术的真实,舞蹈化的真实,含蓄的真实,而不是生活的真实。</div><div><br></div><div>打功,也就是武功,包括翻跟头,打荡子、各种舞蹈和高难技巧,如起霸、走边、对枪、下场等。因此必须要有相当的腰、腿、把子的基本功,才能胜任武打表演的需要。武功也要在规范、自如地掌握武功技巧的同时,以武功来表现人物和剧情,做到技不离戏,就是枪来剑往也要打出情感,打出语言,而不是单纯的卖弄武功。</div><div><br></div><div>五法与以上的四功是密切相连的,例如唱功,就要口、手、眼、身、步同时并用,缺一不可。因为戏中的唱,不能傻唱或干唱,眼神要与唱词所表现的情感统一,身、手、步也要有机地配合唱词所表达的情绪。也就是说,唱念是表现情感的,就要有动作,要动作也就要有章法。例如口,要讲四声五呼,眼,要练出眼神 ,要讲喜、怒、悲、哀、惧、恐、惊,动作时要眼随手走,才身心相合,总之,要让眼睛成为心灵的窗户。身体四肢的动作要讲未左先右,欲进先退,未高先低,未快先慢,要“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还要达到“==”,即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身合、身与手合、手与脚合、脚与胯合,才能使口、手、眼、身、步的表演达到自如和谐的境界。足见戏曲演员练好四功五法是多么重要。</div><div><br></div> <h3> 音频说明</h3><h3>此音频是七十年代初期有河南省广播电台录制。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这次又翻录音响效果不是太好,望朋友们能够理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