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土耳其的魅力不止在于自然风光,更在于文明历史。</h3> <h3> 比如,距离爱琴海50公里的以弗所古城遗址。</h3> <h3> 曾经,以弗所古城是建在爱琴海边的。三千年沧海桑田,港口渐渐泥沙淤塞,导致这座城池现已距离海岸线50公里之外。<br></h3> <h3> 去以弗所的那天,刚下过一场大雨。几乎全由大理石打造的古城,有积水,但无泥泞。</h3><h3> </h3> <h3> 遗址的残垣断壁上,有很多喵星人高冷地打量着过往游人,仿佛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h3> <h3> 以弗所,被称为“土耳其的庞贝”,却有意大利庞贝古城的八倍之大,毫无争议地在土耳其众多古迹中稳坐头把交椅。</h3><h3> 与庞贝古城不同的还有:庞贝是在瞬间葬身火山香消玉殒的,而以弗所则是繁华渐成破落、破落终为废墟的。
<br></h3> <h3> 这座由希腊殖民者约在公元前10世纪开始建立的城市,凭借便利的海上贸易和战争带来的财富,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罗马帝国开国君主奥古斯都时代达到鼎盛。</h3><h3> 那时的以弗所是帝国亚细亚省的首府,政治文化宗教中心,罗马总督驻节所在地,亚洲最大都会,全球第二大城。</h3><h3> 那些残存的大剧院、图书馆、市集、神庙、市政厅……简直就是一部栩栩如生的文明密码。</h3> <h3> 古城里有两条主要街道依然完好:一条南北大道通往港口;一条东西大街连接繁华。
现在,人们大多是从南向北进入以弗所古城,由高向低一路下坡走向过去的海港。而在古时,人们大多来自海上,入城方向刚好相反。
<br></h3> <h3>从残存的石柱脑补一下当时建筑的宏伟。</h3> <h3> 世界各国几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了100多年,虽然仅发掘了一小部分,却已是精彩纷呈:</h3><h3>
譬如,它和现代城市一样,既有市政厅、法院、哲学学府等机构,也有图书馆、大剧场、神殿教堂、商贸市场甚至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h3><h3>
譬如,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的阿尔忒弥斯神殿遗址,当年是耗时120年才建起来的;
<br></h3> <h3> 譬如,哈德良曾数次造访以弗所,并于公元128年批准在以弗所为自己建造了神殿;
</h3><h3> 譬如,一块建筑块构件上残存的的胜利女神浮雕,现在成了著名体育品牌NIKE的标记。而另一个石桩上“权杖与蛇”的纹路则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徽章的来源;
<br></h3> <h3> 譬如,全大理石建成的公共浴室,地下和墙内铺设有提供冷、温、热水的陶管,浴室里居然还设有休息室、会谈室和阅览室;
<br></h3> <h3> 譬如,建于1世纪的、有着良好排水系统的、世界上最早的冲水厕所;
……</h3> <h3> 以弗所太大,故事太多。</h3><h3> </h3><h3> 从个人兴趣出发,我觉得不得不说细一点的故事应该有三处:</h3><h3> 一、“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图书馆;</h3><h3> 二、沿用两千多年的大剧场;</h3><h3> 三、莎士比亚钟情的以弗所。
<br></h3> <h3> 先笑谈八卦一下图书馆。</h3> <h3> 在古城最繁华的丁字路口,耸立着一座金壁辉煌、威严庄重的图书馆,是当年王宫贵胄、学界权威、上层贤达的青睐之所。</h3><h3><br></h3><h3> 但正大光明的匾额下,却是别有洞天的莺莺燕燕——一路之隔,图书馆的对面是妓院。连接图书馆与妓院的,是一条暗藏在两者之间的秘密地下通道。</h3> <h3> 妓院公开营业的大门正对着港口大道。通往妓院的大理石路面上刻着至今可见的最古老的妓院广告:一只朝向妓院的男人脚印,脚印的两边,分别是一个女人头像,一个圆形的钱币。</h3><h3> 这个广告直观形象地告诉那些从世界各地随船而来、在海上漂泊多日的男人们:带上你的钱财,顺着脚指的方向,就可找到女人的温柔乡。
<br></h3> <h3> 妓院非公开营业的小门从地下通向冠冕堂皇的图书馆。那些道貌昂然的上层男子以读书为由进入图书馆虚晃一枪,转个弯儿就从秘道来到大街对面的妓院,以实际行动践行“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中国古训。</h3> <h3> 站在图书馆门前,人们总要好奇地去找寻一下那条通往花柳温柔乡的地下密道。</h3><h3><br></h3><h3> 可惜,两千多年前的它,如今早已与妓院一样不复存在。连这个气势恢宏的图书馆,也不过是由后人重建的复制品罢了。</h3> <h3> 再一本正经说说圆形露天大剧场。</h3> <h3>
大剧场位于大理石大街和海港大道交汇处,依山势而建,面对港口大道。</h3><h3><br></h3><h3> 大剧场当年不仅供音乐会和演出使用,也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政治家和哲学家也在此演说辩论,罗马角斗士也在此格斗。</h3><h3> </h3><h3> 两千年过去了,如今这个剧场仍在使用,每年的以弗所文化艺术节仍固定在此举办。
<br></h3> <h3> 气喘吁吁地从底层爬上顶层,我被这个巨大的剧场震撼到了。</h3><h3>
大剧场始建于希腊时期,在罗马时期由5万奴隶历时7载,经扩建成为能容两万五千人的规模。剧场共3层结构,约38米高,最宽处直径150多米,纵深66排。靠近舞台的大理石座位有靠背,供达官贵人使用,普通观众则从上面山顶方向进入。
<br></h3> <h3> 坐在普通观众席上,想到那时尚无扩音设备,这么大的剧场,不知音响效果怎么解决? </h3><h3> 古罗马人又给现代人上了一课:大戏院的形状是精确地按照声学设计,关键地点埋设有传音用的铜管或陶管,即便是坐在观众席的最顶层,仍能清晰地听到远方下面舞台上发出的声音。</h3><h3> </h3><h3></h3> <h3> 据说,安静的时候,站在戏院顶层,可以听到舞台上人们为测试音响效果而向地面上抛出的大小不同的硬币发出的声音。
</h3><h3> 不禁感慨了一下:以弗所露天大剧场的布局结构为参考,我们现在的体育场馆和歌舞剧院,不过是沿用了几千年前人类的智慧。 </h3> <h3> 当时,从海上乘船过来进入以弗所的人们,第一眼见到的就是大剧场的伟岸身影,顿时为它的雄伟壮观所臣服。</h3> <h3> </h3><h3> 看到这里,便到了以弗所古城的北门。</h3><h3><br></h3><h3> 好吧,可以戏说一下莎士比亚了。</h3> <h3> 身在英国的莎士比亚一生写了37部剧本,其中35部以欧洲为背景地点,有两部选择了欧洲以外的城市。</h3><h3> 这个城市就是以弗所。</h3><h3> 莎爷爷并没有来过以弗所。但他为什么要选择以弗所?</h3> <h3>
从公元5-6世纪开始,以弗所人口剧减,渐渐让出历史舞台的主角地位。</h3><h3> 莎翁写剧本的时候,以弗所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得仅剩其名。它的那些遗址宝藏都还深埋在黄土之下,200年之后才被发掘。</h3><h3> 但具有渊博历史知识和独到戏剧视野的莎翁认定,作为古罗马时期伟大都市的以弗所,它的神殿、祭司、奴隶市场、富豪大宅、市集、妓院……他剧情中所需的场景要素这里应有尽有。
<br></h3> <h3> 想来,莎士比亚笔下那些霓裳羽衣挥浮云、纸醉金迷雕画阁的故事,只有放到这个当年仅除亚历山大之外的万城之城中,才能妥帖吧?</h3> <h3> 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以弗所阅人无数:爱奥尼亚人-卡里亚人-辛梅里安人-吕底亚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帝国-塞尔柱突厥王朝-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共和国。</h3><h3> 白云苍狗的以弗所,唯有喵星人无处不在。</h3> <h3> 顺便说一下: 土耳其是名副其实的猫国,时时处处可见喵星人的身影。</h3><h3><br></h3><h3> 但若论高傲冷领与淡定从容,还是佩服以弗所的喵星人。</h3><h3><br></h3><h3> 毕竟,它们窥见过这里的繁华奢靡、流光溢彩。</h3><h3>
<br></h3> <h3>
回望古城的残垣断壁,竟微微地有着某种穿越后的晕眩。</h3><h3><br></h3><h3> 被时光碾磨成废墟的以弗所,留下的遗迹足够让后人在一瞥旧日荣光时,破解古代文明密码。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