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的矛盾根源:从韩非子之死说开去

赤道蚂蚁

<h3>可以说,文人相轻,一直都是存在于中国文人圈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从古到今,它的存在和蔓延,对整个文艺界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h3><h3><br></h3><h3>“文人相轻”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魏•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曾经指出过,文人之间之所以相轻,究其原因不过有二:一是“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二是“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h3><h3><br></h3><h3>然而,导致文人之间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源在哪里?文人相轻,对社会的发展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这样的矛盾应该如何解决呢?<br></h3><h3><br></h3><h3>回首巍巍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不计其数的文人们为推动历史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但文人之间所发生的悲剧,同样也叫人心生遗憾。</h3><h3><br></h3><h3>文人之间的悲剧概括起来,其实很简单,无外乎是因为这类人群把事情看得太过明白而已。一介书生无力改变现实、匡扶正义,只是整日处于清晰而又混沌的嘈杂世界,为自己编织着梦想,却也逃避着梦想。他们不懂得如何做到“隐”,这样的不懂得,才慢慢形成了后来的诸多尴尬。</h3><h3><br></h3><h3>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大多数文人不但没有“隐去”,反而争相攀附,以求登上更高的位置,甚至不惜与自己深恶痛绝的同伙们搅和在一起。在长期持续的争斗中,这类文人难免会做出一些令人发指的事情,在攻击、刺伤别人的同时,也把自己推向了难以挽回的不归路。</h3><h3><br></h3><h3>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和李斯之间发生的悲剧,就是文人相轻方面很突出的一个例证。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时期韩国人,此人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曾经和后来在秦国飞黄腾达的李斯同为荀况的学生,两人曾结下深厚的友谊。韩非子有一个实质性的缺点,或许是因为天生结巴的缘故,向来都不善言辞,但是能写一手很棒的文章,在行文著书方面,连李斯也自认不如他。</h3><h3><br></h3><h3>韩非子曾经上书韩王,建议实行变法,结果他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后来,只得退而著书立说,希望能过达到阐明其思想的效果。于是,他先后著有《孤愤》、《五蠹》、《说难》,这些出类拔萃的著作再传到秦国,秦王读后大为钦佩,并且立马要召见韩非子,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便借机告诉秦王,这些著作正是自己的同窗韩非子所作,于是秦王下令攻打韩国,韩王只得委派韩非子出使秦国。</h3><h3><br></h3><h3>韩非子的这次出使,显然是他一生事业的顶点,却未曾想,这也是促就他人生悲剧的一个致命点。</h3><h3><br></h3><h3>韩非子综合了商鞅的“法”治,申不害的“术”治;慎到的“势”治;并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封建君主统治术,罗织成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政治理论。可见,韩非子对秦国的贡献、对历史的贡献绝对是不可替代。</h3><h3><br></h3><h3>事实上,这样一个忠心耿耿为秦国效力的人,并没有得到善终。据正史和野史记载,关于韩非子的结局一共有两种说法: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描述:秦王得到韩非后,自然高兴得彻夜难眠,但是为他实在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位置,好端端的一个人才,并没有真正的合理利用。而秦国的大臣李斯和姚贾出于对韩非子才情的嫉妒,隔三差五地跑到亲王面前诋毁韩非子,日久天长,自然就说软了秦王的耳朵根子,“是也信,不是也信”的亲王慢慢也开始动摇了。</h3><h3><br></h3><h3>后来的秦王就像历史上所有的暴君那样,“只做正确的事和不正确的事”,在韩非子这个问题上,竟然偏偏做了不正确的事。秦王下令将韩非子关进监狱,不久,满腹经纶的韩非子就在狱中服毒自杀,而给他送去毒药的人,正是昔日同窗李斯。</h3><h3><br></h3><h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按司马迁的意思,韩非子的死因很是明了,那就是李斯的嫉妒和陷害。“文人相轻”实属罪过。</h3><h3><br></h3><h3>之于韩非子的死因,另一种说法是西汉的刘向在《战国策》提到的:楚、燕、代等国曾经想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秦王与大臣们商议,姚贾自愿出使四国,姚贾的出使制止了四国的联合行动,回秦后得到重赏。而此时的韩非子对这件事很是不满,于是便去秦王面前说姚贾的坏话。韩非子一方面攻击姚贾用秦国财宝贿赂四国君王,是“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另一方面又揭了姚贾的老底,说他是“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并且多次在亲王面前说重赏这种人是不利于“厉群臣”的。</h3><h3><br></h3><h3>后来,秦王召姚贾质问,姚贾对答如流。说以财宝贿赂四君是为秦利益考虑,如果是“自交”,他又何必回秦国;姚贾对自己的出身也毫不隐讳,并列举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等名人为例,说明一个人的出身低贱和名声不好并不碍于效忠“明主”。他劝秦王不要听信谗言,于是秦王以为韩非出于一己之利诋毁姚贾,遂下令诛杀了韩非。</h3><h3><br></h3><h3>那么,按照这种说法,韩非子的死似乎又是咎由自取,因为妒忌别人而最终害了自己。“文人相轻”确实害人不浅。</h3><h3><br></h3><h3>然而,如果把韩非子之死仅仅归结为“文人相轻”,于情于理也未免失之于轻薄。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除了人的道德原因之外,必定还有复杂的政治文化因素,并且在事件的深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过有一点是不必争论的,那就是韩非子和李斯之间的文人关系,这才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导火索,说道德也好,说政治也罢,曾经处于核心地位的韩非子和李斯,两人都难辞其咎,说到底,是这种文人关系诛杀了韩非子。</h3><h3><br></h3><h3>韩非子之死,十分不幸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论在任何一个时期,知识分子之间的倾轧,是和政客之间的倾轧一样的,自相残杀的教训同样都会滴出鲜红的热血。</h3><h3><br></h3><h3>鲁迅先生在谈到“文人相轻”时,曾经提出过三种“轻”之术:一是自卑,二是自高,三是“只用匿名或由‘朋友’给敌人以批评”。在这三种“轻”里,第二种“自高”,显然是曹丕所界定的,即“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至于“自卑”和“只用匿名”貌似只是后来的发展。</h3><h3><br></h3><h3>我想,大多数文人之所以自卑、自高和批判,完全是圈子影响使然。当圈内几个文人相聚一起的时候,必定有一个人的才华是略胜一筹的,那么其余的人们自然就会产生自卑情绪,也就是这种自卑情绪,到底就导致嫉妒心的滋生,正是这种嫉妒心,才衍生出文人之间的相轻。</h3><h3><br></h3><h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就像上文中所提到的韩非子和李斯,他们两个人之所以会相互攻击,完全是野心所逼,羡慕嫉妒恨终是演变成了攻击、诬陷。</h3><h3><br></h3><h3>反过来说,文人们生存在他们自己的江湖上,一些尴尬事也确实难以界定。不过,无处不在的竞争机制,虽然加剧更加紧张的人际关系,但是为文艺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也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h3><h3><br></h3><h3>文人相轻,对于文人来说,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顽疾,只有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找寻到合理的突破口,以竞争求发展,进而来寻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只有这样,“文人相轻”才可以逐渐向“文人相亲”转化;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事业才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百家争鸣的和谐景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