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8.17</h3><h3>下午饭后散团,几天来的相处,与一个团里同行的人多少有点不舍,老公把车上随带的米脂小米送给小谷导游和一家天津的友人,一一告别后,我们开始返程。计划先去登岳阳楼,再去爬武当山,但是孩子们这几天爬山都累了,再不想去武当了,也只好作罢。</h3><h3>晚上入住岳阳楼附近酒店已是深夜十二点多。</h3><h3><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岳阳楼高21.5米,三层、飞檐、纯木结构。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造型奇伟,“岳阳楼”匾额为郭沫若手书。(摘自百度)</span><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五朝楼观</h3><h3>岳阳楼在五个朝代的造型各异</h3> <h3>唐朝岳阳楼</h3> <h3>宋朝岳阳楼</h3> <h3>元代岳阳楼</h3> <h3>明代岳阳楼</h3> <h3>清代岳阳楼</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纯木结构,盔式楼顶</span></h3> <h3>文因楼生,楼以文名</h3> <h3>这是清代大书法家张照的亲笔作</h3><h3><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岳</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阳楼的一楼和二楼都挂了《岳阳楼记》的紫檀木雕屏,书写者同为清代乾隆年间刑部尚书、大书法家张照。为什么要挂两幅呢?两篇《岳阳楼记》其实是不同的,一楼的是赝品,二楼的是真迹。</span><br></h3><h3>清道光年间,一位吴知县看到了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惊叹于张照的书法、精巧的刻工和名贵的木质,便想将此宝据为己有,便请人仿造了一幅雕屏。但刻字匠心怀不满,便将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居”字的一撇故意刻得很细,以暗讽县官的居心不正。县官离任时,把真品一同带上船,不料船行至洞庭湖中时,风浪大作,船翻人亡。雕屏沉入湖底。枯水时,被渔民打捞上来。民国重修岳阳楼时,巴陵名士吴敏树出资200光洋购得,重新悬挂于岳阳楼。
由于这两块《岳阳楼记》的笔迹太相似了,即使赝品也有百多年的历史,所以真假两块《岳阳楼记》的雕屏就一起挂在岳阳楼的一层和二层了。
当你欣赏二楼张照的真迹时,可发现《岳阳楼记》全书采用了四种不同的字体。从开头至“前人之述备矣”,这一段是对岳阳楼的总括,用的是楷书;而从“然则北通巫峡”到“其喜洋洋者矣”,这一段用流畅的行书表现出范仲淹的心情;“嗟乎!”至“吾谁与归!”则用行楷书写;书写完毕,张照可能甚为满意,落款是淋漓酣畅的草书。再仔细看,全书中“怒”字似两把利剑,“临”字像把酒迎风,衣襟飘飘的士子。令人称赞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十个“之”字的起落笔皆不同,“江浩浩汤汤浑”六个“三点水”都不一样。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瑰宝。(摘自百度)</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其</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实这个介绍和我们花90元请的导游讲的一模一样😃😃</span></h3> <h3>岳阳楼下水漫漫</h3> <h3>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h3> 君山岛——白银盘里一青螺<h3><br></h3> <h3>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h3> <h3>提起洛阳,当数牡丹,但这个季节无花可赏,于是临时决定去洛阳龙门石窟看看。</h3><h3>龙门石窟分四大景点,分别是: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白园。</h3> <h3>蒋宋别墅阳台</h3> <h3>蒋宋别墅后面的石榴树</h3> <h3>白园,诗人白居易长眠地。此园坐落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琵琶峰上,占地44亩,园内翠竹点点,松涛阵阵,鸟鸣蝉噪,秀丽古雅。难怪白居易在此隐居18年了😄😄</h3> <h3>8.19又在山西平遥古城住了一晚,夜游了古城。8.20日中午平安抵达米脂,湘西之行正式结束。我们一家花费12500元,收获了一皮箱脏衣服和一路疲劳😂😂</h3> <h3> 附诗豪小作</h3><h3><br></h3><h3> 岳阳楼记
吴炳骆 2018.8.18
岳阳楼临洞庭湖,君山小岛藏珍馐。
薄雾才散水涨平,小楼初露白云吐。
朦胧小雨沾衣湿,离别此楼再三顾。
常记范书岳阳楼,才疏学浅君莫笑。
游乐天堂所得
———凭吊白居易
吴炳骆 2018.8.19
香山寺中香山客,风拂松林蝉鸣啼。
伊洛河流猿鸟鸣,琵琶峰头草木立。
津玉琼酿顺溪去,世间凡尘亦随之。
不慕名利心自闲,隐居香山不问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