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好去处,秘境小三峡

溇水清清

<h3>从县城出发沿巴鹤公路至邬阳乡湾潭河村,再向右沿清湾公路至栗子坪,记住过粟子坪一定向左走过油榨河桥,再沿公路上坡一直向右行到三元村委会。那可是村级公路,也可能未上导航,你可得小心驾驶,别迷路!在大山之中你不可无目的乱转,转来转去你就不知道转到哪里去😥到了三元村委会,停车看看汽车里程表64公里😊</h3> <h3>将车停放在村委会外的场坝上,问一问村委会旁开小卖店的老乡小三峡怎么走?热情的老乡走出房屋,给你指引前往的路👍</h3> <h3>原本就叫三峡,因有大长江三峡在前而谓之小,鹤峰三元人太谦虚了吧,不与大争锋,就叫“小三峡”吧。虽是鹤峰邬阳人,旁听途说不少小三峡传奇,今天可真要领略一下你的风光。</h3> <h3>在我的想像中,我们要走的路是向山林深处延伸的羊肠小道……映入我们眼前的是平整的水泥混凝土步道。</h3> <h3>沿水泥路前行,不必涉水渡河,可以悠然自得一路拍美景,赏风光……此时此刻我们已进入了小三峡,也进入了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h3> <h3>这条河叫三元河,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取名“小三峡”,不是大江大河何峡之有?峡谷峡口吧!</h3> <h3>这可能就是“头峡”,悠悠流淌的河水,清亮透明,没有一丝杂质,清彻见底。</h3> <h3>看着这样的游步道,想着人民政府为了峡谷居住的人们出行安全,也为不破坏木林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而付出的努力。</h3> <h3>现在不是丰水期,只有涓涓细流映入眼底,也未遇飞瀑直下的景观。</h3> <h3>一泓深潭盛着碧绿的河水,让人驻足伫望片刻。</h3> <h3>一帘山水顺台阶而下,我们吸着清新丝丝水息。如果遇上几天雨天,天刚放晴,两岸悬崖峭壁一定有“千瀑峡”的景观呈现眼前☺</h3> <h3>路还在延伸,我不息前行💪</h3> <h3>沿河两岸百米,林木葱茏,一片绿的海洋。</h3> <h3>这便是传说中的“二峡”,从河边悬礕凿出的“路”。</h3> <h3>这是一道非常狭窄的关口,是当年老乡们背着小牛犊进入峡谷的“鬼门”。</h3> <h3>欣赏风景忘记累,奔入河中捧一口清洌的河水吸入嘴中,润口润心!</h3> <h3>过峡口,陶翁笔下的《桃花源》映入眼前:“……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h3> <h3>左右两岸半山以上皆明岩绝壁,是那种猴惊鸟颤的绝壁,山上危峰兀立,怪石鳞峋,构成一幅幅秀丽中国山水画卷。</h3> <h3>一巨石耸立路边,有一夫当关之气势,只可惜无文人墨客留下一篇“小三峡记”!</h3> <h3>两岸岩壁顶至河谷约有500米之高差,三面环绕呵护峡谷,创小三峡独特之美景神韵。</h3> <h3>崖壁陡似刀削,让人望而生畏。</h3> <h3>沿河上,顺坡转,朝河流源头奔走。路边有老乡种的黄瓜伺候辛勤爬涉的人儿,可以补充能量😄</h3> <h3>路边有野核桃,板栗等山果随处可见。</h3> <h3>这应该就是“三峡”峡口处。也没有记清到底过了几道这样的桥。只是传说居住峡谷的先辈们早先走出峡谷要淌九十九道这样的无桥河沟……</h3> <h3>这就是三元河的源头,远远望去,三峡之水天上来,在丰水期,应是飞瀑直下的壮丽景观。这也是营口瀑布处吧?其个雨天放晴的时候,能来一睹营口大瀑布之真容🙏</h3> <h3>看看手机计步器,9457步,略算下来,应该行走了5公里,看看时间,走了两个多小时。转眼望去,回去的路好像更漫长,因为下山的路更陡,腿也有些打颤。</h3> <h3>偶遇回娘家看望留守峡谷父母的小阿妹一行回程,结伴同行,拍一张背着土家背篓的背影。</h3> <h3>小阿妹一路给我讲小时候上学走峡谷路的艰辛,到一口清泉处,拿出自家产的梨子浸泡在泉水中“冰镇”一会,让我们领略了小三峡人的大方热情……小憩一会,让清凉的峡风拂一下我们的“汗衫” ,再喝一口清洌山泉水,继续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