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下高考

秦岭居士

<p>2018年8月写:</p><p><br></p><p>从毛坦厂说起</p><p>前两天看到消息说,著名的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今年招了1万5千余名高考复习生,有些班居然有高达150个学生。想想他们每年搞的那些热血沸腾的誓师和那些汤气回场的出征。毛坦厂是中国高考制度创造的一个空前绝后的标本。</p> <p>2018年在安徽的时候我还特意去看了一眼毛坦厂中学,听名字好像是与工矿有关系的学校,实质上是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的地地道道的一个农村中学,而且从外面环境看,比普通的农村中学似乎更差,正对着校门是一条很窄的充满各种小摊小贩的拥挤街道。</p> <p>这个小镇上的居民几乎家家都出租房子给学生家长,这么多学生学校也照顾不过来,所以许多家长就在这里租了房子陪孩子,在农村,现在孩子考大学也是全家最重要的事。</p> <p>高中的生活不是青春洋溢却是在地狱向往天堂。记得有个朋友的孩子学习很不错,当时面临高考很紧张,当我问起毛坦厂之类的学校时,那不是人呆的地方,他说跟他们比我们是天堂。</p> <p>高考前学校要搞誓师大会振奋精神,家长要念佛敬神祈求成功,去考场如同上战场浩浩荡荡夹道送别,十来年含辛茹苦,两三天决定未来。</p> <p>2020年高考前一天写:</p><p>高考到如今依然如火如荼,真是我这种智力水平想不到,大学数量越来越多,每个大学招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而由于当年的计划生育,学生数量越来越少,我想应该大学招不到学生才对,而大学应该像保险公司一样,整天打电话给你各种优惠条件让你去他们那里上学。</p><p>记得我孩子小的时候,流行早慧教育,号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就是说不要孩子输在高考的起跑线上,我没有搞那一套,我想等我们孩子长大了,哪里还会有高考啊?可是现实永远比我想象的残酷,我的孩子都大学毕业了,高考依然如火如荼,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依然深入人心。</p> <p>我们这一代考上大学到的人,是改革开放的受益群体,也就是高考制度的最大受益群体。从一穷二白开始,享受国家助学金上学,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赶上国家大发展,自身生活也得到本质性提升。所以我们这个群体中有很多高考制度的坚定捍卫者。</p><p>大多数人捍卫高考制度的原因是,认为作为一种国家人才选拔制度它很比较公平。</p><p>虽然最近山东多起顶替上大学案件,让许多人对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有了看法,尽管有高考移民问题,假特长假少数民族加分问题,不公平的地域名额分配,自主招生的黑幕等等,但是我依然认为高考制度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公平的制度体系。</p><p>但高考制度的设立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公平,对国家而言是选拔人才的机制,对个人而言是获得社会地位的通道。</p><p>对国家而言,通过高考选拔人才还是那么必须吗?至少跟过去相比必要性大大降低,许多发达国家没有统一的高考,他们也能选拔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国家发展了,教育也得同步发展,招生考试制度和方式也得发展变化。</p><p>对个人而言,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获得专业知识,找到体面工作赢得社会地位,这一直是最光明正大的人生道路,尤其对于无权无势的普通家庭。但是,现实总比想象的更残酷,除了面对可能的不公平的竞争,即使在公平竞争中,由于学习环境和个人天赋所限,要出人头地考个好学校依然不容易,考上了得还得有经济能力上学,上完学找工作,才是真的残酷。大部分二本以下甚至差点的一本,都得去拼爹,也就是说中学高考大学认真学习,最终还有可能拼不过人家的爹。</p><p>我理解这可能反过来刺激大家更拼命学拼命考,争取进入那很少的不用拼爹的好大学。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上大学更容易了,高考却更残酷了。</p><p>对普通考生而言,现实很残酷,可未来更残酷,只是他们现在还不知道。</p><p>高考本来是选拔人才的制度体系,也就是实现选拔培养人才的手段,现在手段却被异化称为目的,也就是如此庞大的智力资源也被异化,不是为了获得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能力,而是去获得高考所要求的题目。</p><p>高考怎么就不能改革一下呢?</p><p>说起来容易,改起来难。</p><p>难不在找不到更好更公平更有利于国家更有利于个人的好方案,中国人从来不缺智慧,但要允许他们发挥智慧。</p><p>改革开放就是让中国人发挥智慧,高考随改革开放而来,也许它又呼唤更大的改革开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