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始自卡塔尼亚(Catania )的环岛游,终于来到了与亚平宁半岛相望的东南部。我们从这里将折返回到最初的原地点。岛的东南角和西北角完全不同,山与海的交相辉映,令所到之处无不风光旖旎,风景迷人。米拉佐(Milazzo ),墨西拿(Mossina )和陶尔米纳(Taormina )三个城镇,虽然没有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依然不失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很值得前往。墨西拿是西西里岛的门户,经历和见证了从古至今多少的是是非非。米拉佐小城,狭长如柄直伸入海,是天然的良港。陶尔米纳的美丽古今闻名,早已是西西里形像的代表。三城相距不远,各有各的不同之处,无论从南或北哪个方向走,都很顺路。</h3><h3>我们从北向南,先到海港小城米拉佐。安顿好之后便急匆匆赶到山顶古城堡,却已是日落西山,万家灯火之时。如图:两面临海的小城米拉佐。</h3> <h3>一侧的海湾港口。</h3> <h3>另一侧的沙滩和峭壁。</h3> <h3>米拉佐古城堡(Castello di Milazzo )。</h3><h3>这座位于城市之巅的中世纪古城堡,建在悬崖绝壁上,面朝大海。我们黄昏时分到这里,担心是否仍然开门?途中遇到一位当地人便上前询问,赶巧了他就是售票看门人。他不仅热情地告诉方向路径该怎么走,而且让我们先进去参观,出来时再交门票。这种待遇又让我感动一回。</h3><h3>此时此刻,整个城堡里除我们之外别无他人,静的出奇,暗的有点害怕。里面面积很大,一层层爬到城堡的最高平台,整个米拉佐都在脚下,一览无余。古城堡确切建于何时不甚明了。据说是9世纪阿拉伯人修的防御城堡,又经后来者不断完善加固。城堡外围的一圈城墙和六个半圆形堡垒,是西班牙人在15-16世纪修建的,围在里面城堡保留了中世纪的原样。</h3><h3><br></h3> <h3>19世纪末,城堡被改用做监狱,图中一排排铁门就是从前的监室,一直到1959年才关闭。关于他的历史有详细的展室可参观,时间不允许便没有细看。走出城门时看门人回来了,英语说的不错,很健谈。临了送了我两本关于米拉佐和城堡的书,一个热情的西西里人。补交了门票5欧/人。</h3> <h3>米拉佐城伸进海里最细的尖端称为"Cap di Milazzo"。在这里可以看清古城堡的全貌。如图。</h3><h3>小城的历史和整个西西里息息相关。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阿拉伯,诺曼,德意志,法国,西班牙人全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特殊的地理位置,少不了让这里成为战场。公元前36年,著名的罗马"后三头"争夺天下的大战,渥大维就是在这里彻底击败了小庞培,稳固了对意大利的统治权。1718年,西班牙和奥地利的海战也是发生在米拉佐。历史变迁,今天这里安静多了。</h3> <h3>"Cap di Milazzo ”离市区较远,也显得冷清,更没什么现代设施,可依然住满了居民,老人居多。富人的别墅和平民住宅交叉可见。</h3> <h3>米拉佐的清晨非常有趣。沿着市内的海滨路很是热闹,海面上不少的渔船正在回港,他们都是4点多就出海捕鱼的渔民,赶着能在早市上出售刚刚捕到的海产品。</h3> <h3>正在驶向码头的渔船。</h3> <h3>冬季市集不旺,仍旧有不少渔民出摊售贷。王老板买不了鱼,只好体查民情。</h3> <h3>闲置在岸边的船只。</h3> <h3>织补鱼网的老人。</h3> <h3>逛鱼市的基本上是老人,邻里全认识,说笑着带着特有的肢体语言。看的人多,也有买上一些海鲜为当日之需者。给我的感觉很亲切,熟悉和温暖,这一种久违了的生活状态,我们从前也有过现在很少见了。</h3> <h3>梦想着待春暖花开,在这里多住些日子,面朝大海,吹吹海风逛逛早市煮煮海鲜。</h3> <h3>墨西拿(Messina)</h3><h3>从米拉佐至墨西拿不到40公里,开车30多分钟就到。一路上还可以看山看海很惬意。墨西拿是省府所在地,大地方。更是西西里岛的门户,与意大利本土相望于狭长的墨西拿海峡,而且望的一清二楚。航运的重要自不必涚,走陆路都从这里渡海去意大利。和战略军事有关的事,从古至今没人忘了衪。这地方自然灾害频繁,火山、地震、海啸频发。1908年12月28日的大地震和继发的海啸,几乎将墨西拿移为平地,二战时又被炸的一塌糊涂。可是墨西拿人没有走,又重新将家园建了起来,发展成岛中第三大城市。这里的重要性不言自明。</h3><h3><br></h3> <h3>墨西拿海峡(Stretto di Messina)</h3><h3>一条长长的海滨大道,沿着海峡的一侧蜿蜒。对岸雷杰·卡拉布里亚(Reggio Calabria)的山峦清晰可见。墨西拿海峡最窄处只有16公里,最宽不过32公里,将第勒尼安海和爱奥尼亚海连通起来,长39公里。不幸的是,这里的地貌不安稳,加上离埃特纳火山近,是地震海啸的频发地带。</h3><h3>我很奇怪这么窄的海峡上为什么没有桥?查询后得知,由于地貌的特点加上意大利不好的经济,这事争了好多年。2006年终于决定开始建,至于是否完成通车不得而知。</h3> <h3>墨西拿事件</h3><h3>这座古城,建于泛希腊化时代。重要的地理位置,从古至今为兵家所亲睐,在军事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古代两大强国罗马和迦太基之间最著名的"迦太基战争"(也称布匿战争),从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间的三次大战,最初的导火索便是"墨西拿事件"。</h3><h3>公元前289年,叙拉古僭主时期。一批叙拉古意大利雇佣兵强占了墨西拿,自立门户,杀人抢掠,甚至骚扰原雇主,要与叙拉古分庭抗礼。到了公元前264年,叙拉古僭主希伦二世派兵围了墨西拿,决心收拾他们。这些意大利人为解除困境,分别向迦太基和罗马求助。罗马起初拒绝出兵相救,而迦太基则立即前往西西里占领了墨西拿。至此矛盾升级。罗马不能容忍迦太基借机扩张而座大,逼迫叙拉古与之结盟共同对抗迦太基,第一次布匿战争就此爆发。这就是所谓的"墨西拿事件"。战争持续了23年,罗马胜。迦太基被迫签订停战协定,割地赔款,墨西拿和西西里一起成了罗马帝国的行省。</h3><h3><br></h3> <h3>1908年的地震和二战轰炸虽然摧毁了墨西拿古城,但重建时依然按照原样复原了许多重要的建筑。图中的墨西拿大教堂(Duomo di Messina )在地震和二战中均遭到严重的破坏,眼前的这座虽是后来重建的,但完全忠实于原作。只是我们到墨西拿时正值中午,所有教堂都关门,没有机会参观内部。教堂钟楼很有特色,据说是现存最大的天文钟。1783年地震被毁,1930-1933年按原样重建。</h3> <h3>钟面很有趣,上钟面显示时间,下钟面显示的是年月日。</h3> <h3>准确地显示2017年12月20日我们到达墨西拿。</h3> <h3>钟楼旁的Orione 喷泉。为了纪念传说中的墨西拿的创始人Orion。</h3> <h3>东南部多高山,山势多险峻,城市大部份建在山地里,墨西拿也一样。从海平面始一路爬坡到最高处,即有盘山路可开车也有完好级梯可步行。山顶一处教堂,开阔的平台是观赏海峡和市貌的好地方。虽然爬着挺费力,山顶的无限风光催人奔进。</h3><h3>我们在墨西拿只是匆匆过客,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认识这座城市,能否再见看缘分了。</h3> <h3>陶尔米纳(Taormina )</h3><h3>山中小城陶尔米纳应该是西西里最有名的渡假圣地,有着西西里名片的美誉。有种说法,如果来西西里只能去一个地方,陶尔米纳是无疑的首选。我虽然并不完全认同此一说法,但确实漂亮。㪚落在群山中的小城,面朝爱奥尼亚海,毗邻埃特纳火山,弯弯的海岸线上长长的沙滩,上帝给予了陶尔米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h3><h3>进城的路真有点险,因山体陡峭很多路段全是架起来的,一转弯一个高度。入城后的路更窄小,路口基本是上下坡叉道,一走错就丢了方向。停车很费劲基本是路边泊车,空位难找完全看运气。在城里跑景点,基本上靠两条腿走,一动车就丢了位置。这是自驾的问题之一。</h3> <h3>陶尔米纳最初也是希腊人的殖民地((BC734年)。2千多年来,不同种族和王朝的交替换位也在这里留下了痕迹。城中仍保留了很多中世纪的建筑,最著名的当属古希腊-罗马剧场,这大概是现存最出色的古代剧场了。</h3><h3>匆匆忙忙地游览观光,一天就够了。除了城中主街和古剧场之外,个人更推荐那些徒步路线。因为观景陶尔米纳的山水画卷才是来此的重头戏。费些脚力爬山超级值得。</h3> <h3>四月九日广场(Piazza lX Aprile )</h3><h3>城中主干道集中了历史上留下的主要建筑物,尤其在两个城门之间的路段。四月九日广场是街上最开宽的地段。背山面海,观海景和埃特纳火山的绝佳场所。洛可可风格的圣朱赛佩教堂(Chiesa di San Giuseppe )和一侧的Orogio 钟楼增添不少古色古香的韵味。正值圣诞节期间,浓郁的节日气息充满在广场的各个角落。四下里各色的餐厅酒吧装饰的舒适漂亮。这个惬意的场所定会令你忘却了很多的世间烦恼。</h3> <h3>陶尔米纳大教堂(Duomo di Taormina) 和半人马喷泉(Fontana di piazza Duomo)</h3><h3>位于主干道中心位置。因为最初是在13世纪圣尼古拉教堂的废墟上建起来的,所以也叫圣尼古拉教堂(Cathedral of St.Nicolas)。教堂的外型有别于通常传统的教堂风格,特别是顶端的齿状孔,更像是座防御城堡,因此有时也叫堡垒大教堂(Fortress Cathedral )。整体上中世纪的味道很浓,第一感觉年代应该更久远,实则在15世纪,16世纪和18世纪都有加建,挺让我感到意外的。内部也十分朴素。</h3><h3>对着正门的喷泉,因为顶端半人半马的雕塑而称为半人马喷泉。</h3> <h3>圣诞节期间,正好赶上当地一所中学在教堂举行圣诞音乐晩会,便去亲身体验了一番。教堂里挤满人,大多是学生家长亲戚朋友也有部分游客。诗词歌赋加演奏二个多小时,令我感触良多。步出教堂我在想,在西西里岛这么一个小山城里,一所中学的乐队可以坐成一片初具规模,且编制还很齐全,特别是弦乐部分,这本身就让人吃惊。孩子们艺术素养的培养并不仅仅限于某些人群,普及率可见一斑。比较下,即便是北京这种超级城市,普通的中学能做到吗?此外,市政府能允许一所中学在主教堂里举办活动,也令我意外。这种纷围对孩子们的影响,较之功利的教育是否要更加单纯些呢?</h3> <h3>与主干道相联接的是数不清的小巷子。有上山的也有下山的。大多被装饰的很漂亮,隐藏着很多餐馆和店家。<br></h3> <h3>很有特色的餐厅,看得出来吗?</h3> <h3>自家开的小店出售本地商品,价格可不便宜。这是旅游城市的特点。</h3> <h3>夜晚的主干街道。</h3> <h3>莫拉城堡村(Castelmola )
这个小村子所在的山头大概是这一带最高的。从陶尔米纳步行上去需要1个多小时。有公共汽车来往于莫拉和陶尔米纳之间。我们开车去,一路盘来盘去风光无限,路边全有人住。最后的一段路只有小村居民可以开进去,外人只能靠双脚上至最高点。心中有点不解,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住在这么高的山顶上?难道是为了安全?
</h3><h3><br></h3> <h3>去莫拉城堡的盘山路。</h3> <h3>村子很小,山顶本来空间也不大。图中是俯拍的中心广场。这个角度可以看到远处海边的美丽岛。</h3> <h3>古堡的残迹仍在,这里是最高的顶点了。</h3> <h3>俯瞰莫拉古堡村,屋顶全是红的。</h3> <h3>"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一至理名言,从来都是登高的理由和动力。立足山顶,放眼望去,360度视线毫无阻碍,绝对是观景养眼的上上之选。埃特纳雪峰,爱奥尼亚海面,陶尔米纳全貌,还有远近起起伏伏的峰峦⋯,无一不可入画。推荐,来陶尔米纳一定要上来看看,别怕费些脚力。</h3><h3>下图是从莫拉城堡看到的埃特纳火山,火山口依然在冒着白烟。</h3> <h3>埃特纳火山(Mont Etna),世界自然遗产,是欧洲最大的活火山,高3329米,火山面积1190平方公里,随时都有可能喷发。卡塔尼亚和陶尔米纳是离火山最近的两个城市,从两地都可以上山。大多会选择从卡塔尼亚走。我们在卡塔尼亚两天半,2次半试图去火山口都没能成行,留下点遗憾。去埃特纳火山有好几种途径,上山的公交车每天只有一班,早上8:15从卡塔尼亚出发,下午4点返回。包车也可以。另外就是自驾。不管哪种方式都只能到达缆车站换乘点,海拔2900米处。缆车可上至3000米的高度,之后换雪地车再上至火山口,当然也可选择徒步。套票65欧元/人,价格不菲。</h3><h3>我们自驾上山,一路上穿经很多密集的小村镇,人口密集度很高。不明白为什么火山脚下会住着这么多人?路都很窄,还经常堵车 ,加之爬坡,速度上不去,从市内至缆车站大概需要1个半小时。最后一个村落基本上是紧邻火山灰堆集的区域,随处可见被烧毁房屋的残迹。冬季,缆车和雪地车运行会依当天气候的变化而定。我们2次上山,山顶气温都下降至-6度,加上风大所以都停运了。离开卡塔尼亚那天,还想去碰碰运气,车至半程遇上镇中主路严重堵车,只好作罢。</h3> <h3>在莫拉城堡山顶算是减去了些许遗憾。从这里眺望埃特纳的雪峰,比在卡塔尼亚甚至火山缆车站清晰多了,火山上常常云雾缭绕,峰顶总是时隐时现。这样的全景图在火山区是很难看到的。</h3> <h3>图中另一山头上的防御堡垒,高度只有莫拉城堡的一半。那里是另一个山村,密密匝匝的民居盖满了整个山脊,生机盎然的样子。我们离开莫拉城堡之后去了那个防御工事。山顶面积更小,有完整的城墙,堡垒却只剩下了几面墙。大门半倒在地上,院子里满是荒草,感觉没人管理。作为观景台却很棒。</h3> <h3>这个山头靠海比莫拉城堡近,从堡垒顶可以清楚俯看到建在海边的古希腊-罗马剧场。</h3> <h3>沿着这座山脊还有一条徒步路线,起点在陶尔米纳,小径沿山壁蜿蜒一直到堡垒下。靠山观海景,层层如画,只是我们没时间去体验了。</h3> <h3>修在山洞内的小堂位于徒步路线上,别有洞天,至今仍在使用。</h3> <h3>希腊剧场(Teatro Greco )</h3><h3>希腊人建于公元前三世纪,距今2千多年。衪不仅是陶尔米纳的标志,也是西西里岛的名片。各种宣传广告上都是衪的画面。希腊人喜爱建剧场不足为怪,而且一般选点都在山上开阔之处。此行在其他城镇也有见到,但陶尔米纳的这座无疑是其中最漂亮的。剧场的位置绝佳,建在海边悬崖绝壁之上,观众席面朝爱奥尼亚海,就是雅典帕特农神庙下的古剧场也要让位几分。公元二世纪,推测哈德良皇帝时代,罗马人又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加建了舞台后面的"Scaenae Frous ",也就是后台,使得整体造型从艺术上更为完美。这点也是罗马剧场的特点,希腊人是不建后台的。剧场规模仅次于锡拉库萨考古公园的那座,是意大利半岛第二大古希腊剧场。</h3> <h3>千年风霜雨雪已经损坏了很大一部看台,这半圈全是用木板搭建的。估计剧场还在使用。古为今用在欧洲很多地方都可见到。古剧场举办各种音乐戏剧节或演出是最普遍的用法。<br></h3> <h3>我们很幸运,没遇到络绎不绝的旅行团,游客也很少。最贵的享受就是静静的坐着,什么都不去想。视线穿过后台的残柱望去,夕阳洒落的海面似升起一层薄薄的雾,飘着。山有些䑃胧,水面泛着光,看不透亮,不太真切。</h3> <h3>廻廊,残垣。</h3> <h3>与岁月同框</h3><h3><br></h3> <h3>古迹和周边环境的融合,处处都能成画。海阔山青,在山水烘托下,残垣断壁似有了生命。这是陶尔米纳这一希腊文化遗产独有的地方。</h3> <h3>如弯月状的海滨是陶尔米纳另一面。与山里不同,沙滩,礁石,渔船,海滨大道更是休闲的好去处。冬季的沙滩没了人潮,收了遮阳伞,却也是一条徒步、健身的好路线。或者沿着弯弯的海岸边慢步踱到月端,看海浪拍打礁石激起的浪花,听涛声的轰鸣。</h3> <h3>美丽岛(Isola Bella)是点缀在弯弯海滨上的明珠,与海岸连结的海滩叫"心型海滩"。小岛随着海平面的升降与陆地即若即若离,当水漫过沙滩时便不再对公众开放,我们运气不好,遇到水位有点高。</h3><h3>1806年,国王费廸南三世(西西里那时归西班牙管)将小岛赠予陶尔米纳。后来因为缺钱被多次卖掉。至到1998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划为自然保护区才安稳下来,随后向公众开放。</h3><h3>陶尔米纳应该是西西里岛最适合渡假的地方,休闲,徒步,日光浴,玩海,登山各取所需,也是发呆的好地方</h3> <h3>卡塔尼亚(Catania ),西西里第二大城市,南岸的老大。属于诺托壁垒八城之一。我们的行程始于此也终于此。图中右边的橘黄色小楼便我们最初落脚的地方。在这里渡过了三天时间,也走遍了该去的地方,却一直不喜欢这座城市,也无意记录些什么。作为南海岸的交通枢纽还是首选无疑。</h3> <h3>离开意大利20多年后,终于完成了西西里环岛旅行。这里人文和自然景观并举,令此行不虚。自驾也十分安全,完全没必要担心车轮被偷去的可能。西西里人热情尤其是生活在小山城里的人们。当然还有诱人的海鲜美食。此行虽终结可埃特纳火山这棵草还在心里种着,总有一天要来拔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