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孩子的独立来自父母的放手
有一次,“妈妈俱乐部 ”,的几个妈妈约好一起带孩子到餐馆去吃午饭,那天去的是一家比较正式的西餐馆,孩子们都在三、四岁左右。
在中餐馆吃饭是点来的菜大家分着吃,而西餐是一人一份,自己吃自己的,所以一个人点了一样就不能再点另一样了。小孩的菜单和大人的不同,每个小孩都领到了两支蜡笔和一大张游戏纸,上面有各种涂涂画画的游戏,背面印着菜单,列着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有汉堡薯条、比萨、沙拉、意大利面条等等,还有几样是这家餐馆的特色食品。
我儿子三猪爱吃比萨,我把菜单上的食物名给他念了一遍之后,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吃比萨。”
同去的另一个中国妈妈坐在我旁边,悄悄跟我耳语:“想吃比萨到快餐店吃就好了,来这里当然要试试没有吃过的,你给他点个新奇的东西,他肯定高兴。”
我看看菜单,向三猪游说另外两种这家餐馆的特色菜,三猪不为所动,大声坚持:“我就想吃比萨。”</h3><h3>
那个女友的孩子听三猪说要吃比萨,也跟着嚷嚷:“妈妈,我也要吃比萨,我也要吃比萨。”
坐在三猪旁边的老外小女孩本来都跟妈妈说好了要吃的东西,听到两个男孩点比萨,就扭头问她妈:“妈妈,我可不可以改主意?”她妈回答:“在服务员过来记下你点的东西之前,你都可以改主意,一旦他记下来了,去告诉厨房准备了,你就不可以变了。”
女孩点点头说:“那我换一样,我也点比萨。”她妈妈点点头说好。
而女友和她儿子一直在拉锯,孩子要点比萨,妈妈坚持让他点其它的:“比萨可以到比萨店去吃,妈妈在家里也可以给你烤,到餐馆来吃饭就是要尝尝不同的食物。”孩子撅着嘴都要哭了:“我不想尝新东西,我就要吃比萨。”妈妈小声哄他:“听妈妈话,妈妈为你点的东西你肯定喜欢吃,比比萨好吃一百倍。”
服务员手拿笔纸过来记菜名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都是自己告诉服务员他们要吃什么,只有女友没让孩子说话,她替孩子点了香煎鱼条。
等到大家的饭都上来了,三猪和女孩一边大嚼比萨,一边吃配的胡萝卜条蘸酱,好不快活,其他的孩子也都兴高采烈地吃着自己点的食物,只有女友的孩子闷闷不乐,看着眼前的食物,不动弹。其实在大人的眼里,他妈妈替他点的鱼条看起来真是要比比萨好很多,可他就是一副不开心的样子。
女友劝道:“你吃啊,真的很好吃的,你尝尝就知道了。”拿起一块鱼条递到孩子嘴边,他不得不张口含住,慢慢嚼着,毫无兴致可言。
唉!这时候,孩子吃的不是饭,吃的都是失望和沮丧啊!孩子天生就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本能和意愿,想要独立自主,可如果连最简单的点一样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都做不到,“独立”一词从何谈起?</h3><h3>
孩子从这件事中得到的信息:我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妈妈才知道,我自己的想法是愚蠢的,只有妈妈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如果这样的意识一再地被强化,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的自信心就慢慢地被压抑、被抹杀了。</h3><h3>
这位妈妈平时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也总说要培养孩子独立性、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是遇到事情却忍不住越俎代庖、要替孩子做决定,不让孩子自己做主。这样孩子是无法学会独立的。独立不是说孩子到了十八岁,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变独立了,它是个渐进的过程,是孩子从小就由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积累起来的意识和能力啊!
有一个两岁的孩子大便之后,妈妈帮他擦了屁股,他气得大哭,说:“我要自己擦,我会擦!”他生气妈妈剥夺了他自主选择和为自己做事的机会。
我家三猪三岁多,每天要自己选衣服裤子袜子穿,我拎出一件又漂亮又舒服的衣服,他头摇得像拨浪鼓,非拣那又破又难看的往身上套。我会由着他自己选,这是他为自己做决定的开始。
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可以做主的不外乎吃饭穿衣这些小事,如果父母放手让他们去做,他们自信和独立精神就会不断地得到加强。再稍大些,孩子能够决定的事情就会更重要一些,比如想参加哪些课外活动,读哪方面的书,直至后来,自己想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有什么职业规划,找什么样女朋友……这种自我设计的能力和自信是孩子从小到大逐渐形成的。
常听到父母抱怨,我家这个孩子就是不听话!其实对于“不听话”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孩子不听大人的哪些方面的话?如果是行为上、道德品质上的问题,那么父母要把好关,让孩子明了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如果是生活学习方面的事情,孩子自己有主意,说明他的独立意识比较强,父母何不尊重他的选择呢?
有些父母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孩子懂什么?大人不替他做主怎么行?”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从不懂到懂的学习过程,如果父母总是替他做决定,孩子永远没有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没有犯错误纠正错误的机会,他的内在就得不到成长。等到他进入社会必须自己做决定之时,他的懦弱、不独立、不敢负责的性格已经形成了,他已经没有能力去做一个决定了,他的职业生涯和家庭关系都会因为这种“依赖型”性格而出现重重困难。
<br></h3><h3> 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好,从眼前看,父母为孩子做决定好像对孩子有利,长远看,说得严重点,是害了孩子。就好比小鸟小时候,大鸟会衔食喂它们,等到有一天,必须把它们推下巢让它们学会飞,自己去觅食,这个时候它肯定饥一顿饱一顿,但是它学会了飞行与觅食,就能够独立生活了,可以天空任我飞。大鸟如果不放手,一直喂小鸟,那么小鸟一定养得胖胖的,它可能歌唱得很美,舞跳得很棒,可是它一辈子都不会飞翔,不会自己觅食养活自己。
父母不放手的孩子就是那些不会飞翔的胖胖的小鸟。
很多时候,父母的意见和孩子的意见很难说谁的更正确,只是谁来做这个决定,谁的意志就得到了实现,父母要给孩子实现自己意志的机会,这是给孩子的内在成长的机会。
有网友和我通邮件,谈她的婚姻出现的问题,我每给她一个建议,她都要说,我回去跟我父母商量一下。我说你都结婚了,怎么还不能自己做决定呢?她说从小到大自己就没做过什么决定,小事上包括穿什么衣服,搽什么牌子的面霜,大到上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和谁结婚等等都是父母替她拿的主意。她工作后曾经在几个女友的怂恿下买了一件羽绒服,回家后那件衣服从样式到价钱都被她妈批得一无是处,最后逼着她去给退了。她说小时候就是这样,爸爸和她都不能买东西,买回来都要被妈妈骂。那一次买羽绒服的时候她想着自己都工作了,或许妈妈不会管了,结果还和以前一样。</h3><h3>
其实,她婚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和她的不独立、她父母对他们小家生活干涉太多有关系。她的丈夫不是和一个妻子生活,而是和一个被父母牵着线的木偶生活在一起,最后实在受不了了,要离婚。这个妻子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但是她自己却无力改变,因为从小形成的行为模式,到成年已经定型了。
一个心理上真正独立的人,必定从小到大就是个独立的孩子;而一个独立的孩子,一定是父母用合理的方式养育出来的。
我女儿凯丽五岁开始学游泳,班上一共有八个孩子,其中六个是女孩,都是五、六岁的年纪,游完泳她们会一起去更衣室的浴室冲澡。我和另一个中国妈妈都是陪着女儿进去帮着扭水龙头调水温,为女儿洗头。因为穿着衣服,一不小心就被淋了一身水,每次孩子洗完我们两个人都是湿淋淋地走出来。而那四个老外妈妈却都聚在外面聊天,根本不管孩子在里面洗得如何。有一次旁边的一个女孩扭不动水龙头请我帮忙,还有一个水温调不热也让我帮着调。 </h3><h3>
一开始我寻思这些老外妈妈怎么只知道自己聊天,也不管女儿洗得怎么样。后来我意识到,人家并不是不关心孩子,这是在训练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呢!遇到问题大人不在场,自己就要想办法解决,在解决不了问题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也是一种能力啊!人家妈妈肯放手,所以小小的孩子都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洗完了澡会拿着自己的浴巾擦干头发,换衣服,然后收拾好背包出来找妈妈。</h3><h3>
曾经和几个妈妈一起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话题转到什么样的妈妈是孩子眼中的好妈妈。我们都回想了小时候的成长历程,大家的妈妈受教育程度和职业都不一样,有的妈妈是农村妇女,有的是知识分子,有的是工人还有教师等等,讨论到最后,我们的一致结论是:对孩子关心爱护的同时也给孩子充分自由的妈妈是好妈妈,最差的妈妈就是那种事无巨细都要管得死死的妈妈。有个女友形容说和她妈在一起时她就像穿了紧身衣一样,气都喘不上来,恨不能大声吼出来:你能不能不要管!让我自己决定! </h3><h3>
所以,父母们要学着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尝试去做一个孩子眼里的好父母,在家中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尊重孩子,让孩子的意志也有得到实现的机会。</h3><h3>
也许他们会选择错了,但他们会从失败中学到宝贵的经验教训,他们更会从成功中得到自信和满足,这是孩子形成自信和独立人格的根本所在。</h3> <h3>本文出自于《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这本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