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动,且就随缘 -----格聂环C145公里徒步

西安 陈宏

<h3>由于爱好高原徒步,这几年我的足迹几乎踏遍川西,但唯独“格聂”这座藏传佛教神山从未涉足。当今年假期选择旅程地点时,我的目光毫不犹豫的看向“格聂”。此行对我的震撼远超预期,神山的俊美以及藏族人的纯朴难以抵挡。回到西安已有多日,徒步中的情景依旧常常在脑海中回荡,让人久久不能忘怀。</h3> <h3>8月9日从成都动身,为了避免路上拥堵,早上5点就早早出发,不过由于路程较长且山路难走,到达理塘已是晚间7点了。318沿途的康定、新都桥商业气息已然很浓,只有雅江依然保持着淳朴,蓝天白云和绿草河流的不断呈现,清楚的告诉我们已来到藏区。</h3> <h3>夜宿高原名城理塘县,海拔4010米。这座名城不仅是318沿途重镇,也是通往稻城亚丁和格聂的必经之路。</h3> <h3>8月10日,早起略微下了点小雨,理塘县城更显清晰和幽静。</h3> <h3>前往黄教寺庙--长青春格尔寺途中,成群的牦牛在马路中间悠闲散步,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甚是可爱。</h3> <h3>长青春格尔寺占地面积很大,主要有由三座主殿构成。不同于内地的庙宇,大殿里混合着浓重的酥油气味,使人产生出虚幻、迷离的感觉。内部佛像高大巍峨,双目咄咄逼人,令人不敢大声说话。</h3> <h3>午饭后驱车前往喇嘛垭乡,越过铁匠山垭口不久就来到扎巴的家,这是一座典型的藏族院落,虽不奢华,但基本的设施应有尽有。扎巴的家人保持着藏族人好客的传统,待我们极为热情,为我们煮了飘香的酥油茶解渴,而且夜里也准备了干净的被褥,温馨至极。</h3> <h3>此行的领队健狼,是一位羌族小伙子,自2014年开始一直带队走格聂,可谓资深领队,此行从线路设计到宿营地位置的安排都井井有条,特别是一手绝佳厨艺,往往成为队员每天最后冲关的神奇动力。</h3> <h3>现在介绍三位藏族小伙子,他们负责此行的后勤保障(也称协作),中间是大哥扎巴,左边老二曲批,右边可爱的小弟格聂(和雪山同名),一路感人的故事将从他们三人身上逐步展开。</h3> <h3>队员七人,左起沃德 、蓝玉簪、山花烂漫、台湾大黄、年长的峰哥、叶子和我,在随后的旅程中,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h3> <h3>8月11日早上9点准时从喇嘛垭出发,正式开始了我们为期7日的徒步旅程。</h3> <h3>8月份的格聂是花的海洋,说的一点儿都不为过。翻越拉则垭口后,满上遍野的花海就呈现在大家眼前,初入格聂,大家不由得在山顶欢呼雀跃。</h3> <h3>奋力一跳,跳出现实生活的束缚,跳入大自然的怀抱。</h3> <h3>山上的花海在不经意期间,就会呈现出一条放牧人走的羊肠小道,蜿蜒通向远方,最后在遥远的尽头不知所踪。</h3> <h3>从垭口远望则多村,感觉很近,但真正到村口这座白塔竟然走了很久,望山跑死马,这句话果真不假。</h3> <h3>有没有电脑桌面的感觉,藏区景色大多如此,随手一拍,便是一张精美的桌面壁纸。</h3> <h3>时间已过中午,而则通村距营地还有16公里距离,大家加快脚步,首先寻找“格聂之眼”。</h3> <h3>大自然的巨作,“格聂之眼”如此形象、逼真,眼晕 眼底 甚至是眼睫毛都完美展现。</h3> <h3>美景面前,合影留念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啦😊。</h3> <h3>途径乃干多村,村庄保持着藏区固有的寂静与安详。</h3> <h3>经过长时间跋涉,终于抵达营地,勤快的藏族小伙子们早早就为我们搭好帐篷,贴心极喽。</h3> <h3>营地晚餐是每天的重头戏,领队健狼的厨艺水平无可挑剔。大家围坐一团,大快朵颐,气氛甚佳。</h3> <h3>第一天宿营地是一个叫虎皮坝的地方,不远处就是新冷古寺,从早9点至晚7点整整走了10个小时,徒步距离共计26公里,大家都感觉极度疲惫不堪,格聂徒步的首日就给大家来了个下马威。 </h3><h3><br></h3> <h3>8月12日(徒步的第二天),头天晚上下了一整夜的雨,清晨从帐篷爬起,雨并未停歇,不远处的新冷古寺显得雾蒙蒙的。<br></h3> <h3>早餐后前往老冷古寺,随着海拔不断升高,气温也愈发寒冷,山道逐步变得泥泞。</h3> <h3>途径许愿石,祈福者可将心愿粘贴于此,任由山中的风马旗托随。</h3> <h3>不到2小时就瞧见老冷古寺,相较山下的新寺而言,老寺明显陈旧,但风雨中依旧保持着肃穆之气。</h3> <h3>大殿很破烂,一只鹿在里面漫无目的的游荡,很惊诧如此高的海拔竟有这等神物,鹿虽面露凄楚,但似乎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每当有人进入大殿,它总是慢悠悠的靠上去,拿它的脸颊蹭人。</h3> <h3>叶子,来自西安的资深驴友,经常登鳌山,有着很好的徒步节奏,同时待人和蔼,深受大家的喜欢😊</h3> <h3>每每去户外徒步,总能邂逅美女,这次也不例外。大黄(网名)是一位来自台湾的空姐,相貌端庄美丽,175的大个,有一双修长的双腿,说话带有浓重的嗲气,和志玲姐姐的声音极为相似。</h3> <h3>在厢房烤火的时,幸运的遇上老冷古寺的多多活佛(右上角),他用蹩脚的汉语问候我们,并嘱咐大家烤火、加水,人非常和蔼。</h3> <h3>多多活佛亲自为每位来老冷古寺的客人带上象征吉祥的哈达😊</h3> <h3>下山途中,看到破石而生的大树。</h3> <h3>老冷古寺边的“苦水”,每人都小小的喝上一口,已代表我们曾来过。</h3> <h3>下山来到新冷古寺,首先看到的三宝之一“母鹿角”,实为稀罕之物。</h3> <h3>三宝之一的“格聂之心”,700多年前驻寺喇嘛在格聂大山偶然发现的奇石,石头表面准确的显现出人体的各个器官,实乃大自然巧夺天工之物。</h3> <h3>三宝之一的“反转海螺”,形状独特。</h3> <h3>新冷古寺的装修还在不断进行中,从已看到的场面和设施观察,大殿非常宽阔、奢华,藏民为寺庙的付出,从不吝啬,这一点和内地区别显著。</h3> <h3>沿途野生菌很多,由于天气潮湿,人迹罕至,这里菌类的个头往往大的出奇,并且分布广泛。</h3> <h3>鹅蛋菌,只存在于格聂大山里,一般人可能从没见过如此漂亮的品种。因为可以食用,领队健狼顺道挖了几颗,作为晚饭的一道新菜。</h3> <h3>队员们在垭口吃随身携带的路餐,做短暂休息。</h3> <h3>午后的徒步路线沿格聂南坡,水量丰富,格聂融化的雪水和不间断的大雨,使得整个南坡沼泽化迹象明显。</h3> <h3>快到查冲西村时,路边有一个显著的标志树,孤零零挺立。</h3> <h3>下午雨越来越大,空旷的山野夹杂着风声,大家无心观赏风景,纷纷埋头赶路,鞋子多数湿透。</h3> <h3>尽管今日路程仅仅20公里,但由于一直在大雨中行走,因此对人的体力消耗非常大。晚间在夯达宿营,位于半山坡,取水不是太方便。</h3> <h3>8月13日(徒步的第三天),夜里依旧在下雨,帐篷里也充满着湿漉漉的寒气。早晨善解人意的格聂、曲批、扎巴为我们在外架设篝火烤鞋袜,由于夯达营地位于一座小坡上,每次上下找干柴都很费力,但他们从不叫苦。年长的人其实都明白,人和人最初的相知相识,往往都是从细微的环节展开,从为大家搭帐、收帐,到营地打水做饭,以至于主动为大家点篝火取暖,和三位协作的关系从最初的陌生,到第三天已变得非常熟悉和亲切喽(在火堆边烤鞋考袜子,惬意的体验)。</h3> <h3>再八卦一下大黄,这位台湾姑娘,不仅漂亮,而且为人非常懂礼貌 ,言谈举止很值得内地的年轻人学习。早起练习和曲批一起收帐,营地里欢声笑语不断。</h3> <h3>今日队伍分兵两路,领队带着蓝玉簪、沃德继续登山前行,我们五个则按原计划顺河流前行,因为距离相对较近,大家走的都很轻松,不过沿途的风景依然美丽。</h3> <h3>途中最常见的当属牦牛,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一种很温顺的食草动物,侧身避让,一切都那么和谐自然。</h3> <h3>今日路程相对较短,全程仅四小时,走起来非常休闲,下午两点就到了宿营地。热悌宿营地位置极佳,背后能清楚的看到格聂主峰。拿出准备的西部证券队旗在营地展示,可见,做为西部人,我还是很骄傲的。</h3> <h3>队友“山花浪漫”来自湖南,是一位典型的知识女性,尽管初登高原身体不适,但途中一直坚持的不错。特别是和曲批、格聂跳的锅庄舞,一板一眼,很有藏族人的味道。</h3> <h3>小雨过后,不远处的天空突然惊现一条半圆形彩虹,令人兴奋不已。</h3> <h3>第三日路线很休闲,一是缓解前两天的疲劳,二是为后四天的大强度徒步做准备,之后才知道,后面的路让人数度崩溃。</h3> <h3>8月14日(徒步的第四天),由于今日要翻越4830米的垭口,因此早上8点就出发了。</h3> <h3>走了两个多小时,海拔逐渐上升,行进中部分队员呼吸逐渐有些急促。一天多数时间就是埋头赶路,但无论是爬坡还是走山梁,格聂的景色永不负人。</h3> <h3>摩托车骑行队伍总是在我们崩溃沮丧时 充当着我们的兴奋剂,每当曲批他们路过我们的时候,总会停下车和我们聊聊,大家的疲惫在不经意间就会好很多。</h3> <h3>垭口之上,兴奋难以言表。</h3> <h3>从4830米的垭口向下行进,快速回落到3800米,落差近乎1000米,队员们行进的速度非常快。</h3> <h3>由于翻越垭口,加之下山的路途较长,晚上6点半才到达一个叫格木村的营地,这时候天已快黑了。意外的是,这个地方竟然有3G信号,大家慌忙的报平安,发朋友圈,疲惫就此被有效化解。<br></h3> <h3>8月15日(徒步的第五天),雨照例又下了一整夜,到早上九点还未有停歇的意思,为了准时赶往下一个营地,领队健狼决定带领大家冒雨前行。</h3> <h3>雨后的道路更加难走,草里的积水越来越深,昨夜稍干的鞋子,不久就又湿了,大家已顾不了这些 ,不停点儿的艰难行进。</h3> <h3>蓝玉簪,面相斯文的学者,一直背着沉重的单反相机,但走起路来丝毫不弱,我私下认为,他是这个队最强的驴,不过略微有些怕涉水。</h3> <h3>山里的天气就是这样,稍微晴一些,绿草青山,蓝天白云就回呈现出来,非常亮眼。</h3> <h3>非常完美的徒步镜头,不是吗?</h3> <h3>好景不长,又开始下雨,无奈重新披上雨具。</h3> <h3>真心佩服他们,人都难走的碎石坡道,负重摩托车奋力前行,众人时不时为他们捏把汗。</h3> <h3>走到具有标志信号的第三座桥,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和反身去接队员的格聂沟通,才知最后一名队员落后已有3公里之多(备注,就是在这次过程中,格聂不小心踩上一颗滑动的石子,身体重重的磕在地上,伤了胸口)。</h3> <h3>第五天的营地是採虫草藏民留下的木屋,大家称为哈嘎营地,海拔4210米。木屋尽管不是太干净,但好歹能遮风避雨。进去时,健狼已开始为大家生火做饭了,一碗红糖姜茶喝下去,全身都热了。</h3> <h3>大家都集合在一起,才知今天情况很糟糕,扎巴的摩托车中途爆胎,曲批的摩托车中途刹车都坏了,聪明的曲批在房间里找了结铁丝勉强凑合,但最不幸的当属格聂,胸口受伤不轻,很是难受😭</h3> <h3>今日全程26公里,尽管海拔起伏不大,但是因为多数时间在雨中行走,每个人的消耗都很大。</h3> <h3>8月16日(徒步的第六天),由于过于疲惫,头天晚上大家都睡得很香。早晨雨停了,格聂又重新散发出生机,一轮朝霞映红满天,好一个漂亮了得。</h3> <h3>远望营地的木屋,此刻内心不知在想着什么。据健狼讲,今天的路更不轻松,不仅要翻越4790米的垭口,下午还要涉水过河,路程仍然超过20公里,内心忐忑不安。</h3> <h3>曲批又冒雨捡拾柴草为大家生起篝火,这些善良的孩子,真是好的让我们感动😭。</h3> <h3>开始的路途泥泞不堪,几乎都是沼泽,深一脚浅一脚,实在是太难走了😁</h3> <h3>这种草叫水线杨花,以前在泸沽湖见过。但水很深,几乎能沒掉整根手杖,怕怕啊。</h3> <h3>途中例行的休息,真的很累。</h3> <h3>垭口下方出现了几座房子,我们走过时,里面的藏族小孩子纷纷跑出来,大家都拿出小零食和他们分享。</h3> <h3>海拔4790米的垭口,和之前的相比,坡道明显缓一些。</h3> <h3>路边风干的牛头,默默的记录着格聂发生的一切。</h3> <h3>今天的沃德总是冲在最前面,他是一位幽默的中年人,每每吃饭时,总会有惊人的语句冒出来,是大家的开心果😁。</h3> <h3>感动,除了感动,还是感动😭</h3> <h3>又见到不远处那令人渴望的宿营地,双脚几乎要瘫了。</h3> <h3>嗮袜子已成为营地常态,即便是只穿一天就要丢弃的袜子,也希望它能干一些,美美的画面感。</h3> <h3>连续走了六天,可以看出,峰哥确实累了。峰哥在队伍中最为年长,虽然身体有些发福,但他天生热爱旅游,几乎每年都要跑几个地方。从他的言谈中,我们不知不觉知道中国其他美丽的地方。</h3> <h3>第六日夜宿哈日营地,距胜利到达终点仅有10公里的路程,帐篷也仿佛靓丽了许多。</h3> <h3>叶子拌菜的手艺值得夸赞,更多的有老陕的味道在其中,一大盆洋葱拌木耳转瞬间就被吃得见底了。</h3> <h3>露营的最后一顿晚餐,该炒的全部下锅,丰盛大餐。</h3> <h3>颇具明星范的扎巴,举手投足间,大牌的气质骤显。</h3> <h3>今日全程21公里,还有10公里就到安九村毛娅大草原,胜利在望✌</h3> <h3>8月17日(徒步的最后一天),早起营地的野花在朝阳下越发漂亮了。</h3> <h3>距目的地越来越近,天空异常湛蓝,格聂将所有的美丽都尽情呈现。</h3> <h3>大约在中午一点,7名队员,1名领队,3名协作,全部到达此行徒步终点毛娅大草原(安九村)。徒步历时六天半,户外露营六天,全程距离145公里,格聂环C徒步圆满成功。</h3> <h3>对于从未去过格聂的人,我想说,格聂的美,你们无法想象。不过,由于徒步道路的异常艰辛,建议“菜鸟们”还是要打消念头,格聂属于意志坚定、内心善良的强驴。</h3><h3><br></h3><h3><br></h3> <h3>伙伴们,真的很想你们,很怀念我们一起在格聂的日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