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夏夜

钟华荣

<h3>  进入盛夏,白天的太阳犹如举着一把明晃晃的刮胡刀子,在身上蹭来蹭去,让人感觉隐隐作痛。到了夜晚,也仍闷热难当,若无空调机子的帮助,着实让人难以入眠,在辗转反侧之际,不自禁地想起童年时的夏夜时光来。<br></h3> <h3>  童年的夏夜,属于乡村,属于凉爽,属于自由,属于快乐,更加属于广阔天空,与城市的夜晚相比,也是别具风情。<br></h3> <h3>  日落西山,黄昏来临,夏日的夜伴着凉爽的山风由山凹里的村子中心向四周的山顶慢慢蔓延,直到最后一抹晚霞的余光从山顶褪去。正是农忙时节,在地里辛苦劳作的人们都渐次回到了家里,瓦缝间升起的缕缕炊烟迎着风在天空中飘荡,或爬上山坡,或钻进树林,或漫步田野,伴着几声的鸡鸣狗吠,整个村子充盈着祥和与宁静。<br></h3> <h3>  夏天是农忙双抢时节,既要抓紧把地里的成熟稻子收回来,又要及时进行夏种,那个时候又没有什么农业机械什么的,完全是靠徒手劳动,割稻子用把廉刀,打谷子就着一口“禾仓”靠双手一下一下用力甩打脱粒,回家时还要挑着一担重量近百斤的谷子登高就低行走山路近一个小时,一天下来,真正是挥汗如雨,全身酸痛。趁着夜色到家后爸妈还得马上准备晚饭,烧热水,煮稀饭,炒青菜,洗洗刷刷,也是忙个不停。我们几个小的则或帮忙烧火,或舀水洗澡,或喂猪喂鸡,屋内一时充盈着的是一曲锅碗瓢盆变奏曲。好不容易一切准备停当,才能开始慰劳我们肚子,晚饭大部分虽是稀饭青菜或者咸菜,但对于因为高强度的劳动所致的辘辘饥肠而言已是感觉香甜无比了,那时的胃口可是相当的好,吃个几大海碗那是不在话下的。<br></h3> <h3>  饭后的乘凉是乡村夏夜的重头戏,那个时候家里可没有什么空调电扇之类的,一把蒲扇子就是带给我们清凉的主要工具,坐在屋子里头闷热,那如在院子里来的凉爽畅快,端上一张吃饭用的五尺长凳子,往院子里一放,或坐或躺由你,条件比较好的人家里还有靠背椅子的,把夏日农忙劳作归来后疲惫的身子往上一坐一靠,就着习习的凉风实在算是一种舒畅之极的享受了。在有月亮的晚上则更是一种享受了,往长凳子上一躺,仰面朝天,看月亮如晶莹剔透的圆盘在云彩间穿行,满天的星子在茫茫天宇里闪闪烁烁,听着爷爷讲各种的传说和故事,想像着大自然的神奇,感受着古人的智慧,那时候爷爷最喜欢讲的故事是关于明代江南才子徐文长的故事,在美好的故事里想像着一个江南文人的魅力,至今感觉爷爷的的话仍然言犹在耳,这些故事也已深植内心,永难忘怀了。<br></h3> <h3>  当然在乡村夏夜里乘凉的很多时候可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家人,那时左邻右舍的人多。在我印象里,门前的院子里经常是坐满了人的,爸妈就经常吩咐我们小孩子把家里能坐的椅子都给搬出来了,但仍常常出现人多无凳子可坐的情形,大家也不在乎,就往门前的石阶上一坐就天南海北的聊开了。男人们多是议论议论“国家重大事件”吹吹牛皮或是讲讲农事,同时分发着自家种的烟丝用烟纸卷成一筒叭嗒叭嗒吸着。女人们则多是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的家庭琐事,顺便手里也不闲着,拿着针线纳着鞋底。院子里是一片的欢声笑语,热闹得很。有时他们也会讲一些故事,讲得最多的是鬼故事,记得有“鬼上身”、“绒家”等的,让我们听了后感觉毛骨耸然,吓得大气不敢喘,经常内急了也不敢进屋,老是想像着屋内的哪个黑暗角落里藏着恶鬼,确实憋不住了才找个理由拉着哥哥姐姐或父母相陪进屋解决,现在印象中的鬼故事大部分都还是在那个时候留下来的。<br></h3> <h3>  童年时的夏夜其实除了晶亮的月光外,还有莹火虫的清光。那时候的乡村还没通电,只是靠着煤油灯照明。我老家村子是直到80年代后才有了电灯,而且电灯基本就是那种15之光的,一点点红红的光亮,但相比煤油灯已经是非常明亮了。那时家门前有一块菜地,父母平时种着一些苦瓜冬瓜南瓜之类的。一到夏天开花时节都是飞满了莹火虫,一闪一闪在空中飞舞着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引得我们经常找出玻璃瓶子去抓莹火虫装进里面,在瓶口处扎上几个小孔透气,做成一个个的玻璃灯笼挂在床前伴着我们一起入梦。<br></h3> <h3>  作为一个孩子,爱玩是我们的天性,夏天也正是我们的暑假时期,白天虽然要做农活累得够呛,但这个时期却也是我们最快乐的假期了。夏日的夜里就变成了我们的欢乐大派对了,我们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家家都有几个兄弟姐妹,同龄的孩子非常多。月明之夜,常常是晚饭刚吃完,小伙伴们就开始呼朋引伴了,不大功夫就会聚到很多小朋友,有的甚至没吃饱也要摞下碗筷急急跑出来,聚在一起。那时还没有电视,更没有现在的各种游戏机、手机。但却也有我们各种各样的玩法,男孩子们玩捉迷藏、抓特务、冲关对抗等各种小游戏。而女孩子则是玩各种跳格子、跳绳子、扔手绢等游戏,一时之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一个个玩得是不亦乐乎,汗流浃背,完全忘记了白天农忙的劳累了。物质生活虽然是贫穷,精神生活却是有滋有味,自有一份浓郁的满足感。至今想来,这些童年的消遣方式仍是让我们无法忘怀,是现在的孩子们所不能体会到的另一番乐趣的多姿多彩童年生活。<br></h3> <h3>  在童年夏夜里,我们另外一个盼望的事情是看电影了,乡村里可没有电影院,看的都是露天电影。早早的看到村子里贴出公告,说今晚放映某某电影,那可是让我们一天都是心痒痒的的静不下心来学习了。一放学就忙不迭地吃饭,拎着条小木凳子就往村子中心那个最大的晒谷场跑。场边早早就用两根木杆撑起了一张白色大幕布了,音箱、放映机子也已就位,早些时候还没通电时还必须要配一台发电机。我们小孩子往往都是比较早到的,瞅准地方用凳子占个好位置便与小伙伴们旁边疯玩去了。等到正式放映,坪里早已是人头涌涌热闹非凡了,或坐或站,或骑墙或上树的各种姿势的都有。那个时候的电影多为战争片,如《南征北战》、《血战台儿庄》、《英雄儿女》等,后来又有了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看的武打片如《少林寺》、《金镖黄天霸》、《神鞭》等,这些经典的老电影,到现在仍然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儿时美好的回忆。看露天电影也有不少小插曲,最怕的就是下雨,尤其是夏天雨来得又快又急,转瞬之间大雨倾盆而下,一时之间孩子的哭喊声、凳子的磕碰声、叫骂声响成一片,人们忙不迭得躲雨,如果雨下个不停,只得停映收拾机子回家了,看到精彩处没了结局,让人懊恼不已,让我们接下来的几天这电影的结局都会成为我们课余争论的话题,一直到过了半个月邻村又放映了这部电影才让我们有了最终的结果。后来,村里某个有钱人买了台12寸的黑白电视,又开创了一个历史,虽然是满屏雨点花,但主人家仍然是涌满了人。现在,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而且大部分年轻人也都离开了家乡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只是几个老弱病残,近几年虽然有文化下乡活动,不定期会组织放映队在各村子公映电影,但看的人已是聊聊无几,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看露天电影的感觉了。<br></h3> <h3>  童年的夏夜是漫长的,天真烂漫、纤尘不染,仿佛一首淳朴的乡野小曲,里面有知了青蛙的鸣叫,有山花野果的芬芳,有萤火虫的清光,有满天璀璨耀眼的星星和明朗朗的月光。童年夏夜就如一条清流潺潺的小溪,婉转喧腾,流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我一直怀念着这样的夏夜。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