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即将到了的9月,不仅仅是孩子升学的时期,还有很多3岁宝宝面临一大挑战——上幼儿园。这个过程,受挑战的不仅是孩子,同时还有父母。</h3><div><br></div><div> 父母忍不住紧张:怎么办?孩子会不会受欺负、会不会吃不好睡不好,不停哭?父母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孩子才三岁,且第一次开始集体生活,相比于在家中一对一、二对一甚至是四对一贴身式照顾,班上少说二三十个孩子,一个老师顾四五个是常态,难免会出现疏漏疏忽照顾不到的地方。怎么办?是赶紧教孩子怎么穿衣吃饭用勺子吗?</div><div><br></div><div> 幼儿园老师这样说:相比于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父母更重要的是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div> <h3><font color="#010101"> 父母需要鼓励孩子大胆说出以下几件事:</font></h3> <h3> “老师早上好。”“老师明天见。”“谢谢老师。”“老师您辛苦了!”<br></h3><div><br></div><div> 主动与人打招呼虽然很简单,但让孩子养成这一习惯不容易。这需要父母平时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有意识地输入,孩子才能有自主地跟人问好、打招呼。</div> <h3> “老师,小朋友打架了。”“老师,某某小朋友哭了。”“老师,某某抢了我的玩具。”</h3><div><br></div><div> 进入幼儿园,孩子就等于进入小社会,每个孩子之间脾气秉性不同,有的热情有的开朗有的调皮有的活泼,有的内向有的胆小,加上小家伙们大都不太懂如何更好交往,或控制度,同伴之间难免有矛盾摩擦。</div><div><br></div><div> 这时候,发现矛盾,及时报告老师,由老师协调解决,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能更好促进小伙伴们解决矛盾、达成谅解。</div> <h3>“ 老师,我要上厕所。”“老师,我不小心尿裤子了。”“老师,请帮我换条裤子。”</h3><div><br></div><div> 刚入园的孩子,尿裤子很常见。一是孩子还对如厕这件事,掌控不是那么好;另一方面,孩子在不熟悉的环境下,大都不敢跟老师说,也因此很多孩子会选择憋着,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div><div> 在家中,父母需要教给孩子:想尿尿的时候,不要憋着,而是要勇敢地跟老师说出来。如:“老师,我要上厕所。”“老师,我不小心尿裤子了。”“老师,请你帮我换一下裤子。”平时不妨跟孩子玩一玩“报告老师”的游戏,父母或孩子,选择当老师,另一方选择当小朋友,可以模拟在不同情境下怎么跟老师打报告。</div> <h3>“老师,我想要吃馒头不吃米饭。“老师,我不饿,要少吃一点。”“我还想再要一点。”</h3><div><br></div><div> 我家孩子刚上幼儿园时,班上有个小男生,从小就偏爱面食、馒头、面条一顿能吃好几碗,不爱吃米饭。到幼儿园后,孩子在吃饭这件事上就很不适应。妈妈反映孩子天天吃不饱、没吃好。</div> <h3> “老师,我生病了。”“老师,我受伤了。”“老师,我肚子疼。”“老师,我鼻子流血了。”</h3><div><br></div><div> 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有点小病,爸爸/妈妈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都会跟老师说,便于老师更好照顾或及时给孩子服药等。</div> <h3> “老师,我的鞋带开了,请帮我系一下。”“老师,请帮我扣一下扣子。”“老师,你能帮我看看裤子/衣服是这么穿的吗?”“老师,我的鞋子穿不上了,请帮我一下。”</h3> <h3> 父母给孩子准备的衣服,也需要注意,别给孩子穿系带的鞋子,太过复杂、不好穿脱,带绳索的衣物也不要给孩子穿。</h3> <h3> 平时在生活中,父母需要多跟孩子演练下,最好是多向孩子提出帮助,让孩子去体会帮助他人的乐趣,并大方地夸赞孩子的助人为乐行为,让孩子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在自己做不到的情况下,勇敢向他人求助,是不错的解决问题的方式。</h3><div><br></div><div>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助人者还是求助者,都是一个很好的交往过程,是一件快乐的事。当然,我们需要对他人更多表达善意和谢意,这是礼貌,也是尊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