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年的秋来得很晚,矗立在山脚下的花椒地,早晨九点刚过,发髻里的汗珠隔着帽沿就不停地流淌着,这是秋吗?
老妈家不是花椒大户,但对于只有一个摘花椒的劳力来说,却也费时费力,枯燥乏味。我于心不忍,立秋之日,鼓起勇气,冒着秋老虎的恐吓,全副武装,接受花椒大战的洗礼与挑战。
两三年没有摘过花椒了,路过花椒地,沁人心脾的椒香渗进骨子,久久不能散去。还好,儿时的基本功都还在,手挎竹篮,长衣裹身,可以娴熟地采摘,直接进入“熟练工”模式。老弟调侃道:“姐,你这手法熟练的很,比妈都摘的快。”我嘿嘿一笑:“现在摘花椒又不是小时候磨洋工,本来时间就紧张,到地里摘一小时就要有一小时的效果,替妈多分担点……”
刚走出学校门参加工作那会,对于每年暑期的“花椒大战”,很是庆幸欢喜,因为终于可以摆脱头顶烈日,脚踩热土,手拽椒枝,蚊虫叮咬,椒刺缠身,黄蜂遮脸……的煎熬。回荡在儿时记忆长河里总是这漫长的暑期生活,枯燥乏味,煎熬难耐,每天扳着指头过日子,盼望着能天天下雨,这样的话就可以睡大觉,看电视。更可悲的是,对于城里孩子的暑期生活羡慕不已,那是嫉妒啊!叹息自己生在农村,每天有干不完的农活,一个多月的一日三餐都是板上钉钉,从不更改,偶然会得到爸妈的鼓励,加点方便面解解馋,也算是对我们姐弟俩生活地改善。
小时候的花椒地里,谈天说笑声,对歌声,打闹声,大人训斥小孩声,蝉叫声,蛐蛐声……,高低起伏交织在一起,足以胜过婉转动听而余音绕梁的美妙旋律千百倍。在那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依着荡气回肠的回音,隔着山腰交流也是别有一番韵味。
小时候心中的爸妈,起早贪黑,就像一台永不知倦的机器人。殊不知,那是责任地支撑;小时候心中的爸妈,就像一个拥有铜墙铁壁的巨人,坚强伟岸,打不到,压不垮。殊不知,那是信念的坚守。
岁月易逝,回忆永存,残存在记忆深处掩藏不住的星星点点,就像收获满满的秋,总可以连成晶莹剔透的绵长珠串,时时处处闪烁着耀眼的光芒。<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