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八大样板戏吗

左邻右舍

<h3>   这是1974年上半年的一张海报,按照这个海报,当时已经有七部“现代京剧”电影《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 、《奇袭白虎团》、《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和两部“现代芭蕾舞剧”电影《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加起来九部。还要加上一部钢琴伴唱《红灯记》海报上当时一共有十部电影。 &nbsp;</h3><h3> 此后在1976年“十年”结束之前又陆续拍摄了“现代京剧”电影《平原作战》、《杜鹃山》、《磐石湾》和“现代芭蕾舞剧”电影《沂蒙颂》、《草原儿女》等。 &nbsp;</h3><h3> “样板戏”的名字来源于《人民日报》1966年12月26日发表的文章《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该文里第一次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定为艺术样板。此八部“现代京剧”和“现代芭蕾舞剧”因为被当时的旗手选中,而成为了被称为“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艺术样板”或“革命现代样板作品”。时隔不到半年,《人民日报》在1967年5月31日发表了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正式提出了“样板戏”。<br></h3> <h3> 《红灯记》是八一电影制片厂(1970年)拍摄的,主要演员为钱浩梁、高玉倩、刘长瑜、谷春章、夏美珍、杜福珍、袁世海、孙洪勋等人。<br></h3> <h3>  《智取威虎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1970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童祥苓、沈金波、施正泉、齐淑芳、张佑福、王梦云、贺永华、孙正阳等人。<br></h3> <h3>  《沙家浜》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71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谭元寿、洪雪飞、万一英、贺永英、张敦义、马长礼、周和桐等人。<br></h3> <h3>  《海港》分为1972年和1973年两个版本,但都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演员也没有变化,分别是李丽芳、赵文奎、朱文虎、郭伸钦、周卓然、艾世菊等人。<br></h3> <h3>  《奇袭白虎团》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72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宋玉庆、方荣翔、谢同喜、邢玉民、陈玉申、沈健瑾、栗敏等人。<br></h3> <h3>  《龙江颂》是北京电影制片厂(1972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李炳淑、周云敏、李元华、马名群、孙美华、刘异龙等人。<br></h3> <h3>《红色娘子军》芭蕾舞电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1970年),主演:刘庆棠、薛青华、宋琛、李承祥等。<br></h3> <h3>  1972年5月,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京剧《红色娘子军》由中国京剧团冯志効、杜近芳、曲素英、田文善、王晶华、周宝奎、李嘉林、司骍等主演<br></h3> <h3>《白毛女》芭蕾舞电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72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茅惠芳、石钟琴、凌桂明、王国俊、陈旭东、董锡麟等人。<br></h3> <h3>  《杜鹃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杨春霞、马永安、李宝春、刘桂欣、高牧坤、王忠信等人。<br></h3> <h3>  所谓八个“样板戏”,包括七个戏剧作品和一个易被当作戏剧的音乐作品,即: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音乐《沙家浜》</h3><h3> </h3><h3> 样板戏源于特定时代,无疑带有政治色彩。就现在来看,无论戏(舞)剧主题,还是艺术,都仍居上乘,所产生的影响深远至今能够感觉到,超经典的美好回忆伴随一代人成長。据说中国京剧院前几年赴外演出引起轰动,不少观众产生共鸣,晗着热泪观看。这些戏剧舞剧无论人们怎么看,但成为经典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现代戏剧,目前还未发现超越!</h3> <h3>附:样板戏视频(不断更新中)</h3> <h3>1.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全剧</h3> <h3>2.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全剧</h3> <h3>3.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全剧</h3> <h3>4.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全剧</h3> <h3>5.《智取威虎山》</h3> <h3>6.革命现代京剧《磐石湾》</h3> <h3>7.革命现代京剧《海港》</h3> <h3>8.革命现代舞剧《草原儿女》</h3> <h3>9.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h3> <h3>10.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h3> <h3>12.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h3> <h3>13.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h3> <h3>14.革命现代舞剧《沂蒙颂》</h3>